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30, 2003

淺談神學教育之路向

吳昶興老師/本院專任老師

當舉國在為「教改怎麼改」爭論不休的時候(參第?頁),浸神今年所招考新生的名單亦剛剛放榜(可上本院網站查詢)。每年這個時候,攸關神學教育的課題,總是成為全院從上到下討論最烈的議題(筆者相信其他神學院也不例外)。

筆者曾經在院訊第136期〈我們的今天與未來〉論及浸會神學院在中國的歷史與演變,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從門徒式的教導與訓練,然後看到兩廣浸信會神學院擴展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神學院,這樣的演變可說是神學教育現代化的一個縮影。現任本院神道系主任譚國才牧師也曾在院訊第122期發表〈學院式神學教育的真義與重要性〉,指出神學教育從「學徒式」走向「學院式」的發展是歷史的必然性,這樣的發展也是教育現代化的結果。可是為什麼今天有許多的批評指向學院式的神學教育?是外界的不瞭解、誤解或未蒙其利呢?還是這個所謂「現代化」的路線走錯了呢?

還是回到歷史的基本層面來回答上述問題:

第一、教會歷史發展了專門神學院滿足訓練牧職的需要,但有組織的神學院並非唯一的模式(例如加爾文設立的日內瓦神學院研究院、衛斯理的「會社」、短期訓練的聖經學院);

第二、過去神學院只專門訓練牧職而設(高派教會的門檻更高),但今天牧職訓練與平信徒訓練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第三、西方傳統神學院偏重學術與獨立思考的訓練,西方社會也相當的接納,但華人教會所要求的神學訓練往往偏重靈命與實習的經驗,甚至有某種程度的反智傾向。

這些現象都可能導致學院式的神學教育與教會之間出現某種的張力,但歷史是不能回頭的,「現代化」的路仍然要走,可是我們有必要為「現代化」注入更多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師資、設備、圖書的提升而已。浸神願意體察聖靈在每個時代所運行的方向,努力更新神學教育的內涵與方法,並且願意保持和眾教的關聯性,做適度的調整與改變,像今年新設立的宣教系(錄取十三位同學)與宣教中心,獲得教會支持與肯定的「聖工學士科」,今年更在許多地方成立教學中心,使得神學教育能廣泛延伸至有需要的地方。

願主不斷賜給我們智慧,因「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的引到上帝面前。」(西1:28)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