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30, 2009

在聖靈裡禱告


譚國才/本院副院長及專任老師


不知當怎樣禱告

  在大約二十年前,我母親去美國探望嫁在美國的二姐,就順便在那兒作了身體檢查,竟發現得了淋巴癌。二姐滿心擔憂地打電話來告知此事。接到電話後,從早上到晚上,我都很鬱悶,心情低沉,卻無心禱告。自己也知道,心中軟弱憂愁時,應當要來禱告啊。作了那麼多年的基督徒,豈會不知這就是應該禱告之時?可是,我知道要禱告,卻就是禱告不出來,不知道要禱告什麼。在那一天,我很能體會怎樣是「撐」著過日子。該做的事還是要做,但是裡面好悶、好沉。其實我平常隨時都會禱告,但那一天就是禱告不出來。一直到晚上十一點多,坐在椅子上,突然覺得,再不禱告,心中的重擔快壓得我喘不了氣了。可是我當如何禱告呢?

  「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羅8:26)。

  保羅講到信徒雖然已經得救,但在得著復活的身體,進入上帝所應許的新天新地之前,我們在這地上,仍有許多的軟弱。我們嘆息勞苦,我們盼望那所不見的,忍耐等候。而在這樣的軟弱中,我們甚至不知道當怎樣禱告。

  當我們遇到那種禱告不出來,禱告不下去的時候,上帝知道我們的軟弱。當保羅說:「我們本不知道當怎樣禱告」,他用的是完成式,也就是說從過去一直到現在,我們都不知道當怎樣禱告。所以這句也可以翻成:「我們從來就不曉得當怎樣禱告。」

  我說我不知如何為母親祈求。或有人說:「你就求啊,禱告有什麼難呢,何況是為母親身體健康,開口求就是啦。」

  其實我們受造者憑什麼能向造物者來禱告呢?我們該用什麼言語呢?我該如何表達我們跟上帝的關係呢?上帝難道需要我們用什麼話來告訴祂做些什麼嗎?而我們又該如何說才討上帝的喜悅呢?如果我們向人求個什麼幫助都有難以啟齒的心情,何況是對全能的造物主上帝說呢?

  而又有很多時候,是我們裡面的情感太強烈、太複雜,以致說不出話來。戀愛時的男女,難以表達內心的情感,不知道要說什麼。有時候人受驚嚇,感受太強了,會說不出話來。有時候我們太愁苦了,愁苦到沉默不言。我們的意識層次,恐怕只是我們內心的冰山一角,底下還有好多我們意識不明或意識不到,我們有各樣的感情,需求,想望,都在我們這毎人裡面。

  威廉‧詹姆斯在他著名的《宗教經驗之種種》一書中,認為潛意識是通往「更高者」那一邊的「入口」。[i]保羅‧田立克在他的《新存有》(New Being)一書裡,有一章講禱告的逆理(The Paradox of Prayer),就是對這段經文的分析。他提到禱告是一種奧秘,他分析:「我們在意識狀態中所創造與使用的語詞,並不是禱告的本質。」也就是說,我們雖可以講出很好聽,好像很神聖的言詞,這些都不是禱告的本質。「禱告的本質是上帝在我們裡面做工,把我們整個人提升到他的面前。」[ii]就是把我們裡裡外外,我們的意識和我們的潛意識,我們的情感和我們的意志,都提升到上帝的面前。所以禱告不只是靠我們的大腦的運作,用我們在意識狀態中所創造出的語詞,來說出我們現在的情況,和想要禱告的事。因為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當怎樣禱告。禱告比我們用意識講話還要更深,是用我們整個人來到上帝面前,整個人來禱告,整個人在跟上帝相通。

聖靈嘆息替我們禱告

  我們不知道當怎樣禱告,但令人感恩的是,在我們裡面和外面的軟弱處境中,有聖靈幫助我們。那一天,我不知如何為母親禱告,但當我實在難過到不得不禱告時,我低下頭來嘆息,然後我就流淚了。我沒有禱告什麼,我就是在上帝面前,把我的煩惱交給上帝,我嘆息。「聖靈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那一天我可能已嘆息了不知多少次,但這時,我嘆息,我是在上帝面前嘆息。而這時上帝不只是在我面前,祂的靈,就是聖靈,就是祂自己,也在我的裡面,與我一同嘆息,祂甚至代替我嘆息。這在聖靈裡的嘆息,就成了聖靈的嘆息,是不同於我一整天封閉的自我在沉重心情中的嘆息。

  當我在上帝面前嘆息禱告之後,我心中壓了一整天的重擔,在我流淚之時,就已經感覺不到了。在嘆息禱告之後,我簡短地將母親的病交託給主,求主醫治,但重要的是,我能夠真正地覺得我已經將母親的病交給上帝了。感謝主,我母親及時發現了這病,也得以及時治療。這樣又過了快二十年。我母親昨天還煮雞湯給我們喝呢!回想起來,怎能不讚美主呢?

  上帝是多麼喜悅我們向祂禱告啊。當我們不知當怎樣禱告時,祂甚至憐憫我們到一個地步,藉著聖靈親自來為我們禱告。好叫我們在患難中,能藉著與祂溝通,來經歷祂的慈愛和能力。我們什麼都禱告不出來時,我們可以嘆息禱告,因為在上帝面前,連嘆息也是禱告。而祂愛我們,當我們在軟弱中嘆息勞苦時,聖靈竟也是用嘆息替我們禱告。祂是如何地接納我們的軟弱,如何地與我們同理啊。所以我們不要自個兒嘆息,哀聲嘆氣。我們要跟聖靈一起嘆息,我們就感受到聖靈在為我們嘆息。當聖靈在嘆息時,祂把我們裡面最深的苦,最大的難處,都嘆息出來了,因為聖靈比我們還曉得我們自己。而聖靈又曉得天父的意思,天父也曉得聖靈的意思,這樣我們的禱告就通了。我們的重擔就交託了,我們就感受到上帝聽我們的禱告,知道我們內心的意念。就像那天晚上,我感覺到上帝聽我的禱告,雖然只是短短的禱告,但是是非常深的,懇切的。是聖靈在幫助我禱告,我就覺得心境轉變了,因為我和上帝相通了。

用方言禱告

  如果我們這樣了解禱告的深度和廣度,又了解禱告時語詞上的困難,那我們就更可以理解保羅關於用方言禱告的教導。他說;「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上帝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秘」(林前14:2)。「方言」原文是「舌頭」,所以說方言,就是舌頭要動,要講話。但因為那不是一般的語言,所以和合本聖經就把它翻成「方言」,而呂振中譯本則翻為「捲舌頭說話」。方言是對上帝說,不是對人說;也沒有人聽得懂,因為不是一般的國語、台語、英語等語言。然而他在心靈裡──原文是說「靈裡」,所以可以翻成在「聖靈裡」──他在聖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秘。「奧秘」應該是指我們心裡深層的東西,當然也不排除是指關於上帝的奧秘的可能。但這是奧秘,是深層的東西,是理性語言所無法表達。保羅又說:「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這卻怎麼樣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林前14:14, 15)。保羅教導我們可以用靈禱告,也可以用悟性禱告,就是用人懂得的語言。用靈禱告,就是用方言禱告。自己雖不懂,但卻是在講說各樣的奧秘,使我們藉聖靈和父上帝相通,而自己得著造就(林前14:4)。所以在我們不知當怎樣禱告時,除了我們和祂一同嘆息之外,還可以在聖靈中用方言禱告。

  或問,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在禱告什麼,這樣的禱告會對我們有幫助嗎?其實使我們得幫助的是我們與上帝的相通、團契,不只在我們以理性的層次與祂相通時,也在我們以情感和潛意識的層次和祂相通時。用方言禱告,是在信心中的禱告,因為自己並不知道在禱告什麼,但心中有一個意念,就是要向上帝禱告,就憑信心開口了,回轉如小嬰孩般地與上帝溝通。

  方言禱告,某種程度像是小嬰孩講話。[iii]嬰兒生下來就會發出聲音。他們不懂語言,但他們還是講話,有時話還很多呢。雖然那些話不成句子,但有些已很像語言。我們家雙胞胎兒子們,小時候甚至會發明一些只有他們倆能懂得的音節。別人不知道嬰兒在講什麼,但他裡面快樂、難過,他總要表達;甚至發出聲音來就能讓他快樂。同樣地,當我們悟性的語言不夠用時,我們還是需要向上帝禱告,這時方言禱告就能幫助我們,在不知禱告什麼但還是想禱告時,還是需要禱告時,藉著方言就依然能禱告。只是嬰兒所講的話,父母只能猜;而我們用方言禱告的話,上帝卻都明白。

  或問,禱告不出來時,我們默禱就好了,真有需要用方言禱告嗎?其實默禱仍是在心裡講話,但當你禱告不出來時,你已經是不知要講什麼話了,那當然連默禱都禱告不出來了。又問,我們是否可以默想就好了?默想是我們完全沉靜下來,去聆聽去感受,包括領受上帝的聲音和感動。默想固然很好,但當我們默想久了,我們就閉塞住了;我們需要和上帝有溝通,而人的溝通,基本上要講話,可是當我們默想時,我們並不是在向上帝說些什麼。所以當我們禱告不出來時,我們固然可以默想,但接著我們仍需要禱告,而我們若仍不知要禱告什麼時,我們可以多一個選擇,就是用方言禱告,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恩賜。方言的禱告,比嘆息更能表達。嘆息就是一口氣,方言卻可以有更大的表達力。

方言可以學習嗎?

  我自己是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這裡讀書時,才開始用方言禱告。以前大學時曾參加營會,晚上培靈聚會完了去禱告室禱告,就聽見旁邊有人也在禱告,很虔誠,但不知他在講什麼話,只聽他不住地發出單音節「啦啦啦…」,害我不太能專心禱告。後來我才慢慢知道,這是在用方言禱告。然後也知道了聖經真有教導方言的恩賜,又讀了些書來了解方言的性質,但我從來不曾用方言禱告。直到有一天,在浸神宿舍裡,傍晚坐在書桌前,心中煩得很,不知是為教會事奉還是為學校作業壓力,只記得當時就是心中很沉重,悶悶不樂。我突然有個想法,為何不用方言來禱告呢?我那時已明白什麼是用方言禱告,也知道正是在像我當時的心情覺得不知如何禱告時,方言禱告最能幫助我。所以我就在地板上跪下來。但要怎麼開始呢?方言不是用國語,那要講什麼呢?我知道方言就是要發出不同的音節來。我就想到日本話的五十音圖,a、i、u、e、o,la、li、lu、le、lo;我想我就隨心中冒出來的音節,想到什麼就講什麼吧。開始講時我覺得好怪,忍不住就笑出來,說:「我在幹什麼啊?」。我從來就沒有這樣禱告過。這樣可以禱告嗎?但因為我之前已對聖經中的方言的真理想得很透徹了。所以我就堅持繼續講。然後,我就開始把注意力從我要講什麼,轉移到我內心要和上帝溝通的事。當我的注意力轉移時,我的口繼續在講方言,但我的心已轉到上帝身上。這時我開始受感動,眼中流下淚來,我知道我和上帝相通了。這是我第一次用方言禱告。之後我就常常用方言禱告,只要我知道要禱告,可以是禱告不出來時,就可以用方言禱告。

  或問,方言是可以學習的嗎?我的第一次用方言禱告,可以說就是學來的了。我從書本中了解了方言,然後要禱告,就禱告了。不像很多人是在特會中,聖靈感動充滿,然後就說出方言來了。就像有一次在教會的每週禱告會中,我為信徒按手禱告,有兩位信徒就開始用方言禱告。後來我問他們說:「你們會用方言禱告啊!」他們都說:「方言?什麼是方言?」原來他們是第一次說方言,而且以前不知道什麼是方言。這就是聖靈直接賞賜方言的恩賜給他們。聖靈充滿,他們情不自禁,就說出方言來了,是那種單音節的方言。而我自己開始說方言的方式,就比較算是學習來的,是研究清楚了,才開始試著說,但上帝仍憐憫我,也把方言恩賜賞賜給我。所以,人若問方言是可以學習的嗎?我就想說,其實那一個恩賜不需要學習呢?作先知講道的恩賜也要學習啊,不然為什麼我們要開講道學的課呢?勸化的恩賜、治理的恩賜,不也都是要學習,要操練的嗎?所有恩賜都有學習的層面,有操練的層面,但當然上帝依然有賞賜與否的主權。可能有人照我的方式去學習去操練,就是覺得不能很自然順暢的用方言禱告,也覺得沒什麼幫助,那也可能真是聖靈沒有給他方言的恩賜。並不是所有信徒都必須有方言的恩賜。保羅甚至反問:「豈都是說方言的嗎?」(林前12:30)。教會中每個人所得的恩賜是不同的。但我們應當要渴慕多得恩賜,所以各樣對個人對教會有益的恩賜,我們都當學習和操練。並不一定要在聖靈充滿情緒激昻的情形下才能得到方言恩賜。

  我們不要排斥或輕視方言的恩賜,這是聖靈賞賜給我們,幫助我們禱告的寶貴禮物。保羅常用方言禱告,他自己說:「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林前14:18)。但他的悟性並沒有比別人差。所以不要輕視方言的恩賜,覺得是沒學問的人才需要。保羅要我們「不要禁止說方言」(林前14:39),但要有正確的定位。教會不可以強調說方言到一個地步,要求每人都必須說方言,或甚至認為沒說方言就沒有得救,這些都是走極端,超過了聖經所教導的。說方言在保羅的恩賜列舉中總是最小最後的恩賜,因為它只造就自己。但即使是最小的,既然它能造就自己,使我們能隨時與主相通,那麼它依然是極寶貴的恩賜啊。

呼求主名、哈利路亞

  除了嘆息和說方言,召會的弟兄姐妹則用呼求主名來在聖靈裡禱告。小時候我家旁邊有一聚會所,當我聽到外頭有好多人此起彼落的在呼求:「哦,主耶穌啊!」我就知道聚會所散會了。他們每一句呼求,都掏心掏肺地把心中所感呼求出來。他們教導信徒要「『呼出』你的所是,告訴主你的光景,你的願望,你的難處,你的心聲,你的需要。」[iv]這是他們在聖靈裡禱告的方式,我認為其功能是與方言類似的。

  另外也有人呼喊「哈利路亞」,或大聲或小聲,或高昻或低沉,或喜樂或苦悶,無論在何景況,處何心境,總是選擇讚美,開口將心中所有化為讚美,一聲一聲,「雖我邊讚美邊流淚,讚美比前更甘甜」。[v]「哈利路亞」意為「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呼喊哈利路亞是對自己的心呼喊,如同詩篇所言:「凡在我裡面的,也要稱頌他的聖名!」(詩103:1),然後口和心一齊讚美上帝。

結語

  在聖靈裡禱告,是禱告的本質。不在聖靈裡的,就不是禱告。唯有聖靈使我們呼叫阿爸父,是聖靈使我們想到要禱告。而當我們禱告時,是聖靈在替我們禱告,比我們的言語更深,甚至我們沒有言語時,祂仍在替我們禱告。但我們就是要以禱告來到上帝面前。不管你用什麼方式,你用悟也好,你用方言也好,你嘆息也好,你呼求主名也好,你說哈利路亞也好,都要禱告。你就是要掏心掏肺地把你裡面的東西都向上帝說。而當我們是在靈裡禱告時,我們就能保持隨時的禱告,多方的禱告。在各樣的情形下都要禱告。讓我們回歸禱告的本質,不是我們能講出什麼優美的語言,而是將我們整個人向上帝陳明,而這當中有聖靈的幫助,我們就是要禱告。在我們不想禱告時,我們更要來禱告,禱告不出來時,還能靠聖靈用超越悟性語言的方式來禱告。當聖靈已經在替我們禱告了,還有什麼外在的難處或內在的軟弱可以攔阻我們禱告呢?

----------------------
[i] 參考威廉‧詹姆斯,《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的探究》,蔡怡佳、劉宏信譯(台北縣:立緒文化,2001),605-9。
[ii] Paul Tillich, The New Being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5), 138.
[iii] Wayne E. Oates, “A Socio-Psychological Study of Glossolalia,” in Frank Stagg, E. Glenn Hinson, and Wayne E. Oates, Glossolalia: Tongue Speaking in Biblical, Histor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ashville, Tenn.: Abingdon Press,1967), 84-93.
[iv] 請參考香港教會,〈調和的靈與呼求主名〉,於《初信訓練課程》網站,http://newbelievers.churchinhongkong.org/01/5.php
[v] 倪柝聲,〈煉我愈精〉歌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