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31, 2003

與唐佑之牧師一席談

吳昶興老師/本院專任老師

唐佑之牧師曾任本院教務長及香港浸神院長,他此次來台為期一週的「聖經講座 ─傳道書」大受好評,編者趁唐牧師臨行前,請他分享神學教育的經驗談,以下是訪談內容:

關於學位問題,我個人比較喜歡英國制度,因為英國對於神學學位無論是不是大學畢業,都授予學士學位( B. D.),不是碩士學位,是把神學的第一個學位當作大學學位。可是後來美國卻授予道學碩士學位(M. Div.),後來廣為大家接受,然而我認為還是保有道碩這個學位,不要改變,免得形成困擾。

關於程度不夠,卻有清楚蒙召的同學,我認為最後可以不要授給學位,但他(她)還是可以服事主。若是怕教會不能接受沒有學位的人,也許可以請他們去讀不頒學位的訓練學校,或是神學院可以頒給 B. Th.或M. Div.以外的學位。

在美國,過去大學沒有畢業的同學,無法拿到學位,現在可以讀完神學院,經由神學院老師推薦,透過 ATS(Association of Theological School神學院協會)認證,授予大學學位,這對於將來若是要再讀書的同學很有幫助。我認為招收神學生,要重質不重量,嚴格要求,不可濫竽充數,若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別人會認為我們的神學教育失敗。

關於語文的要求,德國的辦法可以參考,第一年進神學院不讀神學院課程,先讀三種語文(希伯來文、希臘文、拉丁文),這等於神學院的預科或先修班,若語文達不到要求,就不能繼續。

我認為英文的要求還是有必要的,現在英文的水平比往年更高,神學生的英文要有一定的程度,因為一般人的英文也有一定的上下,跟弟兄姊妹接觸有此需要的;有一定的英文程度對於閱讀也很有幫助,因為很多的書沒有翻譯,或是譯得不好;另外,英文的程度對於學習原文也非常重要,因為若沒有英文做為進路,關於原文字詞的變化、時態等就無法掌握,若有英文基礎就很方便。

過去我在台灣的經驗,曾推廣神學英文,無論英文好壞都要讀神學英文,因為這是工具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在神學( theology )、靈修( devotion )、一般的表達非常有用處。另外,英文不錯也可增加神學生的自信,也能與國際接軌,神學生要避免自卑感,要有足夠的自尊,自卑對牧會有不好的影響。

神學教育的性質,要講求學生的素質,尤其是靈性的塑造( spiritual formation ),課程安排要像醫學教育一樣廣博,一開始不能太專,最好是一、二年級安排共同科目,到三年級再修習專業科目,這樣課也好排,學生有了基礎再讀專業科目就比較能融會貫通。

(編者採訪於本院克安館 7D , 2003 年 10 月 5 日)
更多閱讀...

星期六, 8月 30, 2003

淺談神學教育之路向

吳昶興老師/本院專任老師

當舉國在為「教改怎麼改」爭論不休的時候(參第?頁),浸神今年所招考新生的名單亦剛剛放榜(可上本院網站查詢)。每年這個時候,攸關神學教育的課題,總是成為全院從上到下討論最烈的議題(筆者相信其他神學院也不例外)。

筆者曾經在院訊第136期〈我們的今天與未來〉論及浸會神學院在中國的歷史與演變,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從門徒式的教導與訓練,然後看到兩廣浸信會神學院擴展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神學院,這樣的演變可說是神學教育現代化的一個縮影。現任本院神道系主任譚國才牧師也曾在院訊第122期發表〈學院式神學教育的真義與重要性〉,指出神學教育從「學徒式」走向「學院式」的發展是歷史的必然性,這樣的發展也是教育現代化的結果。可是為什麼今天有許多的批評指向學院式的神學教育?是外界的不瞭解、誤解或未蒙其利呢?還是這個所謂「現代化」的路線走錯了呢?

還是回到歷史的基本層面來回答上述問題:

第一、教會歷史發展了專門神學院滿足訓練牧職的需要,但有組織的神學院並非唯一的模式(例如加爾文設立的日內瓦神學院研究院、衛斯理的「會社」、短期訓練的聖經學院);

第二、過去神學院只專門訓練牧職而設(高派教會的門檻更高),但今天牧職訓練與平信徒訓練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第三、西方傳統神學院偏重學術與獨立思考的訓練,西方社會也相當的接納,但華人教會所要求的神學訓練往往偏重靈命與實習的經驗,甚至有某種程度的反智傾向。

這些現象都可能導致學院式的神學教育與教會之間出現某種的張力,但歷史是不能回頭的,「現代化」的路仍然要走,可是我們有必要為「現代化」注入更多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師資、設備、圖書的提升而已。浸神願意體察聖靈在每個時代所運行的方向,努力更新神學教育的內涵與方法,並且願意保持和眾教的關聯性,做適度的調整與改變,像今年新設立的宣教系(錄取十三位同學)與宣教中心,獲得教會支持與肯定的「聖工學士科」,今年更在許多地方成立教學中心,使得神學教育能廣泛延伸至有需要的地方。

願主不斷賜給我們智慧,因「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的引到上帝面前。」(西1:28)
更多閱讀...

星期一, 6月 30, 2003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刊2003‧創刊號

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刊2003‧創刊號

目錄

院史........................................................................................... 1
學生統計..................................................................................... 2
2003年畢結業生........................................................................... 4

專文/Article

洛格斯(Logos)觀念至公元第二世紀的發展─護教士游斯丁的處境化基督論(一)........................................................................ 譚國才 9
The Local Church, Making History Writing History, Preserving History................................................................ Linda E. Phillips 33
地方教會歷史的建立、寫作和保存.................................... 費 琳 47
The Christian Mission and “Closure”................... Winston Crawley 57
向反宗教教育挑戰─一九二○年代劉廷芳基督教教育本土化之路.................................................................................... 吳昶興 61
The Concept Of Demonic Powers in Ephesians 6:10-20 ........................................................................ Rachael A. A. Tan 81
那真正拜父的................................................................. 蔡瑞益 125

宣教分享/Sharing

跨文化短宣異域談.......................................................... 曾敬恩 137

書評/Book Review

Being God's Woman.................................................. Faye Pearson 155
The Cross and The Lotus........................................... Faye Pearson 157
Jesus Among Other Gods ........................................... Faye Pearson 160

畢業論文精粹/Abstract

.道學碩士學位.主修神學

從哥林多前書八章至十章論良心的抉擇........................... 林景容 167
社會工作在落後地區宣教工作上之重要性........................ 高重達 169
從安渡兩千年看時代主義末世論的誤解........................... 張治壽 171
從哥林多前書第七章論離婚者再婚問題........................... 陳恩展 173

.道學碩士學位.主修教會教育

故事教學法的探討及在教會教育上之應用.................... 楊林貝錠 175

.道學碩士證書.主修神學

擺脫死生─從「喪葬禮儀」看基督教與道教「死後觀」的不同................................................................................. 張淑慧 178

作者簡介....................................................................................181
回應單 ......................................................................................183
版權頁
更多閱讀...

超越善惡的上帝

吳昶興老師/本院專任老師

  最近在台灣社會幾乎談「煞」色變,無論扭開電視、報章雜誌、網路都是充斥這類的消息,光是筆者的電郵信箱,就收到好幾封關於如何保命的電子郵件。這場「煞」變相當考驗我們政府的反應能力,也考驗我們人民遭遇災疫的反應,更是考驗我們原始的良知和愛心。

  一九四七年出版的《鼠疫》,是關於里厄醫生和他的助手如何在北非城市爆發的鼠疫進行奮勇搏鬥的象徵小說,這種抵抗運動的生活經驗,表達出人與惡搏鬥的普遍概念。其中有一段對話很有意思,塔魯對男主角里厄說:「根據可靠的資料,我知道每個人身上都有瘟疫,因為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的,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襲的。」筆者與香港友人討論台灣疫情的蔓延,有一種深刻的感覺,就是攪動台灣的SARS,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前所未有的疫情,像一面鏡子,呈現出我們人性中的瘟疫。

  筆者特別整理編輯人類歷史上發生過流形瘟疫的資訊,就是要讓我們真實地看見,人類一直都在與未知的病毒、疾病奮鬥,這些疾病甚至造成整個文明的衰亡。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中世紀歐洲爆發的黑死病(1346-52),造成當時人們難以名狀的焦慮與恐懼,有一位編年史家如此說:「清點生還者比清點死者還容易」,但相信人類對於疫情的無知與迷信才是最叫人恐懼的。當我們自以為明白上帝的行動,可以洞悉祂在宇宙內的計劃,其實就是要上帝跟隨人的邏輯。英國的神學家威廉俄坎(William of Ockham, 1290-1349)就指出:「上帝是超越人類的善惡,上帝的旨意不受人類的解釋。」這正一語道破他們時代對於未知事物解釋的隨意性,但這也不就是我們現今的寫照嗎?當面對瘟疫的無能為力,而逐漸轉化成為憤怒,隨意指向任何人,不就是中世紀無知的人們把禍根歸疚於猶太人在井中下毒的翻版嗎?無知與謠言遠比瘟疫更可怕,使得人與人的互信完全蕩然無存。

  本期院訊蔡院長以〈凡事謝恩〉勉勵我們,不要因著此次疫情因而失去喜樂的心,更是需要以屬靈的眼光面對這次疫情所帶來的反省;陳安安老師的〈只看主〉,鼓勵我們面對可能經歷到的疲倦灰心與苦難;費琳教士的《花果集》介紹黃天誥牧師夫婦在綠島的服事,豐富我們監獄事奉的學習。

  我們更要為今年十五位的畢業生獻上祝福與禱告,求主帶領他們在世界各處開花結實,忠心謙良的事奉主的教會。
更多閱讀...

星期三, 4月 30, 2003

復活與生命

吳昶興老師/本院專任老師    

最近攻佔媒體三個大新聞分別是美伊戰爭、非典型病毒肆虐、香港巨星張國榮跳樓自殺。這幾個新聞都和生命的奮鬥有關,在戰爭籠罩下,生命變得脆弱不堪,誰也無法預測下一刻是生是死?在變種病毒侵襲下,政府要如何果斷的處置以保護人民?有人則是一切都擁有了,卻不知道生命真正的意義在那裏?這段時間其他的新聞不知不覺地被邊緣化了。  

筆者十分關心美伊大戰後的動向,這不僅牽動未來中東的局勢,也牽動著伊斯蘭教徒與西方文明衝撞的神經,還影響全球社會、經濟的穩定性。從電視中我們看到「美國大兵」銜命解放伊拉克人民,也許推倒海珊總統極權的寶座是件令人鼓舞的事,可是以戰止戰所帶來的後果將無法預估,因為我們看到「解放」的過程仍是血腥、冷酷與猛烈無情的破壞,我們看不到「平安」的結果。在可見的未來,世俗化的西方文化入侵,將可能更加助長伊斯蘭原教旨主義(Islamic fundamentalism)的抬頭。我們更應該思考過去1970年代伊斯蘭教的復興,與其原教旨主義出現的因素??政治方面:回歸伊斯蘭教的根本,以戰勝西方的帝國主義;社會不平等:貧富懸殊,低下階層生活日益困苦;異化:年輕人面對傳統價值與西方文化的衝突,感到困惑迷茫;性:現代化衝擊傳統男女關係,西方傳媒呈現的性解放違反伊斯蘭世界的規範;都市化:社會問題頻生、家庭角色動搖。  

當代神學家龔漢斯(Hans Kung)就曾在《全球責任》(Global Responsibility)提醒世人:「沒有宗教間的和平便沒有世界和平;沒有宗教的對話便沒有宗教間的和平。」很多悲劇的發生都是因為互不瞭解,沒有對話,或者「有溝沒有通」。  

此時正值復活節的到來,我們想到主耶穌被捕的那一夜,祂未曾允准門徒動刀槍,耶穌採取非暴力不反抗的方式,門徒反而離開祂逃走了(太26:51-56),因為他們曾經試過要拔刀的。然而我們不要忘記,似乎耶穌沒有採取暴力的結果導至祂生命結束,但祂真正的結局卻是復活,這更激勵「為罪人死」的真義,因為「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耶穌的作為驅使我們肯定不採用暴力的方式是可實踐的,這麼做不一定會很快帶來世界的和平,但我們卻清楚知道,這是主所選擇的路,也是要我們走的路。
更多閱讀...

星期五, 2月 28, 2003

你們都是弟兄

郭文生牧師(Rev. Dr. Winston Crawley)/本院客座教授 ‧ 吳昶興老師譯/本院專任老師

「......你們都是弟兄」(太23:8)

上面的標題之後應不應該跟著一個「問號」?如果按這句話原來的背景和其原意,耶穌的話肯定不是問句。然而按今日教會的情況來描述,加個問號可能更為適當。基督教歷史發展的過程,教會常常遠離了主的原意。

理念  

耶穌向祂子民闡述的理念是很清楚的,在馬太福音這段話,耶穌將祂的門徒和法利賽人之間做個對比,因為法利賽人追求地位、階級和頭銜。祂要祂的門徒不可受「拉比」、「父」、「師尊」等稱呼,反而要他們把握機會服事別人。耶穌較早曾經說過,當門徒們彼此爭論誰為大(可9:33-35),其中雅各和約翰更是追求要坐在耶穌的左邊和右邊(可10:35-45),耶穌將祂的門徒和外邦人做個對比,因為外邦人領導的地位是建立在「權柄」上。耶穌並不希望祂的門徒因著地位、階級和權柄的不同而分裂,所有的人應該都是「弟兄」。

歷史事實  

基督教作為一個屬靈的運動,不可避免的發展出組織與架構。但這些組織架構漸漸地遠離了耶穌所關注的基本原則。他們變得越來越像羅馬帝國的組織和辦法,擁有統治階層、祭司階級特權和繁複的禮儀形式。經過多個世紀,整個的系統變成了傳統,換句話說,每個人認為教會應該就是這個樣子。聖經的解釋雖然基於理解,卻把傳統的制度不知不覺地讀進去新約原本的普世觀點。  新教改革企圖把所有歷史上的增添物,回歸至新約的基本原則,至少包含了信心與救恩的基本教義。然而宗教改革並不完全,僅部分處理了信心的結構與實踐,甚至極端的重洗派改革者和之後的浸禮運動都失敗了,承認了教會傳統當中某些非聖經的原素。

傳統:正面性與負面性  

正如個人的習慣,族群的傳統可以是有助益的,也可以是有傷害的(或是兩者同時出現)。大部分教會生活和事工的要素,並無法清晰地呈現聖經原則,以傳統做事的方式反而有它很大的價值。不過當套用屬靈原則的時候,傳統的方法必須推動這些的屬靈原則,而非隱藏於其後。可以確信的是,一旦教會和事工的傳統變成了障礙,就會阻礙福音廣傳的速度和果效。在本文筆者的重點,放在非聖經的傳統阻礙宣教的向度,因為宣教的核心是耶穌對門徒的教訓:「你們都是弟兄。」

教會領導的模式  

介於聖職人員和平信徒之間,有一個主要的障礙使他們區隔開來,這包含了不同的地位、特權和權柄。新約聖經並沒有提及太多這種區隔,它只提到一個字laos(其字根來源是「平信徒」laity or layman),指的是上帝的「子民」,包含了所有相信上帝的人,乃上帝全部的子民。以耶穌的話來說,laos指的就是「你們都是弟兄」。因此把聖職人員區分成另一個更高的階級,這是不符合聖經的。  

浸信會在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傳統,就是只有聖職人員才可以為人施浸(通常是按立的牧師)。因此很多來自美國的宣教士,他們為很多人施浸,卻沒有領人歸主。在此情形下,許多信徒歸主是靠著那些未按立的佈道者或是平信徒傳道人。他們帶領人信主並且令他們預備接受浸禮,然後某個時間宣教士來為那些預備好心的人施浸,接著宣教士又到下一個地方為另一些人施浸。這並不符合聖經,因為這提供了牧師特別的權柄,然而聖經卻沒有這樣教導。  

在某些華人的教會,只有按立的牧者才可以在崇拜的末了為信徒祝福,這也變成了傳統。當然這也是不符合聖經的,這也造成了聖職人員與平信徒之間的區隔。  

近來美國許多教會(尤其是大型教會),越來越強調牧師的權柄。聖經中理想的牧師,以耶穌的闡釋,並非在於其權柄。以權柄來領導的模式是異教徒(外邦人)的觀點,聖經的觀點是以事奉來領導的模式。  

耶穌認為教會的分裂是太看重頭銜造成的,因為我們都是人,樂於擁有獨特或榮耀的地位。這也是為什麼雅各和約翰會追求榮耀的地位,這也是為什麼法利賽人在宴會的場合,或是在會堂、市集喜歡得到別人的注目,並且喜歡別人稱呼他們為「拉比」,他們也是人。我們也很容易去追求認同、地位和階級,但是聖經在羅馬書十二章十節教導我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很可能華人的文化受到儒家「愛人有等差」觀念的影響,使得基督徒中間也區隔出不平等的階級來,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高舉領袖的情形一旦被處境化後,就會扭曲了耶穌當年對門徒的耳提面命。

按立聖職  

其實吾人現今繼承了一個相當令人困惑的按立傳統,藉著牧者的地位和權柄使得他們和平信徒之間區隔開來。按立的觀念與實踐,相當程度是傳統遺留下來的,但在聖經裏很難清楚找到關於這方面的教導來支持。  

英文聖經裏對於按立(ordain)包含了幾種不同的用法,在中文這個字有不同的翻譯,但這些用法都不涉及任何的儀式。聖經中有八處提到「按手」,其中三個很明顯都是關於浸(洗)禮或是接受聖靈。一處在提摩太前書的五章二十二節:「給人行按手的禮,不可急促......」,這裏的意義很模糊,其經文背景很可能是某種共同的禮儀,在教會中赦罪用的。另一處處很明顯的是和牧養角色有關的,在使徒行傳第六章提到「按手」,使徒按立了七個人為了幫助管理眾人之事,這是耶路撒冷教會遇到了暫時性的需要而做的。在使徒行傳第十三章,巴拿巴和保羅為了宣教事工(非福音事工,因為他們兩人在安提阿已經有好些年了)而被按手差派出去。還有兩個例子是和提摩太有關(提前4:14和提後1:6),是論到恩賜而非角色和職位。所有這些例子都沒有顯示關於地位永恆性的改變,除非詮釋者以傳統的預設讀進聖經裏。因此,現今關於按立的理論和實踐都只能說是傳統,而非屬於聖經的。  

有時按立是為了教會領袖的需要,要有更高層次的訓練,但這樣的作法卻會形成福音傳播與教會增長主要的障礙。舉例來說,從歷史來看牙買加的浸信會發展是沿續英國的模式,做一個牧師必須神學院畢業才能真正的事奉,當那裏沒有足夠的牧師,每一個牧師可能要服事四個到五個教會,因此要開始一個新的教會將被視認為不太可能,即使牙買加還有許多人未信主。相對來說,巴西的浸信會認為未必有完全的神學訓練就可以帶領大部分的教會,只要信徒擁有熱忱願意去並且承擔責任,就可以開始新的工作,所以教會植堂和福音廣傳是可以預期的。這和牙買加的教會多麼不同啊!然而這卻是最接近新約聖經的模式啊!

教會增長運動  

在台灣和其他的地區,很多的禱告和努力是基於促進教會增長運動,這可以定義為「快速地按著人口指數的分佈去接觸特定的族群、城市和鄉村」,這樣的觀念也在2002年台灣浸信會聯會的年會中討論過。  

因為如此快速的教會增長(提供了台灣福音化的盼望),台灣浸信會需要超越來自傳統上的和文化上的教會觀,並且回到新約的模式。小型團契、家庭聚會或是任何地方,只要有為這樣角色提供特別的領袖訓練,就可以成為教會增長的中流砥柱。

兩者兼得  

因新約描述的教會有其背景,現今的教會常不希望只草率地重複新約的模式與方法,我們需要有更合適的模式與方法適應我們現今的世界,然而我們不能預設只有一種現代的模式是正統且為必要的模式,當然我們也不能按傳統的路線,排除教會應有的功能。但我們真的需要向那些增長的、非傳統教會開放,不只是接受新穎不同的模式,而且更要積極地鼓勵培育他們。這麼做的話,我們才可改變我們自己對於教會領導的思維,我們才能歸回聖經的理念:「你們都是弟兄!」

─────
本篇內容大致可參筆著所撰"Traditions of Church and Ministry as an Obstacle in Christian Missions," Southwestern Journal of Theology (Summer 1988, vol. 30), pp. 32-39. 另外,在筆者所著《全球宣教》(Global Mission)的第310-312頁,已經強調為每個層級的基督徒領袖提供合適的訓練,這涵蓋了那些小型和較不正規的信徒群體。

更多閱讀...

宣教與多元宗教處境

吳昶興老師/本院專任老師    

在猶太基督教傳統中,上帝往往被視為一個只活動於其選民歷史中的上帝,這樣一來,上帝的救贖行動就被排除於亞洲及其他地域的歷史之外。在先知阿摩司時代,以色列人上述的見解就被先知批判與挑戰(摩9:7),因為這樣傳統的看法,不知不覺限制了上帝的自由與權能。除此之外,在以賽亞先知的信息中,也不支持這種排他性以勝利者為中心的信仰宣告(賽10:5; 45:1-4)。  

對許多的亞洲人來說,都能相當感受到上述觀點的威脅,因為持著排他性觀點的救贖,而拋棄自身的歷史文化傳統,都是一種對文化尊嚴的冒犯。所以過往四個世紀無論如何努力亞洲的傳教事工,只有接近平均百分之二的亞洲人成為基督徒,這樣的數字也顯示了上述的問題。因此,在Voices from the Margin一書中Stanley J. Samartha提出一位香港的婦女神學家的建議:「把其他宗教的人民,看為和我們一同不斷地追求真理的對話伙伴。」這樣的建議值得吾人參考。  

台灣位處亞洲的邊陲,然而各宗教、教派林立目不暇給,基督教身在這樣的處境,其實和保羅當年到外邦傳道的處境並不遑多讓。在使徒行傳十七章路加記錄保羅的「亞略巴古」講道,提供了基督教信仰在多元宗教及文化處境中對話的範本,保羅的作法在於使當地人能夠跨越宗教、文化,然後進入基督信仰的核心。他在宣講中提到上帝的介入、參與、拯救和審判,沒有處處迎合來討好其他的宗教,但他也沒有貶低別人的宗教信仰為無物,他把上帝的「可知」與「作為」攤在他們面前,採取其他宗教共通的語言,進而使基督信仰在社會處境中突出基督徒的信仰與立場。  宣教是大使命,也是刻不容緩之事,但宣教非僅止於佈道的層次而已,若不能從根本的意識上著手,宣教的努力則有流於表面之嫌,也無法真正突顯上主真正的心意。  

本期院訊郭文生牧師的<你們都是弟兄>,在宣教場域中點出若不善用傳統來推動聖經的基本原則,反而會成為宣教的阻礙;蔡院長以<大大張口,主必充滿>勉勵我們以信心、勇氣,祈求主的應許臨到我們;費琳教士的<全心為主的信徒>介紹現年九十歲高齡的王載弟兄,分享他積極參與教會、與主同行的美好生命;一年級新生韓福祿則分享他如何在第四代天主教家庭中轉而信主、蒙召的見證。透過這些文章讓我們看見萬事都互相效力,在多元處境下,深信主必賜給我們智慧成就祂的事工。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