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01, 2006

走過巨變的時代──浸信會聖光堂三十四年的忠僕黃懋昇牧師


費琳教士/楊方麗玲譯/吳昶興老師校訂

戰亂中成長

  黃懋昇牧師1921年9月13日出生,生長於江西萍鄉世家。父親是公務員,在南昌任職,育有三女、六男,1928年舉家遷到江西的南昌市,黃牧師幼年即在當地接受小學和初中的教育。

  由於戰亂的關係,1937年全家又再搬回萍鄉, 1939年因戰爭西延,奉母命到四川合川,進入國立第二中學就讀高中二年級,國立二中是收容江浙沿海戰區流亡學生的學校。1941年高中畢業,1943年夏考進四川重慶的國立中央大學,校長是蔣介石先生,由於中日戰爭戰火不斷,無暇處理校務,請了朱經農先生作教育長,代他治理中央大學。中央大學思想開放,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大家充滿民主精神,有時甚至到重慶遊行,呼口號、唱抗戰歌曲。四年學習後,於1947年獲法學士學位。

在中央大學信主

  黃牧師在大學期間,患有胃病,每夜必痛到天亮才止。由於長久有病在身,心情不佳,有一星期日經過教室聽到歌聲,見一些基督徒同學聚會,於是進去參加聚會,所唱詩歌慰藉他心靈之苦,於此接觸基督信仰,並且開始參加「沙磁區基督徒大專團契」,帶領的是趙師母張性初女士,張性初是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前教務長張容江的姊姊。在重慶的最後一年,計志文牧師在中央大學大禮堂舉行佈道大會,把這座容納兩、三千人的大禮堂擠得水洩不通,在這次佈道會上,黃牧師舉手決志信了主。

  1945年9月抗戰勝利,隔年中央大學在南京復校,那時黃牧師四年級,南京校舍與設備都比戰時好得多。

受浸唱「快樂日」

  1947年大學畢業後,黃牧師隨之來到台灣,在台中高工任教,前後有九年,上帝使用這個環境帶領他,他開始參加台中浸信會的聚會,當時教會的傳道人是張容江牧師。1952年5月11日台中浸信會成立教會並在下午舉行第一屆浸禮,黃牧師是第一批的受浸者,浸禮時所唱詩歌是「快樂日」,故以後黃牧師在教會浸禮時,也會唱這首「快樂日」,表示浸池中有個人跟他一樣,正在經歷他一生最重要的事。當時與他一起受浸的,還有現已退休的楊毓昂牧師。
受浸後黃牧師渴慕追求,在1953年被選為同工負責青年助道會,當時教會是由杭克安牧師牧養。1956年暫放棄教書生活,進入省立台北結核病防治院任職,一年後因個性不合離職。

汝應興起為主奉獻

  1957年入基隆女中重任教,重執教鞭。在學校任教工作數年,目睹世風日下,有賣知識之嫌,年青心靈日漸追隨世界,偏行己路,當時心中有微聲音呼喚說:「汝應興起,為主奉獻!」

  1959年8月在台北台灣療養院作切胃大手術,感覺與基督寶血洗淨罪污同證主恩,因而發願甘心為主奉獻,並在1960年報考台灣浸信會神學院接受裝備,當時入學者共十九人,1963年僅八人畢業。一年級在基隆浸信會實習,二、三年級在板橋仁愛浸信會實習。當年教導黃牧師的老師有周聯華牧師師母、柯理培牧師、柯少培牧師、杭克安牧師、唐佑之牧師、張繼忠牧師、馮之?老師等。

暖暖山邊樹立教會

  1963年畢業後來到基隆暖暖山邊,接手浸信會暖暖佈道所的工作。
這個佈道所是在1961年10月1日開堂,由鍾平山傳道負責,1963年7月鍾傳道離職,便由黃牧師繼續開拓的工作。黃牧師在此耕耘,購地建堂、於1967年成立教會,取名為「聖光堂」,同時在此按立為牧師,教會的使命是「立足聖光、心懷中華、放眼世界、廣傳福音」。

忠心事主,終身事奉

  1968年9月2日與何綽儀姐妹在聖光堂結婚,由周聯華牧師證婚,是聖光堂第一對伉儷。黃師母與夫婿同心,投入教會服事直到1997年退休。

  聖光堂的牧職是黃牧師畢生的服事,也是他最愛的工作。該教會的青年助道會很興旺,成為許多教會的楷模。黃牧師、師母帶領教會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在1987年和1988年分別接受政府的表揚,肯定教會在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工作上的貢獻,黃牧師也多次代表教會和浸信會聯會參與國際性會議。

  由於黃師母的支持與幫助,黃牧師得以將敏銳的思緒和上帝賦予的恩賜在神的國度中發揮出來。黃牧師除了擔任牧職,自1970年起在關渡基督書院兼任教職,直到1989年;1982年從亞洲浸信會神學研究院畢業,1992年到1999年在浸信會神學院兼任教職。

  黃牧師曾翻譯西南神學院傅理樂(Leroy Frod)博士著《教學與訓練的設計》(Design for Teaching and Training)一書,由香港浸信會出版社發行,本書獲讀者熱烈迴響,已發行三刷了。黃牧師曾於1987年被選為香港浸信會出版社董事之一。

  1990年起大陸開放台灣觀光,由於黃牧師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他透過到大 陸參加會議的機會傳福音。1997年從聖光堂退休後,黃牧師、師母便將他們的時間投入在大陸宣教上,他們曾先後進入中國多次,並在許多教會作教導。之後更積極參與對中國大陸宣教的事工,1999年浸聯會誕生了新會章,同時也成立大陸福音部,第一任部長即黃牧師,由他率領中華浸信會聯會開展中國的宣教工作。

經歷神蹟,事奉不懈

  黃牧師在七十歲後,有兩次嚴重的疾病,1992年在基隆長庚醫院檢查右耳失聰,靠主醫治,恢復聽覺。

  2002年10月他和師母應邀參加香港宣道會希伯崙堂四十週年會慶,卻在25日過境香港時突患腦瘤破裂,昏厥癱瘓,幸及時送醫救回一命,黃師母費盡心力,藉國際醫療機構送回國內診治,歷經數月出院恢復健康,上帝恩顧黃牧師,他們夫婦仍能參與教會聖工。

  2004年,黃牧師夫婦從他們所愛的基隆和教會搬到陽明山上的至善安養護中心。現今高齡85的黃牧師和師母安享他們的晚年,並仍積極的為主作見證。黃牧師自謙是暖谷中的一只螢蟲,閃閃微光,乏善可陳,其實他的生命充滿上帝豐富的慈愛與恩惠,是主賜給暖谷的一盞明燈。

更多閱讀...

星期日, 11月 26, 2006

教會音樂與時代的對話


田展艾/本院教會音樂專任老師

  近年來,全世界的基督教教會多少都曾經對教會崇拜所使用的音樂,有許多的爭議與討論,特別是「音樂語法」方面的質疑與探討、「傳統」教會音樂與「現代」教會音樂的論戰、以及教會音樂中的「聖」與「俗」應有何定義與區分等。事實上,這些討論的脈絡非常複雜的,絕非三言兩語可解釋清楚,因為教會音樂不僅是包含許多不同類別的音樂形式與風格,教會音樂更需反應出各個時代教會的傳統,以及受到各種不同區域民俗文化的影響。若欲一一敘述與討論其中每一個細節,還有各個時代相互之間的關聯與影響,勢必非以一部巨著才能完成此宏大任務。所以筆者僅就教會音樂風格(不包括文字)方面作概略性的探討,希望從教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探尋教會音樂是如何在不同的世代,回應當代文化的影響,進而形成各個不同、並且獨特的教會音樂。

音樂的聖與俗

  每一個世代的教會音樂,都無法避免地會受到當時代的文化、傳統、風俗、時代背景等的影響。同樣的,從每一時代的世俗音樂中,也能尋出教會音樂所留下來的痕跡。這種「聖」、「俗」 音樂相互影響的實例,在每個世代中都創作出嶄新的音樂風格。譬如,被稱為當代最偉大的盲人流行音樂家雷.查爾斯(Ray Charles, 1930-2004),他不僅是二十世紀著名的爵士樂(Jazz)與藍調(Blue)音樂藝人,更是靈魂樂(Soul music)的先峰。在他的音樂創作中,充滿了他從小唱到大的教會音樂,也就是為一般大眾所知的福音詩歌(Gospel music)。在雷.查爾斯尚未成名前,他的創作在流行音樂界,一度還被質疑太像「福音音樂」而受到排擠;他甚至還因為將「神聖的」教會音樂使用在被當時教會人士稱為「罪惡的」低俗音樂中,而被趕出教會。教會界人士批評他說:「雷.查爾斯把神聖的教會音樂,變成了魔鬼的音樂。」

  當然,教會音樂也同樣地受到世俗音樂的影響。例如,在二十世紀美國靈恩運動過程中,許多流行音樂歌手在這些聚會裡,真實的遇見神而得救。當他們將自己最美的讚美祭獻給神時,也順理成章地將他們所熟知且熱愛的流行音樂曲風帶入了教會。這種具有流行曲風的教會音樂,漸漸發展成具有獨特風格的教會音樂,就是現在我們使用的「敬拜讚美」詩歌的先鋒。

  教會音樂與當代藝術文化相互影響的情況,不僅在二十世紀才如此顯明。從考古學出土的文獻與現存的音樂實證中,已發現重要且有力的證據,證實了在教會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的教會音樂都與當時的社會文化?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若往回追溯,最早可追溯至聖經的舊約時期。

一、舊約時期猶太民族之宗教音樂與當地文化之對話:

  近年來研究有關猶太民族之論述有愈來愈多的趨式,而針對猶太民族音樂方面的討論,就以希伯來聯合大學猶太音樂教授 Abraham Zebi Idelsohn 之著作《猶太音樂的歷史發展》(Jewish Music in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為基礎。根據書中的討論,在猶太民族音樂發展的過程中,深受當地(即現今的巴勒斯坦)鄰國音樂的影響。書中還特別將埃及、腓尼基、亞述、巴比倫,以及其他當地民族音樂與猶太民族的宗教音樂列舉比較之。在例證中可發現,這些音樂在旋律上,使用相同的調式、音域,以及類似的節奏與構造(頁44)。在樂器方面,從出土的文物中也證實了,猶太民族所製造的樂器,也與當地其他民族所製造的樂器構造極為相似 。

1.受埃及文化之影響:

  舊約時代的埃及人視宗教音樂為神聖的,並且具有聖化與潔淨人心的功能。在宗教儀式?,音樂事奉必須由專職的男、女祭司負責。像這樣為宗教儀式設立專職音樂事奉人員的概念,後來也出現在大衛王為聖殿崇拜所作的規劃中。大衛王特別從利未人中挑選出有音樂恩賜者,分派他們擔任專職的聖樂事奉,在神面前以歌詠奏樂服事神。

  由於考古學的發現,有關古埃及人所使用的樂器,以及它們的功能性質,可從已出土的埃及帝王之墓穴石壁、墓碑上得到一些解答。從這些石壁和墓碑上的圖案中看出,古埃及人在宗教儀式中會使用樂器。根據學者研究,樂器在儀式中只擔任伴奏的角色,而且只用絃樂器伴奏。吹奏樂器中的笛子和打擊樂器,是到後期才漸漸地加入宗教儀式中,它們也只是擔任歌者與舞者的伴奏。至於喇叭與號角的功能與用途,是作為一種符號來使用。

  在猶太人的「第一聖殿」時期,樂器在宗教儀式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古埃及人的相似,也是以絃樂器 為主要的樂器,其職責是為歌者伴奏。吹奏樂器的功能與用途也和古埃及人的用法相似,它們只代表一種記號。例如,猶太人所使用的羊號角(shofar), 其用途是以召集會眾為主(民10:1-8),但它也被猶太人認為具有贏得戰爭的神力,可趨走邪靈。吹角代表神與我們同在的思想,可從聖經民數記十章九節得到印證:「你們在自己的地,與欺壓你們的敵人打仗,就要用號吹出大聲,便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得蒙記念,也蒙拯救脫離仇敵。」

2.受腓尼基、亞述、巴比倫文化之影響:

  由於猶太人與腓尼基人對宗教音樂的使用途徑有相當程度的不同,所以在此不多作論述。而就亞述與巴比倫宗教音樂對猶太人的影響來討論,他們的影響多在崇拜形式上的,比較不是在音樂本身上。基本上,亞述與巴比倫的音樂以及他們所使用的樂器,都與比他們擁有更早文化的埃及相似,所以在這些層面看不出有特別的影響。反倒是從亞述人喜愛歌唱的民俗中,回應了他們的音樂多以人聲為主,以絲絃樂器伴奏為輔。巴比倫人的宗教音樂也是多以人聲來表現,並且由專職祭司與專業歌者以歌唱的方式呈現。在崇拜儀式中,由他們發展出來的歌唱形式,包括應答(responsive form)、啟應(antiphonal form)、齊唱(unison form)、獨唱(solo form)。這些歌唱形式深深地影響了猶太人的崇拜儀式,甚至也間接地影響了日後羅馬天主教的宗教儀式。總之,除了埃及音樂之外,影響舊約時代猶太人宗教音樂最深的,就是亞述與巴比倫音樂。

二、新約時期猶太人的會堂音樂與當地文化傳統之對話:

  在新約時期猶太人的宗教音樂,基本上是承襲了舊約時代的傳統,在宗教儀式中仍保留了各種的頌讚,音樂部份也極為相似。不同之處是在歌頌部份,由原先在聖殿崇拜的專職祭司擔任,轉為由所有會眾擔任。並且在器樂伴奏部份,到了新約時代已經消失。根據學者研究,早在第二聖殿時期,猶太人因為當時的鄰國異教徒與猶太人中的異端敬拜者都使用樂器,故視樂器為不潔之物,因此在會堂崇拜儀式中的音樂是以人聲為主,並將樂器部份去除。不過,有在獻祭時仍有使用樂器。後來,第二聖殿於主後七十年被毀,所有獻祭事奉因此停止,樂器便完全從宗教儀式中消失 。

三、初期基督教會聖樂與當代文化的對話:

  由於初代基督教會的信徒大部份是猶太人,所以早期的教會音樂也就理所當然地承襲了猶太人的宗教音樂傳統。同時,在初代教會發展的過程裡,教會音樂受世俗文化的影響,可由許多實例中清楚地觀察到,它們是如何地從影響世俗音樂,漸漸的轉而受世俗音樂的影響。

  從羅馬天主教聖樂與當代世俗音樂之間相互影響中觀察到,在早期基督教儀式中所使用的平行複音音樂(Organum),其發展過程中,曾出現在多聲部複音音樂的無歌詞華彩樂段聲部上,填寫以世俗性為主題的法文歌詞。其創作方式是,在以聖歌旋律為主的「持續聲部」(Tenor)上,使用屬於宗教性的拉丁文歌詞,並且在上聲部的華彩樂段部份,加上以敘述世俗為主題的法文歌詞。像這樣有兩種主題,以及兩主種不同語文歌詞的複音音樂,被稱為經文歌(Motet)。 由於擁有兩種主題的特性,每一首這一類型的經文歌,都可以同時出現在宗教儀式或娛樂場合中。

  在中世紀初期,屬於教會音樂的彌撒曲(Mass),其發展過程中曾有一段時期深受當時流行音樂的影響。作曲家們挑選當時最為人知的流行歌曲,借用它們的旋律譜寫彌撒曲,再配上專屬於宗教禮儀的歌詞。當時有一首流行歌曲(法文為“Chanson”)「武裝了的人」(L’homme arm?),它的主旋律曾被許多當代主要的作曲家們用來創作彌撒曲。其中包括杜飛(Guillaume Dufay, c. 1400-1447)、奧奇根(Johannes Ockeghem, c. 1410-1497)、賈斯昆(Josquin Desprez, c. 1440-1521)。他們借用此曲的旋律,再加上自己獨特的創作手法,譜寫了不同風格的「武裝了的人」彌撒曲(Mass L’homme arm?)。 這種世俗音樂影響宗教音樂的現象,經過這些著名作曲家的推波助瀾,變得過度地世俗化。也就促使羅馬天主教在1564年的大公會議中決議,針對教會音樂世俗化的問題,提出五個有關音樂事奉的禁令, 以解決之:

1.禁止使用以香頌(Chanson) 或其他世俗流行歌曲為主旋律的彌撒曲,以及模仿彌撒曲(Parody Mass)。
2.禁止過度使用多聲部的對位複音音樂,致使歌詞含糊不清,無法辨明詞意。
3.禁止在各教會的崇拜儀式中,音樂被過度使用;例如:「敘續經「(Sequence) 中被過度渲染的華彩樂段等。
4.禁止過度地使用樂器,特別是那些吵雜、吵鬧的樂器。
5.擔任崇拜儀式中之詩班班員,或其他服事的歌手,被禁止在態度上的不敬虔、散漫,以及在音樂技巧上的不夠專業(指音高不準確、咬字不清楚等)。

四、宗教改革後各個改革宗之教會音樂與當代文化之間的對話:

  從十五世紀末期開始到十六世紀中葉,基督教會內部蘊釀著改革運動,這些宗教教義上的改革也促使了教會音樂的革新,以致創作出新的教會音樂曲風。在此同一時期,屬於教會外的世俗音樂也發展出一種,在西洋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音樂種類,那就是「歌劇」(Opera)。在這個階段,不論是羅馬天主教,或是各個改革宗教派的宗教音樂,都多少受到從教義傳統改革與世俗音樂而來的影響,各自發展出獨特的教會音樂風格。

  當時的羅馬天主教,雖然受到宗教改革的衝擊,可是在宗教音樂部份,依然受到教會傳統的影響,以致音樂形式上沒有多大的改變。不過到了十七世紀,當歌劇逐漸盛行,並且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世俗音樂時,便愈來愈深入地影響宗教音樂的曲風,使之較以往的更為華麗與豐富。這些例子可從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c. 1567-1643)所創作的教會音樂中找到。

  在新教的改革宗派裡,其所屬的教會音樂風格各有不同的表現。在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所領導的德語系路德宗裡,仍然保留了大部份天主教的音樂,如彌撒曲等。而同時他們也發展出一種會眾詩歌,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聖詠曲」(Chorale)。 另外,受世俗音樂影響的實例,可從許多巴哈(J. S. Bach, 1685-1750) 的聖樂曲中找到,其中「馬太受難曲「(Passion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是為最好的例子,因為在其中巴哈使用了許多創作歌劇的手法。正如 Stolba 在她的書中如此評論巴哈的音樂,她說:「雖然巴哈從未創作過歌劇,但他的「馬太受難曲」證實了他有能力,創作具有歌劇風格的戲劇音樂 。」

  在加爾文(Jean Calvin, 1509-1564) 所領導的法語系加爾文宗裡,他們的宗教音樂深受其信仰教義的影響。在崇拜禮儀中,只准許歌詠聖經中的詩篇或頌歌,而且刻意地去除一切人手所創作的東西,譬如樂器以及由基督徒所創作的聖詩歌詞等等。所以,他們拆毀教堂內的管風琴,並改以無伴奏的方式吟唱由他們所改寫的詩篇,稱為「韻文詩篇」(Psalter )。雖然他們的宗教音樂,到後來還是受到路德宗音樂的影響,漸漸地接受了器樂曲,允許在崇拜中使用樂器伴奏,但由於他們嚴謹的教義所使,其宗教音樂沒有受到世俗音樂的衝擊。

  歐洲英語系的英國國教(Anglican Church),他們的宗教音樂受到羅馬天主教音樂與加爾文宗音樂的影響。雖然他們宗教儀式與音樂部份近似於天主教的禮儀及音樂,但也發展出屬於他們特有的宗教音樂。像是英國國教版的天主教經文歌,稱為「讚美詩」(Anthem), 以及被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發揚光大的「英文神劇」(English Oratorio)。在這些宗教音樂中都可找到許多創作歌劇音樂的素材,例如在神劇的獨唱曲中,也使用由歌劇所發展出來的音樂曲風,稱為「反覆詠嘆調」(da capo Aria)。 在這些新類型宗教音樂發展的同時,加爾文宗的教會音樂也影響著當時的英國教會。在1562年,出版了一冊十六世紀最重要的會眾聖詩,這本聖詩集是英文版韻文詩篇,名為Sternhold and Hopkins Psalter。 另外一本重要的英文韻文詩篇是,1612年由亨利艾恩斯沃爾斯(Henry Ainsworth)出版的《詩篇聖詩集》(The Book of Psalmes)。這兩本詩集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當英國清教徒於1620年移民到美國時,這兩本詩集也被他們帶到美國,而成為日後美國基督教會,教會音樂發展的基礎。

五、清教徒移民到美國後教會音樂與時代的對話:

  由於初期移民到美國的清教徒,幾乎都是沒有受教育的平民。因此,不論在文化或音樂方面的素質都比較低落,而使得這一時期的宗教音樂創作也跟著非常粗俗,成為教會音樂的黑暗期。這也造成後來古典音樂勢微,而促成流行音樂成為主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於移民到美國的歐洲人士,多數是中下階層沒有文化的平民,他們對於屬
於上流社會的古典音樂所知甚微,當然無法與之取得共鳴,所以古典音樂在當時的美國,是長期處於弱勢的地位。相形之下,屬於多數人能聽得懂,能一起玩味的流行音樂便快速地佔據強勢的地位。許多新的樂風因而快速發展,其中包括了:爵士樂(Jazz)、藍調音樂(Blues)、搖滾樂(Rock)、以及其他的流行音樂曲風。因著新樂風的產生,也更新了表演者呈現出來的方式。這些流行音樂藝人仿照近似小型室內樂樂團組織,組織了新風格流行音樂樂團。基本上,這些樂團可能包括彈奏絃樂器的(如提琴或吉他等)、彈奏鍵盤的(如鋼琴或電子琴等)、打鼓的、吹奏的(如小喇叭或薩克斯風等)等幾位歌手。像這樣的新風格樂團,最有名氣的就屬披頭四樂團了。這種由小型樂團所形成的表演風格,以及他們的音樂曲風,促成了宗教界聖樂詩歌團的興起。當這些樂團到各處巡迴演唱與佈道時,也將這種表演形式的「崇拜儀式」介紹給基督教會,其所引發的效應是,造成教會中「表演事業」(show business)的風行。甚至,後來的新興的音樂,如「新世紀音樂」(new age music)與「繞舌歌」(rap)的盛行,都深深地影響了教會音樂的走向與發展。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更在幾波的靈恩運動推促下,使得二十世紀的教會音樂,發展出一種嶄新的教會音樂曲風與崇拜形式,那就是「敬拜讚美」。這種教會音樂混合了爵士樂的節奏、當代流行音樂的旋律、以及流行音樂樂團所使用的配器法與表演方式。它的發展與流行,不僅影響到歐洲的教會,也影響了亞洲各國的教會音樂,臺灣教會當然也包括在內。

六、台灣教會的教會音樂與當代的對話:

  臺灣最早期的教會音樂發展,深受西方傳教士的影響,所以在1960年代之前,臺灣教會似乎只唱「傳統詩歌」。這後來的十年間,有少數的「民歌風」教會音樂,透過校園的福音工作,慢慢的被帶入各界大專院校,轉而進入教會。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藉著韓國教會所帶領的「敬拜讚美」訓練會,以及由以琳出版社所出版的《新歌頌揚》,快速地且深入了影響目前臺灣基督教會的教會音樂走向。在此同時,臺灣各界也快速地隨著經濟需求的轉化,成為一個非常多元體的社會。臺灣教會的聖樂服事者也正疲於奔命的,期望能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宗教音樂方向,而不致隨波逐流。在要求「福音本土化」的同時,如何也達到「宗教音樂本土化」?何謂本土化的(或中國化的)宗教音樂?是地方戲曲曲風的音樂,像是「歌仔戲」 麼?是具有原住民或客家民謠曲風的聖樂曲麼?是源自中國大陸民謠曲風的詩歌麼?是由中國五聲音階所創作的聖樂麼?亦或是混合了西方流行音樂、中國民俗音樂、以及日韓流行音樂曲風的「臺灣流行音樂」?

結語

  每當思想到類似有關「教會音樂與時代的對話」的主題時,筆者無法不立刻連想到耶穌的話,記載在約翰福音四章廿一至廿四節:「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還會想到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二節說的話:「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求聖靈幫助神的教會與當代世界對話時,能尋得引人共鳴的語言,幫助世人與祂的子民體認真神之愛,而回以最真誠又最美好的禮物來「敬拜讚美」神。

----------------------------------------------------------------------------
1.A. Z. Idelsohn, Jewish Music in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29), 1-71.

2.有兩種絃樂器可以在儀式中使用,分別為大豎琴(Nevel)和四方形小豎琴(Kinnor )。前者的體積比後者大,有十二條琴弦,能發出較大的音量;而後者有十條琴弦,具有較甜美抒情的音色。

3.羊號角有兩種外形,公羊的角是彎曲的,母羊的角是直的,兩者皆無法吹出不同的音高,只能做出長音或短音的區別。在中世紀時,它是唯一仍以原來面貌在猶太人會堂中使用的古代樂器。

4.赫士德《當代聖樂與崇拜》(台北:校園出版社,2002),174。

5.Motet之字源是從法文“motetus”的“mot”(文字)而來,意指在華彩樂段填加上「文字」。通常經文歌在獻唱時,兩種歌詞可以同時唱出,也可為配合不同場合之需,只唱其中一個聲部,而剩下的聲部用樂器伴奏取代之。在宗教儀式中只唱拉丁文歌詞聲部,法文歌詞部份會被省略,保留下來的音樂部份用樂器伴奏的方式呈現出來;反之,在宮廷宴會場合只唱法文歌詞聲部,剩下的拉丁文聲部其歌詞被省略,而音樂部份由樂器伴奏。

6.K. Marie Stolba,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Dubuque: Wm. C. Brown Publishers, 1990), 94-95.

7.Ibid., 63, 186, 198.

8.Ibid., 252.

9.根據 Stolba 的說法 “Monteverdi’s church music is unusual in its inclusion of many secular elements, especially operatic ones…Many of Monteverdi’s sacred compositions foreshadow the merging of sacred and secular elements that became common practice a century later.” (p. 309)

10.大部份的聖詠曲為四部合唱曲,是屬於主音音樂風格的歌曲,主旋律出現在最高聲部,其他三聲部則是做和聲上的支持。

11.“Though he composed no operas per se, … 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demonstrate his ability to write expressive dramatic music in operatic style.” (Stolba, p. 405)

12.韻文詩篇是一種無伴奏的單音音樂,為在宗教儀式中的會眾唱詩而寫。(Stolba, p. 245-246.)

13.K. Marie Stolba, 247.

14.“反覆詠嘆調” 是義大利歌劇中獨唱曲的曲式,這種歌唱曲式從 “A” 樂段開始,進行到 “B” 樂段,再反覆 “A” 一次後結束 (Stolba, p. 317-318) 。

15.這本韻文詩篇是由 Thomas Sternhold (d. 1549)和 John Hopkins共同編輯出版。

16.K. Marie Stolba, 248.

更多閱讀...

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


蔡瑞益/本院院長

  「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的經文出處是撒母耳記上七章十二節,當以色列人在米斯巴打敗非利士人之時,撒母耳將一塊石頭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間,給石頭起名叫「以便以謝」,意思是「幫助之石」。「以便以謝」也是地名,以利的時代以色列人曾在此地與非利士人有兩次戰爭,第二次戰爭之時,甚至連耶和華的約櫃都被非利士人擄走,原本此地是以色列百姓的羞辱與憂傷之處,百姓曾懷疑耶和華神已離他們而去,因為耶和華不再幫助他們,以致他們打了敗仗,遭受非利士人的屈辱。事實並非如此,耶和華一直幫助以色列人,從沒有離棄祂的百姓,當這「幫助之石」立好之後,非利士人不敢再越境攻打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反倒收復了以前被非利士人所佔領的城邑。

  「以便以謝」是見證之石,見證神一直是以色列人的幫助,而且神的幫助才是以色列百姓得勝的主因,《呂振中譯本》翻成「這是永恆主幫助我們的證據」,每逢看見這塊石頭就思想神的恩典,就見證神的能力和得勝,也使仇敵不敢越雷池半步,更是神百姓歡呼敬拜的時刻,因為神的百姓已從受困轉為自由,已從缺乏轉為豐富,已從軟弱轉為剛強,已從憂傷轉為喜樂,已從分散轉為合一。

  去年十一月參加花蓮美崙浸信會新堂獻堂感恩禮拜之時,最受吸引、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塊大石頭刻著「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豎立在會堂前的廣場上,教會立石為記,見證神的恩典和幫助,也向世人宣告,神的幫助才是這間教堂順利完成的主因。教堂建築的歷程一定是非常艱辛,許多的困難是外人所不能明白,若只是靠著人的才能,或世人的努力必不能解決各種難題,感謝神,他們經歷了神的幫助,神的作為是何等奇妙,祂的恩手是大有權能,在他永無難成之事,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正如使徒保羅所說:「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

  去年本院決議要向教育部申請立案,有許多挑戰擺在面前,深知若不是倚靠神的幫助必不能完成這工,因此在美崙浸信會感恩禮拜講道時曾說,神學院也要立一塊石頭,見證神在立案的大事上顯出祂的恩典和幫助。本院立案的第一挑戰就是籌募五千萬的立案基金,若沒有這筆基金,就無法送件申請。感謝神,祂是信實的,到了今年十月底已籌募4,370萬新台幣,接近所定的目標,深信到年底主必會全然預備,完成目標。立案是本院更新的第一步,相信立案之後,本院一定有所不一樣,我們需要神繼續的引領和幫助,需要祂所給的異象,在準備送件的過程中,思想本院的再更新,每位同工同心投入本院的建造,籌設一所符合教育部要求,更為主所喜悅的神學研修學院。

更多閱讀...

星期一, 9月 25, 2006

團契之愛


陳黃慶雲/專任老師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詩133)

一首團契之愛的短詩

  詩篇133是一首描述信徒相聚、團契之愛的短詩,列於詩篇120篇至134篇的上行之詩中。上行之詩是以色列人登耶路撒冷聖殿崇拜時,沿途一起吟唱的短詩集。朝聖團體吟唱這些短詩使他們忘卻艱難,有勇氣繼續前進。在您的屬靈旅程中,四周的弟兄姊妹是否常常給您許多的支持與鼓勵?

  讀到詩篇133篇,您的感覺如何?我會想起高中時期,有一群喜歡唱詩歌的朋友,假日去教會讀書,休息時一起唱詩,好像升學考試不是那麼痛苦,也增加不少的勇氣與力量。有時也會想起不同階段的禱告同伴,有一位屬靈同伴,是高中同班同學,一起在台南府前路浸信會聚會,我們一起參加教會聚會,每週兩人同禱,當我就讀神學院時,她常用金錢與禱告支持我的家庭,雖然她在卅七歲離世,但是這份團契之愛,依然離我很近、很親。在基督的團契之愛?,無論是團體的或個人的情誼,都常常給我許多幫助。

  雖然團契之愛有許多美好的回憶,但也想起,有段時間讀詩篇133篇覺得很痛苦,因為被肢體傷害的感覺是那麼強烈,讀這詩篇像在傷口上撒一把鹽,令人覺得刺痛而哀傷。

  弟兄姊妹,不知道,您的團契生活美好的感覺多?還是刺痛哀傷的感覺深?感謝神,祂醫治我的心,使我肯定在基督?的團契是上帝賜福的管道,不是我沒有再遇見受傷的事,而是我學會以合適的心態來面對團契生活。

潘霍華與尤金畢德生的影響

  在探討團契之愛的過程,除了聖經,有兩位作者對我影響很深,一位是潘霍華牧師(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他是德國神學家,今年是他生一百週年紀念。他很懂得享受人生的美好事物,也懂得為信仰付出生命代價。他處於希特勒時期,看出希特勒是違反基督信仰,當時有的教會採取沈默,他覺得這不是神的旨意,暗中參與刺殺希特勒的計畫,計畫失敗被捕,處死時只有卅九歲。另外一位是尤金畢德生牧師(Eugene H. Peterson, 1932-),他是加拿大維真學院靈修神學教授,也是北美深具影響力的靈修作家之一,撰寫了一系列牧養書籍,他牧會時,專注牧養工作,而非行政或活動,他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稱。

  詩篇133篇這首上行之詩,描述朝聖旅程中的同伴情誼是非常重要。當眾人合唱這首詩歌時,會以感恩的心,珍惜同行的朝聖伴侶。

  第一節說:「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描述朝聖群體,有伴同行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何等的善」是多麼美好的意思;「何等的美」是多麼快樂的意思。弟兄姊妹,您會為自己身邊的基督徒而獻上感恩嗎?您珍惜他們嗎?基督徒在一起的時間不會長久,要珍惜。

  第二節「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貴重的油,象徵神的恩典。從神來的豐富恩典,像是聖靈的膏油,先倒在祭司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衣領)上。亞倫是祭司,祭司行使代禱職分,象徵代禱可以使神的恩典與膏油,在彼此相愛、和睦相處的屬靈團契中,一直流傳下去。

  第三節「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黑門山在以色列北方的敘利亞境內,山的高度有九千呎,黑門山距離錫安山很遙遠,錫安山只有一千呎的高度。雖然距離這麼遙遠,高度差距這麼大,但是黑門山的水氣,會飄過連綿不絕的千山萬嶺,到達錫安山,遇見冷空氣後,凝結成甘露。神的恩典就像錫安山凝結的甘露,不管屬靈團契距離多遠,處境多低,耶和華命定屬靈團契一定要得到祝福,就是得到永恆而豐富的生命。

一、團契之愛的淵源

  詩篇133篇指出團契之愛的淵源是神的恩典(聖靈的膏油)。在屬靈團契中,如何讓上帝的恩典,像膏油一直流傳下去?或像黑門的水氣,飄過千山萬嶺抵達錫安山凝結成甘露?

  原則一:以基督為連結。屬靈團契是倚靠基督作連結,彼此之間是間接關係,不是人與人的直接關係。過去我們是遠離神恩典的人,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被圈在基督的身子裡,我們是靠基督連結的團契。這是潘霍華的原則,也是耶穌的原則。耶穌不把自己交給人。最明顯例子是在迦拿婚宴,馬利亞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說:「婦人,我與你有何相干?」耶穌不讓馬利亞直接干預他,他希望與母親之間是有神作橋樑的間接關係。

  這也是保羅的原則,他說:「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的合式……」(弗4:14-15)這也是約翰的原則,約翰說:「……使您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團契)。」(約壹1:3)屬靈團契是有基督在中間的團契,不是單由人聚集的團契。

  原則二:高舉神的話(聖經)。耶穌說:「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約15:10上)在基督?的團契,若遵行神的話就能認識神、明白神的旨意與神的應許,也能領受神豐富的恩典,並且活在神的愛中。

  原則三:彼此代禱。讓代禱成為神恩典流通的管道。我們所信靠的不是教義、制度或是組織,而是又真又活的神,這位神樂意施恩憐憫。當我們行使祭司的職分,彼此代禱,我們就會看見神的恩典,像膏油、像甘露,流到我們中間,滋潤團契中的每一位肢體。

  當我們在團契中重視這三個原則,讓神的恩典流到團契之中,會產生許多美好的現象,其中包括喜樂、自由、醫治與建造等的現象。

二、團契之愛的表徵

(一)喜樂的表徵

  當我們以基督為連結,讓基督成就的和睦在團契之中,可使我們經歷美好、喜樂的感覺。正如詩篇133:1「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既使在陌生環境,遇見基督徒,馬上會有喜樂親切的感覺,因為基督的連結,使我們喜樂。

  當信徒以神的話彼此激勵,或是分享個人生命故事、一起唱詩讚美神,都是何等甜美的經驗。詩55:14「我們素常彼此談論,以為甘甜,我們與群眾在神的殿中同行。」作者想到過去與同伴在神的殿裡相聚,彼此的交通、談話享受團契之愛的甜蜜。可是五十五篇十二至十三兩節提及親密的肢體有時傷我們最深「原來不是仇敵辱罵我,若是仇敵,還可忍耐;也不是恨我的人向我狂大,若是恨我的人,就必躲避他。不料是你!你原與我平等,是我的同伴,是我知己的朋友。」可見,團契生活有時帶給我們喜樂,有時也會使我們受傷。

  在團契中,若因服事而受傷害,受攻擊、受誤會,就容易失去喜樂,這時若將基督放在自己與受服事者中間,學習保羅所說:「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西3:23)內心就不容易受傷了。

  有時可能受到肢體無意、有意、惡意的傷害,不要自己去面對人,讓基督在人我之間,像約瑟讓神站在弟兄和自己中間,透過神看弟兄,就醒悟過來,弟兄們傷害他的意念與行動,透過神,都轉化為好的意思,是神祝福家族的計畫。所以在傷害中,若有基督在中間,還是可以喜樂。

  當我們彼此代禱,為個人的重擔與困難一起禱告,經歷神的美好成就,我們的心,豈不是充滿喜樂。所以屬靈的團契的最明顯表徵就是喜樂。

(二)自由的表徵

  潘霍華認為有兩種團契,一種是神的團契,一種是人的團契。神的團契是降服神的旨意,等候神的計畫、神的工作、讓人自由的順服神。人的團契是因人的夢想、理想或野心所建立,用威脅、利誘拉攏人,聖經的「結黨」就是指人的團契。潘霍華時代的希特勒組織就是人的團契,潘霍華認定人的團契會在神的恩典中毀滅,雖然潘霍華被處死的時候,希特勒的勢力還存在,但是他死後三星期希特勒自殺,再過一個月,希特勒的帝國完全瓦解。

  在屬靈團契中,我們以基督為連結。因為有基督,所以有自由。「因為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加5:1)當我們遵行神的話也可以得自由,因為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行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不是研究神的話就曉得真理,而是遵行神的話必曉得真理,遵行真理,必然會得以自由。

  當我們彼此代禱,看見許多不可能的變成可能,知道屬靈工作不是靠自己勞苦,而是靠神的恩典,內心就體會耶穌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太11:30)的自由與釋放。

  彼前5:2-3「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在屬靈團契中,有人負責牧養,像牧師、區牧、小組長、組員之間都有彼此牧養的功能,但是牧養是按著神的旨意,以榜樣、了解、支持、鼓勵來對待弟兄姊妹,彼得提醒我們,不能為貪財,更不能轄制他人。在給予自由與轄制中間,有時真的很難拿捏,基本原則就是要有高度的期望與要求,但是卻是在體諒中,鼓勵個人按著適合自己的速度達成目標。

  在屬靈團契中,我們可以享受聖靈?的自由。弟兄姊妹,您覺得自己的靈?自由嗎?

(三)醫治的表徵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談到基督?的肢體關係,他說:「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林前12:22-23)在基督團契中,軟弱的是不可少的,幫助軟弱者是健全者存在的意義。俊美肢體的責任是使不體面的成為體面,不俊美的得著俊美。這些都是在團契中,以彼此服事使弱勢肢體得醫治的基本觀念。

  新約腓利門書,記載有一個逃跑的奴隸阿尼西母,因為保羅接納他,視他為捆鎖中生的兒子,稱他為心上的人,願意替他償還債物。保羅懇求他的主人腓利門重新接納他為親愛的弟兄。這是使不體面成為體面;使不俊美成為俊美的實例。阿尼西母因著保羅的接納,得到醫治,成為真正對人有益的(「阿尼西母」的字意)新造的人。

  畢德生提到牧養者的角色,特別說牧養者不是救主,我們不能靠自己解決別人的問題。是的,我們不是救主,但是可以彼此代禱,靠著主的應許「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前2:24下)相信基督會在團契中繼續施行奇妙的事,因為耶穌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您相信嗎?

  信徒在教會提出的代禱事項,大部分都是身體的需要或事工的需要,很少提到比較內在的,像是情緒、個性、人際關係、與神的關係等的困難與需要,其實內在生命更是需要代禱關懷的部分,我們卻往往忽略檢視自己的內在。

  有一天讀到一本書《我為什麼是我?》,內中提及在人的?面,最常具有的負面形象就是自卑感、罪惡感、害怕被人拒絕、害怕失敗等。當誠實面對自己,突然覺醒自己有自卑感,雖然自己未察覺,別人也未必知道,但是真相是如此,神很快地藉著一張大張的感謝卡,安慰、醫治我的心。在基督的團契中,真的需要互相鼓勵,使內在的生命,得安慰、受醫治。

  弟兄姊妹,您有內在的軟弱嗎?您需要醫治嗎?內在醫治不一定需要在特別的醫治聚會中,或是經歷特別的情緒反應現象,在團契的愛裡,藉著基督,藉著神的話,藉著彼此的關懷代禱,我們可以都得醫治。

(四)建造的表徵

  在團契中,我們有喜樂,有自由,又蒙醫治,我們還有更積極的目標就是建造。「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2:5) 屬靈生命的建造不是個人獨自發展,而是在團契中建造,成為靈宮。在屬靈團契中,我們的建造就是在基督?連結眾人的生命與恩賜,一起建造神的國。

  基督所賜給我們的聖靈,使我們可以建造屬靈的果子(品德或生命),也建造屬靈的恩賜。屬靈生命的成熟是在團契的肢體關係中互相激發成長,甚至在衝突中反省而得成長,使我們結出美好的屬靈美德。

  當我們發掘自己的恩賜,操練恩賜,應用恩賜,會使我們的屬靈生命價值綻放出來,也使我們獲得成長的喜樂。並且,屬靈恩賜不是屬於個人,而是屬於屬靈團契。我們眾人的屬靈恩賜,要在基督裡互相連結,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聖靈賜下恩賜是因為團契有需要或是要完成上帝託付的使命,去服事人、造就信徒、完成神的計畫。若沒有需要或使命,就不需要恩賜。我們不需要、不使用的恩賜,聖靈也會隨時收回。很多人渴慕屬靈恩賜和屬靈經歷,把它看成是自己靈性成長的記號或是資歷表,這真是誤解上帝賜給我們聖靈恩賜的用意。

  基督團契之愛的四個表徵喜樂、自由、醫治與建造,不是獨立存在,而是連鎖的,當團契充滿這四個表徵,就見證神的慈愛與恩典像膏油、像甘露,流到我們中間。

二、團契之愛的效果

  當屬靈的團契產生的喜樂、自由、醫治與建造等現象,自然會有兩項特別的效果:

  (一)榮神益人:基督團契充滿喜樂、自由、醫治與建造,清楚顯明我們所蒙受的益處,這些個人生命轉變的故事,就成為榮耀神的見證。在屬靈團契中,常彰顯出人無法做到,只有神能成就的工作,既然是神的工作,自然應當歸榮耀給神。

  (二)教會增長:當團契中有愛、自由、醫治與建造,看見信徒生命「質」的增長。當未信者被神的作為、基督徒的團契之愛所吸引,會自然歸向神,這是「量」的增加。

  使徒行傳2:42-47 描寫耶路撒冷教會,有神作為─奇事、神蹟、有教導、有物質的分享、有喜樂讚美,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這?所說,得救的人是「主」加給他們,教會增長是主的工作,不是人的工作。

  弟兄姊妹,您相信基督?的團契是上帝賜福的管道?您渴望神的恩典像膏油、像甘露,流到每一位肢體,使團契充滿喜樂、自由、醫治、建造的積極現象,並產生榮神益人、教會增長的美好果效?

更多閱讀...

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支持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向教育部立案


王偉強/香港浸會出版社社長

尋找一個值得獻上的祭壇

  您禁食過嗎?您想過在未來的一百天,認真地為一個需要、一個目標,每天都禁食一餐嗎?
  其實禁食並不難,難在有沒有一個值得您如此獻上的祭壇!
  這如同若您找到您最愛的人時,您會甘心情願地為對方煮一百餐飯、甚至是一輩子的飯。
  浸信會神學院懇切祝福您,盼望您能找到心所愛的人,也能找到一個值得您一輩子獻上的祭壇。
  感謝神,如今在您我前頭的,就有一個值得我們獻上百餐禁食代價的祭壇,那就是──為浸神的立案基金奉獻。
  為什麼這是值得獻上的祭壇?或是用另一個說法,向教育部立案對浸神、對福音的傳播、對上帝國度的推展、對教會、甚至對您個人,或是您蒙召的子女有什麼效益或重要性?

同感一靈,眾心連結

  是的,浸神立案,的確有其深刻而重要的意義,值得我們一起去奮鬥。
感謝神,從去年第155期《院訊》(2005年11月)?出〈為什麼臺灣浸信會神學院要申請立案〉的說明,並開始向各教會及弟兄姊妹傳遞立案異象後至今,我們已收到約七十一間教會及1919人次,共約三仟五佰萬新臺幣的奉獻。

  這些奉獻,代表的絕不止是金錢而已,而是眾教會眾弟兄姊妹的「心」。主耶穌說得很清楚:「因為你的財寶在那?,你的心也在那?。」(太6:21)
因此這些奉獻,代表的不止是金錢的累積,更是眾人的心愈來愈多的連結,讓我們更加確認,立案並非我們閉門造車一廂情願,而是有許多關心浸神的主內弟兄姊妹,教會肢體同感一靈,一同為這個意義深刻與影響深遠的祭壇而獻上。

  主?謝謝每一位董、執事,長老、牧者傳道及弟兄姊妹,我們雖然平凡,卻可以為主做不平凡的事。

關鍵時刻,關鍵行動

  雖然目前浸神立案基金已突破目標的一半,然而眼見其他宗教的研修機構已備妥五千萬,正式向教育部申請立案,我們知道,這也是另一種的屬靈爭戰,我們不應該遲延,我們應該更加的積極,再好好地加一把勁。

  關鍵時刻,需要關鍵行動:我們要迫切禱告,而且是禁食禱告。

  禁食不是苦修,禁食是為了更加的專注。

  禁食不是絕食,禁食是為了屬靈的目標而暫時停止進食。
禁食是感恩,禁食幫助我們了解,原來上帝一直在供應我們,養活我們。
禁食是擴展,幫助我們更加敏銳地從關注自身的需要,擴展到神國的需要。
禁食可以幫助我們在繁忙且又不景氣的日子中,依然可以找到時間與金錢來為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的立案基金奉獻。

  為了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及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基督徒都可一起參與,我們建議的方法很簡單:

  在未來的一百天,每天禁食一頓午餐或晚餐,為浸神、為神學教育、為神學生、為教會、為臺灣、國外的宣教及您自己的靈命、服事、家庭、工作來禱告。

  想想,若每餐需花一小時來預備及享用;若每餐的熱量為六百大卡又需花費六十元。那每天禁食一餐、一百天、一百餐,您最少可以空出一百個小時來禱告,又可省下六千元來奉獻。同時,您也可能在三個月中減下好幾公斤的重量。
基督徒總是有時間可以禱告,總是有金錢可以奉獻,總是有機會可以操練,只要您找到一個清楚而又值得獻上的祭壇。

  如今就是時候!

  在未來的一百天,我們會跨過聖誕節、跨過新年,甚至農曆新年,您可以為主獻上什麼呢?您可以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您會變得更輕盈、更儆醒,同時,您可最自然又無壓力地為浸神立案多走一里路,多奉獻六千元新臺幣。

主耶穌對禁食的教導與提醒


  若您有這感動,然而因身體健康或某種原因無法加入這「百天百餐為浸神立案禁食行動」,您不必覺得氣餒,您可找一位願意禁食與禱告的弟兄姊妹,分享這個活動,並支持與鼓勵他/她來禁食,在百天百餐的禁食結束後,您們可一起奉獻六千元或一萬兩千元。

  當然,若您覺得這個祭壇太重要,需要更多人投入獻上,您也可在團契、在教會中一起來推動,操練禁食、操練奉獻、操練如何推動一個屬靈運動、操練如何尋找一個有價值的祭壇,然後把自己獻上。

  請利用資料中的「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行動表」,作為您自己或所屬的小組、團契或教會與神的立約、督促與記錄。您可以個人認養這一百餐;也可由多人共同認養這一百餐。

  適當的禁食有許多的好處,為了屬靈的目標更是如此,但禁食並非一種我比你屬靈、我比你愛主的身份象徵。耶穌從未命令人要禁食,但是祂在登山寶訓中似乎又假定了基督徒會禁食,不過主還是提醒我們:

  「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著愁容,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己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禁食的時侯,要梳頭洗臉,不叫人看出你禁食來,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見,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6:16-18)

爭一時,更爭千秋

  浸神立案只有一次,何時募足五千萬基金了,何時即可申請;反過來說,若一直達不到這「門檻」,後續的事工便難以開展。

  神學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但籌募「立案基金」卻是可以加速?理的工作。為了爭千秋,我們也爭這一時,盼望在未來的一百天,除了本來已在進行的奉獻外,因著「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行動」,我們能在今年底把不足的一仟五佰萬元的立案基金募齊,明年我們便可具體地備齊所有的文件向教育部申請立案。

  親愛的弟兄姊妹,深信神已在您的心中動工,不然您不會有這麼大的耐心與興趣閱讀這篇說明,能否請您現在暫時放下這份說明,安靜幾分鐘,然後禱告求問上帝:

  「主耶穌,雖然現今的世代艱難,雖然我已為主的國度獻上並奉獻許多,但,?是否仍盼望我參與這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行動?是否在未來的一百天,?盼望我禁食一百餐,把空出來的時間拿來禱告,把省下來的六千元為浸神立案奉獻?若這是?的心意,請給我平安與感動,並賜我力量、堅忍,讓我完成這一百天、一百餐的禁食。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若主耶穌感動您,煩請您現在便拿起筆來,填寫「為主獻上六萬卡路里行動表」(可向浸神索取),與神立約,並從您設定的那一天開始吧!

  若主沒有給您這感動,盼望您繼續為浸神立案的過程守望;若主有給您其他更大的奉獻感動,請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若您是一家之主,或是家庭主婦,可決定未來的那一百餐不開伙的話,那夫妻二人或全家一起利用那段時間舉行家庭崇拜,為浸神守望,並將這一百餐的餐費省下來為浸神立案奉獻,也是很美的安排。

  若主感動您有其他更有創意的方式,就請按著行吧,主必悅納。

奉獻不是減少,是恩典的流通

  末了,我們在這?的異象傳遞,並非要「爭奪資源」,若您所屬的宗派已有神學院,懇請您先為您所屬的宗派神學院奉獻,或是您可多走一里路,同時為兩個神學院奉獻;同樣,也懇請您勿挪移給教會的什一捐,因教會也有教會的需要與服事。

  我們也更盼望您不要挪移本來對浸神的經常費奉獻,因我們目前的經常費嚴重不足,而立案奉獻乃專款專用,我們並不會挪來填補經常費的不足。

  奉獻不是減少,奉獻是恩典的流通。深信上帝會使用您所奉獻的金錢,賜福祂自己的聖工,並賜福於您、您的全家和手所作的工。

更多閱讀...

美南浸信會差會首對來台宣教士──雷漢理、雷涵芳夫婦

費琳/圖書館館長/楊方麗玲譯

  1954年,雷漢理夫婦以美南浸信會差會宣教士身份差派來台灣。在這之前,所有的美南浸信會宣教士要到台灣以前,都必須先在中國事奉過,才能由中國轉至台灣來。因此,當年雷漢理牧師夫婦和他們的兒子到台灣時,受到當時在台灣宣教士的熱烈歡迎。

  雷漢理(Harry Raley)生於1925年8月14日,出生地是南卡羅萊納州的比遜市(Bethune),大學時就讀於貝里大學(Berry College),就學期間因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斷,1944到1946年他進入美國海軍服務,然後在1948年從另一所富曼大學(Furman University)畢業。接著他得上帝呼召進入西南浸信會神學院進修,於1951年獲神學學士學位。同年的8月21日,他與雷涵芳姊妹(Helen Frances Bibb)結婚。

  在他們被差派來台灣之前,雷漢理於1951-1954年期間曾任南卡羅萊納州拉塞福登(Rutherfordton)第一浸信會的助理牧師,以及赫尼路哥倫比亞教會(Columbia Church, Honea Path)的牧師。

  雷涵芳師母出生於1927年6月11日,出生地是密西西比州的慕黑市(Moorhead, Mississippi),她進入克拉克紀念大學(Clarke Memorial College),於1949年畢業於另一所學校密西西比大學。她對於宣教非常有興趣也積極參加短期的宣教工作。1946和1947年的夏天她擔任密西西比州的暑期宣教士,1948年在夏威夷服事。1949-50年她擔任密蘇里州肯薩斯加利利教會的秘書,同時也開始進入西南浸信會神學院進修。她和雷牧師育有四位子女,老大Lynn在美國出生,和父母一同來到台灣,其他三位子女Bruce, David, 和Beth都是在台灣出生的。

  雷漢理牧師夫婦到台北後,1955-56年間先學中文,之後搬到台南繼續學習中文,這時雷牧師開始和其他的宣教士一起從事福音工作,雷師母則在教會參與婦女事工和兒童工作。但他們的心掛念著佈道工作,希望在每一個宣教的事工有所行動並且滿足不同的需要,於是他們在1961年回到台北事奉。

  1961-1970年雷牧師擔任美南差會的會計工作,1970-1974年擔任差會的事工部部長,1974-1980年擔任浸信會文字中心主任,在這期間雷牧師仍盡其所能的參與福音工作。由於他承擔差會的行政工作,所以他也變成差會和聯會之間的聯絡人;他認識所有本地的牧師,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友誼關係,如朋友般的鼓勵他們。他也在當地教會積極參與弟兄會,最後在台的幾年則全職從事福音工作。

  當雷牧師1961年搬到台北時,他們搬到嶺頭山莊,雷師母開始擔任營地的負責人,一直做到1966年。陽明山嶺頭山莊這個美麗的環境對他們的孩子們來說,是非常美妙的環境,帶給他們成長美好的經驗。另一方面,雷師母投入婦女工作,她禱告上帝給她一個可以在台北服事非基督徒婦女的機會,所以她發現婦女們喜歡學英文,她積極的準備訓練,協助這個工作。她曾描述這個事工說:「十三年來,我經歷了我生命中最興奮的成長,有六十至一百個婦女每個禮拜學習英文,他們中間大部份都未信主,但他們願意單單查考聖經和參加見證聚會。」

  幫助未信者來認識耶穌基督,是雷漢理牧師夫婦在台灣服事三十六年來最大的使命。他們愛同工也接納他們,後來被浸信會弟兄會的主席提名參加中華民國政府舉辦表揚對國家有傑出貢獻的「好人好事代表」,雷牧師在1989年得到該年好人好事的榮譽。以「好人好事」來形容他,實在適合不過了,這也是雷漢理夫婦在台灣事奉三十六年忠實的寫照。

更多閱讀...

為新學期祈禱文2006年9月4日


by 吳昶興?專任老師

  當受讚美的主,慈愛的天父,經過一整季的盛夏,我們來到了新的學期,為我們在暑期各樣的收穫獻上感謝。您在我們的內心發出生命的大能,任何時候都能經歷主的同在和喜悅,經過兩個月的假期,我們帶著生命的豐盛回到美麗的校園。

  懇求慈悲的主幫助我們跨進這新的學期,能有謙虛和感激的心,也懇求您堅固我們的決心和毅力,在各樣的學習與操練上,使我們謹遵您的聖道,尤其是主耶穌在世所宣揚的教訓和所建立的聖範,使我們時刻效法您,更加親近您,為您忠心服事,勤勞不懈。

  懇求主亦增添我們每個人的信心,使我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不讓過去種種的錯誤和罪愆繼續跟隨我們,使我們重新有正直的靈,有純潔的目標,有更良善的盼望,在您聖靈的引導下,從幽暗進入光明,越成長越茁壯。

  今晚我們向主許下生命成長的盼望,求主在新的學期與我們每一個人同在,所有的一切更增進更美妙。阿們。
更多閱讀...

轉型中的神學院

院長/蔡瑞益

  神學院向教育部立案會使神學院的辦學宗旨改變嗎?招生和辦學的自由會失去嗎?這是本院有意向教育部申請立案初期,最多被質疑最需被釐清的兩個問題。其實,這兩個問題是本院所有教職員及董事會也都關心的問題,為釐清疑惑,董事會早在兩年前就責成一個訪問小組拜望教育部高教司,經高教司司長當面說明教育部立場及解釋條例之後,確知這兩個問題不會成為我們的顧慮。神學院的宗旨依然不變,仍以裝備蒙神呼召的弟兄姊妹成為基督工人為本院宗旨,仍可嚴格把關,只有蒙神呼召願事奉神的弟兄姊妹,才是招收的對象。課程的設計也是照著宗旨而規劃,軍訓和政治科目不必包含在課程中,亦不需設立軍訓教官。

  辦學的方向依然不變,但學校名稱有所變動,各宗教領袖與教育部磋商,最後以「宗教研修學院」為統稱,與大學的宗教研究所有所區隔,宗教研修學院以培養神職宗教人才為目標,准許有宗教活動和禮儀的舉行,這些是神職人員養成過程中所必須的訓練,故此教育部私校法第九條修訂之後,成為各宗教神職人才培育的學院的法源依據,與教育部的體制順利接軌。

  學位的頒發要取得教育部的認證,就得符合教育部的設校標準,除了學術的提升外,宗教研修學院的學生有其養成的特質,靈修、德性、氣質、心志,及事奉恩賜各方面的教導都是裝備學生成為合格神職人員所必須的,因此需要更多具有特殊專業的人員來教導,故教育部准許大部分教師以特殊專業人員的身分參與教學行列,這是宗教研修學院教師的特色。

  宗教研修學院的學生數量,初期階段以兩百人為限,學生人數不像一般私立學校那樣多,因此教育部對校地及建物面積的要求降低,只要求校地兩公頃,建物面積五千平方公尺以上即符合標準,雖已降低校地與建物的要求,但並不是所有的神學院都可達到這樣的標準,有些神學院雖符合標準,但仍有法律相關的問題需要釐清,感謝主,本院的校地有3.39公頃,建物面積也超過五千平方公尺,以致本院立案的申請可按進度進行,這都是早年先輩們的遠見與貢獻,讓後生小輩可蒙厚恩。

  向教育部申請立案,必須先成立一個新的財團法人,這新的財團法人歸屬教育部督導,而成立財團法人之前須有定額的基金,一般大學院校的標準是兩億新台幣,但宗教研修學院只要求五千萬的立案基金,感謝神,透過教會及弟兄姊妹的支持,自去年十一月至今已有3,400萬的基金奉獻,我們計劃今年年底可以完成所需要的五千萬立案基金。目前我們正著手申請文書的預備,盼望明年元月份可以送件至教育部,開始申請的各項手續。

這一次的轉型,是神學教育發展的關鍵時刻,我們絕不缺席,不單是學位認定的問題,更是福音工作發展的契機,求主幫助本院得以順利完成。

更多閱讀...

星期五, 9月 01, 2006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刊2006‧基督教與社會正義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刊2006‧基督教與社會正義

目錄

作者簡介.................................................................................... iii
稿例............................................................................................ vii
院史........................................................................................... 1
2006年畢結業生........................................................................... 2
學生統計..................................................................................... 6
學位統計..................................................................................... 8

主題專文/Main Article

The Missionary -- An Instrument of Social Change......... Faye Pearson 13
宣教士─社會改革的利器................................................. 裴 斐 23
What is Money?........................................................ Ronald Nash 29
金錢與社會正義.............................................................. 那榮諾 37
Evangelizing in an Unjust Society.......................... Winston Crawley 43
在不公義的社會傳福音─個人的經驗及觀點....................... 郭文生 51
Protestant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Hong Kong.................... Yeung Kwok-keung 57
1951年中共積極領導下的中國基督教革新運動.................... 許頌聲 87

 其他專文/Other Article

再議聶斯多留基督論........................................................ 吳昶興 103
約翰福音中的信.............................................................. 陳壽穗 117
桃李不言自成蹊─中國神學家陳澤民................................. 劉若民 135
趙紫宸於中國成立前的本色教會理論與實踐........................ 林愛儀 141
洛格斯基督論的教義面─護教士游斯丁的處境化基督論(三) 譚國才 157

分享/Sharing

種公義收慈愛................................................................. 江榮義 171
回應單........................................................................................ 183
版權頁........................................................................................ 185
更多閱讀...

星期六, 7月 29, 2006

終身事奉的僕人─孔繁沛牧師的故事


費琳(Linda Phillip)/本院圖書館館長

  孔繁沛牧師是山東省曲阜縣人,1922年1月4日生。身為孔夫子的後裔所以家中注重要有良好的教育,祖父、父親均為教師,甚至孔繁沛後來也成為老師也就不足為奇了。他1943年畢業於北京的京華美術專科學校。

  孔繁沛和徐瑞榮從小就在同一所學校就學,但彼此並不熟識。但徐瑞榮是孔繁沛父親的得意門生之一,當他們成年後,家中就為他們安排和這位倍受家人喜愛且智慧的女孩結婚。當時的她也是一位老師,婚後育有一子,目前還有兩個孫子。

  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壓力,這對年輕的夫婦到了山東濟南。經同學的介紹他們住到了一所教會(靈恩會教會),雖然當時他們夫妻未信主,但教會的牧師邀請他們參加聚會,於是孔師母信了主並不斷的為她的先生禱告。1947年一位浸信會的牧師來煙台主領為期一週的佈道會,講題是:你在那裡?於是孔繁沛在那時候接受耶穌為他個人的救主,並在當年的聖誕節受浸。

  由於戰亂的原故,加上人生地不熟很難找到工作,由於哥哥和姐夫都是空軍人員,所以幫他介紹在空軍營地工作,這樣他才有機會和妻子來到台灣。他們在1949年抵台時住在屏東,在當地的國語禮拜堂聚會,並成為該教會的執事。

  1953年搬到台北青年公園附近,廈門街浸信會就成為他們屬靈的家。第一次到這個教會時剛好是杭克安牧師和他的全家加入教會的日子,以後孔繁沛全家就在廈門街聚會,而且非常的熱心參與各種聚會,杭牧師給孔繁沛非常多的造就和服事的機會,他們在廈門街作信徒有11年之久。

  孔繁沛回應神的呼召成為全職事奉,於1964年進入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就讀,孔師母也在當時選修課程預備自己成為師母。神學院畢業前兩年,他被派到基隆浸信會實習,當時教會沒有傳道人,所以在他神學院第四年時,他是以基隆浸信會傳道人的身份就讀,並於1968年畢業。

  擔任牧職期間,教會重新改建,這對孔牧師是一個挑戰。於1969年10月28日慶祝17年週年時獻新堂,就在獻堂的同時,為孔繁沛按立牧師。擔任基隆教會牧職時和浸信會差會一起合作在碇內開佈道所,孔師母一直陪在丈夫的身邊並協助新成立的工作。

  1976年因廈門街浸信會的聘請,基隆浸信會決定讓孔牧師回到自己的母會牧養,孔牧師夫婦在該教會事奉超過18年。

  對一個新牧師而言有件很新鮮的事,在他第一次參加執事會時,有一位會友提出他有一個房子在外雙溪要奉獻出來做佈道所。這並不在孔牧師的牧養計劃,中,但神預備環境讓福音可以進到這個社區中。幾天後孔牧師到醫院探訪,正當他要離開時有位朋友叫住他,孔牧師問他住那裡,他回答:外雙溪,而且告訴孔牧師那裡沒有教會,是不是孔牧師可以到那裡開立教會?孔牧師認為這有如”馬其頓的呼聲”,而且他知道他必須順服。

  一棟房子、一個邀請、一筆大的奉獻以及來自美南浸信會差會的幫助,孔牧師帶領廈門街浸信會成立了外雙溪佈道所。孔牧師和師母就安排浸信會神學院的學生到外雙溪週末實習。現在的慈光堂在該社區已經是一個很興旺的教會。

  後來,上帝在孔牧師的心裡放下對青年公園社區的負擔,這地區由平房改變成大樓林立,孔牧師和師母開始為這個尋求上帝的引導,孔牧師向上帝求印證—這社區有人提出需求。沒多久有位姐妹,就向孔牧師提出是否可以在這社區開始主日學來服事這裡的孩子們。

  孔牧師找到了一個可以開佈道所的房子,但教會沒有開立佈道所的預算。孔牧師發起讓弟兄姐妹來認獻,孔牧師和師母也為他們要奉獻多少禱告,孔牧師感動要奉獻租金所需的不足之數。於是教會租了一個房子開始工作,兩年後租金提高了,於是孔牧師另尋地點,但此時教會已經有能力可以買下來,因為有幾位愛主的信徒慷慨的奉獻。

  孔牧師和師母再次開始帶領這個新工作,由神學院的實習學生和教會的會友來共同參與。直到今日青年公園浸信會仍服事該社區。

  1994年孔牧師夫婦由廈門街浸信會退休,但他們沒有真正停止事奉,孔師母於2005年安息主懷。孔牧師至今仍幾乎每主日都講道,固定每個月的第一個主日在青年公園浸信會講道,第三及第四主日則分別安排到兩個教會去協助。孔牧師為著上帝給他的恩典感謝,更感謝神給他至今84歲仍有健朗的身體可以事奉祂。

更多閱讀...

專心靠主



蔡瑞益院長/本院院長

  神的子民像是行進的軍隊,向著標竿直跑。當神要約書亞帶領在礦野繞行的百姓進入迦南地之時,約書亞吩咐百姓要跟著約櫃走,並且要與約櫃相離二千肘,不可與約櫃相近,好使百姓知道所當走的路,因這條路是百姓向來沒走過的路,若要走得好,一定要跟在約櫃之後,好讓神指引前進的道路。箴言三章5?6節明示專心靠主的教訓與應許,「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依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專心靠主是信心的宣告,承認神的信實,決意要信靠神到底,正如先知撒迦利亞所宣言:「不是依靠勢力,不依靠才能,乃是依靠神的靈方能成事」(撒四:6),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沒有一件事是神不能的,除了一件就是叫神失信於人。一般的人不喜歡走信靠神的道路,但信心之路卻是神所喜悅的,也是蒙福的路,這正是歷代聖徒所走過的路,也是榮神之路。

  專心靠主是順服的宣告,承認神的主權,神在凡事上有計劃,任何人、事、物的發生都有神的安排,任何時空的配合都要恰到好處,事才能完成,耶穌深知十字架的道路是必走之路,但何時完成才是最美好的時刻,祂都極謹慎自己的腳步,當最合適的時刻,祂才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刻到了」(約十二:23)

  專心靠主是謙卑的宣告,承認神的高超,人怎能與神相比,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賜福給謙卑的人,阻擋驕傲的人,神揀選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神也揀選世上卑賤的、被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有的,使一切凡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一:27-29)

  專心靠主是盼望的宣告,承認神的大能,最後必得勝,過程也許辛苦,但末了必要成就,但盼望是確定的,這都是堅心信靠神者所見証的,神為信靠祂的人所預備的,是超過人所求所想的,是人心未曾想過的,信靠神的必不蒙羞,必有榮耀,保羅說「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能盼望他所見的呢?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侯」(羅八:24-25)

  專心靠主是本院今年度的主題,擺在我們前面是一條新路,有許多挑戰與困難,但「專心靠主」是我們的決心和宣告,我們願行在神的旨意中,願祂指引我們的道路,深信祂必要保守,因祂的恩典夠我們用的。

更多閱讀...

約翰福音中的「信」


陳壽穗/本院專任老師(新約、舊約)

  約翰福音中「信」這個字出現將近一百次之多,「信」也是約翰福音的中心思想。本文將探討約翰福音「信」這個主題的特性與涵意,包括「信」字的動詞形式類型、「信」的同義詞、以及「信」的神學意義等三個範疇。

壹 約翰福音中「信」的用字

  約翰福音中「信」字的動詞形式 pisteu?(”to believe”)出現九十八次,而「信」的名詞形式pistis 卻完全沒有出現。可能的理由是約翰所處的時代,諾斯底主義的異端已經開始影響教會的信仰,這些假教師不承認耶穌是道成肉身,他們將基督貶低為至善之神的使者,他被差派到人間,將特別的「知識」給予那些得著另一位宇宙之主的分靈之屬靈人,使他們死後可以回到天上。約翰發現「信」與「知識」這兩個名詞己經被諾斯底的假教師所濫用,所以約翰迴避使用它。

  約翰偏愛使用「信」的動詞形式,因為動態的信更能表達相信神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就是對耶穌基督全然的委身,這種委身是主動的、具動力的。

以下分析約翰使用動詞 pisteu? 的五種形式類型:

一、信(帶介系詞eis)

  「信」帶介系詞eis是約翰最常使用的方式,常譯為「信他」或「信了他」,約翰在約翰福音及約翰書信中用了三十六次。約翰用「信他」或「信了他」,表明信仰的動力與信仰的主動性。除了約翰福音十四章第一節以外,信的對象都是指耶穌本人(約3:16, 18),這正是約翰對信仰宣告的特徵,信是一個人全心信靠耶穌基督。
約翰使用「信他」或「信了他」,表明對耶穌主動的委身,接受耶穌和衪所說的,並將個人的生命奉獻給衪。信耶穌不是一種情緒反應,而是樂意順服神的心志,願意遵行基督的命令。

二、信(帶間接受格)

  「信」帶間接受格,約翰福音有十八次,它用來表明相信摩西、耶穌或天父所說的話是真的,以及相信聖經的話是真實可信的。例如,相信天父差耶穌來到世上(約5:24),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話(2:22),信摩西所寫的(5:46),以及信耶穌所作的(10:38; 14:11)。
「信」帶間接受格的用法,表明信的焦點不是神蹟大能、物質或身體的需要,而是得到永恆的生命。這種以「信」見証及証實耶穌所說的話及所作的事是真實的,具有重要的神學意義。

三、信(帶連接詞hoti)

  約翰福音中,「信」之後帶連接詞hoti,共使用十三次,這項用法是陳述信徒所信的對象,為基督論的認信,約翰確信耶穌的彌賽亞使命,並肯定耶穌基督是信的唯一對象及內容。
信不只是一時相信耶穌,信也是繼續不斷地信靠耶穌到底,並且清楚認識耶穌和父神的關係,因此,西門彼得承認說:「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聖者。」(約6:69),馬大也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11:27; 參20:31a)。耶穌也教導門徒相信衪是在父裡面,父也在衪裡面(14:10, 11)。除此之外,約翰強調信包括對耶穌的使命的確信,不但信耶穌是從父那裡來的(16:27, 30),也是信父神差了衪來(11:42; 17:8, 21)。
信之後帶連接詞,又跟著「我就是」,出現兩次(約8:24; 13:9),表明信的唯一對象是耶穌,承認耶穌是末世的啟示者與救主,相信的人樂意將自己委身於耶穌。

四、信(絕對用法)

  這也是約翰常用的方式,在「信」之後沒有受詞,只陳述信存在的事實,信的對象必須從上下文去推敲,約翰福音共使用三十次。例如,耶穌是從神而來,衪要為光作見証,叫眾人因衪可以信(約1:7)。耶穌從死?復活以後,門徒想起衪說過衪以身體為殿的譬喻,「便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2:22)。耶穌要門徒信衪能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約11:15, 40),叫門徒信衪是從死裡復活的主(20:25, 29)。

  信與相信基督之間並無太大的差別,因為信是承認「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

五、信(帶中性受格)

  約翰福音「信」帶中性受格的用法出現一次,耶穌問馬大,「你信這話嗎?」(約11:26b)耶穌鼓勵馬大相信衪是復活和生命,唯有祂是賜人永生,使人復活的主。
從「信」的動詞的五種形式類型,可知「信」是對耶穌主動的委身,是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信衪所說的和所作的,並且樂意將個人的生命奉獻給衪。

貳 約翰福音中「信」的同義字


  約翰也用其他同義字來表達信的概念,這些同義字包括:「接受」、「來」、「聽」、「見」及「認識」,以下將探討這些同義詞的意義。

一、接受(Receiving)

  耶穌道成為以色列人,他的同胞沒有「接受」祂(約1:11;《思高譯本》; 參5:43-47),然而,凡「接受」祂的,祂就賜這些信祂名字的人權利,成為神的兒女(約1:12)。接受祂,相當於約翰「信他」或「信了他」的用語,就是接受耶穌和衪所說的,將個人的生命奉獻給衪,並且進入與耶穌相交的個人關係。

  其他與「信」相對等的字詞有:「領受」我們的見証(約3:11)、「領受」我話(12:48; 17:8)。領受耶穌的話,就是將主的話接受於心,不但相信耶穌是話語的啟示者,也相信祂啟示給人的話。因此,「信」耶穌就是「接受」耶穌和衪所說的,或「領受」耶穌的見証。

二、來(Coming to)

  約翰福音中,「來」字的用法,帶著相當明顯的基督論的陳述,耶穌基督是從神來的,衪就是神所差來的彌賽亞。耶穌基督奉神的名來,也要回到神那?(約5:43; 7:28; 8:14, 42; 16:28)。耶穌來是為了拯救世人,叫人得豐盛的生命(9:39; 10:10; 12:47),衪來是為見証真理(18:37)。

  約翰引述耶穌的話:「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裹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來」相當於「信」(”believe in”),「來」找耶穌,到耶穌跟前,是倚靠主的態度,也是「信」耶穌的表示(6:37, 44-45, 65; 7:37-39)。

三、聽(Hearing)

  約翰認為信是一種先「聽」而後信的過程。在好牧人的比喻,羊認得耶穌這位牧人的聲音(約10:4, 5),羊先「聽」祂的聲音(10:16, 27),因而「相信」祂是好牧人。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不只是聽見婦人的見証,他們是「親自聽見了」耶穌的話,知道衪真是救世主(約4:39-42)。耶穌說,「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約5:24),聽不只是理解,而是接受耶穌的啟示。因此,聽不只是接受父神的教導(6:45),也是聽見並接受耶穌所說的話(5:25, 28)。

四、見(Seeing)

  約翰有時將「信」、「聽」和「見」交互使用。例如,耶穌治好病了三十八年的人,對看見神蹟,卻質疑衪的猶太人說:「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5:24; 參5:39; 6:40; 8:45)。門徒親眼看見耶穌變水為酒的神蹟,証實耶穌對拿但業說的話(1:50),便信了祂(2:11)。耶穌復活之後,約翰進入墓中,雖然沒有看見復活的耶穌,但是他看見耶穌的身體不在墓穴裹面,就信耶穌的復活是一件事實(20:8)。「看見」耶穌行神蹟和「聽見」耶穌所說的,是「信」耶穌的原動力。

  信心不是因為肉眼見了才信,「信」是屬靈的看見,正如門徒見証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1:14)。門徒用屬靈的眼,認知基督道成為人,住在世人中間,為的是將神啟示出來。耶穌見証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12:45; 14:9)。這種在信心中遇見基督的經歷,不是憑肉眼而見,耶穌對多馬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20:29)。因此,「信」是一種認識或看見,對於藉著耶穌而認識神的人來說,耶穌是「信」的對象與救恩的根源,衪就是真理和生命。

五、認識(Knowing)

  約翰福音中「認識」神和「認識」基督是重要的觀念,就語意學來說,「信」和「認識」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同義詞,如「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聖者」(6:69)。約翰福音中,「認識」這個動詞有oida及gin?sk?兩個字。「認識」(oida)一方面是指耶穌與父神的關係,「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約10:15),門徒因著認識耶穌,進而認識神(14:7)。另外,「認識」(gin?sk?)是人真正明白和了解,當耶穌要洗彼得的腳時,彼得有些猶豫,耶穌對他說:「我所作的,你現在還不明白,但以後你會明白」(13:7;《思高譯本》)。

  認識不祇是知道神而已,「認識」乃是認識神自己,並且接受神的話(約12:48; 17:8)。既然「信」是得到永生的關鍵(3:16),那麼「認識」同樣是得到永生的關鍵,繼續不斷地認識獨一真神,繼續不斷地認識祂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就是永生(17:3)。

  「信」的本質可以用「認識」這個詞來描寫。「信」是一個人對神的愛的回應,信仰是一個人在基督?得蒙神的救贖,承認耶穌是神的兒子,遵行祂的一切教訓,因著神的愛,在生活中能愛人如已。這種藉著愛所表明的「信」和「認識」,正是與神合而為一的明証。

參 「信」的神學意義

  約翰福音的「信」觀是接受耶穌宣告的啟示,是全人對神救恩的回應,也是聽從主耶穌的命令去實踐愛。以下討論信心與救恩,以及信心的成長,這兩方面的神學意義。

一、信心與救恩

  救恩是神主動的恩典,也是人的需要,所以救恩是神所賜的禮物。約翰常將「救恩」與「生命」(z??)相提並論,他常提到耶穌賜給人生命或永生,約翰見証耶穌是生命的根源,衪要賜
給人新生命(約1:4)。

  約翰認為「信」是一個人接受神的救恩的途徑,當人領受了神的話,承認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在神面前認罪悔改,就得著了永恆的生命。約翰的慣用語是:「信的人有永生」(約3:36; 參3:15, 16; 6:40, 47; 20:31),信耶穌的人是從神而生(1:13),有從聖靈重生的經驗(3:3, 5),並且是脫離了罪,出死入生了(5:24; 參3:36; 8:24)。對約翰來說,永生顯示生命的質,不只是生命的量,永生是人與神持續不斷地團契的關係。約翰認為永生是神的恩賜,不是在來世,而是今生就可以享有(5:26)。

  面對救恩的應許,人要作抉擇。「信」不是一種純理性的思考,因為神的啟示臨到人,不是靠人的智力去認知的,而是藉有位格的耶穌向人啟示,並且成為人信靠的對象。

  約翰的觀點,神的啟示是一種關係,神邀請人與衪的生命有親密相交的關係。相信神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就是人對神啟示的回應,也因著認識耶穌基督得到永遠的生命(約3:36; 17:3)。因此,「信」在約翰的救恩神學中,是一個中心的主題。

  約翰強調「信」是出於神的主權和神的主動,他認為信是神在人心中工作:「信神所差來的,這就是作神的工」(約6:29)。也就是說,信心是神的恩賜或禮物:「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來的」(6:44)。一個人願意「信」耶穌,是神吸引他,領他來就近耶穌。所以,除了人的回應之外,信心的抉擇必須出於神的恩典,才成為可能。

  雖然約翰在福音書中從未使用「悔改」這個字,可是約翰論到「信」時,已經是召喚人要在神面前認罪悔改。約翰更進一步將信心引到愛心,信徒因信領受神的救恩,就與神和耶穌基督合而為一,並且向世人見証神的愛(約17:21, 23)。信徒不但與神和耶穌基督合而為一,也要彼此在愛中合一。約翰要人遵從耶穌基督的新命令,效法耶穌捨己的愛來彼此相愛(13:34-35),甚至願意為朋友捨命(15:12-15),向世人見証是耶穌基督的門徒。

二、信心的成長

  對約翰來說,「信」是會成長的。約翰福音第一章,有五個人遇見耶穌,聽見施浸約翰的見証,知道耶穌就是應許的那位彌賽亞,便跟從了耶穌,成為祂的門徒(約1:35-51)。當耶穌在迦拿行了變水為酒的神蹟之後,門徒見到耶穌的榮耀,便「信了祂」(2:1-11)。透過耶穌的神蹟,門徒的信心越發清楚和堅定。撒瑪利亞城中的人聽見了婦人的見証,來到耶穌那?,親自聽見了耶穌的話,承認耶穌是世人的救主(4:39-42)。約翰福音第九章,一位生來瞎眼的人遇見了耶穌,他被耶穌醫治之後,承認耶穌是從神來的,是神的兒子(9:1-38),表明他信心的成長。由以上的例証可知,透過信心的成長,人相信耶穌是舊約所應許的彌賽亞。

  一個人有了信心,不代表其信心已經完全,信心會持續成長。約翰認為「信」不是靜態的回應,信是主動的委身,是具動力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就是說,信耶穌不是一次就結束的行動,而是持續與耶穌基督相交的關係,約翰用「住在」衪裡面來形容這種關係(約15:4-6),住在耶穌基督?,使信心達到最終的完全。

  「信」的最高點,是一個人與耶穌基督聯合,不斷地領受或「信」祂所說的生命的話或道(約6:61-68),並且遵守衪的話(8:31)。這樣,跟隨主的門徒不但是住在基督?,基督的話也常他裡面,可以得到生命的供應,結出許多的果子(15:1-10)。

  耶穌應許,衪復活之後,信徒要透過聖靈的工作,在生活中得著能力,明白神的話,並且繼續不斷地與與這位生命的主相交(14:15-27; 16:5-15; 參7:37-39)。

結論

  約翰認為「信」就是承認並接受耶穌自己,以及祂所說和所作的。一個人信耶穌,不只是一種信靠的表示,更是全人對神恩典無條件的回應,完全歸向基督。這是一個人面對救恩所作的抉擇,這樣的信心可獲得永恆的生命。

  信耶穌是神的兒子,是一個人接受神救恩的途徑,這不只是教義,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信心會不斷地成長,建立持續與耶穌基督生命相交的關係,將全人委身於衪,一生跟隨主。

  因此,信是全人住在基督?,與祂相交,每一天不斷地更認識祂,活出信靠、跟隨主的生活,並且得更豐盛的生命。約翰自己的話可作為本文最合宜的結語:「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20:31)。

更多閱讀...

星期一, 5月 22, 2006

新約羅馬書講座報導──盧龍光院長精彩開講


by 吳昶興/本院專任老師

  本院極為榮幸邀請羅馬書的專家,也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的院長盧龍光牧師,帶領為期四天共八講的講座,與會者皆有耳目一新之感,甚至有人發出「瞎眼今得看見」之歎。本院亦將此次講座出版成書,以供弟兄姊妹之需。

  盧院長講解羅馬書,使用聖經公會今年4月20日才出版的《和合本修訂版》,對於經文的瞭解更貼近原意,但他也提出幾處翻譯不甚滿意的地方。除此之外,盧院長教導羅馬書有其獨到之處,首先他開宗明義,不是從第一章開始講起,而是從十四、十五兩章開始,因為掌握羅馬書最重要的地方,並不是像傳統的角度,認為保羅寫羅馬書有著神學、教義的目的,過去太受馬丁路德「因信稱義」的神學影響,遮敝了對羅馬書撰寫目的之真象,因此十四、十五兩章是開啟保羅撰寫羅馬書目的之鑰,並進而解開保羅在通篇羅馬書的討論,為何有時以猶太人為說話的對象,有時又以外邦人做為他說話的對象。

  許多學者認為保羅非常希望探訪羅馬(1: 8-13),但在信末卻指出只是想經過羅馬,真正的目的地是西班牙(15: 22-24, 28);保羅也未曾用過「羅馬的教會」這個名稱,去稱呼在羅馬的基督徒群體,因此保羅只是在向羅馬基督徒介紹自己對福音的看法和神學觀點。但盧院長不認同上述觀點,當年條條道路通羅馬,保羅從他們得以了解羅馬城中的猶太人,並且羅馬書十六章所提的二十六人,很可能是保羅在各地傳道時所認識的弟兄姊妹,其中包括了百基拉和亞居拉,保羅從他們得以了解羅馬城中的猶太人以及基督徒群體的具體情形,證明羅馬書與保羅其他的書信,皆是為了針對受信者的具體處境而寫。因此,一般人認為「因信稱義」的神學,是寫羅馬書的主要目的,這是不正確的。保羅的目的是要以「因信稱義」的神學去勸說羅馬的信徒群體「猶太背景信徒」與「外邦背景基督徒」,不要再分「先」、「後」,不要再論斷及彼此輕看,反要彼此體諒、尊重、遷就和接納,以致可以彼此相和好,可以一同崇拜、一同分享主餐,如此才能正確的理解整卷羅馬書。

  盧院長不落俗套,且從華人的眼光提出其新的見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對於「得果子」(收捐項)與「結果子」(領人歸主)的區別;另外就是對於所多瑪城問題的新解,不是在於淫亂,而是在於待客之道,羅得是為了保護客人及待客的重要性,寧可犧牲自己的女兒。這是一次成功的講座,也是用新眼光開拓讀神話語的盛會,激發大家更努力的去讀經、研經,並用生命活出上帝真實的話語。

更多閱讀...

韓慕蘭的故事


by 費琳(Linda Phillip)/圖書館館長/楊方麗玲譯

  當今年四月傳來韓慕蘭過世的消息時,對她的朋友和家人而言不僅感到悲傷,也憶起這位獻身服事主的獨特女性。

  韓慕蘭,1914年9月28日出生於Buckline密蘇里州的一個基督化家庭,13歲便接受耶穌為救主。1937年她畢業於密蘇里州師範大學,並回應上帝的呼召到中國宣教。Herbert Miles 牧師幫助她進入神學院並為她籌措預備宣教事奉的經濟支援。1940年她獲得西南浸信會神學院宗教教育碩士學位,於4月由美南浸信會差會差派她成為宣教士,當年的秋天她抵達北京並開始學習中文。

  1941年春天,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她被迫撤離到菲律賓的碧瑤,繼續她中文的學習,後來又被日軍關在集中營直到1941年的12月。她就一直待在碧瑤,直到1945年美軍解放馬尼拉才獲自由。

  回到美國,她休息幾個月後隨即進入耶魯大學的東方學院繼續中文的學習。她盡力的學習並於1947年重返中國。她來到山東的濟寧並積極的從事佈道工作,她在中國的時間很短暫,因為中國共產黨開始接收中國。1948年春天共軍首次攻擊時,韓慕蘭、明俊德和海筱林教士被困在揚州城裡,這群宣教士們經歷上帝妙的保守直到她們安全的離開。

  韓慕蘭在她的生命中仰望上帝的帶領,她考慮跟明俊德教士到台灣開拓新工作,但當時的國外傳道部要求她與再度被撤離的新宣教士和中國老師們回到菲律賓,並協助碧瑤中文語言學校的設立。她也帶領開拓菲律賓浸信會的華人福音工作,成立了三間華人教會,這個工作成為許多菲律賓人城市、郊區的福音跳板。她也在菲律賓的浸信會神學院教授宗教教育課程。

  1962年,韓慕蘭轉調到台灣浸信會神學院擔任教職,有13年之久。她教授宗教教育和宣教課程,她最得意的一項成就是參與《新歌頌揚》的編輯,浸信會出版社在1973年出版這本中文的詩歌本。她寫道:「我花很多的時間找出受歡迎中文詩歌的原版英文全文,但在美國的詩歌中卻找不到。我也負責找到並指導那些翻譯的人,他們奉獻自己的時間和才幹,將滿意的中國曲調詩歌轉換成美麗的英文詞句。」一本英文版的詩歌本終於在1976年出版了。

  1974年的12月,韓教士回到美國渡假。1980年退休前她做最後一次述職休假。1975年在美國的夏天,接到一封老朋友Herbert J. Miles的來信,他的太太在1974年的秋天過世,當他在上帝面前禱告誰是那位陪他渡過勝餘時光的人時,腦子裡一直出現韓慕蘭。他寫信給韓教士,請考慮是否有可能。美夢竟然成真了,他們在1976年的1月3日結婚。Miles博士,是一位體貼又有心的男士,他建議太太,由於他們晚年才結婚,所以要花更多的時間在一起,與其每年慶祝結婚紀念日不如每個月慶祝一次。他們晚年的婚姻維持了18年,一起慶祝了200次,遠比其他的夫婦慶祝更多次。

  韓教士非常喜愛她退休後成為太太和祖母的生活,她在教會和聯會中推動宣教工作;她也寫了一本書:Captive Community,於1987年出版。這本書後來改編成為一齣基督教戲劇Wall of Fire。她也和丈夫共著了Husband and Wife Equality一書。

  1989年她和先生搬到德州San Angelo 的浸信會紀念退休中心,1991年她回到台灣拜訪宣教士、同工和教過的學生。1994年她的丈丈因癌症病逝。就在她安息之前,一位她在北京學中文的第一位老師的女兒Ling-Kang Yeh去拜訪她,2006年3月31日他們共進午餐後,韓教士在午休時離世,沒有任何病痛,享年91歲。

更多閱讀...

做主門徒


by 曾敬恩副院長

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祂轉過來對他們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愛我勝過愛」原文作恨)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你們那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麼?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這樣,你們無論甚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十四章二十五至三十二節)

  筆者喜歡用這段經文當做結婚典禮中的勉詞。特別當雙方都是信主多年,屬靈光景都不錯的基督徒時,除了要他們守著基督門徒的本份之外,還要在誓約之前考慮:能夠一生守住答應對方的承諾嗎?……無論富貴或貧賤,了解或誤會,順境或逆境,健康或疾病,我都願意愛護他(她)保護他(她)看顧他(她)陪伴他(她)。

  牧會多年經驗告訴我:貧賤夫妻百事哀,久病床前常無親人。當然也不是絕對沒有或做不到,只是能夠信守諾言的實在不多,也很難守得無怨無悔。倒是常見臥病者本身,都不忍心苛責兒女或配偶「棄守」!但是在結婚聖壇前的熱戀中人,在證婚人主導下,彼此以誓言相承諾時,卻是毫不猶疑信誓旦旦、海枯石爛此情不渝。

把經訓當婚訓

  結婚又像是夫妻一起建造了一棟大樓。夫妻若能共渡一生,以平均壽命七十五歲來算,三十歲結婚,大約還可共渡四十五年。我也見過牽手六十年的。他們好比相約一起建造六十層樓的婚約之塔。

  婚姻生活是否過得同心愜意,大概從每層樓(每一年)的建構、內裝、色彩是否調和、甚至家俱、玻璃是否完整如初、或遭遇劇烈損毀而窺見一斑。當然,那些結婚才十年或三五年甚至一年不到就拆夥分手的,可以看見原本立好根基要往上砌造的,如今荒廢的淒涼光景。樓空樹倒,不堪入目:窗破、頹柱、傾斜……只要經過幾年,看看許多對昔日聖壇前的佳偶,說不定都快成了法院中訴求的怨偶。

  筆者總會問新婚者,是否有決心將婚姻的生命樹或婚姻之樓,同心澆灌、建造讓它長成蔚然巨木、使樓層堅固高聳入雲的決心?當然,他們都嘛頻頻點頭,表示有決心有毅力。
高離婚率就像那領二萬兵來打你一萬兵的再舉那「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麼?」主耶穌講蓋樓房、領兵打仗,原意當然是要我們評估局勢,及想做主門徒的是否有足夠的決心跟隨耶穌到底?免得,說定了要跟到底、結夥到底永不回頭的,才辭別家人沒幾天,就又見他(她)捲起舖蓋回家吃老爹娘的啦。

  而在婚姻的路上,「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麼?」現在這離婚率節節攀高的世代,就另有一層意義:現在情勢大轉,社會已漸趨男女均權化,夫婦可能都有工作,白天各有自己的生活圈及職場,你有女同事她有男同事外遇的機會均等,妻子比丈夫學歷高收入多的比比皆是,中年失業的更多是丈夫。「相妻教子」「家庭煮夫」的早已見怪不怪。真吵起來鬧離婚,誰怕誰!

  以2005年及1995年台灣地區內政部的結婚與離婚記錄來比對,就可以看出隱藏在下面數目中的,有多少弱勢的配偶與孩子因為離婚率的大增,而飽受不健康婚姻及單親、家暴、劇變的折磨:

年度  結婚對數   離婚對數  離婚率
1995  160,249對  33,358對  20.8%
2005  141,114對  62,571對  44.2%

  筆者為當下要結婚的新人,所要提出的忠告就是:不是僅僅有決心就可以完成婚姻大樓或婚姻的參天巨木。目前能導致婚姻以離婚收場的變數,決非二、三十年前,甚至百年前所能預料。同樣,在若干年後,會導至婚姻丕變的因素,一定有更多更令當局者迷、旁觀者眼花撩亂的變數。從夫妻盡量容忍到決心採取離婚的時間一定會更短更快。

  那時,剛要結婚的佳偶們,你們在未來數年中將面對的婚變機率,可能是超過百分之六十的高離婚率(十年前是20.8%,現在是44.2%,再十年60%的預估是合理的)。如果離婚率果真攀高不下,到那時,每五對結婚將有三對在法院登記或訴請離婚成功的窘境。這與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擊他的(婚姻)的敵人,其實是一樣的。離婚成功的已多過仍保持在結婚狀態的,誰又能保證你是在少數而贏的一邊?

當門徒可能比遵守婚約更難

  談論這麼多,筆者也沒忽略了要做耶穌門徒所當注意的,以及必須考量的:是否付得出被要求付出的代價?其實道理都是可以觸類旁通的!有誰以為當主門徒是輕而易舉的嗎?今日看多了「藕斷絲連」「分心愛世界」「三心兩意跟隨主」「貌不合神離」「從生命冊上被塗抹而不自知」!

  二十六節的「愛我勝過愛」原文是「恨」,整句話若是照原文讀起來,真的是「驚心動魄」,若是讀在家中未信主的長輩口中必產生「驚濤駭浪」的結局!這句話,若是一定要說清楚解明白,真正的意思就是:

  當家人或父母以斷絕父子(母女)關係來,要脅你必須放棄「耶穌基督的信仰」時,一個真基督徒都當採取暫時性割斷親情的舉動,以示跟隨主的決心。再尋求將來有機會「引領全家歸主,在基督裡團圓」的機會。

  因為基督耶穌就是真理,人若離棄了唯一的真理,人就要失落在真理之外了。因為家人要攔阻你跟隨唯一的真理,所以你當然要「恨」那阻擋你跟從真理的人,即使他們是你的父母、丈夫、妻子、兒女了。

  要一生跟隨主做祂的門徒,恐怕比保守成全你的婚姻更難一些呢。

  現在筆者要提出一個假設的題目:前題是,如果將來每五對結婚就有三對離婚。而筆者又能把五對正要結婚的佳人召到一處,坦白告訴他們「你們中間將有三對或快或慢一定會離婚,不如現在就分手算了,免得將來衍生許多的傷害與傷心!這五對中真的會有人就此彼此了斷、切結、打道回家嗎?

  要將自己獻上當宣教士的也要算計花費,筆者的這話題是為了下面的另一子題,也是主題之一做引子的。因為委身宣教也得坐下來,算計花費,要看說將來當付的代價是否付得起?向親友傳福音、向陌生人傳福音、出到海外向異文化族群傳福音,都是宣教。都要付上一定的代價,比較普遍被接受的是:關係越遠的、文化差異越大的代價可能更高。

  做為一個委身跨文化宣教的宣教士,若是沒有充份的預備及思考可能此去兇多吉少,今日如此、二三百年前更是。他們有沒有先坐下來算計花費、代價?答案似乎不得而知。從主耶穌的時代至今,因為傳福音獻身宣教的緣故而殉道的雖無統計數字,其數目一定是十分驚人可怕的。
第一個進入中國的浸信會宣教士以第一個到中國的美南浸信會宣教士叔未士(Rev. J. Lewis Shuck, 1812-1863)牧師的妻子何顯理(Henrietta Hall)為例。

  叔未士於1812年9月4日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亞歷山大城,二十二歲時就讀於佛州浸信會神學院,同年邂逅何顯理女士。他們因受浸信會緬甸傳教士耶德遜之妻安希素婷回憶錄的影響,立志東來傳教。二人於1834年結婚,她那時才十七歲。兩週後即奉差至暹羅對華人宣教。叔牧師夫婦為尋求開拓中國工場的機遇,後轉赴澳門。

  夫婦二人於1842年3月因南京條約之便,與羅孝全牧師等人,從澳門遷至香港。抵港約兩個月,於5月15日便成立第一個華人浸信會,稱為「皇后大道浸信會」(即現今的香港浸信會);其後數年,他們又開設三個佈道所及開辦學校。

  叔師母向來熱心宗教教育,在香港及中國教會來說,可稱為基督教教育事業的先驅(現今的顯理中學就是紀念她而設立的)。她於1844年3月1日在香港首創一所膳宿學校,正當教會事業發展蓬勃的時候,不料積勞成疾,於同年11月27日安息主懷,遺下兒女五人,離世時年僅27歲。她遺體被安葬在跑馬地英人墳場。叔師母在世年日雖短,且在港事奉的日子只是數年,但她卻是創下了四個第一:她在中國五口通商後首位到港的西婦;其次,她是首位來港且受過神學訓練的女宣教士;第三,她是在港創辦女校的先驅者;最後的是,她是首位安息的宣教士。

  如果,神讓她有機會在出發宣教時,先坐下來算計花費:壽命二十七歲,遺下五個子女及丈夫。這樣的代價她若知道了,她會依然堅持跟隨呼召她差遣她前往中國的主嗎?

  第一個到海外宣教的浸信會宣教士再以克理威廉(William Carey,1762-1834)為例:他是第一個來自英國的浸信會宣教士,1792年遠赴印度宣教。至死方休享年七十二歲,在宣教地共43年從未回到英國。

  在他宣教生涯的個人生活上曾受很多打擊。他的第一個妻子曾患十二年的精神病,她去世後,又娶一位殘廢多病的丹麥婦人為妻。他的兒子全家均死於意外,他的兒子亦先他十餘年死去。

  他自己也曾大病數次,幾次接近死亡的邊緣。在經濟方面,他也因一生奉獻挨窮,一次他寫信給英國的朋友說:「我把一切全獻給傳教事業了。現我已年老。竟無一文私蓄。如我今天死去,就無錢買棺木。我的衣服襤褸。吃的亦不夠營養。」

  克理享年七十二歲。去世前遺囑將其墓上如此寫道:「克理威廉生於1761年8月17日,卒於……日。我是一個愚拙,可憐無力的蠕蟲;我睡在主懷中。」
如果,神讓他有機會在出發宣教時,先坐下來算計花費:四十三年不再歸國,妻子死了二位,兒子一家均亡故他鄉,至老無積蓄可購棺木。這樣的代價他若知道了,他會依然堅持跟隨呼召他差遣他前往印度的主嗎?

  為我們中國人擺上一切的戴德生另一個實例,當戴德生初來華時,常遭地痞流氓欺凌,受苦時卻不開口;他遊行佈道,遭人歧視拒絕,甚至只好夜宿廟前。他的子女中,有二男二女在中國夭折,愛妻亦病死在中國。

  1868年發生不幸了「揚州事件」,他們在揚州所住的地方被當地暴民襲擊、房子被放火焚燒,家人與信徒被毆打成傷,妻子馬利亞也險些喪命……雖然他向官府求救,兵士到來,暴民暫離,但兵士一走,他們又聚來攻擊,一連三次,不得已就撤離該地。想不到英國政府與軍隊擅自出兵報復,搞得更加麻煩,加上英國一些敵對戴氏人士趁機從中挑撥,批評戴氏的作風等等,不但奉獻款項一落千丈,而且志願投入宣教的青年也減少,使得戴德生痛不欲生。兩年後(1870年7月23日)與他同負一軛十二年的愛妻因生產害身,嬰兒夭折不久,她也離世(那時她只有33歲)。晚年他曾說:「倘若神的靈大大作工,我們就可以斷言,撒旦也必格外活動。……但這不是叫我們畏縮,只是叫我們不論何事,必須更加靠神,惟有靠神,才能繼續走下去……」

  1900年義和拳亂中,一百八十八名宣教士及其眷屬和數萬中國信徒為主殉道,其中內地會最多共五十八名宣教士和二十一個小孩犧牲了生命。這消息傳到戴德生耳中,一度使他悲痛得心臟幾乎停止跳動,他說:「我不能看書,我不能思想,我甚至不能禱告……但是我能信靠。」他本想立刻回去中國安慰那些同工,無奈他自己跌倒,傷及脊椎。接著妻子福亭珍妮又患了癌症。

  義和團事件過去後,西方國家同意中國政府賠償給各宣教差會和中國基督徒合共四億五千萬兩銀子。最初,戴德生覺得應拒絕接受以金錢來賠償性命,但可接納房屋和財產損失的賠償。然而跟倫敦及中國的內地會委員會協商後,決定不要求也不收受任何賠償,因為他們要向中國人民彰顯「基督的柔和謙卑」。

  如果,神讓他有機會在出發宣教時,先坐下來算計花費:愛妻及二男二女均死在中國,因他的呼召導至在庚子拳亂中五十八名宣教士及他們二十八名兒女殉道。這樣的代價他若知道了,他會依然堅持跟隨呼召他差遣他前往中國的主嗎?

  戴德生有時候說,為神所作的工作通常有三個階段:首先是不可能,然後是困難,然後是完成。顯然這些困難不是他預知的,但卻是必要的苦難。是神允許的,因為將成為後事的祝福!
戴德生的遺言中吩咐,要把遺體葬於鎮江元配與四個夭折兒女的墓旁。遺體被送上船,開往鎮江,船長命令降半旗,為這位偉大宣教師表示哀悼與敬意,沿途經過港口,都有許多信徒送上花籃。

  戴德生去世的那一年,中國內地會已經茁壯,宣教師有828位、設立教會共205間、信徒有21,648人。他逝世三十年之後,工作繼續成長,宣教師已達1368人,1950年中共把所有宣教師趕出,於是重新改組,他們隨於1964年成立「海外基督使團」(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如果戴德生沒有在年輕時將自己獻上,如果在遇著大難處時就畏縮退後,如果他照自己的意思不照呼召差他的主意思,就沒有後來為主顯出的一切榮美了。

  如果主也要你我坐下來先算計一番,筆者雖不是全職、全時地投入在跨文化宣教事奉,但從1976年奉派到韓國釜山四年後返國,在浸神全時間裝備,並全職任教。1998年又再蒙召以課餘時間,進入南亞異文化國家:尼泊爾、印度、不丹、孟加拉等國宣教。

  老實說:當年也沒先坐下來算計代價。如今雖才過到第九年,看似已有相當成效,但若:神若讓筆者與同工們有機會在首次宣教前,先坐下來算計至今已經付出的花費:到目前為止在尼泊爾,一個豬圈近百頭豬全遭瘟疫,一個種了三年的二千四百棵咖啡樹的果園全被洪水吞滅,二個試驗香菇園全軍覆沒,開了一個餐廳卻因不景氣,又被房東嫌油煙燻黑新樓而停擺。在印度(不丹事工),一個每二個月出成雞二千隻的雞舍因禽流感危機整個廢舍。改養乳牛,眼見已有十八頭了卻病死了三頭,被車撞死二頭。在孟加拉,建雞舍十二棟,養蛋雞一千八百隻,成本還沒回收,不到一年被洪水整個淹掉無一倖免。一個魚池及數個農田被大水淹掉,血本無歸。信徒房舍被燒近百間,信徒姊妹被回教徒強暴超過二百位,信徒傳道義工被謀殺而殉道超過十八人(此方面的代價勢將一路支付下去的)。除了這些是已付出的代價,將來還得繼續付上更多。

  我們會依然堅持跟隨呼召我們、差遣我們、將福音帶回耶路撒冷的主嗎?見過宣教先輩們是如何執著並堅信他們所倚靠的主的榜樣後,答案還是:「是的,當不計代價繼續跟隨到底! 」

更多閱讀...

走動神學院的祝福


by 蔡瑞益院長

  走動是一種趨勢,更因著全球化的發展,確定走動的必然性,走動的必要性,早在主大使命的吩咐中已顯示出來。神學院如果不走出去,一定會被區隔邊緣化,發展受限,甚至影響生存。走動的教育理念,已獲得教會牧者及弟兄姊妹的回應,對於神學院與教會合作,學習道成肉身的精神,願在各地建立教學中心,配合教會的需求,提供合適的裝備課程,都給予肯定。

  因著走動,教學資源可以送到有需要的地區教會,提升弟兄姊妹的事奉品質,帶給教會祝福。事實上,因著走動,神學院所獲得的祝福更大,教師的視野被廣闊了,且對於地區的真實處境更了解,這對於教學更有助益,才不致於與現實脫軌,產生落差。藉著走動,服務教會,與弟兄姊妹的關係更加緊密,也因此得到教會更多的關心與支持,神學院蒙受著超乎平常的祝福。

  亞伯拉罕蒙神的賜福,為的是要成為世上萬國萬族的祝福,為著能祝福更多地區的教會和弟兄姐妹,我們要向神求更多的祝福。為著自己無所求,但為著神國度的擴展,樣樣都求,除了神的恩典,我們無法成為別人的祝福。不是依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惟有依靠神的靈方能成事。除非從神而來的賜福,無法成為走動的神學院,如果本院本身的各種資源沒有增多,當愈加往外推廣時,深度就會變淺,品質就降低,所以資源的增加和提升才能讓走動持續往前,才能有品質的保證。

  屬靈的祝福是最基要的需求,整個學校需被更新,在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裡禱告,常保守在主的愛裡,滿得了屬靈的祝福,得著豐盛的生命,才能有生命的活水流出,才能真實的灌溉屬靈的禾場,生命才能得著激勵和影響,事奉的動力才能持續,真需要耶和華祝福滿滿的臨到本院。人力的資源也得提升,不論是質或是量,都得成長,重新整合人力,提高行政動力外,儲備及增加人力是當務之急,更要多建構合作的關係,增加校際的互動,使人力資源的分享與互動更順暢。物力的資源也需要神的賜福,人力增多,工作範圍擴展,需求也提高,我們深信神的供應必不缺乏,因不是要成就我們的計劃,乃是要執行主的命令,因此有信心祂必要賜福和供應,我們要向神大大張口,祂必充滿,祂必祝福。走動神學院的祝福從何而來?乃是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請為我們禱告和祝福。

更多閱讀...

星期六, 4月 01, 2006

購琴記

by 張真光前院長 (左圖)

  本院本來有一座免費的二手管風琴為我們服務了二十年以上,1997年他跟我一齊退休了,一直想買一台新的風琴,籌備了很久,也有人奉獻了一部份的錢,可是與別人買琴的價格相比,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感謝上帝的帶領,我和內人2003年,曾到捷克一遊,因為自己辦事不週全,所以要在捷克多住一些日子,因此就有機會去參觀一個風琴廠,這是在捷克最東邊的一個小城,Krnov,名叫Rieger Kloss 風琴廠,也是一所風琴製造學院。2003年的時候,他已經是130年的老店了。

  回到台灣以後,還是因為先入為主的,「價格」的問題,還是不敢「想」,還談不上不敢「買」呢,最後因為本人退休了,就想,買一個最小最便宜的回來用一用,也無妨,所以就鼓足了勇氣向該廠詢問,因為價格還算合理,所以就一路問上來,到現有的規模,與我們為管風琴所奉獻積存的錢數,可以配合得上,因此我就向學校報告,有這一可能,買不買由校方決定。結果經過院董會週詳的考量之後,就是今天在各位面前的琴。

  風琴在宗教改革的時候,有曾經被燒毀的記錄,其原因是,因為他是樂器之王,他的聲音有極大的權威性,因此在愛表現的風琴手手下,被誤用了。用了人不能忍受的音量,和繁複使人不解的演奏手法,表現自我,大而無當,本來用來表現上帝權威的,反成了人自我表現的工具了,所以換來了「魔鬼的樂器」之稱號,當然其結果就是被宗教的狂熱者燒毀的命運。但是他仍舊保有天使的一面,如果不是爛用的話,如今世人還是承認他是最適合用來敬拜上帝的樂器。

  也許有人跟我一樣,會問「何用這樣的枉費呢」,(太26:6-13)我們都知道,為了上帝而用的,沒有一件是枉費的,相反的是為上帝的榮耀。「但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詩22:3) 上好的讚美,只是為上帝添置一張美麗的椅子而已。(當然談不上寶座)

  樂器的價錢和一般的東西不太一樣,你可以用兩千元買一個提琴,也可以用兩百萬買一個提琴。我們買的,大概是價格比較低廉的,這並不代表他的質一定會差。我們希望今後能夠善用這一台管風琴,以重整教會音樂之正途。除了要感謝過去曾為管風琴奉獻的每一位以外。還要感謝,各位院董的支持,和各位同仁的辛勞。最後要將一切的榮耀,歸給我在天上並且愛我們的天父。
(右圖:本院所購之管風琴)

更多閱讀...

周阮郇瑤師母專訪:女傳會之光


費琳(Linda Phillip)/楊方麗玲譯/吳昶興老師校訂

(左圖:周牧師周師母育有三子,由左至右:求義[1954]、求德[1957]、求國[1951])

註:本文紅字部分,經吳昶興老師在美親訪周師母弟阮郇標醫生,得其家譜更正。在此亦特向阮醫生致謝。 2007.8.13

  阮郇瑤女士,是台灣基督教界極負盛名及備受尊崇的周聯華牧師之妻子,正應驗了俗語說:「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位偉大的女性。」

  周師母生於1919年2月5日寧波一個基督教的家庭,父親阮文友任職於聖公會寧波三一神學院,母親沈望允早逝(ca. 1923),繼母沈梅娟 (仁德女校任教)很能幹,是上海知名「紅房子」(婦產科醫院)的總務主任,家裡有七姊妹和兩個弟弟 (么弟繼母所生),周師母排行第六。周師母的父親阮牧師,屬中華聖公會,外祖父沈載琛是中國聖公會第一位祝聖的華人主教(1918),負責浙江教區,舅舅沈嗣良是上海聖約翰第一任華人校長,在體育界非常知名,她的家族有許多的牧師和主教。

  周師母就讀寧波仁德女校、上海聖瑪利亞女子中學,於1944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後受聘擔任該校的圖書館員。她和周牧師在這段時間相識,高樂民教士(Inabelle Coleman, 1898-1959)是他們的介紹人。她在1946年重生,在滬江大學內的教堂受浸,隔年1947年7月29日與周聯華牧師在聖公會的上海國際禮拜堂結婚,於1948年離開上海赴美,婚後育有三子求國、求義、求德,分別出生於1951、1954年和1957年。

  高教士推薦這對年青夫婦赴美接受神學院的裝備,但柯理培牧師(Charles L. Culpepper, Sr. 1895-1986)邀請他們先進入上海的中華浸信會神學院,於是周師母和周牧師雙雙進入神學院,周師母並在神學院的圖書館工作。後來,共產黨逼近,宣教士就送他們到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市的浸信會南方神學院就讀。周師母在該校專為女性設置的女傳道培訓學校裝備,主修宗教教育,並於1951年畢業。她繼續留在該校圖書館工作直到周牧師完成學業。

  1954年8月,周牧師完成其神學博士的學位,舉家來到台灣浸信會神學院服事,基於周師母具有圖書館工作的背景,她接任神學院圖書館館長,任職十八年之久。期間圖書從不到五百冊增加到一萬零五百八十六冊,周師母為圖書館奠下非常好的根基,她也不居功,一直稱讚圖書館的同工。

  神學院圖書館是她主要的工作,但她心繫浸信會懷恩堂和女傳道會。她以師母的身份肩負起懷恩堂的婦女事工,亦從事許多探訪及幕後的服事。由於她的參與使得丈夫的服事更美,經常在周牧師過於煩忙無法分身時,她總是在教會忠心的服事弟兄姐妹,很有效率的從事個人談道及栽培的事工。

  周師母在女傳道會的事奉是眾所皆知,她是柯耦蓮師母(Ola Lane, 1896-1989)的得力助手,幫助柯師母在台灣推動浸信會婦女事工,她自己在懷恩堂也成立女傳道會,並成為台灣各浸信會教會的典範。周師母也和柯師母共同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的女性教職員和學生的太太成立女傳道會,這份服事是她心裡最切慕的。

  中華基督教浸信會女傳道會聯會在1959年成立,柯師母是女傳道會的總幹事,周師母則擔任主席,當柯師母於1965年退休時,周師母接任總幹事的職務。在周師母的帶領下,女傳道會在台灣全地擴展起來,在公元兩千年時共有九十二個女傳道會,拓展至一百零六個地方,有二十六種不同類型的工作。這些浸信會的婦女參與醫院、監獄、老人院、少年輔育院、學生工作等社會工作,在教會中則加強探訪、學齡前兒童的日光會、兒童主日學、當地社區的佈道工作。周師母從柯師母手中接下這份服事,繼而傳遞給華人的領袖,強化其組織與功能,深獲全世界好評。

  近年,周師母的身體不太好,幾年前得了關節炎影響行動,目前又因帕金森氏症臥病。她雖不能再像從前到處探訪或做栽培工作,但她堅強的基督徒品格和美好的生命,至今仍鼓勵著許多人。

更多閱讀...

向下紮根


by 江榮義牧師

紮根的生活是不出聲音的

  在馬太福音的第十二章第十八節說:「看那!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我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一個神所愛,所重用所揀選的人,是怎樣的人呢?第十九節說:「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所以他是安安靜靜的,沒有吵吵鬧鬧的。今日的基督徒喜歡追求轟轟烈烈,一下流行標竿人生,一下流行韓國的大復興,流行鄺健雄大復興、小組教會。中國有句古話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旦成名天下知。」我們很容易去注意外面的豐功偉業,少去注意默默耕耘的苦功夫;我們很容易去羨慕外在的成就,愛出名,想出名,而十年寒窗下苦功卻不肯付代價。我們很容易去學習趙鏞基牧師的教會增長,用細胞小組的方法、策略,使教會成為百萬人的大教會,而不去學習當初他們只有五個人每天早上四點鐘起來靈修禱告的隱藏生活。

  耶穌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這是一種隱藏的生活!如同樹栽在溪水旁,樹的成長是不出聲音的,人內在生命的成長也是不出聲音的(不炫耀自己)!長大了就結出聖靈的九種果子來。所以追求成聖的生活是需要時間,是需要付代價的。約翰衛斯理和他同伴四個人的Holy Club(聖潔小組)中,他們不斷認罪、悔改;不斷熟背神的話語,並追求過聖潔的生活,五年後這些人被聖靈充滿,大有能力為主作見證,帶來英國歷史上教會的大復興。這就是神所興起來的人像一棵樹,每天四點起來靈修,在隱藏生活下功夫,對付罪,對付老我,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們的聲音,聖經說:「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熄滅。」這是體恤軟弱,一種不滅的燈火在那裡點燃著,直到有一天它長大了,能夠將公理傳給外邦,我們所需要的?就是這種復興!

背聖經的生活是需要立志的

  重生得救是一次得救,永遠得救。但是過聖潔的生活,必須天天追求,不可能一次聖潔永遠聖潔,聖經沒有說要常常重生得救,而是說要常常被聖靈充滿。正如同我們吃飯是不能一勞永逸的,必須每天定時定量,不能吃了一大餐之後就不再吃了。靈修生活也是如此,不能夠一天讀幾十章聖經之後就不再讀了,這樣他的靈命是不會長進的,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立定心志。如同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立定心志不以王膳玷污自己。衛斯理約翰和他的三個朋友也是立志過靈修生活,所以我們背聖經的小組也需要立志,從《創世紀》背到《啟示錄》也更需要立志,要天天背,沒有一勞永逸的事。

  在神學院成立的背經小組就是立定心志,互相提醒,彼此鼓勵,當我軟弱的時候你扶我一把,當你軟弱的時候我扶你一把,因為三股合成的繩子是不容易折斷的,所以背聖經與過靈修聖潔生活,需要團隊的扶持。

預備燈又預備油

  馬太福音二十五章提到,五個聰明的童女預備燈又預備油,愚昧的五個童女預備燈卻沒有預備油,燈是對外,油是裡面的,裡面要有油外面才會有光,裡面沒有油外面就不能發光,即使發光也很短暫的,油蕊很快就燒完了。當我們年輕時,我們可以一面聽道就一面講道,那時候記性非常好,所以聽了馬上就可以拿去講,但是我們如果不在年輕時把整本聖經背熟,等到年老時就是有燈卻沒有油,沒有背聖經,老時要再抄襲別人的亮光會很辛苦,戴著老花眼鏡看,看了又忘。如果年少的時候背聖經,在他年老的時候,還可以繼續不斷的發出亮光來,這是何等寶貴,這就是預備燈又預備了油。

與能源結連

  當我們是一顆充滿電的電池,這電池可以用在不同的電器上,不同的電器代表不同的恩賜,如果不常充電,或是電池不接於源頭,電力就會不夠很快就會用盡。神就是我們愛心的源頭,如果神的靈繼續充滿我們,我們這個人就會繼續有愛,愛心的事奉和恩賜的事奉是不一樣的。恩賜的事奉是將我們已有的恩賜口才加以發揮,但我們很可能滿了口才卻沒有愛。跟神連結的就是與愛的源頭連結,就能不斷的饒恕,不斷地關心人,不斷的活出愛來,所以我們需要連於元首基督,這樣使我們的愛心如江河湧流不息。人的愛是有限的,我們需要與主結連,就是神話語的源頭,這樣神所差來的就說神的話,神賜聖靈給他是沒有限量,有感動力的。

  這時代有兩種能源,一種是汽油,我們知道中東的油價上漲或能源缺乏時,整個都市的車輛,飛機都會受到影響;還有另一種能源是電,當紐約大停電時可不得了,電梯、電車、電燈,籠照在大黑暗中。所以我們需要有電,這電源就是聖靈充滿,當我們被聖靈充滿時,我們的恩賜都能夠為主使用,就好像收音機、電視機、錄音機、洗衣機,洗碗機各種機器都能夠動起來,這機器代表恩賜,而電代表能力的來源,如果我們有恩賜卻沒有神話語的供應,與能源相連結,這些恩賜都停頓下來,不能為主使用,所以我們需要能源,屬靈的能源了。

抓住太陽

  有一天一個牧師聽我講關於背聖經的好處時,他對我說,是的!沒錯!背聖經固然是很好,但亮光也很寶貴,譬如說:「你的亮光百分之十,我的亮光百分之十,他的亮光百分之十,加起來百分之三十,再加上馬丁路德的亮光百分之三十,摩根解經集百分之三十,巴克萊的百分之三十這樣加起來不就超過百分之百了嗎?」我聽了之後覺得也很有道理,但我回去想了一想發現還是有問題,人的亮光再怎樣好,都不可能比聖經更好,人的亮光都加起來也不能代表一本聖經,因為聖經是種子,幾千年來它不斷地在每個時代產生新的亮光。馬丁路德的亮光像月光、摩根解經集、巴克萊、加爾文、司布真的解經集他們不過像月光,我的解經不過百分之十像星光,如果我光抓住月光星光,這全世界有幾億本屬靈書籍,我們只看這些而不看聖經的話,我們就像是抓住月亮抓住星星,若把幾百個月亮加起來的光並不能夠等於一個太陽光,因為月光是反光,只有太陽光是光體,我們如果抓住月光就好像那些回教的可蘭經,他們是抓住月光,他們寧可要一彎的月光和一顆星光,也不要太陽光,他們只抄了一點聖經卻捨了重要的真理,我們需要全備的福音,而這些異端只追求部份的亮光。所以我們要學會抓住太陽本身,就是發光體,當我們背聖經的時候就是把太陽放在我們的腦海裡,我們記得摩西,當年他在西乃山上與神面對面說話,四十晝夜禁食禱告與神對話,當他下山的時候面貌發光甚至以色列的百姓要用帕子遮蓋他們的臉,因為他的光太亮了。所以,當我們背聖經的時候我們就是把陽光放在我們腦袋裡,我們就有神的智慧。


電腦 人腦 神腦

  今天很多人桌上有很多電腦,三台、四台,我還見過一位電腦專家有六台電腦在辦公桌上,有的人需要多一點電腦因為他認為人腦不夠用,需要多一兩台電腦來幫助,古時候一個人有好幾個秘書,現代的人有的不用秘書用電腦來代替,或錄音筆,或是機器人,一個腦不夠用我們用電腦代替人腦。人都在追求一些智慧,但這些智慧都是將要敗亡之人的智慧,並不是神的智慧,我們有世界的智慧還是不夠用。我覺得背很多人的書不如背聖經,我們要以神腦代替人腦,把聖經背下來,把神的智慧放在我們心裡,我們就活出神的智慧來。當年在巴比倫的時候,皇后對王說:「在你國中有一人,他裡頭有聖神的靈。你父在世的日子,這人心中光明,又有聰明智慧,好像神的智慧」。(但5:11;創41章)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對約瑟說:「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創41:38-39)所以就選約瑟做埃及的宰相,今天一個背聖經的人,就是要把神的智慧放在他腦袋裡。

神的話成為我們的生命 品格

  不要以背聖經為一份工作,好像那些考執照的背交通規則,考完就還給老師,要知道你熟背了以後,就要變成一種習慣,每次看到紅燈會停、綠燈通行,遵守交通規則,不是說背了就不要了。今天很多人考試應付,考完就把書丟了不去想它,神的話卻不是這樣,神的話必需成為我們的生命,成為我們的品格,成為我們的思想,今天我們需要有好的思想才會有好的品德,有高尚的思想才會有高尚的品德。拿破崙、希特勒、史達林、尼采這些世上的聰明人在哪裡?這些人不是曾經有智慧嗎?但他們是世界將要敗亡之人的智慧,我們今天是有神的智慧,就是倚靠神才有的,按照我們本身是愚拙,我們把神的智慧放在我們腦裡使他的智慧成為我們的智慧,這智慧是神給的,所以我們沒有什麼好誇口的,我們若要誇口,當指著主誇口。

長大成熟的生命

  背聖經就是吃乾糧,講亮光就是吃靈奶,吃奶的嬰孩不熟練仁義的道理,惟獨長大成熟的能夠習練通達,所以有一種小組是專門背聖經的。筆者在多倫多帶了十幾個人每天背聖經,其中九個奉獻去讀神學。另外一種是訓練如何作組長查經,訓練後大約百分之三十成為小組的組長。如果你帶的是插花班、縫?班,有一點福音性質,或慈善工作,你會得到很多的會眾,很多人成為信徒,但不見得會成為小組長,也不見得會去讀神學,這三種人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最後一種是吃奶的,做慈善工作,加上佈道性質是會增加一些信徒的!沒錯,這三種都是很重要,但保羅說:「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裡為嬰孩的。我是用奶餵你們,沒有用飯餵你們。那時你們不能吃,就是如今還是不能。」(林前3:1-2)希伯來書也說:「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並且成了那必須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希5:12-14)

知行合一

  聖經上又記著說:「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有了我的話又遵守的,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如果我們有了神的話而不去行的話,是很可怕的,背完整本聖經不過成為標準的法利賽人,還不完全,除非你去做,若你不去做,會背的話也不夠,因為他充滿了很多屬靈知識,頭腦很大但四肢很小,能說不能行,我們要的乃是平衡的發展。所以一個人背了神的話又去行的人,就好像把房屋建在磐石上;一個聽了神的話不去行的人,就好像把房屋蓋在沙土上。同樣都是神的話,但對一個肯去行的人而言,神的話就變成磐石;對一個不肯去行的人,神的話對他來說就好像沙土一樣;只當耳邊風的人,神的話對他而言是無動於衷,聽了就忘。有神的話又去行之人,使神的話在他裡面就變得有份量,有影響力。所以猶太人從五歲至十二歲就把整本舊約聖經背過一遍,就可以成為猶太的公民或稱為律法之子。而回教徒,他們每一天早上去學校上課,下午就在回教的寺中背可蘭經,要把整本可蘭經背得滾瓜爛熟。所以反而是回教徒繼承了我們舊約對孩子的要求,如果他們對可蘭經,這本假的經典他們尚且背得滾瓜爛熟,而這有真實神的話的我們,反而不背嗎?這就太可惜了,我記得埃及的一間回教神學院,他們的入學考試就是默寫可蘭經,要從頭到尾默寫,然後才可以被錄取。

  今天的神學院彷彿有一些人甚至連聖經一遍都沒有看過就考上了神學,還有人在神學院裡聽來聽去都是聽一些新派的,聖經根本都不熟,背那些老師規定解經的書,那些神學理論,而聖經反而沒看,就畢業了,以後去教會講的是什麼?是講人的話還是神的話?有一個新加坡人就說,去讀神學就是去鍍金,讀完神學畢業就是鍍金回來了,原來鍍金,裡面不是金,裡面是鐵,外面包一層金,虛有其表的裝飾,這是沒有用的,我們需要有裡面的真材實料。

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

  「你們要查考宣讀耶和華的書,這都無一缺少,無一沒有伴偶,因為我的口已經吩咐,他的靈將他們聚集。」(賽34:16)

  這裡講到神的話沒有缺少,無一沒有伴偶,什麼叫做沒有一句話是沒有伴偶的,伴偶是什麼意思,就是神的話有祂的配偶,當你不懂這一句的時候,你查考別處經文你就知道這一句是在講什麼,這意思是說,比如你對某某先生不了解時,你問他太太,他的伴偶會解釋她的丈夫是什麼個性的人,因為他們天天睡在一起,最清楚不過了。所以,舊約的配偶是新約,新約的配偶是舊約,當你看不懂新約時你看看舊約,神的話彼此都有解釋的,若我們都背熟聖經,就能很快的串連起來「以經解經」了。所以神的話都有配偶,當看不懂時,就去找他的配偶。「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我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乃是從神來的靈,叫我們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並且我們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語,乃是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林前2:11-13)這裡就提到,用神的話,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我們很需要用神的話解釋神的話,讓聖經自己說話。

與神直通,不靠柺杖

  好像媒人,還未結婚時才需要媒人,聽媒人所講的話,你結完婚後還需要找媒人嗎?就不需找了,所以,我們還未重生得救,要聽一些人介紹什麼是神的話,什麼是聖經,當你真正重生得救,被聖靈充滿以後,你就明白了,神的話會自動解釋神的話,不需要靠人的話解釋,我想一個人明白聖經的程度是跟他的屬靈經歷成正比,當他靈命越好時,你對神話語的瞭解也隨著提高。我記得滕近輝老牧師(他以前曾經作建道神學院的院長,中神的院長,他也有神學的博士),當他年老的時候,他的太太說他是「一本聖經」,因為那些博士所寫的屬靈書,與他自己的程度差不多。當你還未寫論文時,你會看很多人寫的論文作參考,但當你自己寫完了博士論文後,當你有了很高的學位之後,你就比較不會去看那些和你程度差不多的書,因此,滕近輝老牧師年老的時候,你會發現他還是看回聖經,因為惟有聖經的標準高過一般屬靈的標準,一般屬靈書的屬靈程度不可能高過聖經,就好像學生不會高過先生一樣,所以屬靈的方面也是如此。一個基督徒,起初常常需要靠屬靈書籍的柺杖來到神面前,當一個人和神很親密到一個程度,他不再需要靠柺杖,因他可以直接與神面對面交通了。

  有一個地下教會的基督徒受到大逼迫,他們把地下教會所有的聖經搶去燒,有一個小孩子被搶去的時候他就大哭說:「這是我祖母留給我的聖經,請你不要把我的聖經拿去燒」,他大哭,這些秘密警察不管搶了就拿去燒,他一面燒就一面哭,後來他看見他的聖經被燒光成灰了,他就不再哭,再過不久這小孩就開始笑了,這秘密警察就說:「你為什麼笑!你是不是還有聖經藏起來,快去拿出來」,這小孩子說「我還有聖經」「拿出來!」他說:「我還有十八章聖經我己經背下來,在我的腦袋裡,你拿去吧!」

  「我將你的話語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少年人用什麼清潔他的心呢,是要遵行?的話。」所以我們需要神的話,乃是我們一生的`幫助。

背聖經的方法

  背聖經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從馬太福音第一章開始背,不必背幾章幾節,你只需要將內容背下來就可以,最好是每章都背,除非兩段都有重疊可以省略,選擇較長的來背,最好是每一章都背,不要漏掉,當你背聖經的時候,昨天背的今天不需要複習,否則會灰心,每天都背新的,「忘記背後,努力面前」每一次就背半頁,簡單的故事性質就可以背整頁,我記得我們去年九月開始到今年我們已經從新約馬太福音背到新約哥林多前書第九章,所以很快的,我們希望讀神學院的三、四年中能把全本聖經背完一遍,新約幾乎每章都背,舊約就不一定,有一些重點的段落拿出來背,至於那些看不懂的暫時先不背。

  當人心敗壞時(賽29:10-12)因為耶和華將沉睡的靈澆灌你們,封閉你們的眼,蒙蓋你們的頭。所有的默示,你們看如封住的書卷,人將這書卷交給識字的說:「請念吧!」他說:「我不能念,因為是封住了。」又將這書卷交給不識字的人說:「請念吧!」他說:「我不識字。」
當我們把整本新約都背完後,我們再回到馬太福音第一章背第二次,而且第一次你背聖經的時候,你可能明白百分之六十,而另外的百分之四十背了卻不懂,先不要管它,真不懂的話暫時先不背它,等到你再背第二遍時,你會發現你的靈性已經從慕道變成重生得救,從重生得救到被聖靈充滿,當你的靈命到達被聖靈充滿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以前不懂的經文,現在看統統都懂了,因為你的靈命增高了。當你不但重生而且被聖靈充滿成為成聖的基督徒,靈性登峰造極的時後,再背第四遍,你會發現以前三遍不懂的,現在就都懂了,「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太11:25)。所以我們明白聖經不是學問有多大的問題,而是靈命有多高的問題,當你靈命提高時,你自然就好像爬到最高峰,那時所有的小山都看到了,你現在看的小山把後面的山擋住,你不完全明白,但是當你有一天爬到最高峰的時候就發現以前看不懂的,現在都可以看懂了。

更多閱讀...

星期五, 2月 10, 2006

走向普世萬民



by 裴斐教士(Dr. Faye Pearson)/吳昶興老師譯

  一如往常的坐在浸神理培堂聽道,從布丹來的年輕牧師在講台上分享他的故事,這個故事述說一個重生得救的人,如何在萬難中信靠那位復活的主,並且計算過做門徒的代價,也為此下到監牢好幾個月。他以此挑戰神學生,不要為自己籌算,要跟隨主走向普世萬民。

  聖靈帶領我的思想轉到另一個時間和地點,這是關於上帝如何呼召祂的百姓,把福音傳給歷世歷代的萬民。

  在十八世紀前後,有一群人他們奉上帝的呼召差遣到世界各地把福音傳給萬民。1793年,克里威廉和妻子杜樂絲(Dorothy and William Carey)來到印度的加爾各答;幾年後,南非宣教士先驅也是聖經譯者莫法特(Robert Moffat)說:「在一個晴朗的早晨,我看見非洲許多的村子炊煙裊裊,那裡是未曾聽過耶穌基督的地方。」

  1812年寒冷冽冽的二月,耶德遜和妻子安妮(Adoniram and Ann Hasseltine Judson)、路德懷士(Luther Rice)、撒母耳和妻子哈莉(Samuel and Harriet Atwood Newells)航向印度,他們都對此宣教事奉有高度的期待,但上帝已經在這群年輕人身上有另外的計劃。除了路德懷士,他們都已決定根植在緬甸並埋葬於此,路德懷士則是回到美國成為一個演講家,在他的同僚間宣講有關印度和緬甸的一切。耶德遜夫婦成為美國浸會宣教的鼻祖,他們和其他人透過書信述說他們宣教的故事,也幾次回到美國現身說法。上帝又再呼召,然後又有一群年輕的男女宣教士到中國和世界各處。

  對於美南浸信會,李題鰲(一般都稱之慕拉第Lottie Moon)、華為仁(Bill Wallace)、柯理培(Charles Culpeppers)和其他許多的人來到中國,然後他們有機會返美,他們就述說他們在中國的故事,接著又有許多青年男女回應了上帝的呼召。當時有些中國人有機會到美國浸會神學院的課堂,講述他們的故事,振奮大家,他們在教室述說他們新建立的信仰,他們如何放下所有來跟隨萬主之主,他們挑戰最優秀的美國人也要跟隨主直到地極。

  今日這樣的景象再次重現,台灣浸會信徒、香港浸會信徒、韓國浸會信徒等,都進入萬民中間,他們所結的果子回到他們的神學院、教會分享宣教的故事。我們看見新的委身在主耶穌面前,我們的神學生走到祭壇前說:「主啊,我願意到新的地方,在那裡您的名字還未被傳揚。」

  過去與現在有不同嗎?那些在兩百年前、一百年前、五十年前、三十五年前離開家鄉的人,他們都是為了分享大好信息因而獻上他們的一生。然而,今日許多的決志卻是為了短期宣教,時間長一點的用上二至四年,短的呢只花上兩個禮拜或是半年。

  在今年,從台灣和亞洲地區到世界各地做短期宣教的有好幾百人,短期宣教的參與者從神學院的教授、商人、醫生、老師、神學生、教會的青年小組、女演員乃至家庭主婦都有。我從來不是一個強烈支持短期宣教的人,做為一個地區性的宣教士,我花上許多寶貴的時間預備短期宣教隊的抵達和事奉。我要求弟兄姊妹在他們的一生中,願意花上至少兩年的時間來宣教。然而,我必須接受短期宣教的方式做為上帝的方法,如此也能把祂的愛傳給萬民,我也從聖經裡認知短期宣教的模式。

聖經中短期宣教模式

 1.約拿是一個短期宣教士,他用了三天與三十七天來完成他的任務。
 2.彼得在哥尼流家裡把福音帶給外邦人,他花的時間不超過一個禮拜。
 3.偉大的宣教士保羅是一個短期宣教士,他停留在旁非利亞兩個禮拜,待在路司得和特庇十四個禮拜。
 4.巴拿巴和保羅拜訪巴拿巴的家鄉居比路,他們花了八週的時間。

短期宣教何以出現在今天?

 1.今天的人是活在「光碟的世界」,光碟代表小巧簡潔。
 2.今天的人有經費可以到處旅行。
 3.今天的人有假期可以用來旅行。
 4.許多的海外差傳團體教育基督徒嘗試做短期宣教。
 5.這一代的基督徒需要經驗,在1990年代最暢銷的書是亨利布克比與理察布克比的《每日經歷神》(又名《經歷神同在》),該書告訴我們不只需要知道神,他們也要經歷神,不是只在學術殿堂上討論祂。
 6.這個世代什麼事都要「即時」,例如「即食麵」(方便麵)、「即食粥」、「即時線上遊戲」等。
 7.今天基督徒身處的環境提醒他們必須信任環境,同時做事要快。

短期宣教的益處

 1.它提供了親身的、直接的與跨文化宣教的接觸。
 2.它刺激了全球化事工真實的願景。
 3.它提供了機會,看見上帝在人的生命裡作工,也在宣教禾場上作工。
 4.它指出重要的事實,沒有禱告什麼也不能做。
 5.它使人的生命與宣教有份,並且為宣教動了起來。
 6.它創造了需要,去短期宣教的人回到自己的教會時,服事往往會更有果效。
 7.它是見證,成為強化長期宣教的例子與事奉的技巧。
 8.它成為長期宣教的挑戰,一生委身在宣教服事裡。
 9.它榮耀我們又真又活的上帝,短宣能表示我們順服祂的帶領。

短期宣教的缺失

 1.短宣有時給人一種錯誤的印象,以為這就是回應向萬民傳福音。
 2.有一些人參與了多次的短期宣教,就自詡是宣教專家。
 3.短宣有時在執行當地信徒的目標時,往往忽視與當地的領袖合作。
 4.短宣隊時間太短,費用也太昂貴。
 5.短宣隊提出的要求,有時讓當地領袖和宣教士感到精疲力盡。

宣教心態

  短宣隊必需具備聖經的視野,帶著上帝的愛,而不是去幫倒忙,或是宣教造成損害的行為。
 1.瞭解世上的人都需要藉著耶穌基督恢復與上帝和好的關係。
2.瞭解耶穌是主。在多元的全球文化裡,有許多的方法,但就聖經的觀點,耶穌才是唯一的方法,只有祂才是真理,只有祂才是生命。
 3.瞭解宣教是每一個人跟隨耶穌基督的人的責任,上帝使用每一個信徒將祂的救恩傳給萬民。
 4.上帝呼召人需要有行動,成為一個滿足世界需要的人。

短期宣教需注意的事項

 1.短宣隊員必需清楚明白為什麼他要參加宣教。
 2.短宣隊在臨行前,必需花上時間和精力好好準備。
 3.短宣隊需花時間的代價認識當地的民族、文化,以及基督教的群體。
 4.短宣隊一旦在海外,就是一個學習者。
 5.短宣隊必需瞭解當地文化與自己國家基本上的差異,例如時間的觀念、如何處理衝突、自我的價值觀、權威等。
 6.短宣隊必需欣賞別人的語言。
 7.短宣隊必需瞭解當地民族的宗教背景,例如亞洲深受儒家影響,儒家文化是亞洲文化的基礎,正如論語所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8.短宣隊必需懂得欣賞長期宣教。
 9.短宣隊必需願意道成肉身見證上帝。

短宣隊的資格

 1.有增長的信心。
 2.確信宣教隊是上帝的計劃。
 3.具有健康的身體。
 4.為人有彈性。
 5.重視團體行動。
 6.有強烈學習新事物的動機。

短宣隊的組織

 1.短宣隊領袖:負責行程的安排、從出發前到回程一切任務的講解、與當地合作領袖訂定宣教計劃。
 2.在地的短宣領袖:這個人是短宣隊一到當地的負責人,把總領隊交辦的事告訴大家,負責作息的安排、在地任務的講解、服事的機會、參觀教會。
 3.短宣隊的每一個成員必須負責個別的分配工作,配合領隊規劃的路線和事奉工場。

短宣隊的壓力

 1.空中旅行的壓力。
 2.面對新文化調勢的壓力。
 3.在一個時間內被不停需索的壓力。
 4.缺乏足夠醫療裝備的壓力。
 5.排山倒海來的需要所形成的壓力。
6.經常欠缺隱私的壓力。
 7.在自己教會或事奉裡,對自己角
色困惑的壓力。
 8.溝通出問題的壓力,這包括與短宣隊成員、專職宣教士、當地教會、當地信徒或是支持自己的教會。

回到自己國家或差傳國家

  當從宣教旅程返抵家鄉,告訴別人宣教的故事是很重要的,因為家人、朋友、教會都因為您參與宣教計劃而做出犧牲,他們很值得您分享宣教的經驗。與他們交流時,有些建議給您:
 1.記錄:宣教成員應該保留一份記錄,記載所看的景象、聲音、氣味、對話、遇見誰、對方的名字和故事等。
 2.有人問起宣教之旅如何時,能給予扼要有趣的評論。
 3.主動的要求牧者、執事,可以在教會不同的聚會分享;自己也可以到不同的教會或是地區性聚會分享。
 4.準備一份有趣、資訊性、富有挑戰性的簡報:包括秀出在當地生活照、訴說當地文化的重點、說明前往國家的基督教狀況、教會的需要以及社會的需要。講的時候要集中在人身上,並分享他們的故事。不要集中講自己做了什麼,而要講上帝在您身上做了什麼,或在您的服事做了什麼,不要集中講前往國家負面的方向。避免講太多您做過什麼細節,例如,秀出火車站的照片,說:「這是火車站!我們搭了十小時的火車……我們在火車上有許多有趣的事……」這樣的簡報沒有人要聽。記住,您正在講的是還未認識基督的人,他們沒有聲音,上帝正使用您發聲,把他們的消息告訴別人。
 5.分享您在宣教之旅中激勵人心的事,挑戰別人願意為此禱告,也願意參與宣教。

短期宣教的行前說明

  行前說明對於短宣是非常必要的,每一個宣教隊伍都是不同的,因為隊員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經驗、不同的技巧與能力,對上帝也有不同的經歷。

  大部分短宣小組都是與海外華人一起合作,或是和亞洲國家合作。許多人認為亞洲人去亞洲人的地方沒有困難,因為亞洲人的行為與思想都像華人。其實,亞洲人雖然在許多事情上與華人共通,但不是完全一樣,他們之間仍有許多分別,因為亞洲有非常多的族群,他們有許多的差異存在,所以行前說明是何等重要。

  上帝已經主動的搭起文化的橋樑,我們必須參與在聖靈的工作,透過我們跨越這座文化橋樑。我們不但要跨越這座橋,也要走進他們的生活。我們在新文化裡,必須嘗試聆聽、思考、感受、學習像他們一樣。因此,每一個短宣隊在出發前必須至少有一天的行前說明,大部分理想的行前說明是在出發前的六個禮拜前就開始,每一個禮拜有四小時聚集成員進行。

 1.評估隊員參與宣教的動機。
 2.透過分享救恩的經驗、教會的經驗、首次宣教經驗,以掌握隊員的情形。
 3.讓隊員分享他們期待該次短宣的收獲是什麼?從自己可以學到什麼?從上帝可以學到什麼?從上帝的百姓可以學到什麼?從前往國家的教會可以學到什麼?從文化如何影響一個人理解福音可以學到什麼?從門徒的代價可以學到什麼?從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可以學到什麼?從自己的未來可以學到什麼?
 4.有一個簡單的查經,討論上帝對於萬國萬民的計劃,並安排一個禱告時間。
 5.準備一份每日或每週的查經材料給隊員,查考上帝對於萬國萬民的計劃,然後有禱告的指引來為短宣隊、前往國家、要去的教會禱告。
 6.介紹短宣隊前往國家的文化,例如如果是穆斯林國家,可以邀情講員來介紹伊斯蘭教的要義,如何與穆斯林做朋友。邀請生活在前往國家的人來教導他們的文化,學習簡單的語言,講解這個文化應做與不應做的事。邀請來的人也許是基督徒,也許不是基督徒,他們可能來自南亞或是中東,只是在台灣工作。這些都是美好的資源,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他們的同胞,使我們更好的去服事他們。
 7.介紹前往國家的教會。
 8.介紹宣教計劃,也做好功課,在出發前有心理準備知道任何可能的改變。
 9.討論旅程的計劃:旅程的費用、簽證、護照、攜帶的物品,像是盥洗用具、附帶行程、衣物、醫藥、可帶行李的數目等。
 10.討論如何提高個人或是宣教隊的補助:事先計劃、告知牧者和宣教委員會、有清楚的異象和目標、溝通異象和有效果的需要、有創意的使人支持補助。
 11.解釋文化衝擊並如何處理:有心理準備會經歷某些文化衝擊、容許有壓力、給自己有某些自由的時間以及個人隱私、欣賞異文化、不要論斷長期宣教士、做一個好的溝通者、在歸國以前能按日期完成任務。

任務報告

 1.討論短宣隊行前說明會的問題。
 2.討論短宣隊的成功與失敗。
 3.討論如何改進下一次的宣教。
 4.做計劃找到住在前往國家的人,他們若在台灣,就和他們建立友誼的關係。
 5.做計劃在自己的教會、神學院分享宣教的故事。
 6.發展禱告小組,為特定國家的需要禱告。

總結

  大使命是上帝使用的工具,為了幫助基督徒學習更深的信靠祂,也深信祂有更完全的方法。上帝在這過程有三個部分--起初、過程、末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上帝呼召那些全職、長期宣教士去到萬民中間,祂也呼召短期宣教士去到萬民中間,我深信在上帝的安排裡,這裡有許多的人都會回到與他們有關的土地上做長期的宣教士,然後道成肉身見證主耶穌救恩的大能。

  我為此禱告,直到永永遠遠。

附註:

1.McBeth, Leon, Men Who Made   Missions, Broadman Press,1968,p. 80.
2.The Complete Works of Tasan, II-3, 2b
3.McBeth, p.118.
4.Dearborn, Tim, Short-Term Missions Workbook, p.19

參考書目:

1.Berry, Bill. The Short-Term Mission Handbook. Berry Publishing Services, 1992.
2.Dearborn, Tim. Short-Term Missions Workbook. Intervarsity Press, 2003
3.Elmer,Duane.Cross-Cultural Connections. Inter-Varsity Press, 2002
5.Gibson, Tim. Stepping Out. Ywam Publishing, 1992
6.Hoke, Steve and Taylor, Bill. Send Me! Your Journey to the Nations. William Carey Library, 1999.
7.“Is Short-Term Mission Really Worth the Time and Money?”Ministries of Short Term Evangelical Missions, 1999.
8.Jones, Marge and E. Grant. Psychology of Missionary Adjustment. Logion Press, 1995.
9.Lewis, Jonathan. Working Your Way to the Nations. Inter-Varsity Press, 1996.
10.Lingenfelter, Sherwood G., and Mayers.Marvin,inistering Cross-Culturally. Baker Book
House,1986.
10.McBeth, Leon. en ho Made Missions. Broadman Press, 1968.
11.Schreiter, Robert J., Mission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Orbis Books, 2002.12.Stiles, Mack and Lee Ann. Guide to Short-Term Missions, Inter-Varsity-Press, 2000.

更多閱讀...

陸頌熙:典型的中國女性基督徒


by 費琳教士/本院圖書館館長
  楊方麗玲姊妹譯

  陸頌熙於1925年出生中國的北平。她的家原是住在靠近上海的宋明島,後來遷至青島。由於二次世界大戰,陸女士的家人將她送到上海的叔叔家。在她進入大學之前就先在上海大學的圖書館工作了,在那裡認識了任職該校英文的老師高樂民(Inabelle Coleman)宣教士。高教士是影響她生命的重要人物,因著高教士將耶穌介紹給她,陸女士就在滬江大學就讀時成為基督徒。

  共產黨接管中國時,陸女士再遷到香港住在另一位叔叔家,高教士再次幫助她到美國完成她的學業。陸女士在美國十年間,曾就讀Meredith College, Peabody College和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隨後她來到台灣工作。她主要的工作是在浸信會懷恩堂擔任音樂同工和青年詩班指揮。後來她又回到美國進入Westminster Choir College進修。

  浸信會懷恩堂座落在台灣大學的正對面,因此學生工作成為教會的重點工作。陸小組就用宣教士的方法,她開始在台灣大學的外國語言中心教課,同時一面在教會中服事。這樣的服事模式使得陸女士有許多機會接觸學生並傳福音給他們,許多進到教會的年輕人都是大學裡的學生。

  為了要提升學生的外展工作,教會在旁邊加蓋了一座學生中心。陸女士就住在學生中心二樓的一間小套房,並且負責該中心的服事。藉此她有更多的機會向學生們傳福音。

  在學生工作者的角色外,她對音樂有極深的熱愛,或者可以說她對台灣基督教事奉的主要貢獻是在音樂上。因著她在音樂及英文語言能力的專才,她翻譯許多的聖詩、讚美歌,翻譯過的中文詩歌有好幾百首,懷恩堂的詩班總是在早崇拜中首次演唱這些歌曲。

  陸女士在幼年時就隨從母親學習國畫,她當時不過是十幾歲的孩子,竟可以在母親的書房中學畫到廢寢忘食。她曾寫道:「我多麼喜歡看到一根根的樹枝,樹枝上冒出花,小鳥兒在旁邊飛。」小鳥成了她作畫中的主角。她同時也寫了一手好書法,曾經在美國開過好幾次的畫展。

  1972年陸女士罹患乳癌,癌症的陰影從她十六歲時母親因著癌症過世便一直籠罩在她身上,她的阿姨也在她大學時因癌症過世,她最愛的高樂民教士以及她的一位同學都相繼死於可怕的癌症。陸女士都在這些至親好友身旁陪她們走完人生最後路程,所以總有一個問題總縈繞在她心裡:「我也會死於癌症嗎?」她寫道:「我的懼怕成真了,當醫生宣布診斷結果『你罹患乳癌』時,我甚至沒有驚訝或恐慌…。好像沒有什麼不正常,經過卅一年的追逐,這個可怕的敵人最後逮到我了,總之,我決意搏鬥到底。」

  接下來的幾年她竭力的搏鬥,她用她的疾病祝福了別人,她寫了三本書《癌症與我》、《一顆小珍珠》和《我與癌症較量》都是敘述她與病魔搏鬥的經過,藉以鼓勵他人,並向人見證上帝在她生命中的大能。儘管在病痛中她仍持續在教會和大學的服事,直到1979年安息主懷。陸女士是得勝的,她回到愛她的天父懷裡,她終身奉獻自己的生命給神和愛她的人。浸信會懷恩堂為紀念她,成立了「陸頌熙音樂獎學金」,支持教會中有志於音樂訓練的青年音樂人才。

更多閱讀...

星期一, 1月 16, 2006

走動的僕人

蔡瑞益牧師/本院院長

  走動神學院的主要職責─就是預備走動的僕人,人先於工作,沒有人就沒有工作。當耶穌說困苦流離的百姓,如同沒有牧人,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時,他說「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先有人的栽培,合祂心意的人,然後再差派他們作工,這是主所選用的策略,也是舊約中神作工的方式,神對摩西的造就在先,待成熟之後再差派作工,神在意的不是僕人的數量而是精實可用的僕人,基甸攻打米旬人時,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最後神只用300人打敗米甸人。

 今日教會所需要的,不是更多數量主的僕人,而是能為主所使用的僕人。猶太人在被擄歸回後有三個覺醒:

(一)他們的神是獨一無二的神。
(二)神的律法有無上的權威。
(三)他們將來必有黃金的時代,由彌賽亞掌管。

以賽亞書中有四段經文:四十二章一至四節;四十九章一至六節;五十四章至九節;五十二章十三節至五十三章十二節,被稱為彌賽亞僕人之詩,這是猶太人對彌賽亞角色的期待,基督教把這四首詩歌當作彌賽亞之歌,他們要在耶穌身上應驗。

  耶穌是僕人事奉的榜樣,盼從以賽亞書四十二章一至四節中所提出僕人事奉的幾個特點,來學習做一個能為主所能用的僕人。

明確的呼召

  耶和華稱這僕人是「我的僕人」,這僕人是主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僕人是為著主人而有的,這位僕人不是為著其他用處,專為服事神,專屬神所用。這僕人是主所扶持,「扶持」直譯「抓緊」,主要的概念不是加添力量,而是對他的僕人有主權,而祂定意要使僕人全然為祂所用。這位僕人是耶和華所「揀選」表明僕人與神特別關係,特別的使命,特別的責任。之後僕人也是神所喜悅的,不僅是蒙召的僕人,更是喜悅蒙的召,樂意做神所召的事,所以成為合神心意的人,成為神心稱所喜悅的人。

聖靈的充滿

  從事神的工作必須有他所賜屬靈能力,僕人必須先得能力才能執行他的任務,而僕人的能力是來自耶和華。耶和華的靈賜給僕人表示耶和華的靈住在僕人身上,是神親自的同在,與祂同工,使他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並給他靈力領導,摩西是神的靈與他同在,所以他擔起治理百姓之責,約書亞具有神的靈,才能作摩西的繼承人,大衛因為有神的靈才能治國,因此這位期待的彌賽亞,一定要有神的靈充滿,才能應付艱鉅的任務。

專一的侍奉

  僕人的任務是將公裡傳給外邦,「公理」之原意是指公義或審判,這是從神公義的權能審判世界,也治理世界,神的公義對以色列來說是救恩,對外邦人卻是審判。

  以色列絕不自享救恩,應將救恩的見證帶出去,使外邦得以脫離審判,也同樣享受救恩,由於神的任命,這位僕人,將執行普世的任務,把神的真理傳給全世界的各國,神的僕人蒙召是為著分別出來專作神的出口,專講耶和華的作為與法則。

謙遜的態度

  耶和華的僕人有其工作的風格,他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他的聲音,這裡的三個動詞,強調神的僕人安安靜靜、心平氣和的風度,也不自我宣傳,靠著耶和華溫柔卻充滿權能的屬靈能力完成使命。耶和華僕人傳道方法十分溫和,他帶來救恩的福音,雖含有神公義的內容,卻是安慰的信息,以平靜的語氣解釋神在普世的治權,神稱讚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眾人。

愛心的關懷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熄。蘆葦本身十分脆弱,如果被壓傷或殘害,必搖搖欲墜,但僕人卻不忍將他折斷。將殘的燈火,是隨時都可能熄滅的燈火,如果輕吹,它就燒旺起來,重吹必會熄滅,僕人用十分輕柔的方法對待它。神的僕人能修復壓傷的蘆葦,能把將殘的燈火吹旺,前者是內在受傷,後者則是缺乏外在供應的油料,神的僕人既能醫治又能供應,他深知人心,不雪上加霜,他堅固百姓,鼓勵神的子民,維護公正,無限忍耐和無盡的關懷和愛。

恆忍的毅力

  神的僕人不灰心也不喪膽,「灰心喪膽」與「將殘壓傷」的用語對稱,「將殘」就是「灰心」,「壓傷」就是「喪膽」,生命的火花即使低沉,仍不致熄滅,失望似乎是難免的,卻要振奮起來,火再度燒旺,生命軟弱不振,必須剛強不可喪膽,神的僕人永遠要持守,直到完成他的任務與使命,神僕之行事,非但不以阻攔而灰心,不因為無教而失志,為恆忍以致於成。

整全的傳講

「公理」與「訓誨」都是法律用語,公理在五經中常指成文律法中的「典章」,專為說明民事與刑事,那是為維持社會秩序而設立的,「訓誨」是指禮儀的律法,用於敬拜方面的。先知關懷社會道德,祭司重敬拜與生活兩者是不可分的,神的僕人肩負先知與祭司的雙重任務,不單傳福音,引人歸主,更應教導信者,同時要有信心與行為。 走動的僕人在那裡?合乎主用的僕人在那裡?求主呼召並賜下感動的靈在他的百姓中,求主興起更多的僕人回應世代的需求,同心建造神的國度。

更多閱讀...

迎向未來─我們確定要立案


吳昶興/本院專任老師

  面對大環境的轉變,一般人會有幾種不同的態度與反應:一是先觀望之後再說;二是別人做了如何再說;三是積極的回應,主動的參與,不是看到別人得到好處再跟上。

  浸神選擇的態度是第三種,迎上機會,主動的參與回應,進而創造優勢,而不是讓機會來找我們,一方面這也是耶穌捨己的表現,不是在一旁觀望,等候風向。

  過去幾年,台灣神學院校聯合會多次與立法委員、教育部高教司的對話,並參與公聽會之後,教育部終在2004年8月9日確立了宗教研究學院案的設校標準,並且2006年1月6日教育部公告「宗教研修學院」修正案,明訂設立標準,上帝終於開路,立案標準不再需要與私立大學採取相同標準,有一套為宗教研修學院量身訂做的標準出現,這使得神學院申請立案不再遙遙無期。浸神蔡瑞益院長確定向教育部申請立案的大方向,獲得大多數老師的支持,董事會也在今年9月專案議決,積極來向教育部立案,浸神身為浸會教會與眾教會所支持的神學教育機構,理當讓外界瞭解立案所帶來利大過於弊的優勢。

  為了迎頭趕上神所賜的良機,浸神積極主動的一個地區一個地區的拜訪教會牧者、同工與執事,可以共同參與台灣廿一世紀劃時代的聖工。

  首次已經在台中區舉行過(請參院訊第155期第19頁),第二次大台北區座談會在本院副堂舉行。我們看到每次的與會者有牧者、教會的董事、執事、同工等,大家都對神學院立案表達了支持之意,肯定申請立案是對上帝開路最好的回應。浸神的主動、不怕困難,恐怕在台灣神學院校裡是最勇敢的。

  每次的座談會蔡院長都會先出來分享浸神的異象與願景,然後由葉牧師報告申請立案所需要達成的目標與時程,以及作法,以鼓勵弟兄姊妹有具體的方向來為我們禱告和支持。另外,我們也願意和與會者有面對面的座談,以便更確切的得到更加可行的建議,來幫助浸神達成目標。我們十分感激大家不吝提出建言,成為我們往下一步邁進的最大動力。

  下次我們將與浸會北東區的教會座談(1月20日),請繼續為浸神啟動立案契機與各地區舉行的座談會代禱,使浸神的立案成為教會的祝福!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