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24, 2009

來!跟從我!


林莉芬/本院道學碩士三年級

不愉快的童年

  童年的生活對我而言並不愉快。自有記憶以來,就時常看見父母為了家中的經濟而爭吵。為了讓家中經濟能好轉,父親帶著我們四處求神拜佛,只要聽說哪裡的廟宇靈驗,我們就立即動身朝拜。經濟狀況雖不好,但即使沒飯吃,也要把僅有的錢捐獻給廟宇。然而『他們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凡靠它的也要如此。(詩篇一一五4-8)』我們愈是拜的虔誠、捐獻的香油錢愈多,家裡的情況非但沒改善,反而有更多繳不完的貸款與負債。

  沈重的壓力使得父親變得暴躁;若是孩子們吵鬧不聽話,總會招來一陣挨打。父母的爭吵,親戚的冷嘲熱諷…;這些都讓年幼的我內心隱藏著極深的自卑感,卻又矛盾地不想讓人看見脆弱、孤獨的一面。「不服輸」、「剛烈」便成為保護自己的方式。我一心期待趕快長大,能賺許多的錢,然後離開這個令人痛苦的家庭。

奇妙的轉變

  『窮乏人必不永久被忘,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遠落空。(詩九18)』,就在我們幾乎走投無路時,父親感嘆:「拜了這麼多神都沒用,不如換拜耶穌看看吧!」這麼一句戲言,沒有任何人放在心上;然而神卻聽見了父親的「呼求」。

  十二歲那年,母親的同事向我們傳福音。抱著姑且一試的想法,我們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在教會感受到弟兄姊妹的關愛,家中經濟也漸漸好轉。最奇妙是父親的轉變,他不再暴躁易怒,而是用關心的言辭取代原本的打罵。神用「愛」將這家中的每個人再次聯結,關係慢慢被修復建立,使得原本令人窒息的家,變為一個溫暖、有愛的地方。然而,基督教信仰對我而言,只不過是一個新的心靈寄託,內心依舊是充滿自卑與憤怒。

新造的人

  在一次與母親的爭吵中,我察覺到自己尖酸、冷漠的個性,我甚至不明白活著有何意義。就在最絕望時,教會的牧師安排我到教會擔任幹事的工作。在這段期間,牧師常與我聊天,帶我讀聖經,使我對信仰有更深的認識與體驗。有天與牧師談到童年的生活令我感到痛苦,牧師讀了一段經文:『若有人在基督裡,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他告訴我,在耶穌眼中我是個寶貝,是個值得被愛,也能去愛人的人。

  當我聽到神是如此愛我,肯定我的存在價值時,眼淚便不能制止地流了下來。我一直追求金錢和成就,但這些卻為我帶來更深的絕望與孤單。神藉著牧師夫婦的陪伴,幫助我更勇敢接納自己的過去。透過初階信仰課程,生命不斷蛻變更新,讓原本藏在心中的苦毒、自卑都得著釋放與解脫。而我也在十九歲那年正式受洗,歸入基督的名下,成為真正「新造的人」!

來跟從我

  在一次青年退修會中,講員分享彼得被呼召的經歷。當我聽到耶穌對彼得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得人如得魚一樣。(太四19)』,這句話一直迴盪在腦海中。退修會的最後一天,講員在台上呼召說:「誰願意像彼得一樣?」,在大腦還來不及反應時,我的手就舉了起來。我走到台前向神說:「主啊,我也要像彼得一樣,把自己交給祢,為祢得人如得魚。」,當時我並不知道,原來這就叫做「被呼召」,只是單純地想如同彼得一樣來事奉主。
後來卸下教會幹事的服事,轉到基督教書房工作。那段期間與教會同工有一些誤會,因而離開教會也離開信仰,約有四年時間不曾踏進教會。

  在1999年底,發生了921大地震。這次地震,不但搖撼整個台灣,也震撼我的內心。新聞媒體不斷播報各區的災情,那些無助災民的眼神是如此無依、迷惘。我難過地掉下眼淚,離開教會四年後,我第一次開口向神禱告:「天父,求祢憐憫那些可憐人,將祢的平安賜給他們;差派更多的基督徒福音傳給他們吧!」。心底卻有個聲音說:「妳求我差派人去,那麼妳願意為我而去嗎?難道妳忘了,妳要為我得人如魚嗎?」當年走到台前的那一幕浮現在腦海中,神沒有忘記,我也不曾忘記在神面前的決志。

  我跪在神面前不斷地哭,回想過去如何蒙神的恩典,得著有盼望的新生命;即使在離開教會後,神仍然保守我所行的每一步路,使我在基督教書房工作時,依然能接觸到基督教信仰。神對我說:「回來吧,孩子!我一直在等著妳。」

  要重新回到教會並不容易,於是我對神說:「主啊!如果祢真的要用我,那我就去!但我已經離開教會這麼久了,我想要重新開始;所以祢得先幫我預備一間合適的教會才行。」神是垂聽人禱告的,當我們願意為神所擺上,祂就早已為我們預備好一切。神透過一位許久沒聯絡的姊妹帶我到〈明志禮拜堂〉聚會。在教會傳道人、長老們的帶領下,重新開始有穩定的教會生活;另一方面我也繼續尋求、等候神明確的帶領。

鄉村事工的異象

  2001年參加第八屆的〈青年宣教大會〉,在分組課程中選了「鄉村福音事工」。
課程中,鄉福的總幹事陳文逸牧師播放一段鄉村事工的短片。在影片中,看到許多廟裡的信徒手拿著香,他們的臉上帶著憂愁與無助。我彷彿又看見921的災民悲痛的身影。在最後一天的課程中,陳牧師給大家一個挑戰:「在台灣還有許多人不曾聽過福音,他們甚至不曉得什麼是耶穌,尤其是在偏遠的鄉村地區。基督徒啊!你們看到那些待收割的莊稼了嗎?你們當中有人願意放掉一切,為神所擺上嗎?」自此,我將來自鄉村事工的呼聲放在心底。

  在青宣結束後,參加為期一週的「鄉村福音體驗營」。在這七天中,我更真實接觸到鄉村的福音事工,也明白為何鄉村會被稱為「福音硬土」。一粒福音種子埋在鄉村的土裡,或許要好幾十年才能發芽,成長,更遑論是結出果子來。在營會的最後一晚,陳牧師讀了一段經文:『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六8)』,我哭著對神說:「我願意為祢去,但是我什麼都不會,祢還願意用我嗎?」

  神是信實的主,祂用一段經文來回應我的膽怯:『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神對我說,只管安心跟從祂,我需用的能力、智慧,祂都將賞賜給我。那晚,我再次將自己的生命獻上交給神,完完全全降服在祂面前。

跟隨主腳蹤

  地極,不一定在遠方;它就在台灣,在最純樸的各鄉鎮中!

  鄉村,不一定是指台灣南部;只要是福音尚未被傳揚之地,都是「鄉村」!

  鄉村,這孕育台灣的根源,卻也是台灣福音的硬土。鄉村的福音事工並不容易,也許花上一輩子才能看見些微的成長。但是當人願意獻上自己僅有的給神時,祂就能使用。

  相信神既將這樣的異象放在我心中,祂就必帶領我勇往向前。在未來事奉中,或許會遇到更艱難的挑戰,然而『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羅十一29)』,祂既然選召我,就必伴我同行每一步,更深盼自己能成為「好漁夫」,忠心跟隨神的腳步,為祂得人如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