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4月 30, 2003

復活與生命

吳昶興老師/本院專任老師    

最近攻佔媒體三個大新聞分別是美伊戰爭、非典型病毒肆虐、香港巨星張國榮跳樓自殺。這幾個新聞都和生命的奮鬥有關,在戰爭籠罩下,生命變得脆弱不堪,誰也無法預測下一刻是生是死?在變種病毒侵襲下,政府要如何果斷的處置以保護人民?有人則是一切都擁有了,卻不知道生命真正的意義在那裏?這段時間其他的新聞不知不覺地被邊緣化了。  

筆者十分關心美伊大戰後的動向,這不僅牽動未來中東的局勢,也牽動著伊斯蘭教徒與西方文明衝撞的神經,還影響全球社會、經濟的穩定性。從電視中我們看到「美國大兵」銜命解放伊拉克人民,也許推倒海珊總統極權的寶座是件令人鼓舞的事,可是以戰止戰所帶來的後果將無法預估,因為我們看到「解放」的過程仍是血腥、冷酷與猛烈無情的破壞,我們看不到「平安」的結果。在可見的未來,世俗化的西方文化入侵,將可能更加助長伊斯蘭原教旨主義(Islamic fundamentalism)的抬頭。我們更應該思考過去1970年代伊斯蘭教的復興,與其原教旨主義出現的因素??政治方面:回歸伊斯蘭教的根本,以戰勝西方的帝國主義;社會不平等:貧富懸殊,低下階層生活日益困苦;異化:年輕人面對傳統價值與西方文化的衝突,感到困惑迷茫;性:現代化衝擊傳統男女關係,西方傳媒呈現的性解放違反伊斯蘭世界的規範;都市化:社會問題頻生、家庭角色動搖。  

當代神學家龔漢斯(Hans Kung)就曾在《全球責任》(Global Responsibility)提醒世人:「沒有宗教間的和平便沒有世界和平;沒有宗教的對話便沒有宗教間的和平。」很多悲劇的發生都是因為互不瞭解,沒有對話,或者「有溝沒有通」。  

此時正值復活節的到來,我們想到主耶穌被捕的那一夜,祂未曾允准門徒動刀槍,耶穌採取非暴力不反抗的方式,門徒反而離開祂逃走了(太26:51-56),因為他們曾經試過要拔刀的。然而我們不要忘記,似乎耶穌沒有採取暴力的結果導至祂生命結束,但祂真正的結局卻是復活,這更激勵「為罪人死」的真義,因為「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耶穌的作為驅使我們肯定不採用暴力的方式是可實踐的,這麼做不一定會很快帶來世界的和平,但我們卻清楚知道,這是主所選擇的路,也是要我們走的路。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