星期日, 12月 09, 2007
詩篇的曲調及註解
陳壽穗牧師‧本院專任老師
舊約聖經的詩篇收集許多不同性質的詩,涵括記念詩、訓誨詩、金詩、讚美詩、祈禱詩、稱謝詩,及上行之詩等。上行之詩(自120篇至134篇)很可能是以色列民上耶路撒冷聖殿敬拜時,在登殿敬拜行列中所吟誦的詩歌。詩篇還有一些有關禮儀曲調或樂譜的標記,[1]例如交與伶長、調用第八、用迦特樂器、細拉等,雖然意義不明顯,但是有些學者仍然盡力提出可能的意義解釋,本文僅表列這些可能的解釋,供讀者參考。[2]
[1] 有關這些曲調與音譜的註記,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出版的JPS Jewish-English Tanakh, 2nd ed.(2000)中,均註明「希伯來文意義不確定」(meaning of Heb. uncertain)。
[2] 本表參考中文聖經《呂振中譯本》、《思高譯本》、《新譯本》;巴斯德,《聖經研究》,第三卷,楊牧谷譯(香港:種籽出版社,1979),158-59; 張國定,《詩篇》,卷一,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1999),29-38; 賴桑、赫伯特、畢斯,《舊約綜覽》,馬傑偉譯(香港:種籽出版社,2003),682-84; Sigmund Mowinckel, The Psalms in Israel Worship, trans. D. R. Ap-Thomas, vol. 2 (Oxford, England: Basil Blackwell, 1962), 207-17; Derek Kidner, Psalms 1-72, Tyndale Old Testament Commentaries, ed. D. J. Wiseman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73), 36-43; Peter C. Craigie, Psalms 1-50,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ed. David Hubbard and Glenn W. Barker, vol. 19 (Waco, TX: Word Books, Publisher, 1983); Marvin E. Tate, Psalms 51-100,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ed. David Hubbard and Glenn W. Barker, vol. 20 (Dallas, TX: Word Books, Publisher, 1990); Bruce K. Waltke, “Superscripts, Postscripts, or Both,”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10 (1991): 583-96; Erhard S. Gerstenberger, Psalms, Part 2, and Lamentation, The Forms of the Old Testament Literature, ed. Rolf P. Knierim, Gene M. Tucker, and Marvin A. Sweeney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2001); Ernest C. Lucus, Exploring the Old Testament: A Guide to the Psalms and Wisdom Literature, vol. 3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3), 23-25; John Eaton, The Psalms: A Historical and Spiritual Commentary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ew Translation (New York: Continuum, 2005), 12-13; John Goldingay, Psalms, Baker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Wisdom and Psalms, ed. Tremper Longman III, vol. 1, Psalms 1-41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06).
更多閱讀...
舊約聖經的詩篇收集許多不同性質的詩,涵括記念詩、訓誨詩、金詩、讚美詩、祈禱詩、稱謝詩,及上行之詩等。上行之詩(自120篇至134篇)很可能是以色列民上耶路撒冷聖殿敬拜時,在登殿敬拜行列中所吟誦的詩歌。詩篇還有一些有關禮儀曲調或樂譜的標記,[1]例如交與伶長、調用第八、用迦特樂器、細拉等,雖然意義不明顯,但是有些學者仍然盡力提出可能的意義解釋,本文僅表列這些可能的解釋,供讀者參考。[2]
[1] 有關這些曲調與音譜的註記,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出版的JPS Jewish-English Tanakh, 2nd ed.(2000)中,均註明「希伯來文意義不確定」(meaning of Heb. uncertain)。
[2] 本表參考中文聖經《呂振中譯本》、《思高譯本》、《新譯本》;巴斯德,《聖經研究》,第三卷,楊牧谷譯(香港:種籽出版社,1979),158-59; 張國定,《詩篇》,卷一,天道聖經註釋(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1999),29-38; 賴桑、赫伯特、畢斯,《舊約綜覽》,馬傑偉譯(香港:種籽出版社,2003),682-84; Sigmund Mowinckel, The Psalms in Israel Worship, trans. D. R. Ap-Thomas, vol. 2 (Oxford, England: Basil Blackwell, 1962), 207-17; Derek Kidner, Psalms 1-72, Tyndale Old Testament Commentaries, ed. D. J. Wiseman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73), 36-43; Peter C. Craigie, Psalms 1-50,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ed. David Hubbard and Glenn W. Barker, vol. 19 (Waco, TX: Word Books, Publisher, 1983); Marvin E. Tate, Psalms 51-100,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ed. David Hubbard and Glenn W. Barker, vol. 20 (Dallas, TX: Word Books, Publisher, 1990); Bruce K. Waltke, “Superscripts, Postscripts, or Both,”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10 (1991): 583-96; Erhard S. Gerstenberger, Psalms, Part 2, and Lamentation, The Forms of the Old Testament Literature, ed. Rolf P. Knierim, Gene M. Tucker, and Marvin A. Sweeney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2001); Ernest C. Lucus, Exploring the Old Testament: A Guide to the Psalms and Wisdom Literature, vol. 3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3), 23-25; John Eaton, The Psalms: A Historical and Spiritual Commentary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ew Translation (New York: Continuum, 2005), 12-13; John Goldingay, Psalms, Baker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Wisdom and Psalms, ed. Tremper Longman III, vol. 1, Psalms 1-41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06).
更多閱讀...
從漢斯利克《論音樂美》談基督教音樂中的自律與他律美學
謝祥永‧本院道學碩士三年級
前言
究竟什麼型態的音樂才是好的教會音樂?這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課題,即便是教會音樂學者自己本身,也都對本議題存著相當的岐義。[1]故此筆者希望藉漢斯利克《論音樂美》中的音樂美學觀來反思,音樂中「自律」與「他律」這二種美學觀的差異性,以及對基督教崇拜中音樂使用的影響,讓音樂的使用是以對三一真神的崇拜為基準,從人的感知為出發,以神的榮耀為目的之基督信仰的音樂崇拜。
音樂藝術美學的學說種類
亞歷山大‧鮑姆加滕(Alexander Baumgarten, 1714-1762)於1735年,首次使用「美學」一詞於其著作《關於詩的哲學默想錄》,將美學自哲學門中分化出來,至此音樂藝術的各派學說鼎盛。[2]藝術的學說種類大抵可以分為:1、為形式說(formalism)。2、為實質論(materialism)。3、為模仿說(Imitation of nature)。4、為浪漫主義(Romanticism)。5、為遊戲說(Spieltheorie)。6、為感情移入說(Einfuhlung)。7、唯美主義(aestheticism)等。[3]從中不難發現存在著二種審美的價值體系:「他律」與「自律」,這是德國音樂學家Felix M.gatz於《音樂美學的主要流派》一書所提出。[4]他律美學認為:制約音樂的法則和規律,是來自音樂之外,音樂是受某種外在規律決定的;自律美學認為:制約音樂的法則和規律,不是來自音樂之外,而是在音樂自身當中。[5]而中國音樂自從嵇康提出「聲無哀樂論」的看法後,[6]與「意在弦外」的中國式美感認知,形成一種對立的態勢。嵇康認為音樂是客觀存在的聲響,哀樂是人的情感被觸動後産生的感覺,兩者並無因果關係,是一種自律的美學體現。
漢斯利克的音樂美學
漢斯利克(Eduard Hanslick, 1825~1904),德國音樂學家。早年在布拉格和維也納學法律和哲學,獲博士學位並擔任政府公職。1848年擔任《維也納報》的音樂編輯,1855~64年為《新聞報》的評論員,1864-95為《新自由報》的評論員。1856年被任命為維也納大學的美學和音樂史講師﹐1861年為教授。他提倡音高標準化, 所著《論音樂美》一書使他與「以孟德爾頌、舒曼、布拉姆斯為代表的萊比錫純音樂學派」站在一邊,而與「李斯特、華格納的威瑪學派」相對抗。[7]
漢斯利克是音樂形式論的最初捍衛者,[8]形式音樂美學的代言人,反對浪漫的情感論。漢斯利克在《論音樂美》一書提出:「音樂的內容就是樂音的運動形式」。[9]這是他對於音樂美學的基本命題,當然許多爭議也由這個命題而來。漢斯利克認為一般對音樂美的描素,只是:「觀察美的事物所喚起的感覺。」但漢斯利克堅持:「審美探討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美的客體,而非主體的情感。」[10] 故此漢斯利克的音樂美學,是建立在音樂自身的內涵,是「自律」的音樂美學。而以音樂喚起情感的審美美學,便屬於「他律」的音樂美學,它的價值決定於聆聽者內心情感的激起度量。
基督教音樂的自律與他律美學
從漢斯利克的美學觀來反思基督教音樂的取決標準,不難發現教會音樂(工作者)一直存在著弔詭的矛盾兩難:決定基督教教會音樂價值的是「自律」或是「他律」?
一、首先,許多的教會音樂領袖認為,基督教的音樂必須乘載道德性的屬靈意義,[11]是一種實用的藝術。[12]然而內在的意涵要如何形於外以表達呢?若按漢斯利克「音樂的內容就是樂音的運動形式」來看,實在無法在音樂的本質與內容中,來判定音樂的「聖」的成分,[13]意即它的屬靈教化道德功能必須要從外附加,在所有依附音樂的外加質料來看,文字(歌詞)是最理想,也是最能表達音樂使用者意圖的工具,更是唯一可以明確呈明思想的符號,[14]音樂挾帶著文字,便可以傳遞思想,激發閱聽人的情感反應,這樣的教會音樂是屬他律的美學。其次,許多教會音樂主領,完全是以個人的喜好挑選詩歌,因為敬拜的精神在於崇拜者向神的心靈表達,既然文字符號已經可以滿足這一需求,那麼音樂型態只是使用者表達文字意義的工具,故此音樂敬拜帶領者,不再需要考慮會眾的音樂經驗,仔細選擇合宜的音樂詩歌,以合乎敬拜會眾的音樂能力,他們所選擇的,只是主領者對音樂的喜好與否。
二、但另一方面教會音樂工作者,又致力提倡古典形式的教會音樂、教會禮儀音樂(彌撒曲、經文歌等),與基督教表演音樂(神劇、安魂曲等)。[15]但在這些聖樂中,聽眾聽不懂音樂中歌詞,[16]聽眾所能領悟的,僅止於音樂本身,其所標示的是一種自律美學。[17]這些教會音樂的領袖,大多受過西方古典音樂教育,對他們來說古典風格的教會音樂,才是好的教會音樂。[18]但是除掉了歌詞的純音樂本身,按漢斯利克的看法,音樂僅止於:「樂音的運動形式」。要問的是:「純粹的樂音本身,到底蘊含多少屬靈上的崇拜意涵呢?」以古典聖樂為宗的音樂崇拜,既然其崇拜的媒介是音樂,然而敬拜者的情感來源又不在於音樂本身,而是音樂觸動下的情感體驗。[19]那對於沒有古典聖樂經驗的會眾,要如何從古典的基督教音樂中來崇拜神呢?
教會音樂的價值,究竟取決閱聽人本身的情感量度?還是音樂的內在形式?前者很容易
將音樂敬拜變成是「音樂表演秀」,台上陶醉在自我的音樂表演中,而台下則冷漠的在一側旁觀;而後者容易將音樂敬拜變成在「敬拜音樂」,而會眾的崇拜參與度幾乎是零,讓會眾從崇拜中抽離,變成是一場「(古典)音樂欣賞會」。而此二者在教會音樂使用的爭論中,從來未曾停止過,也從來未有過短暫的共識,推究其源,除了敬拜音樂選用者個人的音樂偏好外,便是對於音樂美學的定義有認知上的差異,而漢斯利克的音樂美學觀,正可以提供釐清教會音樂價值判斷的標準。這當然不是唯一的研究進路,但是有其價值意義,畢竟漢斯利克的美學取向,震撼了當代的西方音樂界,成為另一門研究方向,稱他是一代音樂美學大師是當之無愧。
結論
筆者嘗試以漢斯利克的形式美學來論述教會音樂,未來應該可以從浪漫主義,來談論基督教音樂的情感內涵。畢竟:「音樂的內容就是樂音的運動形式」,這樣以物理的音樂理解,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但是這樣純粹智性的審美觀,不符合一般大眾的審美經驗,況且漢斯利克的形式主義,也遭遇各樣的難題與批判。由此反觀,在教會音樂的爭辯中,沒有一方是贏家,雙方都各有堅強的支持立論,無論任何一方的敬拜主領,都力圖將自身所主張的音樂形式發展到極致,這也讓不適應該音樂形式的會眾坐立難安、無法敬拜,所造成的是將敬拜者帶離敬拜的主體,敬拜帶領者與會眾都是輸家。相信這絕非這些音樂敬拜領袖的原意,但過份的意識堅持,反而成為會眾們敬拜的阻攔。故此提醒我們,對教會音樂的選擇,不能只是自我的喜好,必須考慮會眾的音樂經驗與程度,慎選敬拜的音樂詩歌,才能將會眾帶到神的面前。也應該小心必免無意的自我設限,甚至自以為義,因而落入狹隘的自我主義當中。
[1] 參閱:赫士德,《當代聖樂與崇拜》,謝林芳蘭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2),chapter 2-3。赫士德在不同議題的文獻回顧中,呈現截然不同的基督教音樂美學觀。例如:在46頁提到:「上述這幾種人,實在是聖化了自己喜歡的音樂或美學觀念」;在57頁則又提到:「有些教會和聖樂界的領袖則感嘆,天主教的傳統變了質,真正的彌撒已經蕩然無存了」。諸如此類的音樂美感評論衝突散見於2-3章。
[2] 1735年鮑姆加滕首次提出美學的構想。1750年正式以”Aesthetics”命名「美學」,並發表《美學》一書,宣告這門學科的誕生。參閱:朱立元主編,《西方美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105。
[3] 范錡,《哲學大全》,(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261-62。
[4] 于潤洋,《音樂美學史學論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10。
[5] 同上,11。
[6] 嵇康(A.D. 223一263),魏晉人士,竹林七賢之一,是當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音樂家。《世說新語》中卷上〈雅量〉:「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 索琴彈之,奏廣陵散。 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聲無哀樂論》是稽康二十三歲左右的著作,藉由「東野主人」與「秦客」的對話,批判儒家「聲有哀樂」與音樂可以「移風易俗」的傳統思想,也由此表達對司馬政權虛偽禮教的抗議。
[7] Eduard Hanslick《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陳慧珊譯(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7),141-3。
[8] 其實漢斯利克並未在《論音樂美》一書中提到形式主義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是後人對漢斯利克的歸類。參閱:黃于真,《從詮釋學角度論漢斯利克《論音樂美》中的情感與形式》,(台北: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9),12。
[9] Eduard Hanslick《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64。
[10] 同上:23-4。
[11] 像嘉柏霖(Frank E.Gaebelein)、薛華(Francis A. Schaeffer)都認為基督教藝術要能表達屬神的價值觀,嘉柏霖進一步認為要排除低級的藝術在教會中。
[12] 赫士德,《當代聖樂與崇拜》,39-63。
[13] 許多基督教音樂都向民間音樂借用曲調。Carl von Winterfeld,(1784-1852,德國音樂歷史家、作家)就曾指出,韓德爾《彌賽亞》中的一些著名曲調,是從韓德爾創作於1711-12年,獻給卡洛蘭公主的情歌二重唱中節錄出來。例如韓德爾在未做調性及旋律更改的情形之下,將此段音樂譜寫成 ”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參閱:Eduard Hanslick《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50。
[14] 所以有人認為:沒有基督教音樂,只有基督教歌詞。
[15] 請參閱:李建安,〈從「敬拜讚美」看後現代主義對教會的影響〉,《大使命雙月刊》,(第53期,2004/12),10;謝林方蘭,〈聖樂飄飄處處聞──論會眾的唱詩〉,《大使命雙月刊》,(第53期,2004/12),16。
[16] 其實不但中國人聽不懂這些西方古典聖樂的歌詞內容,西方的聽眾也未必盡都瞭解以義大利文、拉丁文、法文、德文等,各國語言所寫成的基督教古典音樂,在這樣的情境中,「歌詞」只是一種音色罷了。
[17] 簡單說,就是讓音樂自己說話。
[18] 赫士德,《當代聖樂與崇拜》,72。張真光也認為管風琴是最適合敬拜上帝的樂器。參閱:張真光,〈購琴記──最適合敬拜上帝的樂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院訊》,(第157期,2006/3),9。
[19] 這與音樂的浪漫主義說相違,形式論者不認為音樂有形而上的意向存在,但這不在本題的討論範圍。
究竟什麼型態的音樂才是好的教會音樂?這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課題,即便是教會音樂學者自己本身,也都對本議題存著相當的岐義。[1]故此筆者希望藉漢斯利克《論音樂美》中的音樂美學觀來反思,音樂中「自律」與「他律」這二種美學觀的差異性,以及對基督教崇拜中音樂使用的影響,讓音樂的使用是以對三一真神的崇拜為基準,從人的感知為出發,以神的榮耀為目的之基督信仰的音樂崇拜。
音樂藝術美學的學說種類
亞歷山大‧鮑姆加滕(Alexander Baumgarten, 1714-1762)於1735年,首次使用「美學」一詞於其著作《關於詩的哲學默想錄》,將美學自哲學門中分化出來,至此音樂藝術的各派學說鼎盛。[2]藝術的學說種類大抵可以分為:1、為形式說(formalism)。2、為實質論(materialism)。3、為模仿說(Imitation of nature)。4、為浪漫主義(Romanticism)。5、為遊戲說(Spieltheorie)。6、為感情移入說(Einfuhlung)。7、唯美主義(aestheticism)等。[3]從中不難發現存在著二種審美的價值體系:「他律」與「自律」,這是德國音樂學家Felix M.gatz於《音樂美學的主要流派》一書所提出。[4]他律美學認為:制約音樂的法則和規律,是來自音樂之外,音樂是受某種外在規律決定的;自律美學認為:制約音樂的法則和規律,不是來自音樂之外,而是在音樂自身當中。[5]而中國音樂自從嵇康提出「聲無哀樂論」的看法後,[6]與「意在弦外」的中國式美感認知,形成一種對立的態勢。嵇康認為音樂是客觀存在的聲響,哀樂是人的情感被觸動後産生的感覺,兩者並無因果關係,是一種自律的美學體現。
漢斯利克的音樂美學
漢斯利克(Eduard Hanslick, 1825~1904),德國音樂學家。早年在布拉格和維也納學法律和哲學,獲博士學位並擔任政府公職。1848年擔任《維也納報》的音樂編輯,1855~64年為《新聞報》的評論員,1864-95為《新自由報》的評論員。1856年被任命為維也納大學的美學和音樂史講師﹐1861年為教授。他提倡音高標準化, 所著《論音樂美》一書使他與「以孟德爾頌、舒曼、布拉姆斯為代表的萊比錫純音樂學派」站在一邊,而與「李斯特、華格納的威瑪學派」相對抗。[7]
漢斯利克是音樂形式論的最初捍衛者,[8]形式音樂美學的代言人,反對浪漫的情感論。漢斯利克在《論音樂美》一書提出:「音樂的內容就是樂音的運動形式」。[9]這是他對於音樂美學的基本命題,當然許多爭議也由這個命題而來。漢斯利克認為一般對音樂美的描素,只是:「觀察美的事物所喚起的感覺。」但漢斯利克堅持:「審美探討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美的客體,而非主體的情感。」[10] 故此漢斯利克的音樂美學,是建立在音樂自身的內涵,是「自律」的音樂美學。而以音樂喚起情感的審美美學,便屬於「他律」的音樂美學,它的價值決定於聆聽者內心情感的激起度量。
基督教音樂的自律與他律美學
從漢斯利克的美學觀來反思基督教音樂的取決標準,不難發現教會音樂(工作者)一直存在著弔詭的矛盾兩難:決定基督教教會音樂價值的是「自律」或是「他律」?
一、首先,許多的教會音樂領袖認為,基督教的音樂必須乘載道德性的屬靈意義,[11]是一種實用的藝術。[12]然而內在的意涵要如何形於外以表達呢?若按漢斯利克「音樂的內容就是樂音的運動形式」來看,實在無法在音樂的本質與內容中,來判定音樂的「聖」的成分,[13]意即它的屬靈教化道德功能必須要從外附加,在所有依附音樂的外加質料來看,文字(歌詞)是最理想,也是最能表達音樂使用者意圖的工具,更是唯一可以明確呈明思想的符號,[14]音樂挾帶著文字,便可以傳遞思想,激發閱聽人的情感反應,這樣的教會音樂是屬他律的美學。其次,許多教會音樂主領,完全是以個人的喜好挑選詩歌,因為敬拜的精神在於崇拜者向神的心靈表達,既然文字符號已經可以滿足這一需求,那麼音樂型態只是使用者表達文字意義的工具,故此音樂敬拜帶領者,不再需要考慮會眾的音樂經驗,仔細選擇合宜的音樂詩歌,以合乎敬拜會眾的音樂能力,他們所選擇的,只是主領者對音樂的喜好與否。
二、但另一方面教會音樂工作者,又致力提倡古典形式的教會音樂、教會禮儀音樂(彌撒曲、經文歌等),與基督教表演音樂(神劇、安魂曲等)。[15]但在這些聖樂中,聽眾聽不懂音樂中歌詞,[16]聽眾所能領悟的,僅止於音樂本身,其所標示的是一種自律美學。[17]這些教會音樂的領袖,大多受過西方古典音樂教育,對他們來說古典風格的教會音樂,才是好的教會音樂。[18]但是除掉了歌詞的純音樂本身,按漢斯利克的看法,音樂僅止於:「樂音的運動形式」。要問的是:「純粹的樂音本身,到底蘊含多少屬靈上的崇拜意涵呢?」以古典聖樂為宗的音樂崇拜,既然其崇拜的媒介是音樂,然而敬拜者的情感來源又不在於音樂本身,而是音樂觸動下的情感體驗。[19]那對於沒有古典聖樂經驗的會眾,要如何從古典的基督教音樂中來崇拜神呢?
教會音樂的價值,究竟取決閱聽人本身的情感量度?還是音樂的內在形式?前者很容易
將音樂敬拜變成是「音樂表演秀」,台上陶醉在自我的音樂表演中,而台下則冷漠的在一側旁觀;而後者容易將音樂敬拜變成在「敬拜音樂」,而會眾的崇拜參與度幾乎是零,讓會眾從崇拜中抽離,變成是一場「(古典)音樂欣賞會」。而此二者在教會音樂使用的爭論中,從來未曾停止過,也從來未有過短暫的共識,推究其源,除了敬拜音樂選用者個人的音樂偏好外,便是對於音樂美學的定義有認知上的差異,而漢斯利克的音樂美學觀,正可以提供釐清教會音樂價值判斷的標準。這當然不是唯一的研究進路,但是有其價值意義,畢竟漢斯利克的美學取向,震撼了當代的西方音樂界,成為另一門研究方向,稱他是一代音樂美學大師是當之無愧。
結論
筆者嘗試以漢斯利克的形式美學來論述教會音樂,未來應該可以從浪漫主義,來談論基督教音樂的情感內涵。畢竟:「音樂的內容就是樂音的運動形式」,這樣以物理的音樂理解,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但是這樣純粹智性的審美觀,不符合一般大眾的審美經驗,況且漢斯利克的形式主義,也遭遇各樣的難題與批判。由此反觀,在教會音樂的爭辯中,沒有一方是贏家,雙方都各有堅強的支持立論,無論任何一方的敬拜主領,都力圖將自身所主張的音樂形式發展到極致,這也讓不適應該音樂形式的會眾坐立難安、無法敬拜,所造成的是將敬拜者帶離敬拜的主體,敬拜帶領者與會眾都是輸家。相信這絕非這些音樂敬拜領袖的原意,但過份的意識堅持,反而成為會眾們敬拜的阻攔。故此提醒我們,對教會音樂的選擇,不能只是自我的喜好,必須考慮會眾的音樂經驗與程度,慎選敬拜的音樂詩歌,才能將會眾帶到神的面前。也應該小心必免無意的自我設限,甚至自以為義,因而落入狹隘的自我主義當中。
[1] 參閱:赫士德,《當代聖樂與崇拜》,謝林芳蘭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2),chapter 2-3。赫士德在不同議題的文獻回顧中,呈現截然不同的基督教音樂美學觀。例如:在46頁提到:「上述這幾種人,實在是聖化了自己喜歡的音樂或美學觀念」;在57頁則又提到:「有些教會和聖樂界的領袖則感嘆,天主教的傳統變了質,真正的彌撒已經蕩然無存了」。諸如此類的音樂美感評論衝突散見於2-3章。
[2] 1735年鮑姆加滕首次提出美學的構想。1750年正式以”Aesthetics”命名「美學」,並發表《美學》一書,宣告這門學科的誕生。參閱:朱立元主編,《西方美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105。
[3] 范錡,《哲學大全》,(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261-62。
[4] 于潤洋,《音樂美學史學論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10。
[5] 同上,11。
[6] 嵇康(A.D. 223一263),魏晉人士,竹林七賢之一,是當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音樂家。《世說新語》中卷上〈雅量〉:「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 索琴彈之,奏廣陵散。 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聲無哀樂論》是稽康二十三歲左右的著作,藉由「東野主人」與「秦客」的對話,批判儒家「聲有哀樂」與音樂可以「移風易俗」的傳統思想,也由此表達對司馬政權虛偽禮教的抗議。
[7] Eduard Hanslick《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陳慧珊譯(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7),141-3。
[8] 其實漢斯利克並未在《論音樂美》一書中提到形式主義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是後人對漢斯利克的歸類。參閱:黃于真,《從詮釋學角度論漢斯利克《論音樂美》中的情感與形式》,(台北: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9),12。
[9] Eduard Hanslick《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64。
[10] 同上:23-4。
[11] 像嘉柏霖(Frank E.Gaebelein)、薛華(Francis A. Schaeffer)都認為基督教藝術要能表達屬神的價值觀,嘉柏霖進一步認為要排除低級的藝術在教會中。
[12] 赫士德,《當代聖樂與崇拜》,39-63。
[13] 許多基督教音樂都向民間音樂借用曲調。Carl von Winterfeld,(1784-1852,德國音樂歷史家、作家)就曾指出,韓德爾《彌賽亞》中的一些著名曲調,是從韓德爾創作於1711-12年,獻給卡洛蘭公主的情歌二重唱中節錄出來。例如韓德爾在未做調性及旋律更改的情形之下,將此段音樂譜寫成 ”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參閱:Eduard Hanslick《論音樂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50。
[14] 所以有人認為:沒有基督教音樂,只有基督教歌詞。
[15] 請參閱:李建安,〈從「敬拜讚美」看後現代主義對教會的影響〉,《大使命雙月刊》,(第53期,2004/12),10;謝林方蘭,〈聖樂飄飄處處聞──論會眾的唱詩〉,《大使命雙月刊》,(第53期,2004/12),16。
[16] 其實不但中國人聽不懂這些西方古典聖樂的歌詞內容,西方的聽眾也未必盡都瞭解以義大利文、拉丁文、法文、德文等,各國語言所寫成的基督教古典音樂,在這樣的情境中,「歌詞」只是一種音色罷了。
[17] 簡單說,就是讓音樂自己說話。
[18] 赫士德,《當代聖樂與崇拜》,72。張真光也認為管風琴是最適合敬拜上帝的樂器。參閱:張真光,〈購琴記──最適合敬拜上帝的樂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院訊》,(第157期,2006/3),9。
[19] 這與音樂的浪漫主義說相違,形式論者不認為音樂有形而上的意向存在,但這不在本題的討論範圍。
更多閱讀...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彭盛有牧師‧本院專任老師
編按:彭牧師於2007年學年度加入本院專任老師行列。彭牧師曾從事多年戲劇表演工作。透過舞台劇,向人分享生命的真善美。1999年偕妻子進入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進修,於2004與妻同時完成道學碩士(M.Div.)。後來邊牧會邊進修於2007完成中原大學宗研所文學碩士(M.A. in Religious Study)。2007年1月按立為牧師,預備於2008赴英攻讀博士。
民國七十九年,我參加全國戲劇競賽的頒獎典禮,代表當時我所事奉的福音劇團領取「團體精神獎」。在頒獎台上站在我右邊的是那一年「最佳演技獎」的得獎人,他是一位在電影、電視、舞台劇三棲的資深演員。典禮後,茶敘中,我抱著學習的心刻意地湊近他,想聽聽他跟記者和其他藝文界人士在談些什麼。
他說的眉飛色舞靈氣活現的,果然渾身是戲!我心想:都七十好幾,年紀如此長的人了,怎還如此愛戲!我已經忘了我無意識有能力地喝了多少杯咖啡,大概也沒有人注意到,有一個甚不起眼的年輕人遊走潛伏在那裡近半個鐘頭,只專注做一件事:「聽」。其實,大部分的談話內容我都不記得了,可是有一句話直到如今令我印象深刻:「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隔年,我站在他領獎的位子,以舞台劇「雅各」中的舊約聖經人物「雅各」一角,獲頒那一年的「最佳演技獎」。
台下平時的排練,基本動作的反覆練習,有時候,會感到不耐煩,裡頭常有聲音說:「需要這樣自律持續嗎?對演出真有那麼大的幫助嗎?」進而就漸漸忽略了平時的功夫。而一心急著想上台的結果,就是演出狀況時好時壞,很難呈現穩定成熟的演出。
這幾年在教會事奉,常有弟兄姊妹和我分享他們信仰之路的光景。部分說到信主以來生命總是起起伏伏,有些甚至是在原地打轉。當然原因有很多,但歸納起來,除了少數特殊因素外,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沒有穩定的靈修生活。基督徒健康活潑有能力的生命,跟每一天一點一滴的靈修生活有絕對的關係。甚至教會的整體生命呈現也跟每位弟兄姊妹穩定的靈修生活息息相關。
值得警惕的是,若細細觀察信仰教義史的發展,其中向人道出一個現象:人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才學會一個很簡單的真理。作為一位牧者,想到這個現象內心充滿掙扎煎熬,不僅是面對教會,也是誠實面對自己。實在要謙卑在主前承認,人,並不那麼清楚自己的光景,人用了很多表象來說服自己、蒙蔽自己,讓自己以為都已理解、都能掌握、都已學會了那一樣功課;其實,沒有!一點都沒有。三五年後再回頭看自己,才發現到,只是用不同的練習題型來重複學習相同的生命功課;才發現到,原來經過了這些歲月,仍是想用舊皮囊裝新酒。或者,仍有人想繼續對自己粉飾太平。我們花很少的時間,停下腳步,在自己心靈最真實赤裸的問題上,看準問題,竭力對付。
最常聽見的一種回應就是:很累很忙沒有時間親近神。但若換個角度思考,真相竟然是:正是因為沒有靈修與神連結,所以造成你很累很忙沒有時間。恆常穩定的讀經禱告之靈性生活,是生命破繭而出的第一步。我不敢小看每天這一段短短的時光,那是一種「相遇」的經驗,是人與永恆之神的道碰在一起的經驗。期待我們常有與神的道碰個滿懷的相遇經驗。
起來吧!轉被動為主動!選擇改變,從一個小動作開始;坐下來,誠實面對每個個人的時間表;拿起筆,做出取捨,清楚寫下你的靈修時間;既使從一天十五分鐘開始!已故的楊牧谷牧師的一段話很激勵我:只要你的心靈還剩一條門縫是開向祂,祂會用強烈的愛,把隔開的心門轟掉,使我們坦蕩蕩地開向祂,祂要用愛和真理來打造你的生命地基。
耶穌離世前的叮嚀,穿透歷史的長廊,仍在你我的耳際迴盪著:「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 15:5)
他說的眉飛色舞靈氣活現的,果然渾身是戲!我心想:都七十好幾,年紀如此長的人了,怎還如此愛戲!我已經忘了我無意識有能力地喝了多少杯咖啡,大概也沒有人注意到,有一個甚不起眼的年輕人遊走潛伏在那裡近半個鐘頭,只專注做一件事:「聽」。其實,大部分的談話內容我都不記得了,可是有一句話直到如今令我印象深刻:「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隔年,我站在他領獎的位子,以舞台劇「雅各」中的舊約聖經人物「雅各」一角,獲頒那一年的「最佳演技獎」。
台下平時的排練,基本動作的反覆練習,有時候,會感到不耐煩,裡頭常有聲音說:「需要這樣自律持續嗎?對演出真有那麼大的幫助嗎?」進而就漸漸忽略了平時的功夫。而一心急著想上台的結果,就是演出狀況時好時壞,很難呈現穩定成熟的演出。
這幾年在教會事奉,常有弟兄姊妹和我分享他們信仰之路的光景。部分說到信主以來生命總是起起伏伏,有些甚至是在原地打轉。當然原因有很多,但歸納起來,除了少數特殊因素外,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沒有穩定的靈修生活。基督徒健康活潑有能力的生命,跟每一天一點一滴的靈修生活有絕對的關係。甚至教會的整體生命呈現也跟每位弟兄姊妹穩定的靈修生活息息相關。
值得警惕的是,若細細觀察信仰教義史的發展,其中向人道出一個現象:人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才學會一個很簡單的真理。作為一位牧者,想到這個現象內心充滿掙扎煎熬,不僅是面對教會,也是誠實面對自己。實在要謙卑在主前承認,人,並不那麼清楚自己的光景,人用了很多表象來說服自己、蒙蔽自己,讓自己以為都已理解、都能掌握、都已學會了那一樣功課;其實,沒有!一點都沒有。三五年後再回頭看自己,才發現到,只是用不同的練習題型來重複學習相同的生命功課;才發現到,原來經過了這些歲月,仍是想用舊皮囊裝新酒。或者,仍有人想繼續對自己粉飾太平。我們花很少的時間,停下腳步,在自己心靈最真實赤裸的問題上,看準問題,竭力對付。
最常聽見的一種回應就是:很累很忙沒有時間親近神。但若換個角度思考,真相竟然是:正是因為沒有靈修與神連結,所以造成你很累很忙沒有時間。恆常穩定的讀經禱告之靈性生活,是生命破繭而出的第一步。我不敢小看每天這一段短短的時光,那是一種「相遇」的經驗,是人與永恆之神的道碰在一起的經驗。期待我們常有與神的道碰個滿懷的相遇經驗。
起來吧!轉被動為主動!選擇改變,從一個小動作開始;坐下來,誠實面對每個個人的時間表;拿起筆,做出取捨,清楚寫下你的靈修時間;既使從一天十五分鐘開始!已故的楊牧谷牧師的一段話很激勵我:只要你的心靈還剩一條門縫是開向祂,祂會用強烈的愛,把隔開的心門轟掉,使我們坦蕩蕩地開向祂,祂要用愛和真理來打造你的生命地基。
耶穌離世前的叮嚀,穿透歷史的長廊,仍在你我的耳際迴盪著:「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 15:5)
更多閱讀...
施比受更為有福
院長的話‧蔡瑞益院長
誰是富有的人?一般人都以為「擁有」愈多的是富有者,其實是「給予」的愈多的才是真正富有者。
一位肯「給予」的貧窮者,比一位不肯「給予」的富有者還富有,不在乎能「給予」多少,所在乎的是「給予」的精神。寡婦兩個小錢的奉獻比財主所獻上的還多,因為神所在意的不是量的多少,而是給的誠心有多少。在教會中,習慣了「得」的教導與期盼,如果沒有「得」的應許,似乎就失去了吸引力,所有節目的安排,都希望人有所「得」,「得」的文化在教會裡佔了優勢。
面對今日經濟成長下滑,物價上漲的危機,「得」的精神只會造成更多的貪得,無法解決目前的危機,教會應傳講「給予」的真理,教導更多信徒具有「給予」的精神,改變「貪得」的文化成為具有「給予」的文化,任何不正常的「貪得」都會造成供需不平衡,而這正是造成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只有藉著「給予」才能制伏「貪得」,人人都願「給予」,人人不「貪得」,供需正常,物價就會平穩。
我們所信的神是一位樂於「給予」的神。當神將所造的人安置在伊甸園時,對他們說:「看哪,我將這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做食物」。以色列人繞行曠野時,神給予百姓所需的水與嗎哪,更在西乃山藉著摩西給予百姓律法,使他們能生活在神喜悅的旨意中。耶穌教導門徒「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耶穌不單教導,更是實踐所教導的,將自己的生命「給予」人,捨了自己的生命,使人因他而得豐盛的生命。聖靈賜給門徒能力,使他們能從耶路撒冷直到地極為主作見證,聖靈賜下各種建造教會和服事的恩賜。
耶穌應許,「給予」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祝福,這應許是真實的。在聖經中可找到實際的見證。以利亞先知得神指示,往撒勒法去見一位寡婦,這位寡婦只剩下一把麵及一點油,但當她先為先知作一個小餅,再為自己和她的兒子作餅之時,奇妙的事發生了,寡婦家罈內的麵不減少,瓶裡的油不短缺。許多人聽耶穌講道,耶穌要為他們預備食物之時,有一小孩拿來五餅二魚,經耶穌祝福後,分給五千人吃,還有剩下,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初期的教會,充滿了「給予」的精神,分享自己所擁有的,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這種分享的團契精神,得到眾民的喜愛,主就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為何會得眾民的喜愛呢?因這一種文化是世界上所沒有的,教會「給予」的文化使世人大為震驚。「給予」不是施捨,「給予」是關愛與分享,不是自己所剩的分給別人,而是將自己所有的與人分享,「給予」不是單指「物質」的給予。使徒彼得、約翰對那在聖殿美門的瘸腿要求賙濟者說:「金和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這是最美好的「給予」,因從此以後,這人不必再乞討了,他的生命可以完全更新改變了。
一位肯「給予」的貧窮者,比一位不肯「給予」的富有者還富有,不在乎能「給予」多少,所在乎的是「給予」的精神。寡婦兩個小錢的奉獻比財主所獻上的還多,因為神所在意的不是量的多少,而是給的誠心有多少。在教會中,習慣了「得」的教導與期盼,如果沒有「得」的應許,似乎就失去了吸引力,所有節目的安排,都希望人有所「得」,「得」的文化在教會裡佔了優勢。
面對今日經濟成長下滑,物價上漲的危機,「得」的精神只會造成更多的貪得,無法解決目前的危機,教會應傳講「給予」的真理,教導更多信徒具有「給予」的精神,改變「貪得」的文化成為具有「給予」的文化,任何不正常的「貪得」都會造成供需不平衡,而這正是造成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只有藉著「給予」才能制伏「貪得」,人人都願「給予」,人人不「貪得」,供需正常,物價就會平穩。
我們所信的神是一位樂於「給予」的神。當神將所造的人安置在伊甸園時,對他們說:「看哪,我將這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做食物」。以色列人繞行曠野時,神給予百姓所需的水與嗎哪,更在西乃山藉著摩西給予百姓律法,使他們能生活在神喜悅的旨意中。耶穌教導門徒「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耶穌不單教導,更是實踐所教導的,將自己的生命「給予」人,捨了自己的生命,使人因他而得豐盛的生命。聖靈賜給門徒能力,使他們能從耶路撒冷直到地極為主作見證,聖靈賜下各種建造教會和服事的恩賜。
耶穌應許,「給予」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祝福,這應許是真實的。在聖經中可找到實際的見證。以利亞先知得神指示,往撒勒法去見一位寡婦,這位寡婦只剩下一把麵及一點油,但當她先為先知作一個小餅,再為自己和她的兒子作餅之時,奇妙的事發生了,寡婦家罈內的麵不減少,瓶裡的油不短缺。許多人聽耶穌講道,耶穌要為他們預備食物之時,有一小孩拿來五餅二魚,經耶穌祝福後,分給五千人吃,還有剩下,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初期的教會,充滿了「給予」的精神,分享自己所擁有的,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這種分享的團契精神,得到眾民的喜愛,主就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為何會得眾民的喜愛呢?因這一種文化是世界上所沒有的,教會「給予」的文化使世人大為震驚。「給予」不是施捨,「給予」是關愛與分享,不是自己所剩的分給別人,而是將自己所有的與人分享,「給予」不是單指「物質」的給予。使徒彼得、約翰對那在聖殿美門的瘸腿要求賙濟者說:「金和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這是最美好的「給予」,因從此以後,這人不必再乞討了,他的生命可以完全更新改變了。
更多閱讀...
星期三, 10月 03, 2007
華理士是誰?
裴斐(Faye Pearson)/本院專任老師 /蔡鄭賜珍老師翻譯
編按:華理士有時亦用華為仁此一名字,蓋因當時William譯為「為仁」之故。William 在英文的別名是Bill,故大家常以Bill Wallace稱呼他。
「是什麼樣的影響力讓一位優秀的醫學博士放棄優渥的行醫生涯樂意奉獻一生從事國外的宣教?」這裡有許多答案是醫療的宣教士的,但是華理士醫生(Dr. William Wallace, 1908-1951)所給的答案是,「每個人的理由是一種感覺,獨特無與倫比的,而我的則是再簡單不過了。當我嘗試決定在我一生中到底要做什麼時,神使我確信祂要我成為一名醫療的宣教士。這個決定讓我到了中國。事實上,我非常非常快樂可以回到中國,我不回去因為我是英勇的。實際上,我是膽怯的。但是,我回來了,因為我屬於這裡。[1]
華理士生長在美國田納西州諾斯威爾(Knoxville),一個內科醫生的家中,他的母親在他十一歲時就過世了。他和妹妹路得是諾斯威爾浸信會(Knoxville Broadway Baptist church)教會中活躍的會友。Bill是一個有趣、淘氣的小孩,現在長成害羞的青年。他常常陪伴父親;當他把房子叫成病房時。汽車令他為之著迷,所以他成為一位很有技術的機械師。他被一所貿易學校綁住研究機械。他的幾個親近朋友和家人,都知道他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機械師。
然而,在一個炎熱的七月午後,工作進行到分解一輛車子,華理士,十七歲的年紀,發現一個極為需要的問題抓住他的思想,「神要我做什麼?在我一生的生涯規劃中。」他擦拭骯髒的手,坐在工作的長凳子上翻開新約聖經「神要我成為一名醫療的宣教士(醫生)在某個地方,有一天神會啟示。」那時是一九七五年的七月五日。
華理士設定自己成為一名外科醫生。他在田納西州立大學肄業,從孟菲斯醫學院獲得M.D.和成為醫師公會會員以及在諾斯威爾(Knoxville)公立醫院擔任外科住院醫師。為神所計畫的使命他裝備自己。
距離中國西邊兩百海哩以上的的河流倘佯其上的遠古城市是廣西轄區的梧州。一九三四年的秋季,人民受苦的哀泣和痛苦被聽見,而且被浸信會思達醫院(Stout Baptist Hospital)回應。醫院行政部的負責人畢濟時醫生(Dr. Robert E. Beddoe) 在那裡工作了許多年。後來他失去視力而且情況很壞需要助手。在一九三四年他寫信給國外傳道部,「我們正在失去地位,陷在危機中,很難贏得醫療品質,而且我們正在粗糙的怠忽職責,這就是我們在痛苦和黑暗的沙漠中,沒有一位外科醫生,這家醫院的功能落入受限制的光景中而它的潛能,原來如同一所教學機構,一所在中國有影響力的燈塔。」[2]後來畢濟時醫生(Dr. Beddoe)每日的禱告是「噢! 神賜給我們一位外科醫生。」
在幾萬哩外,一位年輕的外科醫生正接受呼召進入諾斯威爾(Knoxville)公立醫院,而且有幾分鐘休息時間。他用一張紙和鉛筆寫著,「自從我在高中時就感覺神要我成為一名醫療的宣教士(醫生),最後我裝備好自己。我不是一個好的演說家,我也不是位偉大的教師,但我感覺神可以使用我訓練我成為一名外科醫生。我有想過去非洲,不過任何地方我都可以去。」[3]
一九三四年秋,國外宣教部主席收到兩封信,各來自不同地方。一封信是中國寄來的,央求一位外科醫生。另一封來自田納西州的諾斯威爾(Knoxville)—也是外科醫生。神的工作何等奇妙!
華理士在不同的醫學合作機構上都有貢獻,他對金錢沒有什麼興趣。至於名聲,這是唯一會困惑他的。他熱愛學習的機會、並且尋求在他個人醫學領域中的未開發之地。就是神呼召他、訓練他,成就不同的生涯。他現在全心的參與中國南方的思達(Stout)醫院。
一九三五年九月六日,華理士醫生,像其他宣教士一樣,坐船從三籓市到達南中國。一股思鄉潮向他襲來,緊緊將他擒住,他想起他的童年、他的朋友、他的教會、他的妹妹、和醫學院。記憶敲醒了他的心,但是他不再花時間回到過去。他的心是爲東方—中國而跳動。他已經手扶著犁頭,就義無反顧。
船在一九三五年十月駛進雄偉的香港港口—寓言中的、神秘的、有著炫彩奪目裝飾門的古老中國。華理士不是第一個或最後一個宣教士抵達—人、人到處都是人—在他面前的大地就是他的新家。
畢濟時醫生(Dr. Beddoe)在香港遇到華理士醫生,他們花二十四小時乘船到西邊的梧州。二百二十哩的旅程中充斥著—洪水、強盜(海盜)和掠奪。然而,Bill發現每件呼吸—被取去的案例與其陰謀。他看見貧窮、戰爭、疾病,更看到了人心。他的心溫暖的對待他們,他們馬上成為他的人。
第一件事對這位年輕的外科醫生來說是學中文。無音樂的外科是無法接觸許多聲音的,或甚至更多的掙扎,來認同他們。他發現自己語言的錯誤常常讓老師啼笑皆非。他盡最大的努力學習行醫、拜訪病人、用廣東話傳道與教學,可是他還是不曾說流利的廣東話。他的目標是溝通,用他的誠心和他的語音從事他的醫業。
華理士開始熟悉一項聲望。他移除甲狀腺腫瘤(goiters)和腫瘤(tumors)、展現複雜的眼睛手術、修補兔唇(harelip)和裂顎(cleft palates)、做截肢術(amputations )和闌尾切除術(appendectomies)、重塑畸形足(club feet)、助產上百的嬰兒、和展現其他成打的複雜的外科案例。他長時間待在醫院工作。他最關心他的病人的身體和心靈。許多在梧州的人說:「我們在他以前聽過很多講道,但是我們看到一位是華理士醫生。他做了不同的。」[4]
幾個月過去快到一年,華理士逐漸了解到在中國沒有一件事是「常態的」。他在梧州正值日本轟炸這個城市。事實上,他正在為病人動手術。醫院在危險中人仍然運作。後來,他們將醫院設備打包載運送至河的下游地區。思達醫院(The Stout Memorial Hospital)可以搬遷但沒有終止。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服務精神是在復活的基督裡。五十五位醫護人員停工,在所設的醫院,看過病患,然後打包,再度搬遷。他們的目標是在前頭爭戰待命。幾個月前,他們返回梧州,但是這幾個月,這間「走動的醫院」(traveling hospital) 在人們生活印象中,有了一個不同的名稱。
後來他們回到梧州,有一位中國護士對宣教士說,「我們中國人知道宣教士愛我們,可是有很多地方不同。他們有他們的方式而我們有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是華為仁醫生不知道有何不同。他是我們之中的一位,他接納我們的成分—是全部的成分。[5]
不久,他將第二個回國述職的休假花在再進修上,他在Tulane大學和哈佛醫學院對於一些科目像X光射線學(roentgenology)、一般外科、胸腔外科(thoracic surgery)、和熱帶藥理學(tropical medicine),做進一步的研究。他被推選為國際外科學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Surgeons)的傑出院士。[6]華理士已經放棄名聲、威望的想法,卻計畫將自己放在一個在世間默默無聞、鮮少人知的小鎮中。雖然埋沒於眾人眼光的陰影下,他的光彩依然閃耀難於忽視。他的專業被肯定,而且很引以為傲的是他在醫界的成就。
他接受國際外科學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Surgeons)的傑出院士。他所接受的這項頭銜的肯定,使他產生動機更加全心回到工作上,這工作是神呼召他、支撐他、使他成為獨一無二的。他謙卑的覺悟到那是他做任何犧牲都未想過的,自己有這樣豐富的祝福臨到他身上,只因他順服神的結果。這種狀況雖然很難感受到是崇高的任務,不過他決定了;在你夠忙碌時就會感覺很偉大。
他第三階段的事奉是不斷的鼓勵,在一九四七年他寫著,「把所有的努力都放在前面;讓宣教充滿整間醫院。使瞎眼者得看見、跛者和瘸腿的可以行走、使聾子聽見、窮人有福音報給他們。它是我們的心願和禱告:在這機構中,醫療的服事應有崇高的計畫與榮耀的福音相稱,那就是在醫院的牆內每天傳揚祂。」[7]
華理士醫生他知道要趁白晝工作,因為暴風雨即將來臨。這種暴風雨是以前不曾面對過的。地方官員加班的工作,散佈不實謠言,就是為了準備無可避免地接管城市、省、鄉村。當中國最黑暗時刻來臨,宣教士們就需要做他們個人的決定,就是評估一下是否長期留下來不走。華理為仁在他的方向是肯定的,無任何感情上的牽絆,簡單扼要地,他說:「我會盡量留到我不能做的時候。」[8]他不知道這段時間是如此短暫。
一九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傍晚,華理士他巡完醫院時,看了一位年輕的共黨士兵,他的闌尾破裂,在前一天已經被移除;和另一位老婦人也是一樣的手術。他精疲力竭回到他小小的公寓去休息片刻。過了不久在清晨時分,他就被捕下到監裡。
過了幾年後,醫療宣教士(護士)仍然在思達醫院 工作,當地信徒述說他被捕捕後所發生的事蹟。他被洗腦認同眼前的世界。他嘗試準備自己為每一次的質問。而一次比一次更嚴苛直到最後一次。在許多次質問後,他有時甚至痛苦萬分到大哭。其他國外被囚的人和中國基督徒設法與他連絡都無望。他只剩他的信仰可以堅守著。洗腦持續了數個星期。守衛在夜間來到監獄的密室。用長棒猛刺他們,在兩個密室橫槓間猛戳這位醫療宣教士,直到他失去意識。有一晚,他被他們戳刺的更利害些,不久華理士的靈魂便安靜地從他被折磨的身軀,悄悄地離開了;而他耗盡的心智回到他忠心事奉的那一位那裡去了。
醫療宣教士(護士)和一位醫院的職員被准許從監獄認領他的屍體。但是他沒有被准許有葬禮或墓碑。然而,當地基督徒冒了很大的危險在昏暗的夜間立了一個簡單的記號。「華理士—對於我來說,活著就是基督。」在一九八三年,國外傳道部與中國政府取得聯繫,要求獲准到梧州接受華理士的骨灰。一九八四年三位香港的宣教士到梧州而且認領我們所敬愛的梧州醫生(Doctor of Wuchow)的骨灰。他死後約三十五年,他的骨灰返抵他的「第一」家鄉(出生地)。一九八五年秋,這骨灰重新埋葬在田納西州諾斯威爾(Knoxville) 的Greenwood Cemetery,華理士雙親和其他家人附近的一小塊土地上。
華理士死在共產黨的鐵幕(Bamboo Curtain)後面,許多人以為他生命就這樣結束了。然而,神繼續使用華理士的生命。近五十年,世世代代都有華理士的生命挑戰與獻身,許多青年宣教士站出來成為候選人,願意簡單的說:「今晚我在這裡,因為神使用華為仁的生命與事奉,幫助我認識在我生命中追隨神的旨意。」華理士紀念教會和田納西州Knoxville Broadway浸信會都是成長中的教會,一直受其(華理士)和他的生命所影響。
在阿肯薩大學的醫學院禮堂被命名為華理士教堂。青年男生與女生被挑戰以醫療服事他們的主。在加州Indio小鎮,一間小教會被列名爲醫療宣教士(醫生)繼續追隨一種無私的見證。在醫學院的圖書館為紀念他,特地標示出他曾讀過書的角落,對於「未來的醫生」—他成為他們珍貴的遺產的一部分。以前和他一起服事的醫療宣教士(醫生)和(護士)們現在都到—香港、日本、韓國、泰國、印尼—設立醫院。神國的好消息在這些地方一直分享給世人,直到如今。
還有,其中最具策略性的機構是在南韓釜山港市的華理士紀念醫院(Wallace Memorial Hospital)。在這兒,韓國醫生是以和華理士所做同樣精神的愛來服務他們的病人。本文作者在擔任東亞地區行政主管時,在中國基督徒會議中,她讓思達紀念醫院與華理士紀念醫院建立起關係。今天,在兩間醫院設備上提供交換個人的醫療技術。醫生從梧州醫院到釜山裝備她們的現代化醫學科技。然後他們回梧州磨練臨床醫療技能和信心以增進她們繼續服務醫院達成目標。
誰是華理士?他是凡夫俗子,神所庇佑的,然而卻活出璀璨的生命。受苦與逼迫是跟隨耶穌者的一部分。每一個世代的信徒都有他們自己的十字架。就好像本文作者在完成這篇文章時,在阿富汗兩位韓國醫療成員已經被殺害。他們像華為仁一樣,是回應神的呼召,在他們生命中跟隨主的人。他們也是凡夫俗子、神所庇佑的、活出了璀璨的生命,卻是如此短暫。
今天,在我們許多的教會、醫學院、神學院、大學和家庭中還有許多平凡的男男女女,他們之中有誰也像五十年前的華理士一樣,尋求同樣的問題?「神在我生命中的計畫是什麼?」也許有十歲的、二十歲的年輕人願意站出來回應這樣大使命的服事,而且願意誠心的說:「神阿,求祢旨意向我顯明,當我看到新聞報導,韓國青年—醫療宣教士在阿富汗遇害身亡,我願簡短的回應:主阿!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附註:
[1] Fletcher, Jesse C., Bill Wallace of China, Broad man Press, 1963, p. 1.
[2] Fletcher, p. 5.
[3] Fletcher, p. 6.
[4] Fletcher, p. 28.
[5] Fletcher, p. 97.
[6] 此項榮譽頭銜為全世界最傑出外科醫生所擁有,名額至多十幾位。
[7] Fletcher, p. 107.
[8] Fletcher, p. 108.
更多閱讀...
編按:華理士有時亦用華為仁此一名字,蓋因當時William譯為「為仁」之故。William 在英文的別名是Bill,故大家常以Bill Wallace稱呼他。
「是什麼樣的影響力讓一位優秀的醫學博士放棄優渥的行醫生涯樂意奉獻一生從事國外的宣教?」這裡有許多答案是醫療的宣教士的,但是華理士醫生(Dr. William Wallace, 1908-1951)所給的答案是,「每個人的理由是一種感覺,獨特無與倫比的,而我的則是再簡單不過了。當我嘗試決定在我一生中到底要做什麼時,神使我確信祂要我成為一名醫療的宣教士。這個決定讓我到了中國。事實上,我非常非常快樂可以回到中國,我不回去因為我是英勇的。實際上,我是膽怯的。但是,我回來了,因為我屬於這裡。[1]
華理士生長在美國田納西州諾斯威爾(Knoxville),一個內科醫生的家中,他的母親在他十一歲時就過世了。他和妹妹路得是諾斯威爾浸信會(Knoxville Broadway Baptist church)教會中活躍的會友。Bill是一個有趣、淘氣的小孩,現在長成害羞的青年。他常常陪伴父親;當他把房子叫成病房時。汽車令他為之著迷,所以他成為一位很有技術的機械師。他被一所貿易學校綁住研究機械。他的幾個親近朋友和家人,都知道他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機械師。
然而,在一個炎熱的七月午後,工作進行到分解一輛車子,華理士,十七歲的年紀,發現一個極為需要的問題抓住他的思想,「神要我做什麼?在我一生的生涯規劃中。」他擦拭骯髒的手,坐在工作的長凳子上翻開新約聖經「神要我成為一名醫療的宣教士(醫生)在某個地方,有一天神會啟示。」那時是一九七五年的七月五日。
華理士設定自己成為一名外科醫生。他在田納西州立大學肄業,從孟菲斯醫學院獲得M.D.和成為醫師公會會員以及在諾斯威爾(Knoxville)公立醫院擔任外科住院醫師。為神所計畫的使命他裝備自己。
距離中國西邊兩百海哩以上的的河流倘佯其上的遠古城市是廣西轄區的梧州。一九三四年的秋季,人民受苦的哀泣和痛苦被聽見,而且被浸信會思達醫院(Stout Baptist Hospital)回應。醫院行政部的負責人畢濟時醫生(Dr. Robert E. Beddoe) 在那裡工作了許多年。後來他失去視力而且情況很壞需要助手。在一九三四年他寫信給國外傳道部,「我們正在失去地位,陷在危機中,很難贏得醫療品質,而且我們正在粗糙的怠忽職責,這就是我們在痛苦和黑暗的沙漠中,沒有一位外科醫生,這家醫院的功能落入受限制的光景中而它的潛能,原來如同一所教學機構,一所在中國有影響力的燈塔。」[2]後來畢濟時醫生(Dr. Beddoe)每日的禱告是「噢! 神賜給我們一位外科醫生。」
在幾萬哩外,一位年輕的外科醫生正接受呼召進入諾斯威爾(Knoxville)公立醫院,而且有幾分鐘休息時間。他用一張紙和鉛筆寫著,「自從我在高中時就感覺神要我成為一名醫療的宣教士(醫生),最後我裝備好自己。我不是一個好的演說家,我也不是位偉大的教師,但我感覺神可以使用我訓練我成為一名外科醫生。我有想過去非洲,不過任何地方我都可以去。」[3]
一九三四年秋,國外宣教部主席收到兩封信,各來自不同地方。一封信是中國寄來的,央求一位外科醫生。另一封來自田納西州的諾斯威爾(Knoxville)—也是外科醫生。神的工作何等奇妙!
華理士在不同的醫學合作機構上都有貢獻,他對金錢沒有什麼興趣。至於名聲,這是唯一會困惑他的。他熱愛學習的機會、並且尋求在他個人醫學領域中的未開發之地。就是神呼召他、訓練他,成就不同的生涯。他現在全心的參與中國南方的思達(Stout)醫院。
一九三五年九月六日,華理士醫生,像其他宣教士一樣,坐船從三籓市到達南中國。一股思鄉潮向他襲來,緊緊將他擒住,他想起他的童年、他的朋友、他的教會、他的妹妹、和醫學院。記憶敲醒了他的心,但是他不再花時間回到過去。他的心是爲東方—中國而跳動。他已經手扶著犁頭,就義無反顧。
船在一九三五年十月駛進雄偉的香港港口—寓言中的、神秘的、有著炫彩奪目裝飾門的古老中國。華理士不是第一個或最後一個宣教士抵達—人、人到處都是人—在他面前的大地就是他的新家。
畢濟時醫生(Dr. Beddoe)在香港遇到華理士醫生,他們花二十四小時乘船到西邊的梧州。二百二十哩的旅程中充斥著—洪水、強盜(海盜)和掠奪。然而,Bill發現每件呼吸—被取去的案例與其陰謀。他看見貧窮、戰爭、疾病,更看到了人心。他的心溫暖的對待他們,他們馬上成為他的人。
第一件事對這位年輕的外科醫生來說是學中文。無音樂的外科是無法接觸許多聲音的,或甚至更多的掙扎,來認同他們。他發現自己語言的錯誤常常讓老師啼笑皆非。他盡最大的努力學習行醫、拜訪病人、用廣東話傳道與教學,可是他還是不曾說流利的廣東話。他的目標是溝通,用他的誠心和他的語音從事他的醫業。
華理士開始熟悉一項聲望。他移除甲狀腺腫瘤(goiters)和腫瘤(tumors)、展現複雜的眼睛手術、修補兔唇(harelip)和裂顎(cleft palates)、做截肢術(amputations )和闌尾切除術(appendectomies)、重塑畸形足(club feet)、助產上百的嬰兒、和展現其他成打的複雜的外科案例。他長時間待在醫院工作。他最關心他的病人的身體和心靈。許多在梧州的人說:「我們在他以前聽過很多講道,但是我們看到一位是華理士醫生。他做了不同的。」[4]
幾個月過去快到一年,華理士逐漸了解到在中國沒有一件事是「常態的」。他在梧州正值日本轟炸這個城市。事實上,他正在為病人動手術。醫院在危險中人仍然運作。後來,他們將醫院設備打包載運送至河的下游地區。思達醫院(The Stout Memorial Hospital)可以搬遷但沒有終止。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服務精神是在復活的基督裡。五十五位醫護人員停工,在所設的醫院,看過病患,然後打包,再度搬遷。他們的目標是在前頭爭戰待命。幾個月前,他們返回梧州,但是這幾個月,這間「走動的醫院」(traveling hospital) 在人們生活印象中,有了一個不同的名稱。
後來他們回到梧州,有一位中國護士對宣教士說,「我們中國人知道宣教士愛我們,可是有很多地方不同。他們有他們的方式而我們有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是華為仁醫生不知道有何不同。他是我們之中的一位,他接納我們的成分—是全部的成分。[5]
不久,他將第二個回國述職的休假花在再進修上,他在Tulane大學和哈佛醫學院對於一些科目像X光射線學(roentgenology)、一般外科、胸腔外科(thoracic surgery)、和熱帶藥理學(tropical medicine),做進一步的研究。他被推選為國際外科學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Surgeons)的傑出院士。[6]華理士已經放棄名聲、威望的想法,卻計畫將自己放在一個在世間默默無聞、鮮少人知的小鎮中。雖然埋沒於眾人眼光的陰影下,他的光彩依然閃耀難於忽視。他的專業被肯定,而且很引以為傲的是他在醫界的成就。
他接受國際外科學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Surgeons)的傑出院士。他所接受的這項頭銜的肯定,使他產生動機更加全心回到工作上,這工作是神呼召他、支撐他、使他成為獨一無二的。他謙卑的覺悟到那是他做任何犧牲都未想過的,自己有這樣豐富的祝福臨到他身上,只因他順服神的結果。這種狀況雖然很難感受到是崇高的任務,不過他決定了;在你夠忙碌時就會感覺很偉大。
他第三階段的事奉是不斷的鼓勵,在一九四七年他寫著,「把所有的努力都放在前面;讓宣教充滿整間醫院。使瞎眼者得看見、跛者和瘸腿的可以行走、使聾子聽見、窮人有福音報給他們。它是我們的心願和禱告:在這機構中,醫療的服事應有崇高的計畫與榮耀的福音相稱,那就是在醫院的牆內每天傳揚祂。」[7]
華理士醫生他知道要趁白晝工作,因為暴風雨即將來臨。這種暴風雨是以前不曾面對過的。地方官員加班的工作,散佈不實謠言,就是為了準備無可避免地接管城市、省、鄉村。當中國最黑暗時刻來臨,宣教士們就需要做他們個人的決定,就是評估一下是否長期留下來不走。華理為仁在他的方向是肯定的,無任何感情上的牽絆,簡單扼要地,他說:「我會盡量留到我不能做的時候。」[8]他不知道這段時間是如此短暫。
一九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傍晚,華理士他巡完醫院時,看了一位年輕的共黨士兵,他的闌尾破裂,在前一天已經被移除;和另一位老婦人也是一樣的手術。他精疲力竭回到他小小的公寓去休息片刻。過了不久在清晨時分,他就被捕下到監裡。
過了幾年後,醫療宣教士(護士)仍然在思達醫院 工作,當地信徒述說他被捕捕後所發生的事蹟。他被洗腦認同眼前的世界。他嘗試準備自己為每一次的質問。而一次比一次更嚴苛直到最後一次。在許多次質問後,他有時甚至痛苦萬分到大哭。其他國外被囚的人和中國基督徒設法與他連絡都無望。他只剩他的信仰可以堅守著。洗腦持續了數個星期。守衛在夜間來到監獄的密室。用長棒猛刺他們,在兩個密室橫槓間猛戳這位醫療宣教士,直到他失去意識。有一晚,他被他們戳刺的更利害些,不久華理士的靈魂便安靜地從他被折磨的身軀,悄悄地離開了;而他耗盡的心智回到他忠心事奉的那一位那裡去了。
醫療宣教士(護士)和一位醫院的職員被准許從監獄認領他的屍體。但是他沒有被准許有葬禮或墓碑。然而,當地基督徒冒了很大的危險在昏暗的夜間立了一個簡單的記號。「華理士—對於我來說,活著就是基督。」在一九八三年,國外傳道部與中國政府取得聯繫,要求獲准到梧州接受華理士的骨灰。一九八四年三位香港的宣教士到梧州而且認領我們所敬愛的梧州醫生(Doctor of Wuchow)的骨灰。他死後約三十五年,他的骨灰返抵他的「第一」家鄉(出生地)。一九八五年秋,這骨灰重新埋葬在田納西州諾斯威爾(Knoxville) 的Greenwood Cemetery,華理士雙親和其他家人附近的一小塊土地上。
華理士死在共產黨的鐵幕(Bamboo Curtain)後面,許多人以為他生命就這樣結束了。然而,神繼續使用華理士的生命。近五十年,世世代代都有華理士的生命挑戰與獻身,許多青年宣教士站出來成為候選人,願意簡單的說:「今晚我在這裡,因為神使用華為仁的生命與事奉,幫助我認識在我生命中追隨神的旨意。」華理士紀念教會和田納西州Knoxville Broadway浸信會都是成長中的教會,一直受其(華理士)和他的生命所影響。
在阿肯薩大學的醫學院禮堂被命名為華理士教堂。青年男生與女生被挑戰以醫療服事他們的主。在加州Indio小鎮,一間小教會被列名爲醫療宣教士(醫生)繼續追隨一種無私的見證。在醫學院的圖書館為紀念他,特地標示出他曾讀過書的角落,對於「未來的醫生」—他成為他們珍貴的遺產的一部分。以前和他一起服事的醫療宣教士(醫生)和(護士)們現在都到—香港、日本、韓國、泰國、印尼—設立醫院。神國的好消息在這些地方一直分享給世人,直到如今。
還有,其中最具策略性的機構是在南韓釜山港市的華理士紀念醫院(Wallace Memorial Hospital)。在這兒,韓國醫生是以和華理士所做同樣精神的愛來服務他們的病人。本文作者在擔任東亞地區行政主管時,在中國基督徒會議中,她讓思達紀念醫院與華理士紀念醫院建立起關係。今天,在兩間醫院設備上提供交換個人的醫療技術。醫生從梧州醫院到釜山裝備她們的現代化醫學科技。然後他們回梧州磨練臨床醫療技能和信心以增進她們繼續服務醫院達成目標。
誰是華理士?他是凡夫俗子,神所庇佑的,然而卻活出璀璨的生命。受苦與逼迫是跟隨耶穌者的一部分。每一個世代的信徒都有他們自己的十字架。就好像本文作者在完成這篇文章時,在阿富汗兩位韓國醫療成員已經被殺害。他們像華為仁一樣,是回應神的呼召,在他們生命中跟隨主的人。他們也是凡夫俗子、神所庇佑的、活出了璀璨的生命,卻是如此短暫。
今天,在我們許多的教會、醫學院、神學院、大學和家庭中還有許多平凡的男男女女,他們之中有誰也像五十年前的華理士一樣,尋求同樣的問題?「神在我生命中的計畫是什麼?」也許有十歲的、二十歲的年輕人願意站出來回應這樣大使命的服事,而且願意誠心的說:「神阿,求祢旨意向我顯明,當我看到新聞報導,韓國青年—醫療宣教士在阿富汗遇害身亡,我願簡短的回應:主阿!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附註:
[1] Fletcher, Jesse C., Bill Wallace of China, Broad man Press, 1963, p. 1.
[2] Fletcher, p. 5.
[3] Fletcher, p. 6.
[4] Fletcher, p. 28.
[5] Fletcher, p. 97.
[6] 此項榮譽頭銜為全世界最傑出外科醫生所擁有,名額至多十幾位。
[7] Fletcher, p. 107.
[8] Fletcher, p. 108.
更多閱讀...
星期二, 10月 02, 2007
道成肉身的宣教
江榮義牧師/本院專任老師
「道成肉身」是整個基督教信仰的中心,也是分辨正統信仰與異端的分界線,「道成肉身」是整個神學思想的核心!如果沒有「道成肉身」就沒有十字架;沒有「道成肉身」,救恩就無法臨到萬邦、萬民;沒有「道成肉身」,這位神與人就沒有關係了。如果去查考神學辭典,聖經百科全書或其他神學書籍的解釋,通常會用很大的篇幅解釋,愈解釋愈深奧, 就顯得更玄了。如果把「道成肉身」解釋的太玄的話,就不夠「道成肉身」了。解釋得越淺就越「道成肉身」。
『肉身成道』與『道成肉身』
中國的哲學思想的,想用人的方法去達到聖潔,至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直發展到最後,我們可以成為聖人,就如孔老夫子、至聖先師一樣。
佛教跟基督教在這方面有不同的看法,佛教是『肉身成道』,基督教是『道成肉身』,佛教肉身成道是認爲人的肉身敗壞,有七情六慾是污穢的,所以要看破紅塵,遠離人群,出家到深山野林,打坐,修身養性,苦修己身,達到無慾,無惑,全然成聖,所以要對付這身體、修道、做和尚、尼姑,住在深山野林,沒有電視的地方,才能夠更清淨、更聖潔,到死後就有舍利子,聖潔超度到完美的地步,達至天人合一。在古代希臘的諾斯底派認爲肉體是敗壞的,要睡在釘床上,克服肉體的敗壞。一切邪情私慾完全對付,到一個地步,靈就聖潔、完美了。
而基督教正好相反,是必須『道成肉身』。神是靈、是道、是真理、是看不見的,必須「成爲肉身」,從無形到有形,讓人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
佛教思想,或是其他的宗教,都是人在尋找神,無論是道德、理想。他們以為持守他們的經典,就可能會找到神,穆罕默德說:『如果神許可就能得救』。很多的宗教信仰他們超度、練功、修道,修到一個地步,希望有一天能夠達到神所要求的境界。人不可能靠自己找到神,如果人能夠找到神的話,我們就不叫做迷羊,聖經上說:世人都如羊走迷了路,人不能找到神。唯有(神)牧人來尋找迷失的羊(人)。
道成肉身的差傳
今天,教會講到差傳,有的教會他們把錢差出去,人卻沒有出去;有的教會他們將許多的醫藥、衣服、東西送給第三世界的人,賙濟那些貧窮的百姓。雖然錢出去了,東西出去了,但人却不肯出去。
我記得我在賴比瑞亞的時候,我曾問當地教會的同工、領袖們說:如果我們只從臺灣把錢寄來非洲,而我不來,你們會覺得我愛你們嗎?他們說,不!不!這樣不夠!我們希望你來到我們當中,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住在一起。所以,雖然東西、錢都出去了,還是不夠,人也必須出去。這就是所謂的「道成肉身」。又有一次,我們的宣教士主任對我說:你到鄉下帶查經,路途坎坷、道路崎嶇不平,晚上不能夠開車,要傍晚或是下午就去,到第二天一大早再回來,因為山路無燈,無電,無水,萬一車壞在路上很危險。所以我就去了,還帶了蚊帳、噴蚊藥、毛毯,手電筒去。那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我記得我把蚊帳掛好了、毯子也鋪好了,可是脚一伸進去不到五分鐘,就全身發癢。我打開手電筒查看有沒有蚊子在蚊帳裏面沒有,但卻看到在牆壁上有七隻很大的大蜘蛛。那爲什麽會癢呢?哦~原來是裏面有許多的跳蚤,那時我才明白什麽叫作「道成肉身」。
耶穌的行業是宣教士
神只有一個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不是去作科學專家;也不是去作大商人;也不是作國王;總統,祂來到世界所選擇的行業,是作宣教士,神所選的行業一定是最重要的,可見當宣教士必是神聖的。不然神怎麽會選擇這職份做為祂愛子在世上的工作呢。
耶穌是跨文化的宣教士
耶穌在這世上,至少跨了六種文化,1天國文化;2猶太文化;3撒瑪利亞文化;4羅馬文化;5希臘文化,6是小時候曾跟父母逃到埃及的文化。我們若到國外,看到不同的文化就是跨文化(Cross Culture),祂生長在不同的文化裡,有跨文化的愛,是作宣教士需要適應學習的。神要你在跨文化上學習突破,更有基督耶穌的心腸,有神廣大的宣教心胸。
西非的宣教士
有一天我在賴比瑞亞問非洲人:假如我的好朋友生病了,我只有靈沒有身體,怎麽表達愛呢?我的靈來到他的病床上關心他,但他看不見我,因為我只是個靈。所以我必須有肉身才能夠表達愛,我來爲他按手禱告,買了一些水果,煮了很好吃的東西給他吃,我幫助他、照顧他,因爲我有身體,我有手、有脚,可以來表達愛。上帝爲什麽把肉身賜給人,就是要讓我們學習表達愛。西方人他們表達愛的方式跟我們東方人不一樣,東方人是鞠躬,更禮貌的話是90度鞠躬。而西方人呢,他們表達愛的方式可能是握手、擁抱,不同的民族就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愛,神給人肉身讓人可以表達愛。如果只有靈對肉身,就不能實際表達愛,不是嗎?佛教觀念說:肉體有七情六慾是不好的。其實沒有這個必要,只要是神所創造的都是美好的,連肉身也是寶貴的。人不該痛恨自己的肉身,要知道這是神給我們很寶貴的禮物,為要讓我們去表達愛。
我們宣教士在西非,尤其第一次在賴比瑞亞,我看見西國宣教士,有大卡車載這村基督徒到另一村,又有發電機,大音響,大燈吸引全村的人來。真是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而我在沒有水又沒有電的鄉下地方。有時候我會抱怨說:上帝啊!如果我有音響設備那就好了,可惜在鄉下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音響設備,沒有車,都是要用走路的。所以我是缺乏乏的,沒有恩典,也沒有真理。
耶穌是道成肉身的神
後來我想到耶穌,祂沒有從天堂帶脚踏車下來,耶穌是用走的,耶穌沒有帶蚊帳、會肚子餓、也會渴,但卻是充充滿滿的,有恩典,又有真理。這就是道成肉身的神。
論到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是我們親耳聽見、親眼看到、親手摸過的。我們知道,古代的皇上高高在上,不能看到他,每上一個臺階,就跪拜,爬上幾百個楷梯,頭已昏,即使要看也看不到,因為皇上帶著面紗。
耶穌沒有寫作,但祂的生命、祂的言行舉止就是一本活的書。祂沒有畫畫,但是祂活畫在我們當中;祂沒有作曲,但是許多的歌曲在歌頌贊美祂,祂是一個真真實實『道成肉身』的神。
道成肉身是真正的強者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你們基督教說,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如果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路;他認為這叫作『奴隸道德』是懦弱的宗教。
不論中國或西方人都有英雄崇拜。崇拜强者。今天我要從道成肉身談到什麽才是真正的強者呢?强者有五種,第一種是身體强壯的強者,如參孫、歌利亞、泰山,他們都力大無比,參孫一個人可以殺千人。他可以救你脫離敵人的殺害,但不能使你不犯罪。
第二種強者,是政治,軍事上的强者,像亞歷山大、拿破崙、希特勒等軍政上的强者,他們可以保護自己的同胞,但不能使人不犯罪。
第三種的強者是思想上的强者,像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孔子等等,他們的影響力比軍事家更大,更久遠,像倫語、孟子,四書五經都影響中國人千年的歷史。思想上的强者比肉身的强者來的更長久。第四種的强者是宗教上的强者,像先知、通靈者、巫醫,這都屬於靈裏的強者。雖然如此,他們的影響仍是有限的。基督教是從神而來的影響;穆罕默德雖然影響整個回教的世界,但卻是人造的宗教。第五種是超人的那種强者,或者說是天使。有男超人、女超人、天使,就算你把門窗都關起來,他還是可以進來;門都鎖住了,他還是可以出去。
耶穌的道成肉身 是成爲軟弱無助者的朋友
耶穌來是道成肉身,跟你我一樣,成爲一個軟弱無助的嬰孩,而且生在馬槽裏,耶穌來到人間,並沒有扮演力大無比的强者,否則只有強人能作他的朋友。他不以軍政上的强者來到。祂也不以王的身分來到,如果祂以王的身份來到人間,祂就要住在王宮;他也不以思想上的强者來到人間、否則只有知識份子能聽得懂他的話,能作他的朋友,祂就不可能作黑奴或貧窮百姓的朋友。
耶穌的道成肉身 是不以天使的身份來
祂也不以天使的身份來,假如有一位天使來你家傳耶穌,你請他作婚姻輔導,夫妻吵架,不和睦怎麽辦?天使說:對不起,我沒有結過婚;你問他孩子不聽話怎麼辦?他說:對不起,我沒有孩子。談了兩個鐘頭以後,肚子餓了,你問天使要不要去餐館吃飯?他說我不餓,要不要上一號?他說:不用,我既不入,也不出。後來談到晚上,你累想睡了,你問天使要不要睡?他說我不用睡覺。後來你說:我看你跟我們人類不一樣,你去信你的耶穌,我還是拜我的菩薩。所以耶穌不以天使的身份來到人間,祂來,就做一個普通人,會餓、會流淚、會疲倦、要睡覺。
耶穌的道成肉身 是取了奴僕的形像 爲要服事人
耶穌生在馬槽裡,馬槽裡有馬尿,氣味不好也不衛生。祂就生在這樣卑微的地方,這就是他的道成肉身。「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爲强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爲人的樣式。」(腓2:6-7)祂甘心來作奴僕。耶穌說:我來不是受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耶穌甚至爲祂的門徒洗脚。在猶太人的文化裡,洗脚的工作是奴僕做的,是幫客人洗脚,而耶穌竟然爲門徒們洗脚,祂甘心來作奴僕。
道成肉身的關係是平輩關係
我們看這個圖畫,最上面是老闆,中間是我。當老闆看到你就說:做這個!做那個!這個沒有做好!當你回到家裏,對你的女傭也會說:地太髒了!垃圾沒有倒!碗沒有洗乾淨,油油的。對上司我們卻是Yes!老闆,那樣的奉承他、捧他、稱讚他,是單向溝通,只有他對你講話的餘地,你沒有得辯駁。只能回答,是!是!只要乖乖百依百順,老闆就喜歡了。不論老闆對你講什麽,他只想聽你說Yes,他不想聽你說:啊!不行,我今天不想作,他只要你說Yes!就高興了。你回到家,對你的傭人指揮一樣,也是單向溝通。你跟老闆很難溝通,你唯一可以溝通的就是你的同事,因爲是同輩、平等。你可以跟你的同事說五分鐘,他說五分,你說十分鐘,他說十分,因為是你知心朋友,可以無所不談。傭人也只有唯命是從,唯一可以溝通是女傭對女傭。
耶穌是怎麼對彼拉多講話呢?彼拉多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說:你說我是猶太人的王,我爲此而生,特爲給真理做見證。彼拉多又對耶穌說:你豈不知我有權柄辦你,也有權柄釋放你嗎?耶穌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你看祂講話的語氣,是平輩喲!他一點都不怕。
那麽,耶穌跟門徒之間也是平輩。耶穌對那些傭人、低層的人,祂來到瞎眼的面前,說:我可以為你做什麽?巴底買說我希望能看見;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說:請你給我水喝,也是平輩的,撒瑪利亞婦人說,你爲什麽向我要水喝呢?耶穌說:你若知道那向你要水喝的人是誰,你就必早給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如國王來到你家向你要一杯水喝。祂是高高在上,天國之王來到人間,向撒瑪利亞的婦人要水喝!你有何感受?受寵若驚?你會想:我可以多為國王做點什麼,不單給他喝水,還給他果汁,或者更好的,你會有被尊重,被愛的感覺。這位神與人之間,道成肉身到一個地步,就是把你當做平等。
耶穌對祂的門徒說: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爲僕人,因僕人不知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爲朋友。耶和華說:我要毀滅所多瑪、蛾摩拉,豈可瞞著我的朋友亞伯拉罕呢?我要與他商量商量。這就是平輩對平輩。聖經講到摩西是神的朋友,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神面對面所認識的,是可以商量的。同樣的,如果我們是神的朋友,那是何等的寶貴?
這位成了肉身的神,敬虔的奧秘在肉身顯現。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與人同住,人可以與祂溝通。是我們親眼看見、親手摸過,祂愛我們,我們可以擁抱祂。
道成肉身除去隔閡與代溝 我們知道,通常母親與孩子都很親密,比爸爸親,所以有母親節。爲什麽呢,因爲嬰孩是從媽媽肉體裡面的一部分出來的,所以特別親密;若是餵過母奶的和媽媽的關係又更加親密,因爲有接觸、有摸過。道成肉身的耶穌,是可以用眼看,用手摸的神。成爲人,祂真愛我們。我們怎麽把道成肉身運用在生活上呢?像丈夫和妻子吵架!每一個人都要做頭,那要怎麼道成肉身呢?就是說你叫我洗碗,我不單洗碗,還倒垃圾,又同他走二里路;你若想爲耶穌的緣故道成肉身,走第二里路,這樣就能帶來夫妻間的恩愛、和平、和睦。孩子要騎馬,爸爸就當馬在地上爬,這也是道成肉身的民主。現今是資訊爆炸的時代,孩子們的電腦比爸爸厲害,父親就該多去瞭解孩子所看、所流行、所研究的東西,並且去欣賞、和他打成一片,這就是道成肉身。
今天要如何除去代溝呢?道成肉身可以幫助你除去代溝,達到平等;夫妻之間亦然。社會在講民主的同時,要如何保持屬靈的權柄呢?耶穌成為謙卑的樣式—He is a servant King—祂道成肉身替門徒洗脚,反而使人更加尊敬祂、俯伏敬拜祂,至終被神高舉起來,使萬膝向祂跪拜、萬口頌揚,基督是主,直到永永遠遠。
「道成肉身」是整個基督教信仰的中心,也是分辨正統信仰與異端的分界線,「道成肉身」是整個神學思想的核心!如果沒有「道成肉身」就沒有十字架;沒有「道成肉身」,救恩就無法臨到萬邦、萬民;沒有「道成肉身」,這位神與人就沒有關係了。如果去查考神學辭典,聖經百科全書或其他神學書籍的解釋,通常會用很大的篇幅解釋,愈解釋愈深奧, 就顯得更玄了。如果把「道成肉身」解釋的太玄的話,就不夠「道成肉身」了。解釋得越淺就越「道成肉身」。
『肉身成道』與『道成肉身』
中國的哲學思想的,想用人的方法去達到聖潔,至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直發展到最後,我們可以成為聖人,就如孔老夫子、至聖先師一樣。
佛教跟基督教在這方面有不同的看法,佛教是『肉身成道』,基督教是『道成肉身』,佛教肉身成道是認爲人的肉身敗壞,有七情六慾是污穢的,所以要看破紅塵,遠離人群,出家到深山野林,打坐,修身養性,苦修己身,達到無慾,無惑,全然成聖,所以要對付這身體、修道、做和尚、尼姑,住在深山野林,沒有電視的地方,才能夠更清淨、更聖潔,到死後就有舍利子,聖潔超度到完美的地步,達至天人合一。在古代希臘的諾斯底派認爲肉體是敗壞的,要睡在釘床上,克服肉體的敗壞。一切邪情私慾完全對付,到一個地步,靈就聖潔、完美了。
而基督教正好相反,是必須『道成肉身』。神是靈、是道、是真理、是看不見的,必須「成爲肉身」,從無形到有形,讓人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
佛教思想,或是其他的宗教,都是人在尋找神,無論是道德、理想。他們以為持守他們的經典,就可能會找到神,穆罕默德說:『如果神許可就能得救』。很多的宗教信仰他們超度、練功、修道,修到一個地步,希望有一天能夠達到神所要求的境界。人不可能靠自己找到神,如果人能夠找到神的話,我們就不叫做迷羊,聖經上說:世人都如羊走迷了路,人不能找到神。唯有(神)牧人來尋找迷失的羊(人)。
道成肉身的差傳
今天,教會講到差傳,有的教會他們把錢差出去,人卻沒有出去;有的教會他們將許多的醫藥、衣服、東西送給第三世界的人,賙濟那些貧窮的百姓。雖然錢出去了,東西出去了,但人却不肯出去。
我記得我在賴比瑞亞的時候,我曾問當地教會的同工、領袖們說:如果我們只從臺灣把錢寄來非洲,而我不來,你們會覺得我愛你們嗎?他們說,不!不!這樣不夠!我們希望你來到我們當中,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住在一起。所以,雖然東西、錢都出去了,還是不夠,人也必須出去。這就是所謂的「道成肉身」。又有一次,我們的宣教士主任對我說:你到鄉下帶查經,路途坎坷、道路崎嶇不平,晚上不能夠開車,要傍晚或是下午就去,到第二天一大早再回來,因為山路無燈,無電,無水,萬一車壞在路上很危險。所以我就去了,還帶了蚊帳、噴蚊藥、毛毯,手電筒去。那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我記得我把蚊帳掛好了、毯子也鋪好了,可是脚一伸進去不到五分鐘,就全身發癢。我打開手電筒查看有沒有蚊子在蚊帳裏面沒有,但卻看到在牆壁上有七隻很大的大蜘蛛。那爲什麽會癢呢?哦~原來是裏面有許多的跳蚤,那時我才明白什麽叫作「道成肉身」。
耶穌的行業是宣教士
神只有一個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不是去作科學專家;也不是去作大商人;也不是作國王;總統,祂來到世界所選擇的行業,是作宣教士,神所選的行業一定是最重要的,可見當宣教士必是神聖的。不然神怎麽會選擇這職份做為祂愛子在世上的工作呢。
耶穌是跨文化的宣教士
耶穌在這世上,至少跨了六種文化,1天國文化;2猶太文化;3撒瑪利亞文化;4羅馬文化;5希臘文化,6是小時候曾跟父母逃到埃及的文化。我們若到國外,看到不同的文化就是跨文化(Cross Culture),祂生長在不同的文化裡,有跨文化的愛,是作宣教士需要適應學習的。神要你在跨文化上學習突破,更有基督耶穌的心腸,有神廣大的宣教心胸。
西非的宣教士
有一天我在賴比瑞亞問非洲人:假如我的好朋友生病了,我只有靈沒有身體,怎麽表達愛呢?我的靈來到他的病床上關心他,但他看不見我,因為我只是個靈。所以我必須有肉身才能夠表達愛,我來爲他按手禱告,買了一些水果,煮了很好吃的東西給他吃,我幫助他、照顧他,因爲我有身體,我有手、有脚,可以來表達愛。上帝爲什麽把肉身賜給人,就是要讓我們學習表達愛。西方人他們表達愛的方式跟我們東方人不一樣,東方人是鞠躬,更禮貌的話是90度鞠躬。而西方人呢,他們表達愛的方式可能是握手、擁抱,不同的民族就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愛,神給人肉身讓人可以表達愛。如果只有靈對肉身,就不能實際表達愛,不是嗎?佛教觀念說:肉體有七情六慾是不好的。其實沒有這個必要,只要是神所創造的都是美好的,連肉身也是寶貴的。人不該痛恨自己的肉身,要知道這是神給我們很寶貴的禮物,為要讓我們去表達愛。
我們宣教士在西非,尤其第一次在賴比瑞亞,我看見西國宣教士,有大卡車載這村基督徒到另一村,又有發電機,大音響,大燈吸引全村的人來。真是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而我在沒有水又沒有電的鄉下地方。有時候我會抱怨說:上帝啊!如果我有音響設備那就好了,可惜在鄉下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音響設備,沒有車,都是要用走路的。所以我是缺乏乏的,沒有恩典,也沒有真理。
耶穌是道成肉身的神
後來我想到耶穌,祂沒有從天堂帶脚踏車下來,耶穌是用走的,耶穌沒有帶蚊帳、會肚子餓、也會渴,但卻是充充滿滿的,有恩典,又有真理。這就是道成肉身的神。
論到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是我們親耳聽見、親眼看到、親手摸過的。我們知道,古代的皇上高高在上,不能看到他,每上一個臺階,就跪拜,爬上幾百個楷梯,頭已昏,即使要看也看不到,因為皇上帶著面紗。
耶穌沒有寫作,但祂的生命、祂的言行舉止就是一本活的書。祂沒有畫畫,但是祂活畫在我們當中;祂沒有作曲,但是許多的歌曲在歌頌贊美祂,祂是一個真真實實『道成肉身』的神。
道成肉身是真正的強者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你們基督教說,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如果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路;他認為這叫作『奴隸道德』是懦弱的宗教。
不論中國或西方人都有英雄崇拜。崇拜强者。今天我要從道成肉身談到什麽才是真正的強者呢?强者有五種,第一種是身體强壯的強者,如參孫、歌利亞、泰山,他們都力大無比,參孫一個人可以殺千人。他可以救你脫離敵人的殺害,但不能使你不犯罪。
第二種強者,是政治,軍事上的强者,像亞歷山大、拿破崙、希特勒等軍政上的强者,他們可以保護自己的同胞,但不能使人不犯罪。
第三種的強者是思想上的强者,像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孔子等等,他們的影響力比軍事家更大,更久遠,像倫語、孟子,四書五經都影響中國人千年的歷史。思想上的强者比肉身的强者來的更長久。第四種的强者是宗教上的强者,像先知、通靈者、巫醫,這都屬於靈裏的強者。雖然如此,他們的影響仍是有限的。基督教是從神而來的影響;穆罕默德雖然影響整個回教的世界,但卻是人造的宗教。第五種是超人的那種强者,或者說是天使。有男超人、女超人、天使,就算你把門窗都關起來,他還是可以進來;門都鎖住了,他還是可以出去。
耶穌的道成肉身 是成爲軟弱無助者的朋友
耶穌來是道成肉身,跟你我一樣,成爲一個軟弱無助的嬰孩,而且生在馬槽裏,耶穌來到人間,並沒有扮演力大無比的强者,否則只有強人能作他的朋友。他不以軍政上的强者來到。祂也不以王的身分來到,如果祂以王的身份來到人間,祂就要住在王宮;他也不以思想上的强者來到人間、否則只有知識份子能聽得懂他的話,能作他的朋友,祂就不可能作黑奴或貧窮百姓的朋友。
耶穌的道成肉身 是不以天使的身份來
祂也不以天使的身份來,假如有一位天使來你家傳耶穌,你請他作婚姻輔導,夫妻吵架,不和睦怎麽辦?天使說:對不起,我沒有結過婚;你問他孩子不聽話怎麼辦?他說:對不起,我沒有孩子。談了兩個鐘頭以後,肚子餓了,你問天使要不要去餐館吃飯?他說我不餓,要不要上一號?他說:不用,我既不入,也不出。後來談到晚上,你累想睡了,你問天使要不要睡?他說我不用睡覺。後來你說:我看你跟我們人類不一樣,你去信你的耶穌,我還是拜我的菩薩。所以耶穌不以天使的身份來到人間,祂來,就做一個普通人,會餓、會流淚、會疲倦、要睡覺。
耶穌的道成肉身 是取了奴僕的形像 爲要服事人
耶穌生在馬槽裡,馬槽裡有馬尿,氣味不好也不衛生。祂就生在這樣卑微的地方,這就是他的道成肉身。「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爲强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爲人的樣式。」(腓2:6-7)祂甘心來作奴僕。耶穌說:我來不是受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耶穌甚至爲祂的門徒洗脚。在猶太人的文化裡,洗脚的工作是奴僕做的,是幫客人洗脚,而耶穌竟然爲門徒們洗脚,祂甘心來作奴僕。
道成肉身的關係是平輩關係
我們看這個圖畫,最上面是老闆,中間是我。當老闆看到你就說:做這個!做那個!這個沒有做好!當你回到家裏,對你的女傭也會說:地太髒了!垃圾沒有倒!碗沒有洗乾淨,油油的。對上司我們卻是Yes!老闆,那樣的奉承他、捧他、稱讚他,是單向溝通,只有他對你講話的餘地,你沒有得辯駁。只能回答,是!是!只要乖乖百依百順,老闆就喜歡了。不論老闆對你講什麽,他只想聽你說Yes,他不想聽你說:啊!不行,我今天不想作,他只要你說Yes!就高興了。你回到家,對你的傭人指揮一樣,也是單向溝通。你跟老闆很難溝通,你唯一可以溝通的就是你的同事,因爲是同輩、平等。你可以跟你的同事說五分鐘,他說五分,你說十分鐘,他說十分,因為是你知心朋友,可以無所不談。傭人也只有唯命是從,唯一可以溝通是女傭對女傭。
耶穌是怎麼對彼拉多講話呢?彼拉多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說:你說我是猶太人的王,我爲此而生,特爲給真理做見證。彼拉多又對耶穌說:你豈不知我有權柄辦你,也有權柄釋放你嗎?耶穌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你看祂講話的語氣,是平輩喲!他一點都不怕。
那麽,耶穌跟門徒之間也是平輩。耶穌對那些傭人、低層的人,祂來到瞎眼的面前,說:我可以為你做什麽?巴底買說我希望能看見;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說:請你給我水喝,也是平輩的,撒瑪利亞婦人說,你爲什麽向我要水喝呢?耶穌說:你若知道那向你要水喝的人是誰,你就必早給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如國王來到你家向你要一杯水喝。祂是高高在上,天國之王來到人間,向撒瑪利亞的婦人要水喝!你有何感受?受寵若驚?你會想:我可以多為國王做點什麼,不單給他喝水,還給他果汁,或者更好的,你會有被尊重,被愛的感覺。這位神與人之間,道成肉身到一個地步,就是把你當做平等。
耶穌對祂的門徒說: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爲僕人,因僕人不知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爲朋友。耶和華說:我要毀滅所多瑪、蛾摩拉,豈可瞞著我的朋友亞伯拉罕呢?我要與他商量商量。這就是平輩對平輩。聖經講到摩西是神的朋友,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神面對面所認識的,是可以商量的。同樣的,如果我們是神的朋友,那是何等的寶貴?
這位成了肉身的神,敬虔的奧秘在肉身顯現。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與人同住,人可以與祂溝通。是我們親眼看見、親手摸過,祂愛我們,我們可以擁抱祂。
道成肉身除去隔閡與代溝 我們知道,通常母親與孩子都很親密,比爸爸親,所以有母親節。爲什麽呢,因爲嬰孩是從媽媽肉體裡面的一部分出來的,所以特別親密;若是餵過母奶的和媽媽的關係又更加親密,因爲有接觸、有摸過。道成肉身的耶穌,是可以用眼看,用手摸的神。成爲人,祂真愛我們。我們怎麽把道成肉身運用在生活上呢?像丈夫和妻子吵架!每一個人都要做頭,那要怎麼道成肉身呢?就是說你叫我洗碗,我不單洗碗,還倒垃圾,又同他走二里路;你若想爲耶穌的緣故道成肉身,走第二里路,這樣就能帶來夫妻間的恩愛、和平、和睦。孩子要騎馬,爸爸就當馬在地上爬,這也是道成肉身的民主。現今是資訊爆炸的時代,孩子們的電腦比爸爸厲害,父親就該多去瞭解孩子所看、所流行、所研究的東西,並且去欣賞、和他打成一片,這就是道成肉身。
今天要如何除去代溝呢?道成肉身可以幫助你除去代溝,達到平等;夫妻之間亦然。社會在講民主的同時,要如何保持屬靈的權柄呢?耶穌成為謙卑的樣式—He is a servant King—祂道成肉身替門徒洗脚,反而使人更加尊敬祂、俯伏敬拜祂,至終被神高舉起來,使萬膝向祂跪拜、萬口頌揚,基督是主,直到永永遠遠。
更多閱讀...
星期一, 10月 01, 2007
傳遞 募款 抑或是在上帝面前有美貌
季紹耀牧師/桃園浸信會溢恩堂
2003年佈道會的奉獻經歷
自從2003年孫大程佈道大會在桃園市舉行,溢恩堂眾弟兄姐妹就參與其中,得了美好的成長契機,當年10月3-5日三晚的佈道會,到了最後一晚,距離大會預算還差了一百萬元;根據孫牧師的說法,往例的佈道會中,最後一天幾乎已經補足所有的預算,倘若還差一百萬元,著實令人擔憂;眼見佈道會即將曲終人散,漸漸地,眾教會對於佈道會的後續關心也將持續降溫,擔任大會總幹事及財務組的溢恩堂牧者及同工,眼看就要擔負起龐大的責任和壓力。作為牧師的我,不願累著教會,不忍同工也要承擔責任,開始了自我的如意算盤;按著商場的經驗,我可以開三個月的期票給所有廠商,可以稍稍凍結時間的壓力,並以公益團體之活動為由,大幅削減一切的債務,加上從前所認識教會中的熱心企業人士,是我可以向他們開口的……;正準備打幾個電話出去時,心中浮現出極大的感動,讓我打不出去,開不了口;那極深的感動是──「孩子,你信任朋友過於信任我!」、「這樣做,錢是有了,但我的榮耀就少了!」如此,夜夜輾轉難眠,直到我放下了這樣的念頭,願意單單藉著禱告,尋求上帝的帶領後才得寧靜。
在佈道會結束了的二週之後,不知道從何處何方所匯集的奉獻,不多不少地補足了一百萬的差額;而後細細地觀察奉獻的來源與奉獻者,在整體奉獻金額中,個人的小額奉獻佔了其中的95%,僅有一筆為較大金額的企業奉獻,但所佔比例為5%,而溢恩堂的弟兄姐妹奉獻,佔了全預算的20%;此後,不斷地有同工及弟兄姐妹傳出:「溢恩堂弟兄姐妹怎麼奉獻得出這麼多錢?」、「不再害怕溢恩堂原地重建的天文數字了!」
此一經歷,不在於策略,不在於同情,乃在於上帝的成就與成全。當人們開始尋找財源,為奉獻的艱鉅任務感到不安時,上帝顧恤祂百姓的需要,為人們安置了美好的出路,因為上帝已經等著要向人啟示祂的豐盛,並準備得著稱讚。人首先要做的,乃是帶著聖潔、信心、忠心等等的美貌來到上帝的面前,只要上帝撥動了祂的小指頭,所得的何止百萬。
為浸神立案再次經歷神的信實
當溢恩堂牧者、執事們接獲神學院立案的消息,隨即在緊接的第一個執事會中商討,並正視此一需要;會議中的討論包含:神學院立案的重要性、與本會的相關性、神學院的募款範圍與張力、上帝操練本會的奉獻經歷和恩典、近年來本會各方的增長、奉獻金額的成長幅度、分離建堂期的奉獻衝擊,以及本會的奉獻極限和突破等;「溢恩堂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在眾人的同心同工中,在該次會議中訂下2006年奉獻額120萬,2007年奉獻額120萬的歡喜數字,並且此一奉獻為專案之神學院立案奉獻科目,與神學院經常費分立不同奉獻科目;此後,向弟兄姐妹傳遞──這是上帝量給本會的恩典,在建堂前對外奉獻的大好機會,請大家好好把握!事就這樣成了;沒有懷疑,沒有私語,沒有擔憂,沒有埋怨。上帝的恩典已經回報在溢恩堂──花了兩百四十萬買了同心與合一,無疑地,這樣的價格是破天荒的新低。
上帝的恩典不僅於此,在會議後又接獲神學院的消息,預計在2006年9月向教育部提出立案申請,亦即溢恩堂的奉獻必須在8月底前轉入神學院,正當我向同工詢問此一問題時,同工也正準備問我,教會現已將近有120萬現金,何時轉入神學院較佳?感謝主的恩典,按著神學院的消息傳遞與教會為神學院的專款奉獻,時間分秒不差,果然就在8月底前,轉出第一筆120萬;2007年更在上半年將120萬元轉出,使得本會在下半年得以接續傳遞建堂奉獻。
溢恩堂建堂奉獻又再經歷神的信實
恩典接二連三,福為何無雙至?在上帝那裡沒有這樣的成語!當神學院立案奉獻之後腳剛走,推動建堂奉獻的前腳尚未來到以前,包含六位數字的大筆建堂奉獻已悄悄地來到;傳遞佈達建堂的時機來臨,崇拜中的建堂禱告,呼喊、哭泣、歡樂、拍掌、口哨聲已經癲狂到欲罷不能;舊有的原地改建難題──建蔽率、容積率在五年之內全然轉變,成為有史以來的最大容積;畸零地十多位地主也在一夕之間找著,並以最低的價格購買等等,在在說明上帝的信實可誇,非三言兩語所能形容。
讚歎主的奇妙!真個恩典滿溢,但溢恩堂與神學院的糾纏尚未結束!2007年8月10日(週五),參與神學院在中壢浸信會所舉辦的立案進度說明會後,難掩心中的深刻感動,立即電郵本會執事會主席,於8月12日(主日)下午執事會中加入議題,如下文:
平安:
今晚在中壢參加神學院立案進度說明會,看出眾教會對神學院立案的奉獻,已有停滯現象, 這意味著有可能是眾教會奉獻的極限,或者力不從心,或漸漸淡忘……;目前尚缺2700萬(還是2300萬?),在神學院再次緊急呼籲的情況下,望本會按著能力再次關切,因此,請加入議題,是否為神學院再次奉獻,金額多少?謝謝!
敬頌
以馬內利
牧師敬上
第三度為浸神立案奉獻
該日會議再追加60萬元,說服的理由為:「溢恩堂將於2007年11月拆除舊堂,也將在11月對建堂奉獻鳴槍起跑;拆除之前,還有一點時間,再幫一下神學院吧!這樣好了!60萬!剛好加上前頭的,湊個整數300萬!只不過不再向弟兄姐妹傳遞,直接由教會出帳,因為弟兄姊妹的目標已經在建堂上了!……」事就這樣成了!眾人皆以為美……
感謝主!在奉獻的事上,主讓我們感到──富足、輕省、歡喜、同心和榮耀!
自從2003年孫大程佈道大會在桃園市舉行,溢恩堂眾弟兄姐妹就參與其中,得了美好的成長契機,當年10月3-5日三晚的佈道會,到了最後一晚,距離大會預算還差了一百萬元;根據孫牧師的說法,往例的佈道會中,最後一天幾乎已經補足所有的預算,倘若還差一百萬元,著實令人擔憂;眼見佈道會即將曲終人散,漸漸地,眾教會對於佈道會的後續關心也將持續降溫,擔任大會總幹事及財務組的溢恩堂牧者及同工,眼看就要擔負起龐大的責任和壓力。作為牧師的我,不願累著教會,不忍同工也要承擔責任,開始了自我的如意算盤;按著商場的經驗,我可以開三個月的期票給所有廠商,可以稍稍凍結時間的壓力,並以公益團體之活動為由,大幅削減一切的債務,加上從前所認識教會中的熱心企業人士,是我可以向他們開口的……;正準備打幾個電話出去時,心中浮現出極大的感動,讓我打不出去,開不了口;那極深的感動是──「孩子,你信任朋友過於信任我!」、「這樣做,錢是有了,但我的榮耀就少了!」如此,夜夜輾轉難眠,直到我放下了這樣的念頭,願意單單藉著禱告,尋求上帝的帶領後才得寧靜。
在佈道會結束了的二週之後,不知道從何處何方所匯集的奉獻,不多不少地補足了一百萬的差額;而後細細地觀察奉獻的來源與奉獻者,在整體奉獻金額中,個人的小額奉獻佔了其中的95%,僅有一筆為較大金額的企業奉獻,但所佔比例為5%,而溢恩堂的弟兄姐妹奉獻,佔了全預算的20%;此後,不斷地有同工及弟兄姐妹傳出:「溢恩堂弟兄姐妹怎麼奉獻得出這麼多錢?」、「不再害怕溢恩堂原地重建的天文數字了!」
此一經歷,不在於策略,不在於同情,乃在於上帝的成就與成全。當人們開始尋找財源,為奉獻的艱鉅任務感到不安時,上帝顧恤祂百姓的需要,為人們安置了美好的出路,因為上帝已經等著要向人啟示祂的豐盛,並準備得著稱讚。人首先要做的,乃是帶著聖潔、信心、忠心等等的美貌來到上帝的面前,只要上帝撥動了祂的小指頭,所得的何止百萬。
為浸神立案再次經歷神的信實
當溢恩堂牧者、執事們接獲神學院立案的消息,隨即在緊接的第一個執事會中商討,並正視此一需要;會議中的討論包含:神學院立案的重要性、與本會的相關性、神學院的募款範圍與張力、上帝操練本會的奉獻經歷和恩典、近年來本會各方的增長、奉獻金額的成長幅度、分離建堂期的奉獻衝擊,以及本會的奉獻極限和突破等;「溢恩堂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在眾人的同心同工中,在該次會議中訂下2006年奉獻額120萬,2007年奉獻額120萬的歡喜數字,並且此一奉獻為專案之神學院立案奉獻科目,與神學院經常費分立不同奉獻科目;此後,向弟兄姐妹傳遞──這是上帝量給本會的恩典,在建堂前對外奉獻的大好機會,請大家好好把握!事就這樣成了;沒有懷疑,沒有私語,沒有擔憂,沒有埋怨。上帝的恩典已經回報在溢恩堂──花了兩百四十萬買了同心與合一,無疑地,這樣的價格是破天荒的新低。
上帝的恩典不僅於此,在會議後又接獲神學院的消息,預計在2006年9月向教育部提出立案申請,亦即溢恩堂的奉獻必須在8月底前轉入神學院,正當我向同工詢問此一問題時,同工也正準備問我,教會現已將近有120萬現金,何時轉入神學院較佳?感謝主的恩典,按著神學院的消息傳遞與教會為神學院的專款奉獻,時間分秒不差,果然就在8月底前,轉出第一筆120萬;2007年更在上半年將120萬元轉出,使得本會在下半年得以接續傳遞建堂奉獻。
溢恩堂建堂奉獻又再經歷神的信實
恩典接二連三,福為何無雙至?在上帝那裡沒有這樣的成語!當神學院立案奉獻之後腳剛走,推動建堂奉獻的前腳尚未來到以前,包含六位數字的大筆建堂奉獻已悄悄地來到;傳遞佈達建堂的時機來臨,崇拜中的建堂禱告,呼喊、哭泣、歡樂、拍掌、口哨聲已經癲狂到欲罷不能;舊有的原地改建難題──建蔽率、容積率在五年之內全然轉變,成為有史以來的最大容積;畸零地十多位地主也在一夕之間找著,並以最低的價格購買等等,在在說明上帝的信實可誇,非三言兩語所能形容。
讚歎主的奇妙!真個恩典滿溢,但溢恩堂與神學院的糾纏尚未結束!2007年8月10日(週五),參與神學院在中壢浸信會所舉辦的立案進度說明會後,難掩心中的深刻感動,立即電郵本會執事會主席,於8月12日(主日)下午執事會中加入議題,如下文:
平安:
今晚在中壢參加神學院立案進度說明會,看出眾教會對神學院立案的奉獻,已有停滯現象, 這意味著有可能是眾教會奉獻的極限,或者力不從心,或漸漸淡忘……;目前尚缺2700萬(還是2300萬?),在神學院再次緊急呼籲的情況下,望本會按著能力再次關切,因此,請加入議題,是否為神學院再次奉獻,金額多少?謝謝!
敬頌
以馬內利
牧師敬上
第三度為浸神立案奉獻
該日會議再追加60萬元,說服的理由為:「溢恩堂將於2007年11月拆除舊堂,也將在11月對建堂奉獻鳴槍起跑;拆除之前,還有一點時間,再幫一下神學院吧!這樣好了!60萬!剛好加上前頭的,湊個整數300萬!只不過不再向弟兄姐妹傳遞,直接由教會出帳,因為弟兄姊妹的目標已經在建堂上了!……」事就這樣成了!眾人皆以為美……
感謝主!在奉獻的事上,主讓我們感到──富足、輕省、歡喜、同心和榮耀!
更多閱讀...
星期日, 9月 30, 2007
祂必興旺 我必衰微
院長的話‧蔡瑞益院長
福音書的目的是向未信主者介紹基督徒所信的耶穌, 從耶穌的身份、生活、教訓、及工作等方面來介紹祂。施浸約翰是耶穌時代眾所認識的名人, 他的名譽傳遍全猶太地, 他的傳道大有能力, 甚至宗教界的領袖都受感動, 願悔改接受潔淨之禮, 他的標準成為社會公義的良心, 他甚得百姓的喜愛。連當時為政的領袖都懼怕他。因此由他而出對耶穌的見證就大有影響力。
施浸約翰向眾人見證耶穌, 他說: 「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浸, 叫你們悔改, 但那在我以後來的, 能力比我更大, 我就是給祂提鞋也不配, 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浸。」當耶穌受了施浸約翰的浸之時, 他見證看見有聖靈彷彿鴿子降在耶穌的身上, 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 「你是我的愛子, 我喜悅你。」他向自己的門徒見證「耶穌是神的羔羊」,以致他的門徒跟隨了耶穌。
雖然施浸約翰有美好事奉的果效, 但他仍是謙卑。有時好的事奉成果, 常會令人驕傲, 忘了自己是誰? 當人前往詢問他「你是誰? 」, 其意思是指著「基督」( 拯救者、彌賽亞之意) 說的, 他很直接了當的就回答「不是」。施浸約翰並沒有因為別人怎麼說他, 而使自己忘了身份,或是「得意忘形」而有僭越「基督」身份的企圖心。雖然施浸約翰很偉大, 但在整個救贖的工作中, 他並不是拯救亮光的本身, 只不過是一位替「光」作見證的人而已。他引用先知以賽亞的話說:「我就是在曠野呼喊的聲音:為主修直祂要走的道路」,他自認自己只不過是主的一位使者。
施浸約翰的門徒來向他稟告說:「眾人都往耶穌那裡去了」,跟隨耶穌的人愈來愈多,相對的,跟隨施浸約翰的人愈來愈少,在這種情形下,沒有生氣,沒有嫉妒,沒有咒詛,反倒是祝福和感恩,因為這印證了他所說的,正因為耶穌是從天上賜的,人才會到祂那裡去,耶穌是新郎,而施浸約翰是新郎的朋友,不是主角,他只是配角。當人認識了耶穌,得著了耶穌,那使者的功用就完成了,人愈得著耶穌,使者就會歡喜快樂,因此施浸約翰喜樂的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正顯示出一個人的靈性,所謂的靈性就是顯在與神的關係上,神愈多,己愈少。當「神的靈」愈充滿,人的「己」就愈減少,甚至不見,這就是捨己的意思,主呼召門徒捨己,跟從主,唯有順服捨己,靈性才能有所長進。人很容易只注重工作的果效,但神卻注重工作的人,神注重我們的所是多過於我們所作的,也唯有我們的所是對了,我們的工作才會是對的, 事奉的目標為的是要高舉主,榮耀神。
施浸約翰向眾人見證耶穌, 他說: 「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浸, 叫你們悔改, 但那在我以後來的, 能力比我更大, 我就是給祂提鞋也不配, 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浸。」當耶穌受了施浸約翰的浸之時, 他見證看見有聖靈彷彿鴿子降在耶穌的身上, 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 「你是我的愛子, 我喜悅你。」他向自己的門徒見證「耶穌是神的羔羊」,以致他的門徒跟隨了耶穌。
雖然施浸約翰有美好事奉的果效, 但他仍是謙卑。有時好的事奉成果, 常會令人驕傲, 忘了自己是誰? 當人前往詢問他「你是誰? 」, 其意思是指著「基督」( 拯救者、彌賽亞之意) 說的, 他很直接了當的就回答「不是」。施浸約翰並沒有因為別人怎麼說他, 而使自己忘了身份,或是「得意忘形」而有僭越「基督」身份的企圖心。雖然施浸約翰很偉大, 但在整個救贖的工作中, 他並不是拯救亮光的本身, 只不過是一位替「光」作見證的人而已。他引用先知以賽亞的話說:「我就是在曠野呼喊的聲音:為主修直祂要走的道路」,他自認自己只不過是主的一位使者。
施浸約翰的門徒來向他稟告說:「眾人都往耶穌那裡去了」,跟隨耶穌的人愈來愈多,相對的,跟隨施浸約翰的人愈來愈少,在這種情形下,沒有生氣,沒有嫉妒,沒有咒詛,反倒是祝福和感恩,因為這印證了他所說的,正因為耶穌是從天上賜的,人才會到祂那裡去,耶穌是新郎,而施浸約翰是新郎的朋友,不是主角,他只是配角。當人認識了耶穌,得著了耶穌,那使者的功用就完成了,人愈得著耶穌,使者就會歡喜快樂,因此施浸約翰喜樂的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正顯示出一個人的靈性,所謂的靈性就是顯在與神的關係上,神愈多,己愈少。當「神的靈」愈充滿,人的「己」就愈減少,甚至不見,這就是捨己的意思,主呼召門徒捨己,跟從主,唯有順服捨己,靈性才能有所長進。人很容易只注重工作的果效,但神卻注重工作的人,神注重我們的所是多過於我們所作的,也唯有我們的所是對了,我們的工作才會是對的, 事奉的目標為的是要高舉主,榮耀神。
更多閱讀...
星期五, 9月 14, 2007
二○○八學年度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招生簡章
一、宗旨:
本院以訓練蒙神呼召之青年男女,使成為有效之基督工人為宗旨;教材植根於全部聖經,並仰賴聖靈為導師,引領學生徹底認識聖經,且養成忠誠愛慕,切心研究,始終持守真理之良好習慣;俾能存心愛主,推己及人,以致甘心犧牲一切,事奉基督,引人就主而歸榮耀與父神。
二、招生科別、對象及畢業要求:
1.道學碩士科/本院認可之神學院、大學畢業,領有學士學位,確蒙上帝呼召成為傳道人者可報考。畢業須修畢90學分並完成教會實習學分。
2.基督教研究碩士科/本院認可之大學院校畢業,領有學士學位者。畢業須修畢60學分。不需教會實習工作學分。修業期限最多八年。每學期必須註冊保持學生身份,直到學分修畢為止。
三、報考資格:
1.事奉經驗:確有重生得救經驗,且受浸加入教會二年以上,具有事奉經驗,獲得教會及主任牧師推薦者。
2.體 格:身心必須健全,無隱疾,足以勝任聖工及學校繁重課業者。
3.品 格:品德必須高尚,無不良嗜好,足為信徒榜樣者。
4.年 齡:廿歲以上(男性須役畢)。若有特殊個案另例處理。
5.神學立場:基本信仰之立場與本院完全相符:絕對相信全部聖經係神所默示,聖經內所載一切之教訓,如基督之神性,人類之墮落,因基督受死而成之救贖,賴主寶血而獲之惟一除罪大恩,以及基督之復活與再來等,均屬不易之真理,故當堅信持守,永不妥協。不以福音為恥,始終忠於基督。不為異端所屈,凡事仰賴聖靈,存謙卑果敢之態度,解釋並實行基督之教訓。
四、報名手續:
1.凡欲申請報考本院者,須先向本院教務處索取招生簡章及各項資料表格(須附回郵信封)。國外報名截止日期為二○○八年四月卅日,國內報名截止日期為二○○八年五六月三十日。 (以郵戳為憑)
2.報名截止日期前須繳齊之資料有:考生資料表、蒙召見證書、申請人讀書計劃書、教會推薦書、最近三個月內之體檢表(含X光及血液檢查包括血紅素、白血球、肝功能、腎功能、飯前血醣、血脂肪、HIV等)、學歷證件影印本、大專院校成績單、3張二吋及2張一吋的半身近照及報名費1000元(可利用劃撥帳號:19400404,戶名「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台灣浸信會神學教育基金會」,國外考生請寄美金支票50元。通訊處:110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394巷1號 教務處 收)
3.有關資料齊全,經由教務處審查後,於筆試前兩週內以正式函件通知准考與否及口試日
期。
4.已婚者必須填具配偶同意書,配偶須同時參加口試。
五、考試日期:
七月二日(星期三)筆試,七月二至四日(星期三、四、五)口試。
六、筆試:
1. 筆試科目包括心理測驗、聖經、中文作文、英文。
道學碩士及基督教研究碩士科以NIV 新約聖經為準備範圍,以閱讀測驗及翻譯(英翻
中)為出題方式。
2. 欲修習教會音樂者須加考術科:鋼琴、聲樂、樂理。
鋼琴:自備一首小奏鳴曲程度以上的曲子 (最好能背譜),以及視奏讚美詩。
聲樂:自備一首聖詩。
樂理:初級樂理。
若需解答其他問題請聯絡田展艾老師,電話:(02) 27238197 轉 135,e-mail:tbtssem@ms13.hinet.net。
七、口試:
1.考生按教務處所排定之時間準時到校口試,不參加口試者,視同放棄論。
2.口試內容包括重生得救、蒙召見證、教會事奉經驗、學校教育、工作經驗、家庭背景、感情婚姻態度和狀況、人際關係及未來事奉展望。
八、放榜:
本院教員會按口試、筆試成績於入學考試後兩週內放榜:(1)錄取為合格正式生者,可接獲新生訓練通知書。(2)錄取為試讀生者,須另繳交試讀生申請書,始可參加新生訓練。* 口試、筆試皆不公布成績。未經錄取者資料一概不予退還。本院並保留不說明口試結果之權利。
*若欲報考請來信:110台北市吳興街394巷1號或電 (02) 2723-8197轉146向教務處索取考生資料表;亦可傳真:02-27224646或E-mail: tbtssem@ms13.hinet.net 或者上網 http://www.tbtsf.org.tw/ 查詢。
※ 本簡章僅供於教會及蒙神呼召之信徒索取使用。
**************************************************
師 資
蔡 瑞 益 D. Min. 神學、實踐神學
王 琪 Th. D. 聖經語文、新約
田 展 艾 D. M. A. 聲樂、管風琴
江 榮 義 Ph. D. 宣教
吳 昶 興 Ph. D. 教會歷史、宗教研究
洪 沛 然 Ph. D.(Candidate) 輔導
陳 安 安 Th. D. 聖經
陳 壽 穗 D. Min. 聖經研究
陳黃慶雲 Th. D. 教會教育
彭 盛 有 M. Div. 聖經詮釋學、現代詮釋學、表演藝術事奉
劉 光 啟 Ph. D. 舊約
譚 國 才 Ph. D. 系統神學、歷史神學
***************************************************************
我要索取2008年度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報考簡章
姓名 性別 民國 年 月 日生 □已婚□單身
電話(日) (夜) 手機
地址□□□
教會 牧者 職稱
我預備投考神學院,請寄有關資料給我
□道學碩士科
□基督教研究碩士科
*請來信110台北市吳興街394巷1號。或電 02- 2723-8197轉146向教務處索取考生資料表。亦可傳真02-2722-4646、或E-mail:tbtssem@ms13.hinet.net、或上網:http://www.tbtsf.org.tw查詢。
線上報名 考生資料表 報名表 教會推薦函 考生評量表
更多閱讀...
星期一, 9月 10, 2007
崇拜與聖樂講座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主辦
2007神學與實踐公開講座──崇拜與聖樂
2007年10月29日(星期一)
第一課 崇拜的定義(2:00-3:45)
第二課 聖經中的音樂(4:05-5:35)
2007年10月30日(星期二)
第三課 音樂的組成元素(8:10-9:50)
第四課 崇拜音樂的神學基礎(10:20-12:00)
2007年10月31日(星期三)
第五課 音樂在崇拜中的功能和服事(8:10-9:50)
第六課 崇拜中音樂運用之實踐:個案研究(10:20-12:00)
2007年11月1日(星期四)
第七課 崇拜中音樂運用之實踐:個案研究(8:10-9:50)
第八課 崇拜(10:20-12:00)
報名截止日期:2007年10月20日(五)
講員:陳 康 教授(Prof. Chan Hong)
陳博士現職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教會音樂副教授、香港浸信教會聖樂傳道、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合唱指揮課程講師及香港聖詩會音樂總監。
陳氏早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音樂系,主修音樂教育及鋼琴。在校期間考獲英國聖三一學院ATCL及LTCL鋼琴演奏文憑。後前赴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攻讀教會音樂碩士,主修鋼琴教學法,期間隨韓信教授研習鋼琴。
陳氏其後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給予全費獎學金攻讀博士學位,主修合唱指揮。在校期間隨艾譚瑪士及約翰里文研習合唱指揮;森瑪文及麥理堅研習樂隊指揮。近年陳康博士熱衷於崇拜學方面的研究,獲美國韋柏崇拜研究學院頒授崇拜學博士學位。
陳博士對推動本港的合唱活動不遺餘力,曾任浸會學院合唱團、萬國宣道詠團、突破少年合唱團、香港男女聲聖詠團、學士合唱團、香港音專合唱團、香港醫學會合唱團之指揮;現時任浩聲讚祂詠團及國際音樂學校合唱團之指揮。陳氏經常被邀請作指揮學、合唱訓練及崇拜學專題之講員,足跡遍及國內、台灣、馬來西亞、印尼、澳洲、加拿大及美國。此外,陳博士亦熱衷於文字工作,為浸信會詩集《世紀頌讚》之副總編輯。其著作包括《盡善盡美:合唱技巧縱橫》、《崇拜與聖樂:理論與實踐全方位透視》及《崇拜多面體》。當中《崇拜與聖樂:理論與實踐全方位透視》一書獲2005年第二屆基督教金書獎原創神學類銅獎。
更多閱讀...
2007神學與實踐公開講座──崇拜與聖樂
2007年10月29日(星期一)
第一課 崇拜的定義(2:00-3:45)
第二課 聖經中的音樂(4:05-5:35)
2007年10月30日(星期二)
第三課 音樂的組成元素(8:10-9:50)
第四課 崇拜音樂的神學基礎(10:20-12:00)
2007年10月31日(星期三)
第五課 音樂在崇拜中的功能和服事(8:10-9:50)
第六課 崇拜中音樂運用之實踐:個案研究(10:20-12:00)
2007年11月1日(星期四)
第七課 崇拜中音樂運用之實踐:個案研究(8:10-9:50)
第八課 崇拜(10:20-12:00)
報名截止日期:2007年10月20日(五)
講員:陳 康 教授(Prof. Chan Hong)
陳博士現職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教會音樂副教授、香港浸信教會聖樂傳道、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合唱指揮課程講師及香港聖詩會音樂總監。
陳氏早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音樂系,主修音樂教育及鋼琴。在校期間考獲英國聖三一學院ATCL及LTCL鋼琴演奏文憑。後前赴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攻讀教會音樂碩士,主修鋼琴教學法,期間隨韓信教授研習鋼琴。
陳氏其後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給予全費獎學金攻讀博士學位,主修合唱指揮。在校期間隨艾譚瑪士及約翰里文研習合唱指揮;森瑪文及麥理堅研習樂隊指揮。近年陳康博士熱衷於崇拜學方面的研究,獲美國韋柏崇拜研究學院頒授崇拜學博士學位。
陳博士對推動本港的合唱活動不遺餘力,曾任浸會學院合唱團、萬國宣道詠團、突破少年合唱團、香港男女聲聖詠團、學士合唱團、香港音專合唱團、香港醫學會合唱團之指揮;現時任浩聲讚祂詠團及國際音樂學校合唱團之指揮。陳氏經常被邀請作指揮學、合唱訓練及崇拜學專題之講員,足跡遍及國內、台灣、馬來西亞、印尼、澳洲、加拿大及美國。此外,陳博士亦熱衷於文字工作,為浸信會詩集《世紀頌讚》之副總編輯。其著作包括《盡善盡美:合唱技巧縱橫》、《崇拜與聖樂:理論與實踐全方位透視》及《崇拜多面體》。當中《崇拜與聖樂:理論與實踐全方位透視》一書獲2005年第二屆基督教金書獎原創神學類銅獎。
更多閱讀...
星期四, 8月 30, 2007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刊2007‧基督教與生態倫理
最新一期2007年的《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刊》已經出版。
下期主題:基督教與生命教育(截稿日期2008年4月30日)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刊2007‧基督教與生態倫理
目錄
作者簡介.............................................................. iii
稿例..................................................................... vii
院史....................................................................... 1
學生統計............................................................... 7
學位統計............................................................... 9
亞神校友統計........................................................ 10
主題專文/Main Article
.Christianity and Ecology -- A Personal Perspective..............Winston Crawley 13
.基督教與生態學之我見.......................................................... 郭文生 23
.全球化傳染病、巴別塔新宿命............................................... 陳錦生 31
.The Theology of Ecology -- A Sermon John R. Claypool ................39
.生態神學證道辭..................................................................... 柯約翰 47
.深層環境運動在台灣:陳慈美女士與生態神學中心專訪.................................................................................林彥如、梁唯真 53
.和諧生態:從創造神學看基督徒的生態觀.............................. 劉若民 59
.從生態女性主義到女性主義生態神學:以Karren Warren與Sallie McFague為例........................................................................... 陳文珊 85
.論景教《志玄安樂經》的安樂世界........................................ 吳昶興 101
.基督教與生態倫理:聖經角度看生態的根本問題.................. 余茂洋 129
.基督教社會關懷與生態倫理:醫療體系需要教會投入........... 劉一蓉 143
其他專文/Other Article
.由馬太福音五章十三至十六節論門徒職分的功能................... 陳壽穗 153
.聖經的科學觀:以碎形為例.................................................... 李 強 171
.屈原自沉的神學與道德省思................................................ 陳黃慶雲 185
.年長者的靈性關顧............................................................... 譚司提反 201
.浸神「延伸神學教育」的發展沿革......................................... 蔡瑞益 213
.耶穌基督與浸會婦女:亞洲的遺產與希望(上)................... 艾凱玲 219
分享/Sharing
.Christianity and an Ecological Ethic from a Missionary View....................................................................Richard K. Crawford 249
.從宣教士的觀點看基督教與生態倫理..................................... 關仁祺 255
回應單.................................................................................................. 259
版權頁.................................................................................................. 262
下期主題:基督教與生命教育(截稿日期2008年4月30日)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刊2007‧基督教與生態倫理
目錄
作者簡介.............................................................. iii
稿例..................................................................... vii
院史....................................................................... 1
學生統計............................................................... 7
學位統計............................................................... 9
亞神校友統計........................................................ 10
主題專文/Main Article
.Christianity and Ecology -- A Personal Perspective..............Winston Crawley 13
.基督教與生態學之我見.......................................................... 郭文生 23
.全球化傳染病、巴別塔新宿命............................................... 陳錦生 31
.The Theology of Ecology -- A Sermon John R. Claypool ................39
.生態神學證道辭..................................................................... 柯約翰 47
.深層環境運動在台灣:陳慈美女士與生態神學中心專訪.................................................................................林彥如、梁唯真 53
.和諧生態:從創造神學看基督徒的生態觀.............................. 劉若民 59
.從生態女性主義到女性主義生態神學:以Karren Warren與Sallie McFague為例........................................................................... 陳文珊 85
.論景教《志玄安樂經》的安樂世界........................................ 吳昶興 101
.基督教與生態倫理:聖經角度看生態的根本問題.................. 余茂洋 129
.基督教社會關懷與生態倫理:醫療體系需要教會投入........... 劉一蓉 143
其他專文/Other Article
.由馬太福音五章十三至十六節論門徒職分的功能................... 陳壽穗 153
.聖經的科學觀:以碎形為例.................................................... 李 強 171
.屈原自沉的神學與道德省思................................................ 陳黃慶雲 185
.年長者的靈性關顧............................................................... 譚司提反 201
.浸神「延伸神學教育」的發展沿革......................................... 蔡瑞益 213
.耶穌基督與浸會婦女:亞洲的遺產與希望(上)................... 艾凱玲 219
分享/Sharing
.Christianity and an Ecological Ethic from a Missionary View....................................................................Richard K. Crawford 249
.從宣教士的觀點看基督教與生態倫理..................................... 關仁祺 255
回應單.................................................................................................. 259
版權頁.................................................................................................. 262
更多閱讀...
星期二, 7月 31, 2007
用心服事人:費琳教士自傳
費琳自述‧本院退休老師/方麗玲譯/吳昶興老師校訂
十三歲受浸
1942年10月4日,費琳(Linda Edythe Phillips)生於加州聖伯那地諾市, 母親在她還是嬰孩時便抱著她去教會,從小她就在教會和基督化家庭的熏陶下成長。
當費琳十二歲時,父親就因心臟病突發過世,這件事衝擊她的心靈,她開始尋求認識神,一年後在芳坦娜浸信會聖殿堂(Temple Baptist Church in Fontana)受浸加入,教會生活對她成為主要的重心。
生命的塑造
生命的塑造
高中畢業後,進入二年制霞飛專科學校(Chaffee Junior College),母親和繼父搬到阿肯色州,留下費琳和姐姐的家人同住。1962年費琳從霞飛專科學校畢業後,得到優等的成績,她決定到阿肯色大學(University of Arkansas)完成她的學業。
就讀阿肯色大學期間,有兩件重要的事幫助她塑造她的生命。她在取得教育學位時選擇以圖書館作為副修課目。同時也加入校園中的基督徒團契(浸信會學生會BSU。她在團契中非常活躍,並且和該團契的主任鍾嘉美女士(Mr. Jamie Jones)變成好朋友,她非常投入團契,而且在最後一個暑假去科羅拉多州當暑期宣教士。
1964年費琳從阿肯色州大學畢業,進入科羅拉多州威斯特敏斯的霍奇金中學(Hodgkins Junior High School)的圖書館服務,工作中遇到諸多困難,但這些都屬美好的訓練,成為費琳日後服事上最大的幫助。
差派至賴比瑞亞
1965年,美南浸信會聯會的國外傳道部針對大學剛畢業的青年,有一個為期兩年的短期宣教計畫,鍾嘉美女士把這份宣教資料給了費琳,費琳填寫了申請表寄出,不久就被錄取差派到西非的賴比瑞亞。她在那裡的瑞克思(Ricks)學會如何擔任圖書館員,那是一所非洲孩童的學校,有一至十二年級。
費琳在該所學校設立圖書館,第一年買書、編書,並訓練教職員和學生使用圖書館。第二年她參與學校主要建築和圖書館的修繕工作,同時加入一個學生團體,這個團體在每個主日到學校鄰近山區講道。在非洲的期間,她深深地感到上帝呼召她從事宣教工作。
進修圖書館系
1967年,費琳回到美國,進入金門浸信會神學院(Golden Gate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進修,畢業於1970年,獲得道學碩士。在學期間,她一面在學校的圖書館工讀,一面賺取學費。很奇妙的,在神學院裡的好朋友多半是亞洲人。
畢業後,她搬到密西根州,擔任伊普西蘭蒂的東密西根大學(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in Ypsilanti )與安亞伯密西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Ann Arbor)浸信會學生會的主任。透過浸信會聯會,神為她開門,讓她有機會遇到許多國際學生,並服事他們,這些學生都很投入宣教事工。費琳一面在東密西根大學圖書館工作,一面在該校進修圖書館碩士班。
被差派至台灣
1974年夏天,費琳回到賴比瑞亞,協助賴比瑞亞浸信會神學院圖書館編纂書目。當她返美之後,更清楚上帝要她在國外生活、工作。於是,她向美南浸信會聯會的國外傳道部提出申請,一開始她覺得應該再回到非洲,但上帝為她開了另一條道路,她在1975年被差派到台灣,她的服事是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擔任圖書館館長,並在神學院授課。
擔任圖書館館長與授課
從1976年1月1日到台灣,她的工作一直沒有什麼改變,她一直是圖書館的館長同時在學校教課。她多半以圖書館的工作為重,在台廿九年間,她經手超過三萬冊的圖書,這些書都列入館藏。
1982年她開始規劃視聽教材館藏的編目與收藏,目前已超過一萬件的視聽教材;明道圖書館也是她任內積極參與規劃的,於1991年完工啟用;1998到2000年間圖書館開始進入資訊化作業。
在神學院教課是她的第二個工作,從1980年到2006年,她一直負責宗教教育方面的課程。浸神院長張真光牧師,鼓勵她應該發揮她在攝影以及視聽教育的恩賜。所以,費琳教士在1985年獲得金門浸信會神學院教牧博士,就是在這個領域發揮的。也因為她接下浸神所有視聽方面的職責,她帶領學生為周聯華牧師及其他講座的錄音、錄影工作,這些錄下來的教材,到目前都可以成為遠距教學使用。當然,身為宣教士的她,也有機會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教授宣教課程。
建立歷史資料中心
在圖書館建造的然程中,她竭力地建議校方不要拆掉從1956年購地時就存在的三合院,經過多年,上帝成就她的夢想,老房子後來成為「台灣浸信會歷史資料中心」。她默默的收集有關浸信會工作的資料、傢俱和物件,目前圖書館中的浸信會各教會檔案就曾分別存放她家中、圖書館和其他地方。1996年老房子的屋頂倒塌時,她對這個夢想產生懷疑,但上帝有祂的時間表,第二任院長蔡瑞益牧師於1998年帶領學校重新修建三合院,使它成為台灣浸信會資料中心。最後,夢想成真了。
目前這座三合院建築有博物館、歷史檔案中心和教室,費琳教士在神學院的最後幾年,致力於歷史資料中心的建檔工作。
在這許多年中,她最大的喜樂是和神學院的學生以及教授們的互動,能夠看到學生與上帝的關係增長,成為教會的領袖,是非常美妙的事。目前神學院的教授群有一半以上都曾是她的學生,就連現在教會中的領袖和同工也是。她說:「我很喜歡參加聯會的開會,因為這樣可以有機會和我的學生們團契,看到上帝在他們身上的祝福。」
關注世界宣教
關注世界宣教
每年分派到她的神學院小家學生,成為她特別的孩子,她很享受作他們的「母親」,而這些小組中又以宣教的學生最特別。1990年,有一群學生因為對國外宣教的負擔,而開始了宣教團契,並請費琳教士作她們的監督。每個星期她們會聚在一起禱告,求上帝賜給台灣基督徒有宣教的異象,在當時,向國外宣教並不是教會最看重的,即便神學院也是如此。然而上帝聽她們的禱告,目前台灣的教會不斷的差派宣教團隊和宣教士,現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也注重宣教,並成立宣教中心。這就是上帝回應費教士與其他同學的禱告。費教士說:「我有一個盼望,就是我的學生們有份於世界宣教。」
流露寫作恩賜
在她的工作中,寫作的恩賜是很自然發展出來的。剛開始,她為美國的宣教雜誌寫文章,後來成為台灣浸信會差會出版部的代理人。在1990年到2000年間,擔任宣教新聞《台灣趨勢》(Taiwan Tidings)的編輯;她的著作《教會圖書館手冊》(Church Library Handbook),於1993年出版。
1997年她受邀加入編輯群《從邊疆到福爾摩沙:浸信會在台五十年史,1948-1998》,在書中有她寫的文章,以及她從神學院歷史檔案中提供的歷史資料,書中的文章是結集她撰寫在台宣教士及同工的傳記而成。
從1997年起,她在神學院的院訊開闢「花果集」專欄,寫一系列在台宣教士或台灣教牧的文章。2002年,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出版了《看啊──上帝的榮光》,是她一系列二十二篇文章的集大成,對她而言,這就像是給神學院五十週年的禮物。在2003到2007年間,她還為教會的英文主日學寫了五本查經課程。
參與景美浸信會事奉
費琳在台灣的期間,積極參與景美浸信會事工,在教會教英文查經班有三十年。臨走前她給主日學學生一份禮物,是以她在台期間最喜歡的經文加上解說,所出版的《我最愛的經文》(Favorite Scriptures)。費教士也協助景美浸信會圖書館多年,先後參加教會四個宣教團隊的國外短宣服事。在教會開拓新教會時,她也協助支援,曾經一段時期她參與差會的宣教團隊,協助汐止浸信會在伯爵山莊成立讚美浸信會。
離台
費琳將於2007年8月離台,返美後正式退休前,她仍有14個月參與美南浸信會差會的宣教任務。她希望在返美的途中,能有機會拜訪目前在其他國家宣教的學生,然後回到美國。
感謝上帝賜給台灣費琳教士,她在台灣三十年桃李滿天下,有許多屬靈的朋友相伴,屬靈的孩子無數,她在退休後,求主繼續賜福使用她的一生。
更多閱讀...
浸會:宗派之光
唐佑之/前舊金山金門浸會神學院舊約教授‧本院講座教授
教會是上帝的子民,是基督的身體,是聖靈的團契。凡蒙恩得救的信徒,都是屬神的,在基督裡有聖靈感動,明白救恩,也有責任傳揚福音。信徒的團體就是教會,所以教會不必分門別類。
教會是無形的,古今中外,凡屬神的,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都屬一個教會,主的身體只有一個(以弗所書4:4),地方教會雖不在不同地方,不同時間,仍在一主一信一浸的情況下,完全合一,沒有宗派之分,尤其宗派沒有聖經根據,所以是莫須有的。
一、宗派的意識不足
教會沒有宗派意識,是弟兄會(華人環境為聚會所、聚會處)的影響,在一個世紀下影響之下,幾乎所有教會對宗派持反面的影響與態度。
自宗教改革之後,宗派林立,是受自由教會的作風所提示,在自由教會的傳統下,獨立教會不必標榜宗派,無宗派者自稱超宗派(後者未免太誇大,教會沒有超然地位)。
華人教會大多從不研究教會歷史,宗派教會教牧同工甚少教導宗派特色與優點。信徒以為尊重聖經,對教會組織系統大多忽略,認為一談宗派太不屬靈。筆者曾經多次聽見浸會信徒與非宗派教會之信徒,大聲否認宗派:「一提宗派就頭痛!」宗派是否不正常,是教會的病態?其實否認宗派才是病態,因為這是幼稚的表現,不僅未趨成熟,甚至相當無知。因無知否認,實在是貽笑大方。
二、浸會精神發揚
首先,無知是指教會真理,對教會沒有全盤認識,沒有健全的觀念,才會譏宗派為無稽。浸會教牧同工在每年教導計畫中,有無詳盡解釋聖經中的教會真理?
有些牧師傳道來自他會,當然對浸會體制及組織了解不足,若來浸會牧養,真是神的旨意,就應研習浸會的獨特性,若無優點,不必戀棧,可迅速離去。最令人費解的,有些牧師由他會轉來,仍在身份保持原屬教會,在屬靈的關係也許是可以的,但對宗派的擺上卻成為問題,而且不能成為信徒的楷模。我們不能對宗派有狹窄的態度,卻仍有明確的抉擇,在兼容的情況下,對現在服事的宗派教會應該專一,這實在是教牧倫理的準則,不言而喻。
教牧同工確實應對教會真理,有徹底的認識及教導。真理的基礎非常堅實,再看宗派歷史,才是正確的途徑。我們太忽略歷史的因素,教會歷史是重要的課題。
教會歷史明確指示,宗派是宗教改革後,自由教會的發展。馬丁路德強調因信稱義,就有路德會及信義會的宗派。加爾文著重神的權能,而以後有長老教會的宗派。在瑞士有慈運理(Zwingli)再經修正,注重「重洗派」(Anabaptists)的看法(水禮必在信者的見證),又在英國有司邁德(Smyth)綜合清教徒及德國的教虔派,著重浸禮(信者受浸)及信徒祭司(The Believer’s Priesthood,這也是宗教改革的重點),浸信會的宗派就此建立。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2)重「完全論」而有衛理公會。
那些宗派的成立,決非專人設計成立的,而是由有同樣信仰的信徒結合而成。名稱方面也有外人為識別而定,這些都是歷史的發展,可說是「歷史之必需」。浸信會在英國發展,原為一宣教團體,在二十世紀後葉,深感宗派的價值,現也成為宗派。這樣看來,宗派是神在歷史中的作為,祂不是喜歡人自立門戶、分門別類、自大自足,這是教會組織,為有形所需要。但是宗派必有人為的因素,缺點甚多,難趨健全。幾百年來,一直在修正改善,仍無法完全。反觀獨立教會,缺點更多,仍不能達到理想與完善的地步。宗派教會與獨立教會互相幫助,各就各位,彼此守望,在地上為神作見證。
三、浸會信仰見證
筆者在浸會將近六十年,將有限的感受與經驗可在此分享,指出浸信會的獨特性。
浸信會的體制為民主的會眾制,不是監督制(少數領袖決定),也非長老制(代表民主),會眾制是純民主,民主素養不足,仍有詬病之處。但民主方式,教會獨立自主,總會組織並不存在,有類似總會為宣教出版等事工,專為協助教會。
浸信會堅持信者受浸,浸禮既非聖禮(受浸得救),也非形式(有見證實際),不為嬰孩受浸,就可減少有名無實的教徒。受浸者必須有得救的經驗,並公開承認,被查問合格才可受浸,歸入主的名下。
浸信會注重「信徒祭司」,這是改革之口號,也是聖經要道,信徒在浸信會動員與參予,有十分顯著的功效。在宣傳事工向不後人,而且特別注重植堂與教導。主日學的倡導與發展有目共睹。這是主耶穌的大使命三大重點:差傳、差建及差教(馬太福音28:19-20)。
浸信會在眾教會中見證不力,實在應該省思。見證是宣揚主的大能與聖靈的工作,完全不可自大自誇。在尊重其他教會,願齊心合力興旺福音,也將燈放在燈台上,發光照亮主裡一家的人。
※原文載於《浸情》第12期,承蒙唐佑之牧師允諾轉載本刊。
教會是上帝的子民,是基督的身體,是聖靈的團契。凡蒙恩得救的信徒,都是屬神的,在基督裡有聖靈感動,明白救恩,也有責任傳揚福音。信徒的團體就是教會,所以教會不必分門別類。
教會是無形的,古今中外,凡屬神的,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都屬一個教會,主的身體只有一個(以弗所書4:4),地方教會雖不在不同地方,不同時間,仍在一主一信一浸的情況下,完全合一,沒有宗派之分,尤其宗派沒有聖經根據,所以是莫須有的。
一、宗派的意識不足
教會沒有宗派意識,是弟兄會(華人環境為聚會所、聚會處)的影響,在一個世紀下影響之下,幾乎所有教會對宗派持反面的影響與態度。
自宗教改革之後,宗派林立,是受自由教會的作風所提示,在自由教會的傳統下,獨立教會不必標榜宗派,無宗派者自稱超宗派(後者未免太誇大,教會沒有超然地位)。
華人教會大多從不研究教會歷史,宗派教會教牧同工甚少教導宗派特色與優點。信徒以為尊重聖經,對教會組織系統大多忽略,認為一談宗派太不屬靈。筆者曾經多次聽見浸會信徒與非宗派教會之信徒,大聲否認宗派:「一提宗派就頭痛!」宗派是否不正常,是教會的病態?其實否認宗派才是病態,因為這是幼稚的表現,不僅未趨成熟,甚至相當無知。因無知否認,實在是貽笑大方。
二、浸會精神發揚
首先,無知是指教會真理,對教會沒有全盤認識,沒有健全的觀念,才會譏宗派為無稽。浸會教牧同工在每年教導計畫中,有無詳盡解釋聖經中的教會真理?
有些牧師傳道來自他會,當然對浸會體制及組織了解不足,若來浸會牧養,真是神的旨意,就應研習浸會的獨特性,若無優點,不必戀棧,可迅速離去。最令人費解的,有些牧師由他會轉來,仍在身份保持原屬教會,在屬靈的關係也許是可以的,但對宗派的擺上卻成為問題,而且不能成為信徒的楷模。我們不能對宗派有狹窄的態度,卻仍有明確的抉擇,在兼容的情況下,對現在服事的宗派教會應該專一,這實在是教牧倫理的準則,不言而喻。
教牧同工確實應對教會真理,有徹底的認識及教導。真理的基礎非常堅實,再看宗派歷史,才是正確的途徑。我們太忽略歷史的因素,教會歷史是重要的課題。
教會歷史明確指示,宗派是宗教改革後,自由教會的發展。馬丁路德強調因信稱義,就有路德會及信義會的宗派。加爾文著重神的權能,而以後有長老教會的宗派。在瑞士有慈運理(Zwingli)再經修正,注重「重洗派」(Anabaptists)的看法(水禮必在信者的見證),又在英國有司邁德(Smyth)綜合清教徒及德國的教虔派,著重浸禮(信者受浸)及信徒祭司(The Believer’s Priesthood,這也是宗教改革的重點),浸信會的宗派就此建立。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2)重「完全論」而有衛理公會。
那些宗派的成立,決非專人設計成立的,而是由有同樣信仰的信徒結合而成。名稱方面也有外人為識別而定,這些都是歷史的發展,可說是「歷史之必需」。浸信會在英國發展,原為一宣教團體,在二十世紀後葉,深感宗派的價值,現也成為宗派。這樣看來,宗派是神在歷史中的作為,祂不是喜歡人自立門戶、分門別類、自大自足,這是教會組織,為有形所需要。但是宗派必有人為的因素,缺點甚多,難趨健全。幾百年來,一直在修正改善,仍無法完全。反觀獨立教會,缺點更多,仍不能達到理想與完善的地步。宗派教會與獨立教會互相幫助,各就各位,彼此守望,在地上為神作見證。
三、浸會信仰見證
筆者在浸會將近六十年,將有限的感受與經驗可在此分享,指出浸信會的獨特性。
浸信會的體制為民主的會眾制,不是監督制(少數領袖決定),也非長老制(代表民主),會眾制是純民主,民主素養不足,仍有詬病之處。但民主方式,教會獨立自主,總會組織並不存在,有類似總會為宣教出版等事工,專為協助教會。
浸信會堅持信者受浸,浸禮既非聖禮(受浸得救),也非形式(有見證實際),不為嬰孩受浸,就可減少有名無實的教徒。受浸者必須有得救的經驗,並公開承認,被查問合格才可受浸,歸入主的名下。
浸信會注重「信徒祭司」,這是改革之口號,也是聖經要道,信徒在浸信會動員與參予,有十分顯著的功效。在宣傳事工向不後人,而且特別注重植堂與教導。主日學的倡導與發展有目共睹。這是主耶穌的大使命三大重點:差傳、差建及差教(馬太福音28:19-20)。
浸信會在眾教會中見證不力,實在應該省思。見證是宣揚主的大能與聖靈的工作,完全不可自大自誇。在尊重其他教會,願齊心合力興旺福音,也將燈放在燈台上,發光照亮主裡一家的人。
※原文載於《浸情》第12期,承蒙唐佑之牧師允諾轉載本刊。
更多閱讀...
星期二, 7月 24, 2007
父女同心事奉主
左圖:栗桂森牧師、師母
右圖:栗愛華傳道(中)
右圖:栗愛華傳道(中)
這是關於台灣浸信會一對傳道人父女的故事,父親是栗桂森牧師,女兒是倪栗愛華傳道,他們父女一起經歷上帝,並同心在教會事奉主。
栗牧師歸主的經歷
栗桂森生於1913年2月27日,他的父母在他11歲和13歲時相繼過世,從小他就常常覺得人生孤單,命運太苦,甚至還自殺過。其後,他到了天津一間「華新染織廠」工作,他的上司總經理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每週都有傳道人到工廠向工人傳福音,栗桂森因此信主,接受主耶穌做他的救主。
栗桂森出身貧困家庭,父母早逝,因而失學。然而他努力不輟,督促自己讀書寫字,勤奮向學,又寫出一手好字。上司賞識他的勤奮用功,將他調到辦公室工作,後來一直升任副經理的職位。
成立家庭
栗桂森十七歲和白玉秀小姐結婚,由於他們經濟狀況困窘,婚後居住於岳母家長達九年。他們育有大女兒栗錦榮,1938年出生,小名愛華,也就是本文的主角之一。後來他們還生了三個孩子。
大女兒栗愛華,對於父母靠著信仰的幫助有深刻的印象。當她還是孩子的時候,就看見到聖靈如何在她父親身上工作。栗桂森受浸時身上染有重病,但上帝透過這個疾病展開祂奇妙的工作,栗桂森開始認自己的罪,並為自己生命中的每一項罪祈求赦免。栗愛華說:「聖靈充滿在他的生活中,他進醫院時病情嚴重,出院時心中柔軟充滿憐憫。」
栗愛華還記得,她的父母常一起為兒女禱告。有一次她的手非常疼痛,經過父母的禱告,上帝醫治了她,這件事她留下深刻的記憶。當她九歲時和母親參加培靈會,在會中,聖靈指出她的罪,她的身體因此感到不適。隔天,母親一個人去參加聚會,當母親回家時,她哭著認罪並願意接受耶穌。隔晚,她又和母親參加培靈會,栗愛華在會中向眾人作得救見證。
遷居台灣
由於時局動盪,栗桂森先來台灣以做天津遷廠的準備,1948年,栗愛華十歲時,全家遷來台灣。他們一家來台住在台北,並參加附近的教會。栗桂森在教會殷勤事奉主、為主傳福音,也在教會擔任講道事奉。
有個朋友介紹栗桂森和張之信牧師認識,當時張牧師正尋找一位有委身熱誠的平信徒來擔任教會領袖,以便協助他開拓新的浸信會教會。張牧師聽過栗桂森的講道,感到印象深刻,就介紹他到台中浸信會,後來彰化浸信會也聘請他擔任平信徒傳道。
栗愛華受浸蒙召
1953年,栗愛華和父母搬到中台灣,並在台中讀高中。她十六歲的時候,決定受浸,於是台中浸信會宣教士關樹華牧師(Rev. Oz Quick)為她施浸。
隔年,栗愛華與台中浸信會的青年參加嶺頭山莊的夏令營,在那個聚會中,她回應上帝的呼召,要一生事奉主。當她回家後,父親問起夏令會的情形,他們談到與會的青年很多人已經在服事主,而且也有一些人願意委身基督,父親就問她:「那你呢?」栗愛華答說,她也是跟隨順服上帝呼召中的一位,父親聽了非常的高興。在栗家孩子參加營會的時候,他們的父親整個禮拜都為上帝能在他的孩子身上工作禱告。
栗桂森入神學院、按牧
1956年,栗桂森有機會以特別生的身份到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進修,雖然他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但他和其他人一起上課毫無問題,他是非常優秀的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後,接受基隆浸信會的聘請,在1961年按立牧師。
當父親還在神學院就讀時,栗愛華接受神學院的聘請,和周阮郇瑤師母(參《院訊》157期,8-9頁)在圖書館一起同工。當父母親搬到基隆服事後,她仍留在台北照顧在台北就讀的弟妹。因為母親身體不好,因此她承擔起許多的家庭責任。
栗愛華回應上帝呼召
1959年,有幾件事在栗愛華生命中佔有重要的份量。首先是浸聯會成立了女傳道會,周師母是主要帶領者之一,栗愛華經常的協助她,因此她很熟悉這個工作,她常被許多教會邀請去分享女傳道會的事工。同年,她有機會和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全校師生一起參與佈道工作,這再次提醒她事奉的呼召,然而家庭的需要仍然吃重。
栗愛華每天早上九點上班,她總是提早到圖書館安靜親近主。有一天,她靈修時讀到路加音九章五十七節至六十二節,上帝再次用這段經文提醒她生命的呼召,家庭的責任應擺在祂的呼召之後。
栗愛華回應了上帝的呼召,1961年進入神學院就讀,就讀神學系,但她對宗教教育十分有興趣。當她還在浸神就讀,亦有機會在剛成立的浸信會大眾傳播中心主持節目,她非常喜歡這個工作。最後一年神學生的教會實習工作,是在浸信會真光堂,她負責青年助道會,在她帶領下,教會成長很快,因為她真的很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
1965年她從神學院畢業,是唯一的畢業生。她身兼三個服事:真光堂的青年事工、浸信會大眾傳播中心及女傳道會。對她而言這三個工作都是她的最愛,很難抉擇,但最後她選擇了女傳道會。
栗愛華傳道身兼母職
1968年她和倪天平結婚,育有二女。作為一個職業婦女和母親,使她更能體會教會中許多婦女的辛苦,也更提昇她服事婦女的心志。她跟隨周師母服事一直到1981年周師母退休,栗愛華深孚眾望,被選為中華浸信會女傳道的執行秘書。
栗牧師事主不息
栗桂森牧師在基隆服事一段時間,然後在1966年到台北浸信會真光堂任職,直到1974年心臟病發,卸下教會工作。1980年栗牧師的身體好轉,但師母卻在1983年逝世。栗牧師搬到台中和二女兒同住。1985年栗牧師應邀到美國華人教會帶領培靈會兩個半月,回台灣後他仍然時常被邀請至各教會講道,約有十年的時間,他差不多平均每個禮拜要講道三次。
1990年,栗牧師又再次到美國一個月,講了十八次的道,並留在Omaha教會牧會,但該年的12月他又心臟病復發。1991年1月他回到台灣休養,同年的10月7日,他在讀經、禱告中安息主懷。
栗傳道積極發展婦女事工
栗愛華傳道在女傳道會的服事,從1981年一直事奉到2003年才退休,前後有三十八年之久,這中間有十八年她是女傳道會的帶領者。服事的內容包括帶領浸信會的婦女參與佈道工作;以及在教會中推動兒童宣教教育;她也積極鼓勵當地及地區婦女團體投入監獄事工、少年觀護所、老人之家、育幼院和其他社會關懷事工。她也曾多次代表台灣浸信會婦女參加國際會議,她和台灣浸信會女傳道會主辦1998年在台北舉行的第九屆亞洲婦女聯會。
栗傳道退休後,目前住在木柵,在木柵浸信會聚會,她仍然參與在教會的女傳道會事工,同時也是婦女會的顧問。
栗牧師歸主的經歷
栗桂森生於1913年2月27日,他的父母在他11歲和13歲時相繼過世,從小他就常常覺得人生孤單,命運太苦,甚至還自殺過。其後,他到了天津一間「華新染織廠」工作,他的上司總經理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每週都有傳道人到工廠向工人傳福音,栗桂森因此信主,接受主耶穌做他的救主。
栗桂森出身貧困家庭,父母早逝,因而失學。然而他努力不輟,督促自己讀書寫字,勤奮向學,又寫出一手好字。上司賞識他的勤奮用功,將他調到辦公室工作,後來一直升任副經理的職位。
成立家庭
栗桂森十七歲和白玉秀小姐結婚,由於他們經濟狀況困窘,婚後居住於岳母家長達九年。他們育有大女兒栗錦榮,1938年出生,小名愛華,也就是本文的主角之一。後來他們還生了三個孩子。
大女兒栗愛華,對於父母靠著信仰的幫助有深刻的印象。當她還是孩子的時候,就看見到聖靈如何在她父親身上工作。栗桂森受浸時身上染有重病,但上帝透過這個疾病展開祂奇妙的工作,栗桂森開始認自己的罪,並為自己生命中的每一項罪祈求赦免。栗愛華說:「聖靈充滿在他的生活中,他進醫院時病情嚴重,出院時心中柔軟充滿憐憫。」
栗愛華還記得,她的父母常一起為兒女禱告。有一次她的手非常疼痛,經過父母的禱告,上帝醫治了她,這件事她留下深刻的記憶。當她九歲時和母親參加培靈會,在會中,聖靈指出她的罪,她的身體因此感到不適。隔天,母親一個人去參加聚會,當母親回家時,她哭著認罪並願意接受耶穌。隔晚,她又和母親參加培靈會,栗愛華在會中向眾人作得救見證。
遷居台灣
由於時局動盪,栗桂森先來台灣以做天津遷廠的準備,1948年,栗愛華十歲時,全家遷來台灣。他們一家來台住在台北,並參加附近的教會。栗桂森在教會殷勤事奉主、為主傳福音,也在教會擔任講道事奉。
有個朋友介紹栗桂森和張之信牧師認識,當時張牧師正尋找一位有委身熱誠的平信徒來擔任教會領袖,以便協助他開拓新的浸信會教會。張牧師聽過栗桂森的講道,感到印象深刻,就介紹他到台中浸信會,後來彰化浸信會也聘請他擔任平信徒傳道。
栗愛華受浸蒙召
1953年,栗愛華和父母搬到中台灣,並在台中讀高中。她十六歲的時候,決定受浸,於是台中浸信會宣教士關樹華牧師(Rev. Oz Quick)為她施浸。
隔年,栗愛華與台中浸信會的青年參加嶺頭山莊的夏令營,在那個聚會中,她回應上帝的呼召,要一生事奉主。當她回家後,父親問起夏令會的情形,他們談到與會的青年很多人已經在服事主,而且也有一些人願意委身基督,父親就問她:「那你呢?」栗愛華答說,她也是跟隨順服上帝呼召中的一位,父親聽了非常的高興。在栗家孩子參加營會的時候,他們的父親整個禮拜都為上帝能在他的孩子身上工作禱告。
栗桂森入神學院、按牧
1956年,栗桂森有機會以特別生的身份到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進修,雖然他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但他和其他人一起上課毫無問題,他是非常優秀的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後,接受基隆浸信會的聘請,在1961年按立牧師。
當父親還在神學院就讀時,栗愛華接受神學院的聘請,和周阮郇瑤師母(參《院訊》157期,8-9頁)在圖書館一起同工。當父母親搬到基隆服事後,她仍留在台北照顧在台北就讀的弟妹。因為母親身體不好,因此她承擔起許多的家庭責任。
栗愛華回應上帝呼召
1959年,有幾件事在栗愛華生命中佔有重要的份量。首先是浸聯會成立了女傳道會,周師母是主要帶領者之一,栗愛華經常的協助她,因此她很熟悉這個工作,她常被許多教會邀請去分享女傳道會的事工。同年,她有機會和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全校師生一起參與佈道工作,這再次提醒她事奉的呼召,然而家庭的需要仍然吃重。
栗愛華每天早上九點上班,她總是提早到圖書館安靜親近主。有一天,她靈修時讀到路加音九章五十七節至六十二節,上帝再次用這段經文提醒她生命的呼召,家庭的責任應擺在祂的呼召之後。
栗愛華回應了上帝的呼召,1961年進入神學院就讀,就讀神學系,但她對宗教教育十分有興趣。當她還在浸神就讀,亦有機會在剛成立的浸信會大眾傳播中心主持節目,她非常喜歡這個工作。最後一年神學生的教會實習工作,是在浸信會真光堂,她負責青年助道會,在她帶領下,教會成長很快,因為她真的很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
1965年她從神學院畢業,是唯一的畢業生。她身兼三個服事:真光堂的青年事工、浸信會大眾傳播中心及女傳道會。對她而言這三個工作都是她的最愛,很難抉擇,但最後她選擇了女傳道會。
栗愛華傳道身兼母職
1968年她和倪天平結婚,育有二女。作為一個職業婦女和母親,使她更能體會教會中許多婦女的辛苦,也更提昇她服事婦女的心志。她跟隨周師母服事一直到1981年周師母退休,栗愛華深孚眾望,被選為中華浸信會女傳道的執行秘書。
栗牧師事主不息
栗桂森牧師在基隆服事一段時間,然後在1966年到台北浸信會真光堂任職,直到1974年心臟病發,卸下教會工作。1980年栗牧師的身體好轉,但師母卻在1983年逝世。栗牧師搬到台中和二女兒同住。1985年栗牧師應邀到美國華人教會帶領培靈會兩個半月,回台灣後他仍然時常被邀請至各教會講道,約有十年的時間,他差不多平均每個禮拜要講道三次。
1990年,栗牧師又再次到美國一個月,講了十八次的道,並留在Omaha教會牧會,但該年的12月他又心臟病復發。1991年1月他回到台灣休養,同年的10月7日,他在讀經、禱告中安息主懷。
栗傳道積極發展婦女事工
栗愛華傳道在女傳道會的服事,從1981年一直事奉到2003年才退休,前後有三十八年之久,這中間有十八年她是女傳道會的帶領者。服事的內容包括帶領浸信會的婦女參與佈道工作;以及在教會中推動兒童宣教教育;她也積極鼓勵當地及地區婦女團體投入監獄事工、少年觀護所、老人之家、育幼院和其他社會關懷事工。她也曾多次代表台灣浸信會婦女參加國際會議,她和台灣浸信會女傳道會主辦1998年在台北舉行的第九屆亞洲婦女聯會。
栗傳道退休後,目前住在木柵,在木柵浸信會聚會,她仍然參與在教會的女傳道會事工,同時也是婦女會的顧問。
更多閱讀...
復興、聯結、成長
蔡瑞益‧本院院長
馬丁路得在教會最黑暗的時刻,提出教會的改革,以其說是宗教改革,倒不如說是回到原點,他選擇聖經作他的原點,以聖經的啟示作為一切信仰生活的依據,如果要復興基督的教會,一定地要恢復「聖經」在我們生命中的地位。讓我們渴慕並明白神的道,追求真認識神,傳講且教導神所啟示的真理,並遵行祂所吩咐的,讓神的話常在我們的裡面,祂應許我們:「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就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我有一個決心,未來神學院在訓練上,要使學生更多渴慕研讀聖經,明白全備聖經的啟示,並要加強講道與教導的訓練,使服事主的傳道人能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以主的真理建造教會,引領信徒活出所信的道。
愛心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傳道人的需要常被疏忽,甚至沒有實際的機制來幫助他們。傳道人需要被愛與鼓勵,神學院的小家輔導功能可以繼續延伸,使畢業的校友有被關懷的管道,除了藉著師生個別性的關懷外,對於剛畢業的校友要主動的關懷,為他們開一些與教會事奉有關的研討會,使他們在剛上任之時,得到適時的指導,或對他們作個別指導,突破事奉的困難。已上任的畢業校友,仍有回校再受教育的需要,為他們開設有學位或沒有學位的課程,提供再成長的機會,更是提供一個再學習與互通的機制。對於年長退休或遇到急難變故的校友,神學院會對他們特別的關懷,並透過校友會的管道,使校友得到實質上的照顧與幫助。
要成長一定要先了解成長的阻礙在哪裡,實際了解自己的問題,才能對症下藥,任何一個團體都需要定期的檢驗,才能了解自己的光景,神學院既是教育研究單位,推動對教會的研究工作是無法推卸的責任,將儘快組成研究的團隊,使研究的結果成為突破與成長的依據。若生命更新,又彼此相愛,教會的成長是必然的結果,我建議台灣的教會以「十年倍增」為目標:靈命成長倍增,信徒人數倍增與教會堂數倍增。倍增的指標使神學院更知道自己的任務與訓練方向,為完成這目標,神學院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培育足夠領導教會更新與倍增的教牧人才與信徒領袖,同時也要培育足夠建立新教會的開拓人才與信徒領袖。既然努力於更新,倍增,與開拓,就一定要有具體的作法與各種訓練課程,使傳道人與信徒領袖有管道得到裝備,神學院在各類訓練課程的研發上是責無旁貸的,不是零散無章,而是整體規劃的教育訓練課程。除了研發課程外,神學院也將對各類裝備課程召開使用教材的訓練會,使更多的同工與信徒學會各種課程的使用。我相信神能成就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台灣眾教會能被建造為榮耀神的教會。
更多閱讀...
哈巴谷先知是在環境最惡劣的情況下向神求復興,因為他對神有信心。不是為著教會的增長我們求復興,我最關心的是內在生命的更新,如果不從生命的更新著手,談復興是徒然的。當摩西上山領受誡命之時,百姓以為神不在他們當中,以致要求亞倫為他們造出偶像,來帶領他們往前行,我覺得今日的教會似乎也造出了許多偶像,取代了神。教會相信策略與方法,卻不相信神,神似乎不是教會所追求的對象,神也不在教會當中一樣,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只有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如果追求真正的復興來到,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悔改、重新尋求神的面,謙卑仰望神,讓神重新回到祂的教會來,更新祂百姓內在的生命。
馬丁路得在教會最黑暗的時刻,提出教會的改革,以其說是宗教改革,倒不如說是回到原點,他選擇聖經作他的原點,以聖經的啟示作為一切信仰生活的依據,如果要復興基督的教會,一定地要恢復「聖經」在我們生命中的地位。讓我們渴慕並明白神的道,追求真認識神,傳講且教導神所啟示的真理,並遵行祂所吩咐的,讓神的話常在我們的裡面,祂應許我們:「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就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我有一個決心,未來神學院在訓練上,要使學生更多渴慕研讀聖經,明白全備聖經的啟示,並要加強講道與教導的訓練,使服事主的傳道人能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以主的真理建造教會,引領信徒活出所信的道。
愛心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傳道人的需要常被疏忽,甚至沒有實際的機制來幫助他們。傳道人需要被愛與鼓勵,神學院的小家輔導功能可以繼續延伸,使畢業的校友有被關懷的管道,除了藉著師生個別性的關懷外,對於剛畢業的校友要主動的關懷,為他們開一些與教會事奉有關的研討會,使他們在剛上任之時,得到適時的指導,或對他們作個別指導,突破事奉的困難。已上任的畢業校友,仍有回校再受教育的需要,為他們開設有學位或沒有學位的課程,提供再成長的機會,更是提供一個再學習與互通的機制。對於年長退休或遇到急難變故的校友,神學院會對他們特別的關懷,並透過校友會的管道,使校友得到實質上的照顧與幫助。
要成長一定要先了解成長的阻礙在哪裡,實際了解自己的問題,才能對症下藥,任何一個團體都需要定期的檢驗,才能了解自己的光景,神學院既是教育研究單位,推動對教會的研究工作是無法推卸的責任,將儘快組成研究的團隊,使研究的結果成為突破與成長的依據。若生命更新,又彼此相愛,教會的成長是必然的結果,我建議台灣的教會以「十年倍增」為目標:靈命成長倍增,信徒人數倍增與教會堂數倍增。倍增的指標使神學院更知道自己的任務與訓練方向,為完成這目標,神學院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培育足夠領導教會更新與倍增的教牧人才與信徒領袖,同時也要培育足夠建立新教會的開拓人才與信徒領袖。既然努力於更新,倍增,與開拓,就一定要有具體的作法與各種訓練課程,使傳道人與信徒領袖有管道得到裝備,神學院在各類訓練課程的研發上是責無旁貸的,不是零散無章,而是整體規劃的教育訓練課程。除了研發課程外,神學院也將對各類裝備課程召開使用教材的訓練會,使更多的同工與信徒學會各種課程的使用。我相信神能成就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台灣眾教會能被建造為榮耀神的教會。
更多閱讀...
星期四, 5月 31, 2007
讀約伯記的苦與樂:舊約聖經講座系列報導
吳靜宜/本院神學生二年級
四月天,春暖花開,鳥飛蟲鳴,合奏大自然的樂章。每年此時,神學院舉辦聖經講座,廣邀教會牧者同工、弟兄姊妹前來本院品味上帝造物之美,亦倘佯上帝話語之中。今年特邀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兼任舊約教授謝品然博士蒞臨本院,帶領大家一起研讀約伯記,分享讀約伯記的苦與樂。
讀約伯記的三苦與三樂
讀約伯記的三苦與三樂
謝教授認為讀約伯記有三大苦:一是文本難題,因跨越很多時期,難以準確掌握,是詩歌還是劇本?二是神學的難題,苦難的源頭來自神嗎?三是倫理的難題,好人沒好報嗎?
讀約伯記雖有三苦,但亦有三大樂:一是議題的生活性,關乎人人的現實生活;二是信仰的必需,約伯的經歷最後告訴我們的答案是「信仰是必須堅持的」;三是祝福的終極性,使我們有人生的盼望。
約伯記作者的用意
約伯記的設定好像一個劇本,作者像是先把所有的事情絕對化,例如約伯是敬虔正直完全人,他的信仰是「敬畏耶和華必蒙福」(因果律)。作者似乎刻意做這樣的設定,來鋪陳後面談及的信仰爭議,如上帝與撒旦兩個角色。
約伯記的內容是想像?還是紀錄部分的事實?仍需考慮寫作當時的處境文化而定,作者採用這樣的手法,要帶出一個刻意的信息,期待讀者能重新檢視自己的信仰:「自己以為是的上帝是不是真正那位上帝!?」「從前風聞有你,如今親眼見祢」這句話,並不是這麼容易就說得出。謝教授以「文本」、「信仰」、「處境需要」交織重疊的方式,幫助大家思考這部猶太人的智慧文學。約伯他一切的埋怨不是在肉體的苦難,其實他所抗議的是失去信仰的痛苦;另外,約伯記所提出信仰的重建是社會性的,約伯過去的信仰,是整個社會群體所推動出來的宗教模式,是整個社會教導他的,現今好像沒有任何價值了。
約伯三友的言論
約伯三友的言論佔了整個約伯記的絕大篇幅,正象徵人類所有智慧所能到達的至高點。提幔人以利法堅持賞善罰惡的那一套,他認為約伯一定不比上帝公義,所以就一定有罪;書亞人比勒達認為約伯罪不致死,還有救,要為現在感恩;拿瑪人瑣法對神的憐憫下了一個定義,今日約伯蒙憐憫算是不錯了,照理說約伯應該要蒙更多的福才對,誰叫他自己犯罪。
這三個朋友的指責過程看來並沒有長進,反觀約伯在自己的對話中有了新的突破,他從個人苦難想到整個世界的秩序與公義,因此約伯記不光講苦難的問題,也突破了神義論,進入公共神學的課題。整個過程,好像真實的上帝,正透過約伯記挑戰著另一個被世人整理出來的上帝圖像。
上帝的聖言與約伯的回應
上帝沒有針對約伯的問題給予回答,但神的浩瀚使得約伯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從《箴言》、《傳道書》、《約伯記》中,看到猶太人的智慧傳統就是「不知道的智慧」,知識份子到底知不知道呢?若「不明白不知道」又如何能證明上帝的奇妙呢?這是理性的過程所產生的問題。
因此我們不要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而要不斷的心意更新而變化,不斷的尋找新的答案。傳統智慧因為累積到了一個程度,變成了權威,變成了另一個神,所有的發言,好像只能掌握在這個理性思考得出的上帝而已!
約伯三友與約伯的辯論,思考苦難與罪關係,上帝是否不完全?不正直?不公義?道德能不能罷免?是不是上帝有賞善罰惡的本質?又或者上帝其實比我們所思考的更大?如何認識上帝的公平?到底上帝在我們的處境中說了什麼?我們基督徒可不可以在公共領域發言?還是由各領域的專家來為我們發言?自1980年代以來,聖經的詮釋已從過去的宗教性,轉移公共性的角度。若從「公共性」來看,聖經是向著所有人講的,而不僅是教堂裡的人。
公共神學
謝教授從約伯三友與約伯的論辯,帶入思考基督教信仰的公共性,聖經在公共領域也有發言權,上帝對任何的時代任何一個公共空間有何話要說?有什麼信息?因此,公共神學可以是討論神的神學,指向公共可共享的真理,並參與公共的討論與見證。真理可以針對世上所發生之事情,提出其正當性,回答任何嚴峻的問題,因此福音信息涵蓋了公共領域,所有的人應該要認識的。過去,我們把救恩私有化,儘管把所有基督徒的救恩集合起來,卻仍是私有化的性質與神學觀,基督徒應該要盡量走出去,因為現代社會快速轉變,進來教會的人越來越少,不應私有化我們的信仰。
約伯三友的聲音,可能是作者寫作當時代表其文化中不同的聲音,約伯似乎引導著另一種思考,原本的信仰需要有調整的空間。可惜的是,現今的教會,似乎沒有空間也沒有平台,能夠像約伯記的作者進行這種信仰的討論和研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成果提供給信徒去實行。
信仰是生命的載體
傳統並不是都要將之粉碎,重點在於「心意更新而變化」,從「詮釋學」可以解釋此點。文本的意義是深藏在讀者的認識之中,讀者會因著他的處境去不斷的調整,使文本的意義進入了深層,在與人的生命不斷產生經歷的整個過程中,信仰才會真正落實並真正應用出來。信仰支配指導著我們每一天的行為,每天的行為受到當代世界很大的影響,特別今天的影響來得比過去更加強烈並且快速,導致我們認為一定要把過去和傳統中的某部分放下。但信仰不是教條,信仰是生命的載體,要不斷的帶著信仰走下去,要與真實生活交互影響,心意更新轉變下去。若生命靜止了,信仰就會是死的,每一個新的延續,都帶著新的體會,人每一天在生活,在尋找事物的過程中,都在製造新的環境給自己,生命本體的內容就是我們的生活,這些都是心意更新的過程!我們要進入我們的處境之中,以我們的信仰努力找答案,直到最後我們也會有懊悔,知道該存什麼心,然後懊悔之後,接著就是上帝加倍的祝福,這是約伯記告訴我們的!約伯記給我們的答案,是一種開放性的結束(open ending),結論要我們自己努力去找。我們要趁著「真正看到答案的那刻來到」之前,在我們的視野與處境中,尋找並享受這樣的經歷,過程比得到答案還來得重要。
人類唯一的出路,是神的話語
社會學理論大師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在其《第三條路》一書中提到:「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看起來並不像他們所預期的那般穩定和有秩序,感覺起來也不像。這個世界不但沒有越來越受我們所控制,反倒是失去控制,一個失控的世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今似乎比任何一個時代更需要聖經,回到聖經尋求出路,人類唯一的出路,就是神的話語。
然而詮釋聖經的過程中,若沒有生命的帶路與見證,其實都是空的,知識也沒有用;另外我們也需留意,有沒有把福音的豐富表達出來,然後傳出去。不同的處境的人,在詮釋上一定會有不同,為了避免混亂,謝教授認為應尋找整合的模式,幾個可以參考的模式:
一、有更多專業的討論小組:資訊亂飛我們或許就亂了,而1960至1970年代,很多人都限制於自己的無知,但現在不同了,我們很需要廣泛得知教會外的各種大小事情。
二、取法伊斯蘭教:多年前發現,伊斯蘭教主動去投資並鼓勵學者研究,「如何把古老的可蘭經應用到現代的世代中的方法」,他們所進行的是「公共的適切性」問題。謝教授自己曾採用讀書會的形式,要求參與的人不光是查經,也必須要大家勤勉讀書,一人講聖經,另一人負責講專業,所有的討論過程都要提出一些問題,再針對問題去提研究。多元化不是洪水猛獸,因為人本身就有很多元的需要,因此這探討方向是必要的!
謝教授最後以敬畏神,敬畏智慧,回到聖經,才是我們的出路,為此次講座劃下美好的句點。
更多閱讀...
咖啡講壇系列報導──當加爾文遇上羅耀拉‧依格那丟
薛淑靖/人籟論辨月刊
當深受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傳統影響的浸信會,遇上跟隨羅耀拉‧依格那丟(Ignatius of Loyola, 149-1556)精神的耶穌會神父,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4月26日的午后,耕莘文教院院長暨《人籟論辨月刊》發行人杜樂仁神父受邀至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在校園的咖啡講壇中渡過一段溫馨有趣,又不失深刻的歡笑時光。出身法國天主教耶穌會,杜樂仁神父的演說從年輕時分辨自己的聖召經驗談起,中間輔以穿插分享耶穌會的中心思想、教導及堅持,並特別針對耶穌會的文化佈道理念作了一番著墨。演說後的提問所激盪的火花特別讓人玩味再三,出自兩種不同的神學傳統及思考方式,引發與會者思想,面對同樣的「文化處境」,我們可以有怎樣的情境理解與處理層次。
浸神學生由「祭祖」開始進行提問,質疑在祭拜行為的背後,對「靈」的疑慮與詮釋,清楚表明更正教面對民俗活動「拜偶像」行為所必須堅持的「神學正確」及「真理無誤」的理解方式;而神父的回應卻出乎意料的簡單而開放,他所在意的只是被關懷者的需要及人關係的建立,包括與死去的人,因此「祭祖行為」對他而言,只有文化內涵如何解讀的問題,沒有對錯之分。
存異求同共為福音
從這樣小的討論足可窺見,更正教與天主教分道揚鑣四百多年來,存在著由時間及歷史因素所造成的疑慮誤解,進而帶來意識形態上神學實踐的差異。或許,在這樣的答「辨」(分辨而非辯論)之間,重要的已不再是我們堅持什麼樣的神學思維去面對文化處境,而是身為一個傳福音的器皿,我們如何在堅持「個人理解的真理」同時,又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與哀哭的人同哀哭」?
十六世紀主張天主教會革新的羅耀拉‧依格那丟與推動宗教革命的加爾文即使各自走向不同的信仰實踐,使得後來的追隨者發展不同的神學詮釋,帶出相異的教會傳統,我試想他們若有機會一起坐下來喝茶聊天,一同觀察基督宗教不論是更正教與天主教的誤解分歧、或者福音派教會以宗派之見不能相愛、為政攻訐,他們大概也會不禁嘆息、搖頭吧?
進入廿一世紀,面對一個後現代的文化情境,「多元、寬容、對話」應該是我們面對各種情勢所應抱持的態度。然而忙碌的現代生活,已經逐漸削弱我們心靈的專注敏銳及分辨思考的能力,資訊的爆炸及網路的便利也幾乎讓人難以分辨孰是寶貝孰是垃圾。
人間天籟響台灣
於是,耶穌會於三年前在台所創辦的《人籟論辨月刊》,則是希冀在當代文化情境中,基於多元、開放、跨領域的立足點,找到教會與社會的對話平台同時,也期望激發國人深度思辨與剖析決斷的能力,讓真理越「辨」越明!這樣分辨的思維能力能幫助我們不任意批評、論斷,而讓真實的對話與寬容的態度造就福音的前進及和諧的社會。
咖啡講壇的尾聲,身為發行人杜神父特地帶來《人籟月刊》一些主題與大家分享,演講在咖啡濃郁的香氣及一片和諧與歡笑聲中圓滿落幕。
更多閱讀...
天上來的異象
│蔡瑞益‧本院院長│
異象是神給祂僕人的啟示或工作指引,聖經中的異象有些是可由肉眼看見的,但有的異象卻是神所賜的感動或獨特的慧見(insight)。因著從神而來的異象,帶來了神僕人的使命感,使工作有方向,有目標,有堅持。
使徒保羅在往大馬色的路上看見了異象,並聽見了主呼召的聲音,差派他往外邦人中為主作見證,使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並使信的人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這異象使得使徒保羅有了使命感,並按著主的指示,先在大馬色,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人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因著異象明確,即使遇到挫折與逼迫,甚至面臨生命危險,也不為所動,在亞基帕王面前說:「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因著明確的異象,保羅不畏艱難的要完成主所託付的使命,就算在君王的面前,也不畏懼,使徒保羅的熱心和勇氣,連君王都佩服。
五十五年前,美南浸信會宣教士及教會同工深感培育基督工人是福音廣傳的重要關鍵因素,深信沒有工人就沒有工作,因此籌設台灣浸信會神學院,有許多蒙主呼召的教師委身於神學教育,培育天國人才,並差派學生服事教會與服務社會。這些年來已有1,065位畢結業生,在主所指派的事奉工場上服事主。原來神學院歸屬內政部的監督,兩年前因著法令的更動,神學院可以申請在教育部立案,本院在四月初已向教育部主管單位提出相關的申請文件,由於教育部的規定,「神學院」需變更為「研修學院」,董事會經討論並將本院的名稱議決為「基督教台灣浸信會神學研修學院」。名稱改變是否將來學校的「宗旨與使命」也會改變?許多關心神學院的教會與弟兄姊都在詢問,我們的答覆是「宗旨與使命」不改變,原先神學院的「宗旨和使命」仍是未來研修學院的「宗旨與使命」。
四月廿日下午舉行本院董事、教師及行政主管聯席退修會,商討神學研修學院的教育理念,宗旨與使命,會中一致同意以「培育蒙基督感召的信徒成為基督工人」為宗旨,並以「培育教牧與宣教人才」為使命。教牧人才除牧養人才之外亦包括教會教育,教會音樂,教牧輔導的人才,宣教人才包含社區服務人才,各種福音事工人才,及同文化或是跨文化宣教人才。
使徒保羅沒有違背天上來的異象,本院亦不違背那從神而來的異象,繼續以培育基督的工人為宗旨,這是主所給的使命,這是我們所領受的異象。
異象是神給祂僕人的啟示或工作指引,聖經中的異象有些是可由肉眼看見的,但有的異象卻是神所賜的感動或獨特的慧見(insight)。因著從神而來的異象,帶來了神僕人的使命感,使工作有方向,有目標,有堅持。
使徒保羅在往大馬色的路上看見了異象,並聽見了主呼召的聲音,差派他往外邦人中為主作見證,使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並使信的人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這異象使得使徒保羅有了使命感,並按著主的指示,先在大馬色,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人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因著異象明確,即使遇到挫折與逼迫,甚至面臨生命危險,也不為所動,在亞基帕王面前說:「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因著明確的異象,保羅不畏艱難的要完成主所託付的使命,就算在君王的面前,也不畏懼,使徒保羅的熱心和勇氣,連君王都佩服。
五十五年前,美南浸信會宣教士及教會同工深感培育基督工人是福音廣傳的重要關鍵因素,深信沒有工人就沒有工作,因此籌設台灣浸信會神學院,有許多蒙主呼召的教師委身於神學教育,培育天國人才,並差派學生服事教會與服務社會。這些年來已有1,065位畢結業生,在主所指派的事奉工場上服事主。原來神學院歸屬內政部的監督,兩年前因著法令的更動,神學院可以申請在教育部立案,本院在四月初已向教育部主管單位提出相關的申請文件,由於教育部的規定,「神學院」需變更為「研修學院」,董事會經討論並將本院的名稱議決為「基督教台灣浸信會神學研修學院」。名稱改變是否將來學校的「宗旨與使命」也會改變?許多關心神學院的教會與弟兄姊都在詢問,我們的答覆是「宗旨與使命」不改變,原先神學院的「宗旨和使命」仍是未來研修學院的「宗旨與使命」。
四月廿日下午舉行本院董事、教師及行政主管聯席退修會,商討神學研修學院的教育理念,宗旨與使命,會中一致同意以「培育蒙基督感召的信徒成為基督工人」為宗旨,並以「培育教牧與宣教人才」為使命。教牧人才除牧養人才之外亦包括教會教育,教會音樂,教牧輔導的人才,宣教人才包含社區服務人才,各種福音事工人才,及同文化或是跨文化宣教人才。
使徒保羅沒有違背天上來的異象,本院亦不違背那從神而來的異象,繼續以培育基督的工人為宗旨,這是主所給的使命,這是我們所領受的異象。
更多閱讀...
星期一, 4月 30, 2007
耶穌會的今與昔
杜神父的笑容有如天使,他的現身就像當年在明末清初現身在中國的耶穌會士。他的身影、思想、行動,一如當年的會祖羅耀拉(Ignatius of Loyola)、沙勿略(Francis Xavier)等人。他和浸神師生的相遇,有如當年地方士人與利瑪竇(Matteo Ricci)和艾儒略(Gulio Aileni)等耶穌會士的相遇,在神學與信仰的天空,中國與西方的交會,重現當年。
「咖啡講壇」4
時間:2007年4月26日下午15:00-16:30
地點:萬民館地下一樓(吳興街394巷1號)
講員:杜樂仁神父(耕莘文教院院長)
主題:耶穌會的今與昔
講員簡介:
杜神父(Jacques Duraud, S.J.)現為耕莘文教院院長,亦是《人籟論辨月刊》發行人、「台北利氏學社」執行主任。1951年生,1973年進入耶穌會,先後在巴黎賽伏爾中心、法國東方語言學院研讀神學與中文,1983年晉鐸為神父。
杜神父自1986年來台,至今已逾20年,主要致力於輔導年輕學子,自1990至2003年間,先後於「台南百達學生中心」、「高雄天主教大專同學會」陪伴莘莘學子們,透過一同生活與積極對話,在青年人心中栽種福音幼苗。
2003年應《人籟論辨月刊》(http://www.erenlai.com/)創辦人魏明德神父邀請,擔當發行人重任,與魏神父共同策劃與催生《人籟論辨月刊》,致力於跨文化、跨領域、跨宗派的論辨對話,為台灣開啟一個明辨真理卻又落實文化紮根、豐富人文內涵的對話平台。該刊於2005年獲得新聞局提名「最佳新雜誌獎」及入圍行政院金鼎獎之「最佳人文類雜誌」,2006年獲得內政部頒發「最優質雜誌媒體獎」。
杜神父更於2006年底扛下耕莘文教院院長重責,並督導落實各樣的社區服務、人文活動、弱勢關懷、深化靈修、福音廣傳等理念,將基督恩典及福音使命深化落實於台灣各個角落。
活動負責人:吳昶興老師
更多閱讀...
星期六, 4月 21, 2007
讀約伯記的苦與樂
2007年4月23日(星期一)
第一講 因果律:約伯記與公共神學
第一課 人為何需要信仰 ? 約伯記 第1章(2:00-3:45)
第二課 人可有何種信仰 ? 約伯記 第2章(4:05-5:35)
2007年4月24日(星期二)
第二講 因果律再思(一):約伯記與公共倫理
第三課 約伯與三友第一、二回的論辯:約伯記 第3~11、12~20章(8:10-9:50)
第四課 約伯與三友第三回的論辯:約伯記 第21~31章(10:20-12:00)
2007年4月25日(星期三)
第三講 因果律再思(二):約伯記與神學倫理
第五課 總結論辯:約伯記 第3~31章(8:10-9:50)
第六課 以利戶的言論:約伯記 第32~35章(10:20-12:00)
2007年4月26日(星期四)
第四講 約伯與公共知識份子
第七課 公共的聖言:約伯記 第38~41章(8:10-9:50)
第八課 公共知識份子的使命:約伯記 第42章(10:20-12:00)
歡迎報名,報名請洽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研究出版處吳昶興老師。聯絡方式請參左欄"關於我們"。
更多閱讀...
星期一, 4月 02, 2007
讓我的生命配得
林盈君/本院第53屆校友
我很感恩,神對待我的方式不是責備,而是用滿滿的愛澆灌我,滿到讓我有愧疚,讓我覺得我如果不好好服事祂,我會對不起祂。
與神相遇
我是家裡第一個信主的。從國中唸西洋歷史開始,就對西方文化很有興趣,尤其是喜歡西洋音樂和繪畫,高中的時候常常去看畫展,從那些西方的繪畫當中,我知道基督教對西方文化影響很深,於是那時就立志有一天一定要讀聖經,但這樣的心願一直擱著,直到大學,有一天突然決定要去買一本聖經回來讀,買回來之後從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開始看,看了幾節就看不下去,於是就把聖經放在書架上晾著。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大學畢業後出社會工作,有一天就決定去教會,但原因不是像一般人一樣心靈空虛,想尋求神,而是因為自己一直對英文很有興趣,很想交外國朋友,又聽人家說教會有很多外國人,可以學英文,所以就決定去教會。
還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天,我搭車到公館台大對面下車,一下車一看眼前的建築物,好像是一間教會,於是就決定進去看看。上了二樓,有人在做禮拜,我躲在落地窗外看,有一位姊妹跑來問我要不要進去,我說好,於是她就陪我進去坐,一直到禮拜結束。她陪我到外面聊,問我為什麼來教會,我就把上面所說的告訴她,她說:「你聖經看不懂是因為你沒有聖靈住在你的心裡面。」接著她問我:「你願不願意接受耶穌成為你的救主,這樣就會有聖靈住在你的心裡面?」我就說:「好啊!」於是她就帶我做了決志禱告,但那時候我還不是很明白耶穌的身分,只是很單純想看懂聖經。然後我從那位姊妹口中得知教會每星期四有英文查經班,我就去參加英文查經班。
信主與教會事奉
參加英文查經班的那一個月,我對上帝和信仰產生了許多問題,而英文牧師和那些外國弟兄姊妹都很有耐心的回答我,我也交到了一些外國朋友。一個月之後我去參加雙語團契,那次是牧師講專題,講完後他呼召有沒有人願意接受耶穌成為救主,我就舉手,我覺得這一次才算是我真正得救。
在我信主後三個月的某一天,我到師母家玩,師母問我這個星期主日要不要上台獻詩,我就說好。那次獻詩之後負責領敬拜的人就來問我要不要在早崇拜領唱,我說好,從此以後就開始了我的服事生涯。也在那次之後,我開始參加詩班,除了在聖誕節和復活節的節目中擔任獨唱外,也會在早崇拜獻詩擔任獨唱。
漸漸的就有弟兄姊妹說我聲音很好聽,每次聽我唱歌就很感動,會跟著唱。然後就開始有弟兄姊妹跟我說我應該去接受音樂訓練。更有一位美南浸信會的宣教士對我說:「上帝告訴我你要做全職的音樂事奉。」我剛開始聽到的時候沒有理她,原因很多。第一,我覺得:「為什麼上帝告訴你沒告訴我?」第二,我不懂什麼是「事奉」;第三,我覺得不可能,因為我只學過四年鋼琴,加上從小到大唱合唱團,從來沒有受過正式的音樂訓練,而且我年紀也很大了,學音樂太遲了。
就這樣過了兩年,這兩年內不斷聽到弟兄姊妹給我的讚美和鼓勵,更是不斷聽到這位宣教士跟我說上帝要我做全職的音樂事奉,每一次聽到,每一次都點頭說謝謝,聽一聽就算了,從沒認真思考過這件事。但是在這兩年內上帝給我一個渴望,就是很想學東西,但我不知道學什麼,我各種可能都去試過了,卻沒有一扇門為我開。
全職事奉
二○○一年底那位美南浸信會宣教士要退休,教會為她辦一個歡送會,歡送會結束之後我去找她照相,我原本期望她會對我說一些寒暄鼓勵的話,但沒想到她劈頭就直接大聲的對我說:「上帝告訴我你要做全職的音樂事奉。」 然後她再也沒有說什麼。沒想到這幾句話像雷一樣打在我的心上,我突然就聽懂了。
當天下午我跟一位美國朋友談,我問他接下來我該怎麼辦,因為他上過神學院,所以他鼓勵我唸神學院,他說神學院就是為了像我這樣想服事神,可是需要裝備的人而設立的。當天我就收集神學院的資料,因為只有浸神的碩士班有音樂的主修,所以我只報考浸神,也靠著主的恩典考上了。
接受裝備
考上了之後每天花兩個小時練鋼琴,一個小時練聲樂,每一次在練琴或練唱的時候,我都覺得好快樂,很充實,因為我覺得這就是上帝創造我應該做的事,這裡就是我該來的地方。即便課業壓力非常大,我每天還是過得很快樂,很感謝神帶我來這裡。
上帝給了我很好的鋼琴和聲樂老師。我四年都沒有換過老師,因此我可以專心的、好好的跟一個老師學到很深的東西。鋼琴老師曾經告訴我一句話,她說:「藝術這種東西就是一但你達到一個高峰,就會開始往下掉,因為最好的那一剎那是很短暫的,這就是藝術很可怕的地方。但當你開始往下掉的時候,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這是要準備邁向下一個高峰。」我發現這四年的鋼琴和聲樂的學習真的就像老師所說,每次有一點進步,就會開始遇到瓶頸,我也發現,遇到瓶頸的時候,禱告是最有用的方法。我常常跟神說:「主啊,我不行了,老師說的很清楚,我也很努力在練了,可是我就是沒辦法做到,請你救我,教我。」很奇妙的,神常常就是讓我一下就會了。不論是鋼琴或是聲樂都是這樣,這四年來,上帝帶領我走過無數次這樣的時刻,突破無數個鋼琴和聲樂上的困難和瓶頸,讓我一直不斷的進步。
萬事互相效力
除了音樂以外,我對語言也很有興趣。大學時代學過八個月的德文、一年的法文和兩年的日文,但是學的時間都不長,就因為一些原因中斷了。那時有點責備自己像「雜食鳥」,什麼都吃,什麼都只吃一點,就是什麼都會,但什麼都不專精。但進了神學院學聲樂之後才發現,原來德文和法文藝術歌曲,是聲樂學生必唱的曲子,而德文和法文也是一個聲樂家除了英文以外的基本語文。沒想到以前當雜食鳥吃的這些東西,卻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真的讓我體會到「萬事都互相效力,為要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們班還有另一個學生也主修音樂,但是到了三年級,神卻帶領她轉到宣教系去,所以音樂系就只剩下我一個學生。因此很多的音樂課,變成是我的個別課,老師只教我一個人。這個時期的我簡直是快樂似天堂,第一我沒有了比較的壓力,第二老師可以針對我的程度因材施教,這簡直是神莫大的恩典。我的學習變得很快樂,同學也很羨慕。但是這個時候,我開始擔心一個問題:我的畢業音樂會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別人聽到的時候都覺得好棒,是我的個人演唱會,舞台全都是我的。但是我卻不這樣想,我想到的都是:怎麼辦?所有的費用都要我自己一個人出,請伴奏是一大筆錢,會海報設計的人已經畢業了,請人設計海報又是一大筆錢,甜點、文宣、花、禮服、化妝、頭髮,每一樣都是錢,都沒有人可以跟我分攤。
這還不是最令我擔心的,因為我知道天父會供應。最令我擔心的是:我哪裡找來那麼多人來聽我的音樂會?我的朋友一直都不多,在神學院唸書的這幾年,我也沒有花太多時間在經營人際關係,我真的很怕演奏廳坐不滿。所以三年級快結束的時候,我就開始為畢業音樂會禱告,我禱告不是求神讓我唱好彈好,而是求神領人來聽。
三年級的危機
三年級的時候,我還經歷了一個危機,就是有一天我突然有那種一夢醒的感覺,我覺得我好像一覺醒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更可怕的是,我覺得我不想唸了。那種感覺就好像一個在戰場上打仗的士兵,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我當然知道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什麼,就是為主而戰,但是我的內心並不是這樣想的。我被這樣的感覺嚇一跳,因為在過去的三年來,雖然壓力很大,但我一直唸得很快樂,而且我成績還算過得去,適應也良好,家裡也沒問題,但是卻不想唸。我不懂為什麼,但這種感覺很真實的。我心裡明白,這個時候放棄是很笨的,因為我已經唸三年了,只剩一年,但我實在沒有心,也沒有力量走下去,所以我跟神說:「主,我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但是我相信你呼召我唸神學院,你不會要我沒唸完就結束,所以我相信你的帶領,請你給我力量走下去,請你給我一個目標,給我一個意義。」那段期間每天要去聖樂館練琴的時候,就靠著這樣的禱告我才有心抬起腳走到聖樂館,不然,連聖樂館我根本都不想去的。
就這樣到了四年級,我參加訪問小組的服事,有機會回到母會的雙語團契分享,在那次的分享當中,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我那時會有這樣的感覺,原因是因為我的心態不對。進神學院之前在母會服事的時候,每次早崇拜前我會提早一個小時到教會做發聲練習。看起來似乎很認真,很敬虔,但我其實是在乎自己的表現。我很在乎自己聲音好不好聽,每次在帶弟兄姊妹唱的時候,我也是在聽我自己的聲音透過麥克風的狀況,如果聽起來好聽,我會很陶醉,如果不好聽,我會很難過。崇拜結束之後,我也很希望聽到弟兄姊妹的稱讚。身為一個領唱的人,我在乎的不是把人領到耶穌面前,我在乎的是個人的成就。我進神學院的時候,我雖然努力學習聲樂和鋼琴,但其實我的動機都是為了自己。我想出名,我想站在舞台上,我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並不是真正為了神。
奇怪的是,神從來沒有責備我這樣的態度和想法,祂從來沒有因為我的心態不對而打壓我,反而用成全的方式-讓我唱獨唱、領唱、進詩班,到後來呼召我進神學院,主修音樂,一路下來,透過各式各樣的人、環境、際遇、課程和教導,來磨練我、塑造我,改變我的心思意念,淘汰掉一些雜質,成為一個更合祂心意的人。以前的我很在乎自己是不是有光環,有讚美,是不是能夠站在舞台上表演,現在的我在每次唱歌或彈琴時,我在乎的是別人能不能從我的聲音當中聽到耶穌,我在乎的是我能不能透過音樂,透過我的聲音,讓別人對天父發出讚美,帶領別人到主的面前。
更深經歷神的作為
四年級最大的挑戰-「畢業音樂會」,也在神滿滿的恩典當中完成了,我擔心的所有問題,神都用祂的方法幫我解決,讓我看到只要信靠神,走神的路,行在神的旨意當中,神會負責一切的細節,甚至包括我沒有想到的部分,祂都會看顧。也正因為神學院四年以及畢業音樂會經歷了許多神的作為,讓我在畢業之後尋求未來工場時,並不會心慌意亂,因為我知道一定有一個適合我的地方,我只要耐心等候尋求神,在適當的時間,神一定會顯明祂的心意。
果然,現在的兩份服事工作(衛理公會城中牧區、Awana秘書)都是神的安排,非常適合我的需要,也都可以讓我盡情的發揮所長─不論是在神學院所受到的音樂訓練,或是以前在社會上所有的工作經驗、所有學到的技能,以及這幾年下來從人際關係中得到的心得,一點一滴全部都用上了,讓我體會到神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個安排,都不是偶然,我的每一步路都沒有白走,即便是我認為錯誤的道路,神都拿來使用在祂的國度當中,就連不順遂的際遇,曾經讓我傷心難過的人,令我痛苦不堪的環境,都是神拿來造就我的工具,讓我成為今天的我,可以去服事教會的弟兄姊妹。
讓我的生命配得我很感恩,神對待我的方式不是責備,而是用滿滿的愛澆灌我,滿到讓我有愧疚,讓我覺得我如果不好好服事祂,我會對不起祂。這讓我想到電影搶救雷恩大兵,一群美國士兵冒著生命的危險深入敵方,只為了救一個士兵雷恩,所有去的人都死光了,只剩下那個排長,最後他找到了雷恩,也把他救出來了,但是那個排長自己也受重傷,生命垂危。雷恩知道這麼多人失去生命就只為了救他一個,他就問那個快死的排長:「這樣做值得嗎?」那個排長對他說:「讓你的生命配得。」然後就嚥下最後一口氣。基督為我死,就只為了要救我這一條不值得祂愛的命,而且祂不但只是救我,還給我這麼多這麼多的愛,以及這麼豐富的生命。我無以回報,就只有像那個排長所說,讓我的生命配得,配得基督為我死。
我很感恩,神對待我的方式不是責備,而是用滿滿的愛澆灌我,滿到讓我有愧疚,讓我覺得我如果不好好服事祂,我會對不起祂。
與神相遇
我是家裡第一個信主的。從國中唸西洋歷史開始,就對西方文化很有興趣,尤其是喜歡西洋音樂和繪畫,高中的時候常常去看畫展,從那些西方的繪畫當中,我知道基督教對西方文化影響很深,於是那時就立志有一天一定要讀聖經,但這樣的心願一直擱著,直到大學,有一天突然決定要去買一本聖經回來讀,買回來之後從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開始看,看了幾節就看不下去,於是就把聖經放在書架上晾著。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大學畢業後出社會工作,有一天就決定去教會,但原因不是像一般人一樣心靈空虛,想尋求神,而是因為自己一直對英文很有興趣,很想交外國朋友,又聽人家說教會有很多外國人,可以學英文,所以就決定去教會。
還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天,我搭車到公館台大對面下車,一下車一看眼前的建築物,好像是一間教會,於是就決定進去看看。上了二樓,有人在做禮拜,我躲在落地窗外看,有一位姊妹跑來問我要不要進去,我說好,於是她就陪我進去坐,一直到禮拜結束。她陪我到外面聊,問我為什麼來教會,我就把上面所說的告訴她,她說:「你聖經看不懂是因為你沒有聖靈住在你的心裡面。」接著她問我:「你願不願意接受耶穌成為你的救主,這樣就會有聖靈住在你的心裡面?」我就說:「好啊!」於是她就帶我做了決志禱告,但那時候我還不是很明白耶穌的身分,只是很單純想看懂聖經。然後我從那位姊妹口中得知教會每星期四有英文查經班,我就去參加英文查經班。
信主與教會事奉
參加英文查經班的那一個月,我對上帝和信仰產生了許多問題,而英文牧師和那些外國弟兄姊妹都很有耐心的回答我,我也交到了一些外國朋友。一個月之後我去參加雙語團契,那次是牧師講專題,講完後他呼召有沒有人願意接受耶穌成為救主,我就舉手,我覺得這一次才算是我真正得救。
在我信主後三個月的某一天,我到師母家玩,師母問我這個星期主日要不要上台獻詩,我就說好。那次獻詩之後負責領敬拜的人就來問我要不要在早崇拜領唱,我說好,從此以後就開始了我的服事生涯。也在那次之後,我開始參加詩班,除了在聖誕節和復活節的節目中擔任獨唱外,也會在早崇拜獻詩擔任獨唱。
漸漸的就有弟兄姊妹說我聲音很好聽,每次聽我唱歌就很感動,會跟著唱。然後就開始有弟兄姊妹跟我說我應該去接受音樂訓練。更有一位美南浸信會的宣教士對我說:「上帝告訴我你要做全職的音樂事奉。」我剛開始聽到的時候沒有理她,原因很多。第一,我覺得:「為什麼上帝告訴你沒告訴我?」第二,我不懂什麼是「事奉」;第三,我覺得不可能,因為我只學過四年鋼琴,加上從小到大唱合唱團,從來沒有受過正式的音樂訓練,而且我年紀也很大了,學音樂太遲了。
就這樣過了兩年,這兩年內不斷聽到弟兄姊妹給我的讚美和鼓勵,更是不斷聽到這位宣教士跟我說上帝要我做全職的音樂事奉,每一次聽到,每一次都點頭說謝謝,聽一聽就算了,從沒認真思考過這件事。但是在這兩年內上帝給我一個渴望,就是很想學東西,但我不知道學什麼,我各種可能都去試過了,卻沒有一扇門為我開。
全職事奉
二○○一年底那位美南浸信會宣教士要退休,教會為她辦一個歡送會,歡送會結束之後我去找她照相,我原本期望她會對我說一些寒暄鼓勵的話,但沒想到她劈頭就直接大聲的對我說:「上帝告訴我你要做全職的音樂事奉。」 然後她再也沒有說什麼。沒想到這幾句話像雷一樣打在我的心上,我突然就聽懂了。
當天下午我跟一位美國朋友談,我問他接下來我該怎麼辦,因為他上過神學院,所以他鼓勵我唸神學院,他說神學院就是為了像我這樣想服事神,可是需要裝備的人而設立的。當天我就收集神學院的資料,因為只有浸神的碩士班有音樂的主修,所以我只報考浸神,也靠著主的恩典考上了。
接受裝備
考上了之後每天花兩個小時練鋼琴,一個小時練聲樂,每一次在練琴或練唱的時候,我都覺得好快樂,很充實,因為我覺得這就是上帝創造我應該做的事,這裡就是我該來的地方。即便課業壓力非常大,我每天還是過得很快樂,很感謝神帶我來這裡。
上帝給了我很好的鋼琴和聲樂老師。我四年都沒有換過老師,因此我可以專心的、好好的跟一個老師學到很深的東西。鋼琴老師曾經告訴我一句話,她說:「藝術這種東西就是一但你達到一個高峰,就會開始往下掉,因為最好的那一剎那是很短暫的,這就是藝術很可怕的地方。但當你開始往下掉的時候,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這是要準備邁向下一個高峰。」我發現這四年的鋼琴和聲樂的學習真的就像老師所說,每次有一點進步,就會開始遇到瓶頸,我也發現,遇到瓶頸的時候,禱告是最有用的方法。我常常跟神說:「主啊,我不行了,老師說的很清楚,我也很努力在練了,可是我就是沒辦法做到,請你救我,教我。」很奇妙的,神常常就是讓我一下就會了。不論是鋼琴或是聲樂都是這樣,這四年來,上帝帶領我走過無數次這樣的時刻,突破無數個鋼琴和聲樂上的困難和瓶頸,讓我一直不斷的進步。
萬事互相效力
除了音樂以外,我對語言也很有興趣。大學時代學過八個月的德文、一年的法文和兩年的日文,但是學的時間都不長,就因為一些原因中斷了。那時有點責備自己像「雜食鳥」,什麼都吃,什麼都只吃一點,就是什麼都會,但什麼都不專精。但進了神學院學聲樂之後才發現,原來德文和法文藝術歌曲,是聲樂學生必唱的曲子,而德文和法文也是一個聲樂家除了英文以外的基本語文。沒想到以前當雜食鳥吃的這些東西,卻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真的讓我體會到「萬事都互相效力,為要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們班還有另一個學生也主修音樂,但是到了三年級,神卻帶領她轉到宣教系去,所以音樂系就只剩下我一個學生。因此很多的音樂課,變成是我的個別課,老師只教我一個人。這個時期的我簡直是快樂似天堂,第一我沒有了比較的壓力,第二老師可以針對我的程度因材施教,這簡直是神莫大的恩典。我的學習變得很快樂,同學也很羨慕。但是這個時候,我開始擔心一個問題:我的畢業音樂會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別人聽到的時候都覺得好棒,是我的個人演唱會,舞台全都是我的。但是我卻不這樣想,我想到的都是:怎麼辦?所有的費用都要我自己一個人出,請伴奏是一大筆錢,會海報設計的人已經畢業了,請人設計海報又是一大筆錢,甜點、文宣、花、禮服、化妝、頭髮,每一樣都是錢,都沒有人可以跟我分攤。
這還不是最令我擔心的,因為我知道天父會供應。最令我擔心的是:我哪裡找來那麼多人來聽我的音樂會?我的朋友一直都不多,在神學院唸書的這幾年,我也沒有花太多時間在經營人際關係,我真的很怕演奏廳坐不滿。所以三年級快結束的時候,我就開始為畢業音樂會禱告,我禱告不是求神讓我唱好彈好,而是求神領人來聽。
三年級的危機
三年級的時候,我還經歷了一個危機,就是有一天我突然有那種一夢醒的感覺,我覺得我好像一覺醒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更可怕的是,我覺得我不想唸了。那種感覺就好像一個在戰場上打仗的士兵,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我當然知道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什麼,就是為主而戰,但是我的內心並不是這樣想的。我被這樣的感覺嚇一跳,因為在過去的三年來,雖然壓力很大,但我一直唸得很快樂,而且我成績還算過得去,適應也良好,家裡也沒問題,但是卻不想唸。我不懂為什麼,但這種感覺很真實的。我心裡明白,這個時候放棄是很笨的,因為我已經唸三年了,只剩一年,但我實在沒有心,也沒有力量走下去,所以我跟神說:「主,我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但是我相信你呼召我唸神學院,你不會要我沒唸完就結束,所以我相信你的帶領,請你給我力量走下去,請你給我一個目標,給我一個意義。」那段期間每天要去聖樂館練琴的時候,就靠著這樣的禱告我才有心抬起腳走到聖樂館,不然,連聖樂館我根本都不想去的。
就這樣到了四年級,我參加訪問小組的服事,有機會回到母會的雙語團契分享,在那次的分享當中,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我那時會有這樣的感覺,原因是因為我的心態不對。進神學院之前在母會服事的時候,每次早崇拜前我會提早一個小時到教會做發聲練習。看起來似乎很認真,很敬虔,但我其實是在乎自己的表現。我很在乎自己聲音好不好聽,每次在帶弟兄姊妹唱的時候,我也是在聽我自己的聲音透過麥克風的狀況,如果聽起來好聽,我會很陶醉,如果不好聽,我會很難過。崇拜結束之後,我也很希望聽到弟兄姊妹的稱讚。身為一個領唱的人,我在乎的不是把人領到耶穌面前,我在乎的是個人的成就。我進神學院的時候,我雖然努力學習聲樂和鋼琴,但其實我的動機都是為了自己。我想出名,我想站在舞台上,我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並不是真正為了神。
奇怪的是,神從來沒有責備我這樣的態度和想法,祂從來沒有因為我的心態不對而打壓我,反而用成全的方式-讓我唱獨唱、領唱、進詩班,到後來呼召我進神學院,主修音樂,一路下來,透過各式各樣的人、環境、際遇、課程和教導,來磨練我、塑造我,改變我的心思意念,淘汰掉一些雜質,成為一個更合祂心意的人。以前的我很在乎自己是不是有光環,有讚美,是不是能夠站在舞台上表演,現在的我在每次唱歌或彈琴時,我在乎的是別人能不能從我的聲音當中聽到耶穌,我在乎的是我能不能透過音樂,透過我的聲音,讓別人對天父發出讚美,帶領別人到主的面前。
更深經歷神的作為
四年級最大的挑戰-「畢業音樂會」,也在神滿滿的恩典當中完成了,我擔心的所有問題,神都用祂的方法幫我解決,讓我看到只要信靠神,走神的路,行在神的旨意當中,神會負責一切的細節,甚至包括我沒有想到的部分,祂都會看顧。也正因為神學院四年以及畢業音樂會經歷了許多神的作為,讓我在畢業之後尋求未來工場時,並不會心慌意亂,因為我知道一定有一個適合我的地方,我只要耐心等候尋求神,在適當的時間,神一定會顯明祂的心意。
果然,現在的兩份服事工作(衛理公會城中牧區、Awana秘書)都是神的安排,非常適合我的需要,也都可以讓我盡情的發揮所長─不論是在神學院所受到的音樂訓練,或是以前在社會上所有的工作經驗、所有學到的技能,以及這幾年下來從人際關係中得到的心得,一點一滴全部都用上了,讓我體會到神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個安排,都不是偶然,我的每一步路都沒有白走,即便是我認為錯誤的道路,神都拿來使用在祂的國度當中,就連不順遂的際遇,曾經讓我傷心難過的人,令我痛苦不堪的環境,都是神拿來造就我的工具,讓我成為今天的我,可以去服事教會的弟兄姊妹。
讓我的生命配得我很感恩,神對待我的方式不是責備,而是用滿滿的愛澆灌我,滿到讓我有愧疚,讓我覺得我如果不好好服事祂,我會對不起祂。這讓我想到電影搶救雷恩大兵,一群美國士兵冒著生命的危險深入敵方,只為了救一個士兵雷恩,所有去的人都死光了,只剩下那個排長,最後他找到了雷恩,也把他救出來了,但是那個排長自己也受重傷,生命垂危。雷恩知道這麼多人失去生命就只為了救他一個,他就問那個快死的排長:「這樣做值得嗎?」那個排長對他說:「讓你的生命配得。」然後就嚥下最後一口氣。基督為我死,就只為了要救我這一條不值得祂愛的命,而且祂不但只是救我,還給我這麼多這麼多的愛,以及這麼豐富的生命。我無以回報,就只有像那個排長所說,讓我的生命配得,配得基督為我死。
更多閱讀...
星期日, 4月 01, 2007
獻上了五餅,仍需兩條魚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
執筆問安時,正值萬物更新,百花爭豔,百鳥齊鳴的季節,願「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三11)中的美好,豐豐富富地臨到您及您們一家,並在主裏敬祝各位新年快樂,福杯滿溢。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三1),傳道者如此提醒我們,深願踏入新的一年,諸位手上所作的工,都為神所堅立。
在節歲更替之間,除了向各位問安,主裏也再次向各位繼續報告浸神立案至今的進展,作為一年之計在於春的感恩,以及未來的持續代禱與守望。
所有屬神的工作都是神啟動的,當我們回顧與數算主恩時,便發現祂一直在引導與吸引著我們,使我們不得不讚歎主說:「你的愛情比酒更美,你的膏油馨香,你的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歌一2);而我們,也不得「快跑跟隨」(歌一4)
主吸引,我們踏上第一里路
2004年4月7日私校法第九條的修正條文通過,確立了宗教研修學院的法源根據;8月9日教育部召開公聽會,其後設定宗教研修學院立案的各樣設校標準,其中之一是5,000萬的立案基金。
2005年9月9日,經過近一年的禱告、尋求、多次多方的院內外的諮詢與會議,浸神董事會終於專案議決,我們要積極地預備向教育部申請立案。
2005年11月,我們正式在155期的《院訊》,刋出共八頁的立案說明:〈為什麼臺灣浸信會神學院要申請立案?〉,寄發至各教會及弟兄姊妹手中。
2006年起,神學院也組成異象與探訪小組,至全省各地與教會牧者、長執同工並弟兄姊妹座談,傳遞立案需要並聯取各方寶貴的建議,在這裏,再一次謝謝大家。
感謝神,神的靈大大感動教會與弟兄姊妹,從一千萬的大額奉獻至幾十數百元的奉獻,甚至是有著家庭紀念價值的戒子、金鍊子,從各方傳至神學院來,讓我們充滿感恩與感動。
如今──主吸引,我們踏上第二里路
2006年9月,我們再發出第二份文宣:〈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因我們發現,立案不止是募款而已,更是一種屬靈爭戰,故此我們鼓勵大家不單為神學院奉獻,更為浸神作一百餐的禁食守望。
神憐憫與垂聽我們的禱告,許多教會與弟兄姊妹,除了原先的信心認獻外,亦參予了這百餐的禁食守望,獻上第二里路的捐助,到2006年12月初,我們已達成第一階段的門檻──5,000萬立案基金。這是弟兄姊妹的愛心,更是神的信實。
感謝神,到執筆時,目前的奉獻金額已達6,504萬,然而,我們也接到不少詢問:「不是已經夠5,000萬嗎?為什麼還要繼續推動奉獻呢?」謝謝這些弟兄姊妹的詢問,幫助我們了解原來我們說得不夠清楚!
其實我們在第一次的八頁文宣時已有說明:這5,000萬只是申請立案的必備「基金」,有點屬「保證金」「押金」的性質,必須存到銀行。其餘我們尚須在今年底能招募到5,000萬的校園與校務發展經費,(這尚未包括每年例行的經常費4,800萬),大類如下:
圖書館藏書2,000萬;
師資培訓1,000萬;
遠距教學資訊設備500萬;
校舍建物整建1,000萬;
校園水土保持修建500萬。
主吸引,我們再踏上第三里路
按教育部「宗教法人申請籌設宗教研修學院流程圖」,整個審核過程,從受理申請、會勘、提審議委員會審議……辦理財團法人變更登記,至派員暸解開學準備工作及各項教育設施等,最少14個月,當中所有軟硬體的預備、改善與更新,均需由上述的5,000萬校園與校務發展經費支應,若當中有任何的軟硬體設施通不過審核,則立案的日子便要拖得更長了。
目前我們己拜訪了一些已申請成功及正補件中的其他宗教研修學院,以及與一些了解審核過程的重要相關人士諮詢,更了解到這過程中必須解決的軟硬體設備,都必須要我們更大力的奉獻、加以改進,才能順利通過審核。
很明顯,如今到了我們要走三里路的時刻,我們已經有五餅,尚需再兩條魚,呈獻在主的手中,好讓主在當中施行神蹟,餵飽更多靈裏貧窮、飢渴慕義的人。
誰願意走第三里路?誰願意獻上五餅後,還再獻上兩條魚?
再次確認,這是值得我們獻上的祭壇
除非我們再一次確認浸神立案是神的工作、神的託附、是值得我們獻上的祭壇!是的,我們不以這異象為恥,願意再次宣告與確認,這是神的工作、神的託附、是值得我們獻上的祭壇,因為:
浸神立案——我們便可以為主儲備未來國中小學的合格宗教老師。
浸神立案——我們可以招收更多國外有心向華人宣教的宣教士與同工,可以辦理長期的學生簽証,不必再浪費巨額資源在出入境的機票與繁雜的居留手續上。
浸神立案——我們可與整個高等教育接軌,訓練更多的年輕人為主而活。
浸神立案——等於教育部對我們的承認與肯定,這有助於扭轉國人對基督教的百年誤解與偏見。
浸神立案——我們便不會再被「檢舉」,不必再上法院解釋我們不是非法招生,無須在畢業典禮上加上:「本學位與教育部所頒發之學位無關。」
浸神立案——隨著對岸承認台灣的學位,我們未來更可以培訓來自大陸,有心為主所用的弟兄姊妹。事實上,浸神己有來自大陸的學生在接受裝備,未來也將回到大陸事奉。
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
感謝神,至今已有200個教會,2,000位弟兄姊妹認同這異象,奮力擺上,一如保羅為馬其頓眾教會所做的見證:
「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侵,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再三的求我們,誰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份,並且他們所作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林後八2-5)
立案,對某些人而言,不過是金錢的堆砌與行政的繁瑣程序而己,然而對嘗過主恩滋味的人,卻深深體會到,我們不止參予在一個新學院的成立,更是投身在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中──被主的愛所吸引,為主擺上一切,這並非苦差事,更不是什麼犧牲,而是主給我們的機會、一個特別的位份。
同沐主愛,起而行動
若您深深愛主,也深深體會主的愛,願意参予在這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中,懇請您透過下列各種愛的行動來協助浸神立案:
1. 刋登消息與代禱:請在您服事或聚會的教會週報,在浸神立案完成前,每週持續刋登浸神立案的消息與需要,置放相關文宣並在主日及禱告會中持續代禱。
2. 向董/執事會傳遞負擔:深信教會領導階層愈了解浸神立案的重要性與深遠影響,便愈能支持與為浸神立案奉獻。
3. 再次訂定教會認獻目標:若海內外能有200個教會投入,在2007年內再募款4,300萬,每個教會需負擔21萬5000元新台幣以12個月分攤,每月共18,000元新台幣即能達成。當然,每個教會的經濟能力不同,但可以此為目標增減作奉獻。懇請您協助,在董/執事會或相關會議上正式提案,在今年訂出教會對浸神的奉獻目標。
4. 除教會外,也可推動個人的認獻,以每月1,000元為一單位,可認獻數個單位或多位弟兄姊妹共奉獻一個單位。
5. 若您早已認獻,甚或已到了個人財務的極限,而身體健康可以,您可考慮再參予一次「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的「百餐為浸神立案禱告禁食行動」。
讓我們一起沉浸在主的愛中,讓我們一起快樂歌唱,走第三里路、第四里路,因為「王帶我進了內室,我們必因你歡喜快樂,我們要稱讚你的愛情,勝似稱讚美酒,他們愛你是理所當然的。」(歌一4)
願世人因觀看到這一場美麗的愛情故事而瞠目結舌,不得不歸榮耀給我們永活的三一神。
為的是希望能和您一起在神面前獻上感恩和當面向您致謝,我們將從四月份起舉辦全省分區感恩見證分享會,屆時我們將會再發函邀請您,期待您能撥冗參加,共襄盛舉!!
註:若您需各樣文宣或想更多了解本院立案情形,請洽本院行政處 廖俶滇主任
電話:02-27203140轉104;傳真:02-27224646;e-mail:tbts.acc@msa.hinet.net
執筆問安時,正值萬物更新,百花爭豔,百鳥齊鳴的季節,願「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三11)中的美好,豐豐富富地臨到您及您們一家,並在主裏敬祝各位新年快樂,福杯滿溢。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三1),傳道者如此提醒我們,深願踏入新的一年,諸位手上所作的工,都為神所堅立。
在節歲更替之間,除了向各位問安,主裏也再次向各位繼續報告浸神立案至今的進展,作為一年之計在於春的感恩,以及未來的持續代禱與守望。
所有屬神的工作都是神啟動的,當我們回顧與數算主恩時,便發現祂一直在引導與吸引著我們,使我們不得不讚歎主說:「你的愛情比酒更美,你的膏油馨香,你的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歌一2);而我們,也不得「快跑跟隨」(歌一4)
主吸引,我們踏上第一里路
2004年4月7日私校法第九條的修正條文通過,確立了宗教研修學院的法源根據;8月9日教育部召開公聽會,其後設定宗教研修學院立案的各樣設校標準,其中之一是5,000萬的立案基金。
2005年9月9日,經過近一年的禱告、尋求、多次多方的院內外的諮詢與會議,浸神董事會終於專案議決,我們要積極地預備向教育部申請立案。
2005年11月,我們正式在155期的《院訊》,刋出共八頁的立案說明:〈為什麼臺灣浸信會神學院要申請立案?〉,寄發至各教會及弟兄姊妹手中。
2006年起,神學院也組成異象與探訪小組,至全省各地與教會牧者、長執同工並弟兄姊妹座談,傳遞立案需要並聯取各方寶貴的建議,在這裏,再一次謝謝大家。
感謝神,神的靈大大感動教會與弟兄姊妹,從一千萬的大額奉獻至幾十數百元的奉獻,甚至是有著家庭紀念價值的戒子、金鍊子,從各方傳至神學院來,讓我們充滿感恩與感動。
如今──主吸引,我們踏上第二里路
2006年9月,我們再發出第二份文宣:〈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因我們發現,立案不止是募款而已,更是一種屬靈爭戰,故此我們鼓勵大家不單為神學院奉獻,更為浸神作一百餐的禁食守望。
神憐憫與垂聽我們的禱告,許多教會與弟兄姊妹,除了原先的信心認獻外,亦參予了這百餐的禁食守望,獻上第二里路的捐助,到2006年12月初,我們已達成第一階段的門檻──5,000萬立案基金。這是弟兄姊妹的愛心,更是神的信實。
感謝神,到執筆時,目前的奉獻金額已達6,504萬,然而,我們也接到不少詢問:「不是已經夠5,000萬嗎?為什麼還要繼續推動奉獻呢?」謝謝這些弟兄姊妹的詢問,幫助我們了解原來我們說得不夠清楚!
其實我們在第一次的八頁文宣時已有說明:這5,000萬只是申請立案的必備「基金」,有點屬「保證金」「押金」的性質,必須存到銀行。其餘我們尚須在今年底能招募到5,000萬的校園與校務發展經費,(這尚未包括每年例行的經常費4,800萬),大類如下:
圖書館藏書2,000萬;
師資培訓1,000萬;
遠距教學資訊設備500萬;
校舍建物整建1,000萬;
校園水土保持修建500萬。
主吸引,我們再踏上第三里路
按教育部「宗教法人申請籌設宗教研修學院流程圖」,整個審核過程,從受理申請、會勘、提審議委員會審議……辦理財團法人變更登記,至派員暸解開學準備工作及各項教育設施等,最少14個月,當中所有軟硬體的預備、改善與更新,均需由上述的5,000萬校園與校務發展經費支應,若當中有任何的軟硬體設施通不過審核,則立案的日子便要拖得更長了。
目前我們己拜訪了一些已申請成功及正補件中的其他宗教研修學院,以及與一些了解審核過程的重要相關人士諮詢,更了解到這過程中必須解決的軟硬體設備,都必須要我們更大力的奉獻、加以改進,才能順利通過審核。
很明顯,如今到了我們要走三里路的時刻,我們已經有五餅,尚需再兩條魚,呈獻在主的手中,好讓主在當中施行神蹟,餵飽更多靈裏貧窮、飢渴慕義的人。
誰願意走第三里路?誰願意獻上五餅後,還再獻上兩條魚?
再次確認,這是值得我們獻上的祭壇
除非我們再一次確認浸神立案是神的工作、神的託附、是值得我們獻上的祭壇!是的,我們不以這異象為恥,願意再次宣告與確認,這是神的工作、神的託附、是值得我們獻上的祭壇,因為:
浸神立案——我們便可以為主儲備未來國中小學的合格宗教老師。
浸神立案——我們可以招收更多國外有心向華人宣教的宣教士與同工,可以辦理長期的學生簽証,不必再浪費巨額資源在出入境的機票與繁雜的居留手續上。
浸神立案——我們可與整個高等教育接軌,訓練更多的年輕人為主而活。
浸神立案——等於教育部對我們的承認與肯定,這有助於扭轉國人對基督教的百年誤解與偏見。
浸神立案——我們便不會再被「檢舉」,不必再上法院解釋我們不是非法招生,無須在畢業典禮上加上:「本學位與教育部所頒發之學位無關。」
浸神立案——隨著對岸承認台灣的學位,我們未來更可以培訓來自大陸,有心為主所用的弟兄姊妹。事實上,浸神己有來自大陸的學生在接受裝備,未來也將回到大陸事奉。
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
感謝神,至今已有200個教會,2,000位弟兄姊妹認同這異象,奮力擺上,一如保羅為馬其頓眾教會所做的見證:
「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侵,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再三的求我們,誰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份,並且他們所作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林後八2-5)
立案,對某些人而言,不過是金錢的堆砌與行政的繁瑣程序而己,然而對嘗過主恩滋味的人,卻深深體會到,我們不止參予在一個新學院的成立,更是投身在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中──被主的愛所吸引,為主擺上一切,這並非苦差事,更不是什麼犧牲,而是主給我們的機會、一個特別的位份。
同沐主愛,起而行動
若您深深愛主,也深深體會主的愛,願意参予在這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中,懇請您透過下列各種愛的行動來協助浸神立案:
1. 刋登消息與代禱:請在您服事或聚會的教會週報,在浸神立案完成前,每週持續刋登浸神立案的消息與需要,置放相關文宣並在主日及禱告會中持續代禱。
2. 向董/執事會傳遞負擔:深信教會領導階層愈了解浸神立案的重要性與深遠影響,便愈能支持與為浸神立案奉獻。
3. 再次訂定教會認獻目標:若海內外能有200個教會投入,在2007年內再募款4,300萬,每個教會需負擔21萬5000元新台幣以12個月分攤,每月共18,000元新台幣即能達成。當然,每個教會的經濟能力不同,但可以此為目標增減作奉獻。懇請您協助,在董/執事會或相關會議上正式提案,在今年訂出教會對浸神的奉獻目標。
4. 除教會外,也可推動個人的認獻,以每月1,000元為一單位,可認獻數個單位或多位弟兄姊妹共奉獻一個單位。
5. 若您早已認獻,甚或已到了個人財務的極限,而身體健康可以,您可考慮再參予一次「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的「百餐為浸神立案禱告禁食行動」。
讓我們一起沉浸在主的愛中,讓我們一起快樂歌唱,走第三里路、第四里路,因為「王帶我進了內室,我們必因你歡喜快樂,我們要稱讚你的愛情,勝似稱讚美酒,他們愛你是理所當然的。」(歌一4)
願世人因觀看到這一場美麗的愛情故事而瞠目結舌,不得不歸榮耀給我們永活的三一神。
為的是希望能和您一起在神面前獻上感恩和當面向您致謝,我們將從四月份起舉辦全省分區感恩見證分享會,屆時我們將會再發函邀請您,期待您能撥冗參加,共襄盛舉!!
註:若您需各樣文宣或想更多了解本院立案情形,請洽本院行政處 廖俶滇主任
電話:02-27203140轉104;傳真:02-27224646;e-mail:tbts.acc@msa.hinet.net
更多閱讀...
星期六, 3月 31, 2007
實踐愛的誡命
蔡瑞益/本院院長
什麼是第一且最大的誡命?耶穌的答案是要盡心、盡性、盡意的愛神,其次是愛人如己。大誡命與大使命同樣的重要,大使命是福音的拓展,但大誡命是生命的見證,因著見證的支持,才能使福音拓展,正如耶穌所說,因著見你們彼此相愛,就知道是主的門徒了。如何落實這「愛」的誡命呢?
愛神在先,才能愛人,因為愛是從神而來,滿得了神的慈愛才能真正愛人,而有了愛弟兄的實際,才是愛神的確據,愛神是內在的,愛弟兄是外顯的,兩者是不可分開的。如何落實愛的誡命呢?首先要渴慕神,渴慕親近神,正如鹿渴慕溪水一樣,單單因著愛神,受神的吸引,不是為著任何理由來親近神,只因為愛慕神,建立穩定的靈修關係,安靜主前,禱告等候神是落實愛慕神最好的作法。其次是要愛慕神的話,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靈奶一樣,詩人說:「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的思想」(詩119:97),不僅愛慕神的話,更將神的話背誦存記在心,讓神的道成為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更要保守己心,以單純愛主的心來事奉神,不是追求自己的榮耀,乃是愛神的榮耀,不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只有愛父的心,使自己內心的動機純淨,只為神而活,且因愛神而事奉。愛神的也當愛弟兄,不愛他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愛弟兄的人不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當然顧別人的事,一定要付代價,自己的事情會受影響,像聖經記載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一樣。健康的信徒或教會一定要彼此聯結,彼此相愛,愛弟兄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當然自己的家人更要看顧,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提前5:8)。
使徒彼得說,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行善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對於有困難的人,要施捨錢財,賙濟貧窮,對於弱勢的團體或族群,更要施予關懷。講愛心也講求紀律,因為愛是不加害與人,所以愛就成全了律法,所有誡命,都包括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因著愛更要凡事守規矩,遵守團體的規範。
一個社會或團體的文化與該社會或團體的核心價值有關,什麼是價值?價值是怎麼形成的?價值的形成與選擇有關,大家都選擇這件東西,這件東西就成為有價值。我們的人生歷程中不斷作選擇,有時是別人或環境強逼著你作選擇,你不得不回應,律法師要耶穌作選擇誡命中哪一條是最大的?耶穌不願受人的擺佈,他有自己的選項他選擇要盡心、盡性、盡意的愛神,其次要愛人如己。
他把「愛」當作他的核心價值,他認為「愛神」和「愛人」是最有價值的,如果這是耶穌的價值,當然也是教會和神學院的核心價值。
什麼是第一且最大的誡命?耶穌的答案是要盡心、盡性、盡意的愛神,其次是愛人如己。大誡命與大使命同樣的重要,大使命是福音的拓展,但大誡命是生命的見證,因著見證的支持,才能使福音拓展,正如耶穌所說,因著見你們彼此相愛,就知道是主的門徒了。如何落實這「愛」的誡命呢?
愛神在先,才能愛人,因為愛是從神而來,滿得了神的慈愛才能真正愛人,而有了愛弟兄的實際,才是愛神的確據,愛神是內在的,愛弟兄是外顯的,兩者是不可分開的。如何落實愛的誡命呢?首先要渴慕神,渴慕親近神,正如鹿渴慕溪水一樣,單單因著愛神,受神的吸引,不是為著任何理由來親近神,只因為愛慕神,建立穩定的靈修關係,安靜主前,禱告等候神是落實愛慕神最好的作法。其次是要愛慕神的話,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靈奶一樣,詩人說:「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的思想」(詩119:97),不僅愛慕神的話,更將神的話背誦存記在心,讓神的道成為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更要保守己心,以單純愛主的心來事奉神,不是追求自己的榮耀,乃是愛神的榮耀,不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只有愛父的心,使自己內心的動機純淨,只為神而活,且因愛神而事奉。愛神的也當愛弟兄,不愛他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愛弟兄的人不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當然顧別人的事,一定要付代價,自己的事情會受影響,像聖經記載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一樣。健康的信徒或教會一定要彼此聯結,彼此相愛,愛弟兄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當然自己的家人更要看顧,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提前5:8)。
使徒彼得說,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行善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對於有困難的人,要施捨錢財,賙濟貧窮,對於弱勢的團體或族群,更要施予關懷。講愛心也講求紀律,因為愛是不加害與人,所以愛就成全了律法,所有誡命,都包括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因著愛更要凡事守規矩,遵守團體的規範。
一個社會或團體的文化與該社會或團體的核心價值有關,什麼是價值?價值是怎麼形成的?價值的形成與選擇有關,大家都選擇這件東西,這件東西就成為有價值。我們的人生歷程中不斷作選擇,有時是別人或環境強逼著你作選擇,你不得不回應,律法師要耶穌作選擇誡命中哪一條是最大的?耶穌不願受人的擺佈,他有自己的選項他選擇要盡心、盡性、盡意的愛神,其次要愛人如己。
他把「愛」當作他的核心價值,他認為「愛神」和「愛人」是最有價值的,如果這是耶穌的價值,當然也是教會和神學院的核心價值。
更多閱讀...
三倍的賜福
陳安安/本院專任老師
過去的一年真是蒙福的一年!一直以來神學院的經常費都是欠缺的。每一年四千八百萬的預算只有兩千三百萬的實際奉獻收入,更何況去年額外需要五千萬的立案基金,真的需要向神求三倍的賜福。感謝主!去年十二月初五千萬的立案基金已募齊。更奇妙的是經常費竟然也足夠,並且還有47,676元的結餘。神給我們的真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物質的賜福
浸神所領受的不只是經濟上面的賜福,而是三方面的賜福,三層的賜福!最明顯的就是物質上的恩典。神學院在吳興街的這塊地是美南差會於五十多年前就買的一塊地。當神學院於1954年搬來這校地之時,附近都是稻田,是個偏僻的地方。誰會想到如今神學院是位於台北市最值錢、最繁榮、交通最便利的信義區?神把我們擺在一個策略性的優勢地點都是祂早就預備好的。教育部要求一般大學的校地面積是5公頃,要求宗教研修學院2公頃,而浸神卻有3.39公頃的校地面積。立案基金本來要求兩億,而後來降到五千萬,神為我們減輕不少的壓力。另外發展經費也需五千萬,因此共需一億的經費。從2005年11月4日在台中浸信會舉行的立案說明會到今年的3月8日,收到的奉獻已累計六千五百零四萬。感謝主!立案及發展基金從零開始到如今只差三千五百萬就能達成那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彷彿聽見主耶穌對我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19:26)
團契的福氣
其實在這段募款的期間神學院最享受的是在主裡的團契。每一筆的奉獻無論多寡都代表著弟兄姊妹的愛心與關心、代禱與支持,而這些是錢買不到的。這些的奉獻有大筆的奉獻但更多是小額奉獻。我們所在乎的不是金額有多少,而是團契有多深。我們所求的不只是奉獻的錢,而更寶貴的是奉獻的人,就是一些看到神學教育的重要性而願意繼續為浸神禱告、守望、支持的朋友。這些為立案奉獻的朋友有國內的、國外的,浸會的、非浸會的,年長的、年輕的。從2005年的979位的奉獻人數很明顯的增加到2006年的1,908位奉獻人數。其中有一位奉獻者是退休的牧師,他把退休金奉獻出來為著支持浸神立案。還有一位國小的學生把161元奉獻出來,就是他三週的零用錢所省下來的錢,如四福音書提到的那奉獻五餅二魚的孩童。有一些教會的經費不足,且甘心樂意的擺上,正如馬其頓的教會『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他們是按着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林後8:2-3)除非神自己感動弟兄姊妹,不然浸神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足夠的魅力和能耐使這麼多的人一同關心與支持此事。
屬靈的福份
從開始禱告尋求是否立案到清楚神要帶領我們走這條未曾走過的路,最重要的收穫是屬靈的功課。神在以賽亞書55:8-9提醒:『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神學院的所有老師與部分的董事是傳道人。對這些全職事奉神的僕人而言,要講信心與順服是容易的,但多年的事奉經歷使我們很容易憑經驗、憑專業來判斷及分析事情。神帶領浸神立案的路徑不一定是神帶領其他神學院立案申請的方式。我們的神是充滿智慧與創意的主!我們只要緊緊的跟隨祂而行。當然要籌到一億元有很多更簡單的方法,但神就是帶領我們走這條專心靠主的道路。當浸神立案成功之時,沒有一人得功勞,惟有將一切的『榮耀、尊貴、感謝歸給那坐在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者』因『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啟4:9,11)
第二波的立案文宣的主題是『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有些人稱它是『減肥卡』。其實減輕重量只是附加效果,而不是推動禁食的主要目的。鼓勵百天百餐禁食最主要的目的是為浸神立案禱告。有這麼多的代禱勇士願意付代價為神學院禱告,我們真是看到『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b)立案的需要讓我們深深的體會作主工『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萬軍之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亞4:6)我們除了盡心竭力完成神所託付我們的使命,我們更重要的是要謙卑禱告,專心仰望,也呼籲弟兄姊妹為我們舉起聖潔的手為我們迫切代禱。不僅為所需的經費代禱,也要為著立案申請的文件與過程,教育部的審核與評鑑等需要祈禱。
前幾期院訊刊登『立案奉獻花絮』的其中一篇有牧心堂的會友分享他們參與立案奉獻的心情與態度。趙第兄與劉姊妹肯定的說:『我們相信這是神驗中我們,在這歷史的一刻有份。』(156期院訊,13)是的!浸神立案只有這麼一次,我們一生只有僅此機會參與。能有機會參與是神給的恩典,是值得感恩與把握。筆者記得將近二十年前她在浸神就讀道碩之時,剛好那段時間學校在蓋新圖書館與萬民館(學生宿舍)。學生團契發起『第二什一奉獻』鼓勵學生為此擴建事工奉獻。雖然神學生的經濟能力有限但想到有機會為學校儘一點心力,筆者就開始實行『第二什一奉獻』。很奇妙的是雖然多奉獻出來但生活上並沒有缺乏,而且還可享受參與的喜樂。筆者更感恩的是這次回母校參加教導的事奉團隊又有這麼美好與難得的機會可以參與立案的事工!
耶和華所給的三倍賜福使我們的福杯滿溢。但願我們所獻上的讚美與感恩也是從心裡湧流出來,將一切的榮耀歸給神!
過去的一年真是蒙福的一年!一直以來神學院的經常費都是欠缺的。每一年四千八百萬的預算只有兩千三百萬的實際奉獻收入,更何況去年額外需要五千萬的立案基金,真的需要向神求三倍的賜福。感謝主!去年十二月初五千萬的立案基金已募齊。更奇妙的是經常費竟然也足夠,並且還有47,676元的結餘。神給我們的真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物質的賜福
浸神所領受的不只是經濟上面的賜福,而是三方面的賜福,三層的賜福!最明顯的就是物質上的恩典。神學院在吳興街的這塊地是美南差會於五十多年前就買的一塊地。當神學院於1954年搬來這校地之時,附近都是稻田,是個偏僻的地方。誰會想到如今神學院是位於台北市最值錢、最繁榮、交通最便利的信義區?神把我們擺在一個策略性的優勢地點都是祂早就預備好的。教育部要求一般大學的校地面積是5公頃,要求宗教研修學院2公頃,而浸神卻有3.39公頃的校地面積。立案基金本來要求兩億,而後來降到五千萬,神為我們減輕不少的壓力。另外發展經費也需五千萬,因此共需一億的經費。從2005年11月4日在台中浸信會舉行的立案說明會到今年的3月8日,收到的奉獻已累計六千五百零四萬。感謝主!立案及發展基金從零開始到如今只差三千五百萬就能達成那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彷彿聽見主耶穌對我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19:26)
團契的福氣
其實在這段募款的期間神學院最享受的是在主裡的團契。每一筆的奉獻無論多寡都代表著弟兄姊妹的愛心與關心、代禱與支持,而這些是錢買不到的。這些的奉獻有大筆的奉獻但更多是小額奉獻。我們所在乎的不是金額有多少,而是團契有多深。我們所求的不只是奉獻的錢,而更寶貴的是奉獻的人,就是一些看到神學教育的重要性而願意繼續為浸神禱告、守望、支持的朋友。這些為立案奉獻的朋友有國內的、國外的,浸會的、非浸會的,年長的、年輕的。從2005年的979位的奉獻人數很明顯的增加到2006年的1,908位奉獻人數。其中有一位奉獻者是退休的牧師,他把退休金奉獻出來為著支持浸神立案。還有一位國小的學生把161元奉獻出來,就是他三週的零用錢所省下來的錢,如四福音書提到的那奉獻五餅二魚的孩童。有一些教會的經費不足,且甘心樂意的擺上,正如馬其頓的教會『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他們是按着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林後8:2-3)除非神自己感動弟兄姊妹,不然浸神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足夠的魅力和能耐使這麼多的人一同關心與支持此事。
屬靈的福份
從開始禱告尋求是否立案到清楚神要帶領我們走這條未曾走過的路,最重要的收穫是屬靈的功課。神在以賽亞書55:8-9提醒:『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神學院的所有老師與部分的董事是傳道人。對這些全職事奉神的僕人而言,要講信心與順服是容易的,但多年的事奉經歷使我們很容易憑經驗、憑專業來判斷及分析事情。神帶領浸神立案的路徑不一定是神帶領其他神學院立案申請的方式。我們的神是充滿智慧與創意的主!我們只要緊緊的跟隨祂而行。當然要籌到一億元有很多更簡單的方法,但神就是帶領我們走這條專心靠主的道路。當浸神立案成功之時,沒有一人得功勞,惟有將一切的『榮耀、尊貴、感謝歸給那坐在寶座上、活到永永遠遠者』因『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啟4:9,11)
第二波的立案文宣的主題是『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有些人稱它是『減肥卡』。其實減輕重量只是附加效果,而不是推動禁食的主要目的。鼓勵百天百餐禁食最主要的目的是為浸神立案禱告。有這麼多的代禱勇士願意付代價為神學院禱告,我們真是看到『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b)立案的需要讓我們深深的體會作主工『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萬軍之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亞4:6)我們除了盡心竭力完成神所託付我們的使命,我們更重要的是要謙卑禱告,專心仰望,也呼籲弟兄姊妹為我們舉起聖潔的手為我們迫切代禱。不僅為所需的經費代禱,也要為著立案申請的文件與過程,教育部的審核與評鑑等需要祈禱。
前幾期院訊刊登『立案奉獻花絮』的其中一篇有牧心堂的會友分享他們參與立案奉獻的心情與態度。趙第兄與劉姊妹肯定的說:『我們相信這是神驗中我們,在這歷史的一刻有份。』(156期院訊,13)是的!浸神立案只有這麼一次,我們一生只有僅此機會參與。能有機會參與是神給的恩典,是值得感恩與把握。筆者記得將近二十年前她在浸神就讀道碩之時,剛好那段時間學校在蓋新圖書館與萬民館(學生宿舍)。學生團契發起『第二什一奉獻』鼓勵學生為此擴建事工奉獻。雖然神學生的經濟能力有限但想到有機會為學校儘一點心力,筆者就開始實行『第二什一奉獻』。很奇妙的是雖然多奉獻出來但生活上並沒有缺乏,而且還可享受參與的喜樂。筆者更感恩的是這次回母校參加教導的事奉團隊又有這麼美好與難得的機會可以參與立案的事工!
耶和華所給的三倍賜福使我們的福杯滿溢。但願我們所獻上的讚美與感恩也是從心裡湧流出來,將一切的榮耀歸給神!
更多閱讀...
星期日, 2月 11, 2007
祂的手,一生牽我走祂的路
戴詩恩/本院神學生二年級
出生在基督教家庭
從小即在基督教之家庭成長,自幼稚園開始每週主日聚會從未間斷,父母親的家族皆是基督徒背景,雙方均有獻身做牧者的弟兄,對我而言信主不是一樁難事。在求學時期,家族中當牧師的六位長輩時常催促:「詩恩,你該受洗了吧?」我被問了不下數十次,但我仍沒有決定受洗的日子,我也常問自己我是否該受洗?我確信了嗎?受洗和得救有關嗎?
我相信是聖靈使基督贖罪之恩在我心裡發生效力,又藉著祂有效的恩召,使我和基督有了連結,是神打開我的眼睛光照我,使我看見我是個罪人;祂親自吸引我,使我知道神愛我,祂永遠愛我。於是我開始每天禱告、學習讀經、操練服事,這一切都讓我沈浸在主的愛中,同學的嗤笑或責難也並未攔阻我,使我離開耶穌。當時雖不明白得救與受洗的關係,但我選擇等候神。
呼求上帝救我母親
當有一天大家不再追問我要不要受洗時,上帝用了一種方式使我更深認識祂。那一年我九歲,我的母親因胎位不正,送往醫院就診,當日前所未有的恐懼來臨,我害怕失去母親,像是一股黑暗的勢力侵蝕我的心,當下我跪在床前緊握顫抖的雙手開始禱告,我留著眼淚對每天禱告的神說:「親愛的主耶穌,我知道祢愛我,祢看見我的母親,她生病了,我求祢救救她,不要讓她離開我,因為我相信祢也愛我的母親。」
一個無助、單純的心使我更親近神。感謝神,祂垂聽我的禱告,媽媽回家了,雖然胎中的小妹沒能存活,但是掌權的神教導我明白生命的氣息存留在乎神,祂是給予的神,也是收取的上帝。從那日起,我確信我所信的是誰,祂是垂聽禱告的神,祂是信實永不改變的神。
家中再次變故
有關重生後生命改變的問題,坦白說,我並沒有太大的轉折,因在基督化家庭長大有一定的生活規範和模式,分辨對與錯或善與惡也以聖經為原則,但是我知道我正在改變,我的心歸屬於神,而我一生要為主活,榮耀祂的名,上帝會按祂的旨意與時間使我的心意更新而變化,縱然再遇極大的窘況,我也深信祂與我同在,只要我有耶穌,我就會被改變。
十五歲那年,家庭發生更大的變故,哥哥出車禍,嚴重傷至脊椎,其後又因與父親失和離家出走,接著是父母親的婚姻瀕臨破裂,一個屬神的家庭幾乎支離破碎。家庭的變故雖帶來身、心、靈的傷害,但感謝耶穌陪伴我們走過這人生的風浪;我是上帝特別保守的孩子,奇妙的主在我的軟弱上顯出神的剛強,是上帝藉著苦難使我蛻變,這段經歷使我更親近神,更加地倚靠神。
十七歲受洗更愛主
十七歲那年我決定受洗,雖然我明白因信稱義的真理,也瞭解神為我完成代贖的工作,我已得救,有新鮮又豐富的生命在我裡面,但透過聖經的真理與牧師的教導,使我明白受洗是遵行聖經的教訓,耶穌以自己為榜樣,也教導門徒該如此行。
受洗對許多信徒而言雖只是一個儀式,目的是為了叫眾人得以看見我信仰的告白,並且承認救恩需要信心,承認主是一位完備的救主,我要得著在基督耶穌裡一切的福氣,有兒子的名分,有聖靈的能力和安慰,藉著神無比的慈愛得到永遠的保障和得勝的確據,也在世人面前宣告如今活著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在黑暗的權勢中表明我不再屬於世界,神揀選了我,以祂愛子耶穌基督成為中保,祂的捨命流血救贖我,使我得以分別為聖,學習成為合神心意的人。因此,我作了一個改變我一生的決定,向牧師提出受洗的要求,感謝神使我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是耶穌救我離開罪惡的權勢,進入光明的國度,成為祂的兒女。
在受洗後,我的改變超乎我所求所想,起初從我的性格開始有了變化,是聖靈的工作使我學習謙卑、順服、信心、忍耐、愛心、盼望…;一心只想為主作工(雖然那時還不明白我能為主作什麼?)之後對人的靈魂開始有極大的負擔,走在人群中開始為人們禱告代求,期盼神用我的口向人講說好消息,對自我的瞭解就像摩西說我是拙口笨舌的一樣,因此我開始規律性的每日讀經禱告,期待有天我也可以成為主的工人。
勇敢站出見證主
過去我膽怯於站立台前,面對眾人說話會直冒冷汗、面紅耳赤、說話急促…,但因著神所賜的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使我勇於在主日為主作見證,講述神在我生命中作奇妙的工;性情易於緊張的我,在教會長期司琴的服事仍會膽戰心驚。經過許多的磨練與信心的交託,讚美主!我可以在敬拜讚美司琴服事時自由地享受、稱頌神的喜樂,與眾弟兄姊妹一起大聲歡呼讚美祂。
我對我的家人有極大的負擔,尤其是像我一樣在基督化家庭長大的孩子,生在上帝保守的恩典中卻不知感恩,對於這位奇妙的救主懵懵懂懂,對這世代的孩子而言,信仰不是生活而是多餘的憂愁。讚美主!我的兩個表弟也於去年信主了。今年十二月,我的哥哥也接受耶穌基督成為他個人的救主。我相信神要興起祂的工人用各樣的方式吸引祂的兒女來跟隨祂,所以要像以賽亞的心志相同,說:「主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我願意一生為主使用。
來吧!跟從我!
十七歲那年應教會英文查經班的老師邀請,在母親與老師的陪同下參加了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工人獻身研討會,在去之前,我開始向神禱告,若神要用我請對我說話,我帶著一顆懼怕又喜悅的心情前往,在聚會的敬拜中我不停的流淚,有一股完全的愛傾倒在我裡面,說不出來的憂傷在讚美中轉化成平安,接著是牧師的證道,每一字句都像是神在對我說話,好似耶穌在呼召門徒一樣,說:「來吧!跟從我。」
當講員呼召的時候,我毫無猶豫的向前邁進,走到台前舉起我的雙手,渴慕神用祂的慈繩愛索將我環繞,在我心中單單只有耶穌。回家後,聖靈的感動沒有退去,我求神繼續作這感恩的工作,好叫我明白這不是一時的衝動。之後,我仍努力完成我高中的學業,每早晨我以禱告靈修親近神,只盼望神每天對我說話,每晚睡前跪在床前求神回應我的禱告。
在進入高三那年的新春禮拜,按教會的傳統每人都有一個金句紅包,我們都將它視為神對我們新的一年要作的反省與目標,因此我特別看重這個經節,我相信神要用祂的話語作我呼召的憑據,主說:「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16:11)
進入神學院
高中畢業後,因著神的帶領,我進入了神學院。全能的神開始重建我的家庭,我父親和哥哥陸續歸家,我父母的婚姻重建,我哥哥與父親學習彼此和好。但在十九歲那年,再次經歷人生命的脆弱。在道生神學院二年級時,離家的父親因重病而倒下,我也知道耶穌的存在是何等的真實,我明白祂是真實的,同樣的也被祂的愛激勵及感動。那天在病房裡,我看見父親重新接受耶穌基督成為他個人的救主並將自己獻給神,直到今日,耶穌的愛及救恩仍是我們全家人的動力。不是我們揀選上帝,而是上帝先揀選了我們,因我們都是祂的最愛。
另一種傳福音的方法
道生神學院畢業後,在教會作全時間的傳道同工,感謝神興起我另一種傳福音的方式,開始作鋼琴家教,目的只是為了透過音樂使孩子認識神。做新事的主,祂預備人的心是我們無法測透的,雖不知道何時可收割,但我仍要殷勤撒種。
家教的學生來來去去約有十多位,透過每年在教會舉辦「小羊音樂會」作為收割慶典,感謝主,歸主的人數將近半數,甚至所有的學生家長也都承認我的信仰,但因台灣傳統的民間宗教信仰根深蒂固,改變信仰並非易事,只有耶穌可以改變。但我相信神說我們是世上的光和鹽,雖然我的恩賜與專長都非常淺薄甚至無用,但我知道我仍在裝備期,這段時間也求神預備我學習的方向及服事主正確的態度,願神使用我,「不可叫人小看我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4:12)。
再一次裝備
三年的時間,禱告、尋求,我再次進入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進修受裝備。數算主恩,信耶穌到如今已有十七年了,伴隨我的不再是悲傷、絕望,而是從神而來的平安及喜樂,常思想神如果沒有拯救我,現在不知是何等可憐的光景。
這些年間,有跌倒過、失敗過,更有著各樣的試探、引誘,但神使我得勝,祂是我杯中的份!我深深明白,祂是我的父親,細心、耐心的得著祂的兒女,即使我本來不夠也不完全,但愛我的父卻在各樣的事上教導我、訓練我,當我無力的時候,耶穌基督十字架上捨命的大愛,總是再次激勵我,軟弱的我再次轉為剛強。尤其去年,教會的打擊與牧者的受創,使我再次投入阿爸父的懷中,更多經歷父神的慈愛。當然,也有神的管教,感謝神,祂說:「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擔呢?」(箴18:14)。
上帝是慈愛的神,我現在的生命是已被耶穌基督重價所買贖的,這生命是屬祂的生命,因主已為我承擔一切!哈利路亞!
今年,神差遣我到了基隆碇內浸信會實習,我知道這是上帝特別的預備,在這裡,我看見上帝國度的復興,我經歷神更多豐盛的恩典,更在禱告中得著聖靈的能力。愛我的父一直不斷地更新我的生命,重建我的信心,使我有幸能參與他們建堂的事工。奇妙的主,祂的手一直牽引我一生走祂的道路。
從小即在基督教之家庭成長,自幼稚園開始每週主日聚會從未間斷,父母親的家族皆是基督徒背景,雙方均有獻身做牧者的弟兄,對我而言信主不是一樁難事。在求學時期,家族中當牧師的六位長輩時常催促:「詩恩,你該受洗了吧?」我被問了不下數十次,但我仍沒有決定受洗的日子,我也常問自己我是否該受洗?我確信了嗎?受洗和得救有關嗎?
我相信是聖靈使基督贖罪之恩在我心裡發生效力,又藉著祂有效的恩召,使我和基督有了連結,是神打開我的眼睛光照我,使我看見我是個罪人;祂親自吸引我,使我知道神愛我,祂永遠愛我。於是我開始每天禱告、學習讀經、操練服事,這一切都讓我沈浸在主的愛中,同學的嗤笑或責難也並未攔阻我,使我離開耶穌。當時雖不明白得救與受洗的關係,但我選擇等候神。
呼求上帝救我母親
當有一天大家不再追問我要不要受洗時,上帝用了一種方式使我更深認識祂。那一年我九歲,我的母親因胎位不正,送往醫院就診,當日前所未有的恐懼來臨,我害怕失去母親,像是一股黑暗的勢力侵蝕我的心,當下我跪在床前緊握顫抖的雙手開始禱告,我留著眼淚對每天禱告的神說:「親愛的主耶穌,我知道祢愛我,祢看見我的母親,她生病了,我求祢救救她,不要讓她離開我,因為我相信祢也愛我的母親。」
一個無助、單純的心使我更親近神。感謝神,祂垂聽我的禱告,媽媽回家了,雖然胎中的小妹沒能存活,但是掌權的神教導我明白生命的氣息存留在乎神,祂是給予的神,也是收取的上帝。從那日起,我確信我所信的是誰,祂是垂聽禱告的神,祂是信實永不改變的神。
家中再次變故
有關重生後生命改變的問題,坦白說,我並沒有太大的轉折,因在基督化家庭長大有一定的生活規範和模式,分辨對與錯或善與惡也以聖經為原則,但是我知道我正在改變,我的心歸屬於神,而我一生要為主活,榮耀祂的名,上帝會按祂的旨意與時間使我的心意更新而變化,縱然再遇極大的窘況,我也深信祂與我同在,只要我有耶穌,我就會被改變。
十五歲那年,家庭發生更大的變故,哥哥出車禍,嚴重傷至脊椎,其後又因與父親失和離家出走,接著是父母親的婚姻瀕臨破裂,一個屬神的家庭幾乎支離破碎。家庭的變故雖帶來身、心、靈的傷害,但感謝耶穌陪伴我們走過這人生的風浪;我是上帝特別保守的孩子,奇妙的主在我的軟弱上顯出神的剛強,是上帝藉著苦難使我蛻變,這段經歷使我更親近神,更加地倚靠神。
十七歲受洗更愛主
十七歲那年我決定受洗,雖然我明白因信稱義的真理,也瞭解神為我完成代贖的工作,我已得救,有新鮮又豐富的生命在我裡面,但透過聖經的真理與牧師的教導,使我明白受洗是遵行聖經的教訓,耶穌以自己為榜樣,也教導門徒該如此行。
受洗對許多信徒而言雖只是一個儀式,目的是為了叫眾人得以看見我信仰的告白,並且承認救恩需要信心,承認主是一位完備的救主,我要得著在基督耶穌裡一切的福氣,有兒子的名分,有聖靈的能力和安慰,藉著神無比的慈愛得到永遠的保障和得勝的確據,也在世人面前宣告如今活著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在黑暗的權勢中表明我不再屬於世界,神揀選了我,以祂愛子耶穌基督成為中保,祂的捨命流血救贖我,使我得以分別為聖,學習成為合神心意的人。因此,我作了一個改變我一生的決定,向牧師提出受洗的要求,感謝神使我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是耶穌救我離開罪惡的權勢,進入光明的國度,成為祂的兒女。
在受洗後,我的改變超乎我所求所想,起初從我的性格開始有了變化,是聖靈的工作使我學習謙卑、順服、信心、忍耐、愛心、盼望…;一心只想為主作工(雖然那時還不明白我能為主作什麼?)之後對人的靈魂開始有極大的負擔,走在人群中開始為人們禱告代求,期盼神用我的口向人講說好消息,對自我的瞭解就像摩西說我是拙口笨舌的一樣,因此我開始規律性的每日讀經禱告,期待有天我也可以成為主的工人。
勇敢站出見證主
過去我膽怯於站立台前,面對眾人說話會直冒冷汗、面紅耳赤、說話急促…,但因著神所賜的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使我勇於在主日為主作見證,講述神在我生命中作奇妙的工;性情易於緊張的我,在教會長期司琴的服事仍會膽戰心驚。經過許多的磨練與信心的交託,讚美主!我可以在敬拜讚美司琴服事時自由地享受、稱頌神的喜樂,與眾弟兄姊妹一起大聲歡呼讚美祂。
我對我的家人有極大的負擔,尤其是像我一樣在基督化家庭長大的孩子,生在上帝保守的恩典中卻不知感恩,對於這位奇妙的救主懵懵懂懂,對這世代的孩子而言,信仰不是生活而是多餘的憂愁。讚美主!我的兩個表弟也於去年信主了。今年十二月,我的哥哥也接受耶穌基督成為他個人的救主。我相信神要興起祂的工人用各樣的方式吸引祂的兒女來跟隨祂,所以要像以賽亞的心志相同,說:「主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我願意一生為主使用。
來吧!跟從我!
十七歲那年應教會英文查經班的老師邀請,在母親與老師的陪同下參加了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工人獻身研討會,在去之前,我開始向神禱告,若神要用我請對我說話,我帶著一顆懼怕又喜悅的心情前往,在聚會的敬拜中我不停的流淚,有一股完全的愛傾倒在我裡面,說不出來的憂傷在讚美中轉化成平安,接著是牧師的證道,每一字句都像是神在對我說話,好似耶穌在呼召門徒一樣,說:「來吧!跟從我。」
當講員呼召的時候,我毫無猶豫的向前邁進,走到台前舉起我的雙手,渴慕神用祂的慈繩愛索將我環繞,在我心中單單只有耶穌。回家後,聖靈的感動沒有退去,我求神繼續作這感恩的工作,好叫我明白這不是一時的衝動。之後,我仍努力完成我高中的學業,每早晨我以禱告靈修親近神,只盼望神每天對我說話,每晚睡前跪在床前求神回應我的禱告。
在進入高三那年的新春禮拜,按教會的傳統每人都有一個金句紅包,我們都將它視為神對我們新的一年要作的反省與目標,因此我特別看重這個經節,我相信神要用祂的話語作我呼召的憑據,主說:「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16:11)
進入神學院
高中畢業後,因著神的帶領,我進入了神學院。全能的神開始重建我的家庭,我父親和哥哥陸續歸家,我父母的婚姻重建,我哥哥與父親學習彼此和好。但在十九歲那年,再次經歷人生命的脆弱。在道生神學院二年級時,離家的父親因重病而倒下,我也知道耶穌的存在是何等的真實,我明白祂是真實的,同樣的也被祂的愛激勵及感動。那天在病房裡,我看見父親重新接受耶穌基督成為他個人的救主並將自己獻給神,直到今日,耶穌的愛及救恩仍是我們全家人的動力。不是我們揀選上帝,而是上帝先揀選了我們,因我們都是祂的最愛。
另一種傳福音的方法
道生神學院畢業後,在教會作全時間的傳道同工,感謝神興起我另一種傳福音的方式,開始作鋼琴家教,目的只是為了透過音樂使孩子認識神。做新事的主,祂預備人的心是我們無法測透的,雖不知道何時可收割,但我仍要殷勤撒種。
家教的學生來來去去約有十多位,透過每年在教會舉辦「小羊音樂會」作為收割慶典,感謝主,歸主的人數將近半數,甚至所有的學生家長也都承認我的信仰,但因台灣傳統的民間宗教信仰根深蒂固,改變信仰並非易事,只有耶穌可以改變。但我相信神說我們是世上的光和鹽,雖然我的恩賜與專長都非常淺薄甚至無用,但我知道我仍在裝備期,這段時間也求神預備我學習的方向及服事主正確的態度,願神使用我,「不可叫人小看我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4:12)。
再一次裝備
三年的時間,禱告、尋求,我再次進入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進修受裝備。數算主恩,信耶穌到如今已有十七年了,伴隨我的不再是悲傷、絕望,而是從神而來的平安及喜樂,常思想神如果沒有拯救我,現在不知是何等可憐的光景。
這些年間,有跌倒過、失敗過,更有著各樣的試探、引誘,但神使我得勝,祂是我杯中的份!我深深明白,祂是我的父親,細心、耐心的得著祂的兒女,即使我本來不夠也不完全,但愛我的父卻在各樣的事上教導我、訓練我,當我無力的時候,耶穌基督十字架上捨命的大愛,總是再次激勵我,軟弱的我再次轉為剛強。尤其去年,教會的打擊與牧者的受創,使我再次投入阿爸父的懷中,更多經歷父神的慈愛。當然,也有神的管教,感謝神,祂說:「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擔呢?」(箴18:14)。
上帝是慈愛的神,我現在的生命是已被耶穌基督重價所買贖的,這生命是屬祂的生命,因主已為我承擔一切!哈利路亞!
今年,神差遣我到了基隆碇內浸信會實習,我知道這是上帝特別的預備,在這裡,我看見上帝國度的復興,我經歷神更多豐盛的恩典,更在禱告中得著聖靈的能力。愛我的父一直不斷地更新我的生命,重建我的信心,使我有幸能參與他們建堂的事工。奇妙的主,祂的手一直牽引我一生走祂的道路。
更多閱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